1、中国传媒大学几个新媒体方向的研究生好考吗
今天说说数字媒体,该学科是个跨学科的学术领域,涉及到的领域颇多,深得艺术生的青睐。今天acg艺术留学小编给大家介绍一下数字媒体国外读研院校有哪些,希望对你有帮助。
数字媒体国外读研院校有哪些
1.南加州大学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美国)
申请难度:4.5;优势专业:动漫设计、数字媒体、影视制作;院校地址: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洛杉矶市大学公园
南加利福尼亚大学(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又译南加州大学,简称南加大(USC),是美国西海岸最古老的顶尖私立研究型大学,世界著名高等学府,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洛杉矶市,1880年由监理会创立,是美国大学协会(AAU)成员、环太平洋大学联盟成员。
南加大的众多学院均居全美前10。其中电影学院,新闻学院位列全美第1,公共政策学院位列全美第2,建筑学院本科和研究院分别位列全美第5和第9,工程学院位列全美第8,商学院本科和研究院分别列为全美第11和第18。
2.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美国)
申请难度:4.5;优势专业:建筑、景观设计、城市规划、艺术史;院校地址:美国加州伯克利市(旧金山湾区)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简称伯克利,位于美国旧金山湾区伯克利市,是世界著名公立研究型大学、在学术界享有盛誉,位列2016年ARWU世界大学学术排名世界第3、US News世界大学排名世界第4 。
伯克利是加州大学的创始校区,也是美国最自由、最包容的大学之一;该校学生于1964年发起的“言论自由运动”在美国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改变了几代人对政治和道德的看法 。伯克利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研究及教学中心之一,ARWU理科排名世界第1、工程及计算机均排名世界第3、人文社科也长期位列世界前5,与旧金山南湾的斯坦福大学共同构成了美国西部的学术中心。
3.伦敦国王学院King’s College London(英国)
申请难度:4.0;优势专业:电影;院校地址:英国伦敦
伦敦国王学院(King's College London),是伦敦大学的创校学院之一,全球20强大学,英国金三角名校和罗素大学集团的知名大学,又译伦敦大学国王学院,简称KCL或King's College。伦敦国王学院在1829年由英王乔治四世和首相威灵顿公爵于伦敦泰晤士河畔精华地带所创建。
伦敦国王学院目前共有9大学院,其中国王商学院成立于2017年:
自然科学与数学学院(Faculty of Natural and Mathematical Sciences)
工程科学学院(Faculty EngineeringSciences)
生命科学与医学学院(Faculty of Life Sciences and Medicine)
佛罗伦萨南丁格尔护理与助产学院(Florence Nightingale Faculty of Nursing and Midwifery)
心理学与神经科学学院(Institute of Psychiatry, Psychology and Neuroscience)
4.布里斯托大学University of Bristol(英国)
申请难度:4.0;优势专业:纯艺术、电影;院校地址:英格兰布里斯托
布里斯托大学(University of Bristol),简称“布大”,建于1876年,是一所位于英国英格兰西南部城市布里斯托的世界百强名校,英国老牌名校,以“学术卓越创新与独立前瞻性精神相结合”享誉全球,科研实力全英Top5(2014REF),在各大世界排名中稳居英国十强,历史最高世界排名第27名(2011QS)。布大一直是英国本地人心中的顶级名校,也是英国中产阶级家庭最青睐的大学之一,并长久以来作为牛剑之外的首选(Bristol has long been a natural alternative to Oxbridge)。
2、中国动漫产业发展报告动漫蓝皮书每年都会更新一次吗
我建议!你最好不要相信任何官方的东西系,那纯粹都是扯淡的,说中国缺这个缺哪个职业,忽悠你们去学,其实学出来根本就没市场给你用!这些最好在网上加入贴吧问问前辈,问问他们是怎么做的,官方发言全是扯淡。企业什么的缺人你也进不去,商业你看看喜洋洋就知道了。
3、中国动漫行业发展前景怎么样
这个国家会好吗?世界经济会好吗?动漫行业会好吗?这都是没有统一答案的问题,乐观派与悲观派皆有之。就拿前几天关于国漫是否因为资本涌入导致质量严重下降的辩论来说吧,有人认为长此以往,漫画会沦为资本游戏的攻击,优秀作者和读者会用脚投票远离国漫。比这更悲观的言论我也听到过,“新的娱乐方式层出不穷(比如VR),漫画作为一个缺陷非常明显(仅有图片和文字,且更新太慢)的娱乐方式,肯定会被逐渐边缘化。”
而乐观者举出美国、日本的例子,有资本进入是好事,“一个行业繁荣了,才会有更多精英进来,精英多了,行业产品自然就质量提升。而质量的提升,是因为道德感么?并不是,只是精英从业者为了提升和区别自己的产品,要做出高端产品,来满足高端用户的需求而已。”(双引号内的文字引用自知乎李晓楠)
双方都有很多论据,就不一一列出了,双方也都有我很尊敬的漫画家。然而,我想说的是,无论你赞同那一派,都不应该影响你对自己未来的抉择——到底要不要从事动漫?
这个问题,我是比较有发言权的。
我大学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是在一家台湾漫画公司做编剧,公司做的是小学生漫画,那是2010年,整个漫画行业除了突飞猛进的《知音漫客》以外,几乎是万马齐喑。噢,还有个刚成立的很小的网漫平台叫有妖气,有个同事在上面画画,都不好意思告诉大家她漫画的名字。
我觉得漫画行业没什么前景,想转行,于是第二年跳槽去了一家号称中国最大的动画公司。进去后才发现,所谓中国最大,只是动画片数量最多、时间最长,该公司的动画时长差不多占据了国内的三分之一,然而你们应该一部也没有看过。其他的公司大多也差不多,是一个完全依赖政府补贴混日子的行业。
好在我还算比较努力,两年后再次跳槽,去淘米写一个叫做《赛尔号》的动画,当时《赛尔号》电影总票房位于国产动画的第三名,仅次于《喜羊羊》和《熊出没》。淘米很好,与我合作的导演人也很好,但我还是觉得上升空间很小,就算做到第一名又有什么用呢,我又不想去做喜羊羊那种低幼动画。
而且动画还有这样一个特点,因为投资较大,通常是由制作公司、玩具公司、游戏公司等联动,再依靠老板的“远见卓识”来做决策,小小编剧能做的事有限,对全局没有什么发言权,大体也只能努力在每一集里玩点花样。
这样的局面,对于自诩为创意爆棚的我来说,自然感到束缚,于是我又怀念起漫画的自由自在,说到底只需要找一个漫画家合作就可以了。
我又转回到漫画行业,那是2015年,然而我刚转行没多久,动画行业突然迎来爆发,先是《大圣归来》,再是《大鱼海棠》,还有《不良人》《凹凸世界》《少年锦衣卫》……我有时候在想,如果一直在动画行业坚持下去的话,大概现在也能参与像凹凸世界这样有趣的动画了。
回到漫画领域,15年到16年,腾讯等平台大举投入进来,微博条漫也迎来爆发,然而我入行太晚,彼时仍是新人一个,错过了这些机会。所以现在还只是个小工作室,有希望,但毕竟没有做到自己梦想的样子。
而我最开始工作的那家台湾公司,就一直坚持做小学生漫画,现在已经成了行业里的小巨头,大家去当当、京东搜下他家主打作品《大中华寻宝记》的销量就知道了。
现在这个时代,做任何事都不容易,需要经验、行业内的朋友、非常专业的知识,需要长期的耕耘,这样当机会来临时,你才能够抓得住。
所以,你问动漫行业前景好不好,这是个没有什么意义的问题,因为我们都不是预言家,而重要的是你好不好。
这两年经济形势好像不太好,于是很多人指责马云说他搞的电子商务虚拟经济,严重伤害了实体经济。马云是这么回答的——
不是实体经济不好,是你的实体经济不好。
4、动画产业市场调研报告
中国动漫产业发展的瓶颈
1.原创能力不足
动漫作为一种流行艺术推广到大众生活中并不成功,还只是局限在一种“小众”艺术中。
因为种种的原因,国内的动漫企业都面临着生存与发展的课题,基于目前国内动漫市场的不成熟,产业链的不完善,完全靠原创动画维持生计的动漫企业几乎没有,一些较有知名度的比较大的动漫企业基本上都是依靠国外加工来维持基本的生存,而一些中小型的动漫企业甚至动漫工作室都是靠这些大公司的“外包”来维持生存,而往往正是这样的中小型动漫企业和工作室因为其体制简单,结构合理,“体态轻盈”,才有更大的热忱和愿望去提升中国的原创动漫水平,但是也正是因为其能量不足,后续疲弱,导致很多优秀的创意和策划胎死腹中。这样就导致了一种恶性循环,大型的动漫企业有能力而因为要维持企业的稳定持续发展而不愿去做原创而局限在加工阶段,而有意向去做原创的动漫企业因为能力不足,资金匮乏而做不出真正的原创从而只能投向加工来维持生存,始终无法挣脱加工的桎梏来开创自己的原创产品从而发展中国自己的民族文化。
2.观念意识落后
动漫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始终摆脱不了社会意识的强烈影响,不但老把动漫视作教育工具,还局限于为青少年创作。
很多人依然停留在“动漫就是给小孩看的动画片”的阶段,把动漫产品当作一种教育产品而不是一种消费产品,过分的强调了动漫产品的思想性,而忽略了其娱乐性带来的潜力巨大的商品价值。认为去关注这些“小孩子才看的玩意”就是玩物丧志。动漫产品是不是“玩物”且不必讨论,而“丧志”和是否“玩物”之间根本就没有必然的联系。
动漫是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它具有文化产品的一切特点和优势,可以向各个领域进行渗透。动漫应该是文化的表现工具,它应该服务于民族文化的发展战略,它应该成为民族文化产业发展的巨大助力,其表现的内容合适与否,和动漫产业本身无关,动漫更不是让孩子“玩物丧志”的洪水猛兽。时代在不断发展,动漫产业的内容合适与否,不应该由社会固有的意识来左右,而是由市场,由其是否服从于民族文化发展的潮流来决定。
3.盗版
盗版严重,极大的影响了创作的热情。
动漫产品普遍制作周期长,资金投入大,特别是原创动漫,一个优秀的原创动漫产品往往经过几年甚至十几年的前期策划,而资金投入动辄百万甚至千万,在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后,往往因为盗版的猖獗而导致几年的努力付诸流水。正是这一点,导致力大量的动漫企业不敢轻易的投入原创动漫市场。
4.机制不完善
竞争机制不完善、市场动作能力不大。因为动漫产业是一个新兴的朝阳产业,行业运作模式都是处于摸索阶段,资金投入和收益之间缺乏合理有效的评测手段。政策和市场运作不能紧密的结合起来,出现政府有意扶持却不知从何入手,政府机构不了解动漫市场的运作情况,而实际参与到市场运作的企业因为不能第一时间得到相关政策的解读信息,而在市场盲目打转到情况。
不过,我们可喜的看到,随着政府对动漫产业的关注程度越来越高,相关扶持政策的不断出台,动漫协会的成立,动漫产业论坛的不断开办,政府和企业正越来越紧密的结合在一起。做一个形象的比喻,政府就像火车的铁轨和调度,负责政策的指引和总体的控制协调,动漫协会就像火车头,动漫企业就像各节车厢,整个动漫产业就在动漫协会的牵头下,在政府的扶持指引和控制协调下,不断提速。
5.人才匮乏
中国动漫人才缺口较大,去年就有媒体报道称“中国动画人才缺15万人”。动漫从业人员的匮乏也直接导致了原创动漫无法发展。
这是第七篇·你一篇篇看吧·
5、我国动漫产业的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那个得你自己写,不过我给你参考资料 我国动画产业现状分析与研究摘要:近年来,动画产业的发展面临良好的机遇。本文通过对我国动画产业的现状进行综合分析,提出动画产业将呈现出政策法制化、市场主体和资本多元化、产业化以及高科技化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动画产业;文化政策;发展趋势 众所周知,我国曾经是最早开发动画片的国家之一,曾经一度也是动画大国。我国动画片由于种类繁多、民族风格独特以及制作精良而被国际动画艺术界誉为“中国动画学派”。但是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动画片逐渐与发达国家拉开差距。由于缺少有影响力的国产作品,国外动画片趁机大量涌入,国内动画市场80%以上被美国、日本等国的动画片所占据。洋卡通形象、洋动画品牌更是大肆抢占相关行业的市场份额,赚走了巨额的商业利润。
近几年来,我国政府十分重视包括动画产业在内的文化产业的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有利于中国动画产业健康有序发展的政策和措施,动画产业面临良好的发展机遇,许多业内人士认为:中国动画产业的春天已经到了。动画产业是一个投资回收周期较长的产业,目前我国整个动画产业还处在起步阶段,产业成熟至少需要三至五年时间。通过对世界动画产业的发展规律以及我国动画产业的现状进行综合分析,我们认为我国动画产业在未来的三至五年中,将呈现出下列四大发展趋势:
一、随着相关政策的逐步出台,动画产业呈现政策法制化趋势
2004年2月16日,国务院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提出:“积极扶持国产动画片的创作、拍摄、制作和播出,逐步形成具有民族特色,适合未成年人特点、展示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动画片系列”;“各级电台、电视台都要开设和办好少儿专栏或专题节目。中央电视台要进一步办好少儿频道,各地要切实抓好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的落地、覆盖工作。省(区、市)和副省级城市电视台要创造条件逐步开设少儿频道。少儿节目要符合少年儿童的欣赏情趣,适应不同年龄层次少年儿童的欣赏需求,做到知识性、娱乐性、趣味性、教育性相统一。 ”
二、随着市场准入政策的放宽,市场主体和资本呈现多元化趋势
我国动画产业要想做大做强,必须扩大投资来源。中国动画无法占领市场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没有大投入。迪斯尼公司制作的《恐龙》成本高达两亿美元,《怪物公司》成本是1.15亿美元。更重要的是,动画片的制作周期很长,以《花木兰》为例,迪斯尼在这个题材上花了近十年时间。没有足够的投资势必影响动画的质量和水准。目前在中国动画片创作的资金投入方面,中央电视台每年投入4000万元左右,上海文广集团每年投入3000万元左右,三辰卡通集团和北京电视台以及一些动画片制作公司也有一些投入,但总的来讲,全国每年在动画片方面的总投资不超过1.2亿元。我们的动画制作公司虽然总数有100多家,但是,绝大多数公司都是加工企业,真正有投资能力的动画公司屈指可数。从我国动画业发展的情况来看,光靠国家资金投入是不够的,80%以上还要靠社会资金。社会资金包括国有资金、民营资金和外来资金。国家广电总局制定的我国动画业"十五"规划中明确指出,鼓励社会各界以资金、技术、设备等多种方式参与国产电视动画片的生产和衍生产品的开发,允许境内机构和个人申请设立动画片专门制作机构。除了扩大国有资金投入,实行企业化管理和市场运作之外,允许发展民营或股份制动画企业,同时还要加大开放力度,引进外国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一方面利用他们的资金,学习他们的制作技术、管理经验,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其成熟的发行渠道。
三、随着产业结构的逐渐完善,动画业呈现出越来越强的产业化趋势
(一)构建庞大的播出平台
如果播出市场不能够良好运作,动画片的投入就很难看到产出。即使是衍生产品的开发,也必须依托播出环境,如果播出环境受到制约,衍生产品的开发就无从谈起。截止到2004年12月31日,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已经在北京、上海等4个直辖市及全国296个省辖市落地。此外,广电总局已经批准18个省级电视台和5个副省级城市电视台开办少儿频道,占46家计划开办少儿频道电视台总量的50%。省级和副省级城市电视台中,北京、广州、天津、四川、上海、江苏、海南、重庆、河北、南京、杭州等15家电视台的少儿频道已经开播,占46家计划开办少儿频道电视台总量的三分之一。全国省级电台、电视台全部开办了少儿栏目、节目;全国各地(州)、市级电台、电视台也开办了少儿栏目、节目。在今明两年,有关省级电视台、副省级电视台,还将开播20多个少儿频道。播出平台的构建带动了动画片交易量的大幅度攀升。在近年的上海电视节、上海电影节、北京国际电视周广播影视博览会、深圳文博会上,动画片的交易和展销都占了重要位置。
(二)建立“国家动画产业基地”
动画产业是资金密集型、科技密集型、知识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的文化产业。要想在竞争激烈的国际动画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必须要充分发挥国内大型动画制作单位的作用,以强势的人才、策划、组织、技术、设备、资金以及经营方式带动我国动画产业的全面健康发展,力争经过五至十年的时间,形成若干个主业突出、品牌名优、立足国内市场、参与国际竞争的大型动画企业集团。
2004年12月6日,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中央电视台、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三辰卡通集团、中国电影集团公司、湖南金鹰卡通有限公司、杭州高新技术开发区动画产业园、常州影视动画产业有限公司、上海炫动卡通卫视传播娱乐有限公司和南方动画节目联合制作中心批准成立首批国家动画产业基地。这些国家级产业基地建成后,将在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的指导下,实施我国动画产业的教育培训、研究开发、产业孵化及国际交流四大功能,充分发挥动画创作生产主力军的作用,打造出中国民族动画产业的航空母舰。
(三)开发相关衍生产品
根据国外动画产业的经验,通过电影电视媒体播出和开发动画周边产品市场,使动画制作商和不同的动画形象产品开发商获利的方式,也就是走产业化发展的道路,这在实践上是行得通的。动画产品中的形象、音乐、道具、色彩、服饰、汽车、武器等,都可以成为家喻户晓的时尚,并可以移植到各种各样的消费品上面,成为衍生产品的创意之“核”。如动画片中的枪炮和飞船等,成为畅销的玩具,动画形象的服饰、发型、雨伞、包袋等,成为引领潮流的新一代消费品。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动画片的基本构思还可以经过再创作成为电影故事片、电视连续剧、长篇连载小说等,变成另一种文化产品的创意原型。
国内动画业近年来也逐渐树立起大市场的概念,不再只把眼光盯着电影院、电视台单一播出渠道,而是开始尝试从策划选题、设计形象、编写剧本开始,加强市场论证,策划整个营销链,从而实现一次投入多次产出,一个动画品牌多层次、多品种开发,一个原创产品多渠道播映,在打响影视动画品牌的前提下,进一步拉动衍生产品市场开发,构建完整的动画产业链。
四、随着动画片与新科技及新技术媒体的进一步结合,动画产业呈现高科技化趋势
(一)动画制作进一步与新科技相结合
我国动画片的创作普遍采用两维技术,在两维创作方面历史悠久,处于世界领先水平。但是世界动画大国生产的动画片早就以三维动画为主,采用先进的计算机3D动画技术和虚拟高科技,使动画的形象更生动、逼真和动作流畅,大大降低了制作成本。近年来,我国动画技术也正在积极从传统手绘向三维动画和虚拟动画过渡。2002年中央电视台制作的三维电视动画系列片《千千问》、广州爱威公司制作的《神探威威猫》等都利用了三维技术。深圳环球数码公司出品的动画短片《夏》,把三维技术与中国传统的水墨画风格完美地结合起来,实现了技术创新与艺术创新的有机结合。
2003年8月,上海大世界吉尼斯总部宣布,由三辰卡通集团制作的《蓝猫淘气3000问》以当时播出500集、7500分钟(全部3000集,总长45000分钟)的长度,创造了最长动画片的中国吉尼斯纪录。这一纪录打破了1986年出品的美国动画片《辛普森》保持的242集的世界吉尼斯纪录。目前,三辰卡通每天生产电视动画30分钟,全年生产10000分钟,占全国动画片生产总量的50%以上。“蓝猫”的高产、快产正得益于三辰卡通集团的秘密武器——自主开发的一套“网络动画集成技术”。此项技术使动画的制作速度比传统动画提高了10倍,它实现了动画制作“无纸化作业”。
(二)动画产业进一步与新技术媒体相结合
无论是从电影到电视还是从电视到互联网、移动通讯,媒体技术的发展给动画产业带来巨大的发展机遇。当下正处在新媒体革命的时代,数字电视、网络、手机、PDA电子图书等层出不穷,动画作为媒体内容面临巨大的需求。
随着移动通讯带宽的拓展,相关软件的推广,以及手机硬件的改善,手机和小灵通将成为一个集短信、图片、midi铃声、歌曲、彩信、游戏、电子宠物、媒体点播于一身的便携式多媒体个人娱乐平台。用手机和小灵通看高难度、高清晰度动画片的时代正在向我们走来。因此,进一步与新技术媒体相结合,从影视动画向电脑动画、网络动画、动画广告、动画歌曲、动画游戏、手机动画等新领域发展,创造相关的附加值,这必将是我国动画产业冲击的下一个热点,大量的内容需求必将重新定位动画产业的明天。
6、请详细介绍一下我国动漫的发展现状
我国动画制作有着悠久的历史,也曾在六、七十年代执过世界动画界牛耳。但是后来没能把握机遇,落在了世界动漫产业的后面。真正把动漫作为产业提出来是从2004年开始。虽然时间短困难多,但势头强劲前景广阔。
1、国家政策扶持2006年4月,国务院转发了财政部、文化部等十部委《关于推动我国动漫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32号文件),从体制管理、市场经营和创作研究三个方切入,勾勒出了中国动漫产业的全新版图,中国的动漫产业从此迎来了发展的春天。随后,“动漫”成为各个城市经济主政者口中的时髦词。
2、宏大的发展空间。根据Iresearch最新发布的《2007年中国新媒体动漫研究报告》显示,2006年中国网络动漫市场规模突破1000万元,较前一年增长25%,预计到2010年将达到7900万元。另具权威部门统计显示,中国至少有5亿的动漫消费者带动着每年1000亿元的巨大市场空间。
3、人才需求量大作为世界上最具潜力的动漫消费市场,中国的民族动漫产业在原创能力、人才、技术、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正受到严峻考验。尤其是兼通艺术与技术的复合型动漫人才不足,使我国的动漫产业缺乏活力,发展受到严重制约。目前全国动漫从业者不及韩国的1/3,因此中国动漫人才的需求正处于严重紧缺状态。在一个行业里,从业人员紧缺度最直接的表现就是他们的社会地位和收入水平。动漫设计作为新兴的创意工作,专业人才社会地位相对较高,薪资水平也普遍高于传统行业,然而,就在这种高薪水高待遇的“诱惑”下,中国动漫企业仍然招不到合适的人才。
4、充足的人才潜力。动漫产业是资金密集型、科技密集型、知识密集型产业,也是劳动密集型产业。不仅需要巨额资金和高级创编人员,还需要大量有一定技术的制作人员。是吸纳和转变剩余劳动力的重要产业。所以各省为发展动漫产业而积极发展动漫教育。
5、丰富的文化资源。我国有五千年的文明历史,无以计数的仁人志士、英雄豪杰、聪颖才子,正史、典册、成语、掌故不计其数,这些都是动漫产业不可或缺的第一资源。四平市的满族文化更是中华文化中的瑰宝,我们的历史文化、抗日文化、红色文化丰富而独特,在全国具有重要地位,是我们发展动漫产业用之不尽取之不竭的源泉。
如今好的作品也在不断涌现个人就比较看好中国未来的动漫市场
这就是我国动漫产业如今发展的现状,相信有了国家的政策扶持和大量人才的聚集,我国动漫的未来会非常强大
望搂住采纳!
7、中国动漫产业前景展望与市场预测报告
中国动漫的现状以及前景展望 7月4日,上海,中国国际动漫游戏博览会将拉开帷幕。10月26日,北京,首届中国动漫艺术大展将在中国美术馆开展。两个“中国动漫产业盛事”,被称作对中国动漫80余年历史的激情回顾。对于许多动漫工作者和普通读者而言,后者更是意义非凡——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次由国家主办的动漫艺术展事——它意味着曾经被视为低俗、不入流的动漫文化取得了官方的认可,发展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憋足了气,浮出海面,外面阳光好灿烂。”漫画家、动画导演颜开说。6月30日,文化部五楼的小会议室,艺术大展入选动漫作品评审正在秘密进行。紧张评审的间隙,文化产业司动漫处处长宋奇惠手捧专家精心梳理的名单,逐一焦急地追问:“《铁扇公主》、《大闹天宫》、《哪吒闹海》作品原件在哪里?还有丁聪的《现实图》、华君武的《磨好刀再杀》、方成的《武大郎开店》、廖冰兄的《阿庚传》?” 将近一个世纪的绵长岁月,中国动漫作品的名单并不丰厚,况且,诞生于市井和战火中的许多原件更是无从追索。 中国动漫的显赫开篇中国漫画向何处去?这是从事漫画的人常常会想的一个问题。值得怀念的是这份不长名单有着一个显赫的开篇。1941年,万氏兄弟(万籁鸣、万古蟾、万超尘、万涤寰)经过一年半的努力,绘制近2万张画稿,拍摄出1.8万余尺毛片。在山一样的资料里,他们剪辑出中国、也是亚洲第一部动画长片——《铁扇公主》。在世界动漫史上,《铁扇公主》是继美国的《白雪公主》、《小人国》和《木偶奇遇记》之后的第四部大型动画艺术片。这部作品的问世,标志着中国动画以浓郁的民族特色与世界最出色的动画比肩而立;也正是这部作品,启发了“日本动漫之父”手冢治虫的创作,开启了日本动漫的辉煌时代。80余年时光回转,中国动漫在一个高昂的开端之后,却一度跌入长长的深谷,其间尽管时有闪耀着时代光辉的作品问世,却在规模、气势、品质、想象力上都差了一截。今天,我们更想追问的是,中国动漫向何处去?700岁的孙悟空为什么如此孤独?“喜羊羊”打得过“功夫熊猫”吗?……幸运的是,经历了漫长的徘徊之后,我们今天能够赶上中国动漫发展的光辉时代。亚太动漫协会秘书长王六一感慨:“现在世界上有两个动漫强国——美国和日本,如果说将会出现第三个,那毫无疑问,一定是中国!”毋庸讳言,今天,这个路向清晰开阔,而短短20年前,所有的一切都很迷惘。“很难想象,我第一次去工商局注册漫画公司的时候,竟然被拒绝。”长安街旁一家高档写字楼里,漫友文化传播机构董事长、《漫友》杂志社长金城回忆创业历程,感慨万端。坐拥自己公司出版的漫画“书城”,金城很庆幸赶上了“中国动漫发展的春天”。人生就像一幅又一幅漫画,经历过大开大阖,永不放弃的画笔是他坚持到今天的信念。遗憾的是,那些当时和他差不多同时起步的同行,大部分已倒在“黎明前的黑暗”里。从普普通通的连环画爱好者,到今天全国发行量最大的漫画杂志的创办者,金城所走过的曲折道路,从一个侧面折射出中国动漫产业艰辛的发展历程。经过了20多年的摸爬滚打,金城对动漫产业的本质有着颇具个性的深刻理解:“使动漫形象品牌借助内容传播的影响力,通过商业运营,实现在不同商业领域的多次销售,从而创造出高附加值。”今天,像漫友这样的漫画企业在全国已如雨后春笋——出版社578家,期刊9468种,报纸1938种。随着“钱袋子”渐渐鼓起来,年轻的中国读者渴望幽默、渴望智慧、渴望新生事物,日益成熟的消费群体带动了中国漫画市场的快速发展。 第一个“吃螃蟹”的“中国小羊”中国动漫发展的春天到来了!2009年国产动画电影《喜羊羊与灰太狼之牛气冲天》轻取过亿票房,让中国动漫界为之一振。“电影热映前,《喜羊羊与灰太狼》的500余集动画片已陆续在全国近50家电视台滚动播放了3年之久,最高收视率一度远超同期境外动画片;上海文广集团旗下13个频道、13个频率和新媒体铺天盖地宣传;大量衍生产品新年大红包随影票赠送……”在谈到该片的成功时,负责影片营销推广的上海文广集团的刘咏将成绩归功于产业链营销提前预热制造的巨大市场需求。当许多中国动漫企业还将目光锁定在传统的播出和票房收入时,日本、美国等动漫大国已经将更多精力放在延长产业链带来的产业规模上。在成熟的商业社会,动漫产业属于高利润行业,像美国马维尔漫画公司和梦工厂动画2008年全年的利润率分别为30.4%和21.9%。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它们赚钱的方法不仅在于直接产品的销售,相关产品的收益占据了很大的份额,在向下游产业延伸中实现更多价值。资料显示,美国每年有70亿美元的国内票房收入,其份额仅占美国电影产业的27%,电影“后产品”收入占73%。在日本,动漫产业所占GDP比重超过10%,仅动漫形象授权产品的销售就占全年动漫消费的一大半。然而在我国,动漫品牌授权业务只占零售市场的1.2%,产业利润不足GDP的1%,产业链开发还处于起步阶段。中国动漫产业成败的关键在于,如何具有向外扩张和延伸的实力,如何强势主导整条产业链。这部电影为中国动漫的市场化营销做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通过漫画书、DVD、网络授权等衍生产品,品牌形象授权收入已经占到总收益的70%,为中国动漫的产业链发展提供了切合本土实际的样本,也许才是这一国产动漫品牌最大的价值所在。“喜羊羊”VS“功夫熊猫”“中国小羊”让人们看到了动漫产业的光明前景,缺乏具有影响力的原创形象,已是制约中国动漫产业的最大瓶颈。刚刚落幕的中国国际动漫博览会在博览会外举办了许多个零散的分会和活动,旨在为中国动漫企业寻找更加灵活的发展空间。“《喜羊羊》导演对话《功夫熊猫》导演”便是颇吸引眼球的一项活动。“对话”不对等。这是王六一给这个活动的评价,“‘喜羊羊’VS‘功夫熊猫’,为时尚早。”《功夫熊猫》是美国梦工厂在2007年推出的一部以“熊猫”、“功夫”等中国元素为主题的动画电影,据业内估算,这部动画将攫取全球5.5亿美元票房。在电影中,“功夫熊猫”阿宝使用着从周星驰等功夫巨星那里学来的各种招数打败了邪恶的“残豹”;在电影外,“美国熊猫”的功夫也击中了中国动漫产业的痛处。《功夫熊猫》走的是高投资、高回报、服务全球成熟高端受众的国际化路线,《喜羊羊》则是以低成本、简单创意、并不十分精致的制作、本土化市场为前提。在这样的背景下,《功夫熊猫》的成功是成熟的美国动漫产业无数成功案例中的一个,而《喜羊羊》的成功则是不成熟的中国动漫产业碰巧遇到的一个成熟的案例。王六一认为,“一个必然,一个偶然,两者的产业落差或者说反差是巨大的,其传递的本土精神、国家形象更是无从谈起。这个巨大不可忽视的空间,从消极的意义上看,是中国动漫产业的市场缺陷;从积极的意义上看,其实就是中国动漫的机遇。”饱含中国元素的《变形金刚2》再次印证了这个惨淡的事实。6月28日,该片全球同步上映5天,在中国市场卷走上亿票房,全球票房逼近4亿元。近年来,中国动漫发展势头迅猛,动画片年产量超过13万分钟,动画电影年产量达到16部,网络动漫年产量3000—5000部。然而,年逾八旬的中国动漫却正体味着不小的尴尬。不久前发布的《2009年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显示,中国青少年最喜爱的20个动漫形象中,19个来自海外,本土动漫形象只有“孙悟空”名列其中。在中国青少年最喜爱的动漫作品中,日本、韩国动漫占60%,欧美动漫占29%,中国内地和港台地区原创动漫的比例仅有11%。中国动漫作品缺乏具有影响力的原创形象,已成为制约动漫产业发展的最大瓶颈。原因很简单,中国动漫产业还没有成熟的市场机制,还存在着急功近利的产业缺陷,投资商投入资金后,总是希望很快就能收回成本,但一部优秀动画片的制作周期一般需要4—5年时间,中国的投资商往往不愿意承受如此大的风险。这种急功近利的心态以及风险系数的高估,直接导致国内动画产业供血不足,难以产生优秀的作品。动漫品牌的成就必须经历市场竞争的大浪淘沙,即使在日本这样的动漫大国,每年也仅有20%至30%的作品被社会认可,5%的作品可以成为比较成功的作品,1%的作品成为持久发展的品牌。从米老鼠、阿童木、变形金刚、加菲猫、史努比等动漫明星的“星途”中不难发现,好的品牌一旦诞生,其“永葆青春”的秘诀必须依赖于企业、政府和全社会的长期精心呵护。到“动漫强国”的路有多远?我国决心用5至10年跻身世界动漫大国和强国行列,但市场缺陷不容忽视。1909年,美国人温瑟·麦凯根据其本人的漫画《小尼莫梦游记》,绘制了1万多张原画,完成了世界上公认的第一部动画短片,从他开始,动画史上的第一个黄金时代拉开了序幕,默片时代的辉煌紧接着黑白有声动画的兴起,以及之后的彩色动画。第二个黄金时代可以从1987年这个被称为动画文艺复兴的年代算起。在这个年代,电脑动画取代了手绘动画,并出现将动画产业引向辉煌。在这个年代,《米老鼠》赋予了动画艺术声音、《白雪公主》赋予了动画艺术色彩后,皮克斯动画公司在约翰·拉塞特的带领下,凭借动画电影《玩具总动员》,引领世界动漫进入了3D时代。“今天,我们恰处在第三个黄金时代的路口”,王六一说。2008年具有世界影响力的10部大片中,有3部是动画片,5部运用了动画制作技术。尼葛洛庞帝所概括的“数字化生存”已是一种不可阻挡的生存状态,“我们要把握第三次黄金时代给我们带来的历史机遇”。为着这次难得的机遇,政府部门也在加紧领跑中国动漫的脚步。文化部近日推出《关于扶持我国动漫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意见》明确提出,“用5至10年使我国跻身世界动漫大国和强国行列”。展望美好的前景,我们的市场缺陷仍不容忽视。 中国要成为动漫大国、动漫强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美国迪斯尼公司经过多年的发展现已成为一家非常成功的跨国集团,名副其实的娱乐业巨鳄,其业务涉及电影、主题公园、房地产等众多领域。2007年迪斯尼公司总产值为365亿美元,2008年总产值创造378亿美元。“但是我们还没有一家企业能够创造出几亿美元、几十亿美元的典型案例。”国家广电总局宣传管理司司长金德龙强调。一个伟大的时代需要伟大的作品,中国正从中国制造转向中国创造,在发展国家软实力,提升中国作为一个大国在世界文化的影响力上,动画是一种有效的表现形式。“只有了解世界动画过去、现状与未来的发展趋势,中国才可能出现数字时代的动画大师,制作出优秀的动画作品,中国的动画才能真正的走向世界。”王六一说。这也是中国动漫的心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