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新媒体概论第二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的,有没有电子版呀
2.彭兰. 《新媒体导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年版。
2、新媒体传播这个专业具体是怎样的 可以介绍一下吗
新传媒产业联盟秘书长王斌:“新媒体是以数字信息技术为基础,以互动传播为特点、具有创新形态的媒体。”
美国《连线》杂志对新媒体的定义:“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新媒体下的定义:“以数字技术为基础,以网络为载体进行信息传播的媒介。”
新媒体就是能对大众同时提供个性化的内容的媒体,是传播者和接受者融会成对等的交流者、而无数的交流者相互间可以同时进行个性化交流的媒体。
对于新媒体的界定,学者们可谓众说纷纭,至今没有定论。一些传播学期刊上设有“新媒体”专栏,但所刊载文章的研究对象也不尽相同,有数字电视、移动电视、手机媒体、IPTV等,还有一些刊物把博客、播客等也列入新媒体专栏。那么,到底什么是新媒体?
新媒体是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是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以后发展起来的新的媒体形态,是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移动技术,通过互联网,无线通信网,有线网络等渠道以及电脑、手机、数字电视机等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娱乐的传播形态和媒体形态。
新媒体的特征具有交互性与即时性,海量性与共享性,多媒体与超文本,个性化与社群化。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新媒体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成为人们议论的热门话题。新媒体在业界的繁荣也使得学界对其研究进一步加强,很多专家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对新媒体进行了研究。目前我国研究新媒体比较有名的专家学者有: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彭兰、匡文波,上海戏剧学院陈永东,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熊澄宇,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孟威、黄楚新,中国传媒大学邓忻忻、赵子忠,北京大学胡泳,华中科技大学钟瑛等学者。
3、请问老师:中国人民大学全国排名及这所大学偏文还是偏理?最热门的专业有哪些?谢谢
黄河,博士,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师,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新媒体研究所副所长。主要研究领域为新媒体传播、新媒体管理、广告理论与广告业务。现为本专业学生讲授《新媒体管理》、《数字传播技术应用》、《广告学概论》和《广告理论与实务》等课程。
4、请问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传播学专业的导师有几位?分别是谁?有没有可以公开的联系方式?
现有教学科研人员20人,其中本单位人员中:教授6人,其中60岁以上1人,45-60岁3人,45岁以下2人;副教授2人,均为45岁以下;讲师4人,均在45岁以下。其中获博士学位者5人,硕士学位者6人。另有兼职教授4人。学科点教学科研队伍完整,梯队合理,学术力量雄厚。
教师简介(带*者为学术带头人):
*孙宝寅教授: 1938年生,中国科技新闻学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理事,中国科技传播研究会会长。
专业方向:科技传播。
*刘建明教授: 1942年生,中国人民大学博士,教育部文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新闻教育学会理事、中国新闻史学会理事。
专业方向:新闻理论研究。
*熊澄宇教授: 1954年生,美国杨伯翰大学博士,中国国际文化交流中心理事,教育部远程教育专家组成员、教育技术协会常务理事、学术委员会副主任。
专业方向:新媒体传播研究。
*尹鸿教授: 1961年生,北京师范大学博士,电影学博士生导师,中国电影评论学会理事,北京市“跨世纪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入选者、清华大学“百名人才引进计划”入选者。
专业方向:影视传播研究。
*李希光教授: 1959年生,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所硕士,新华社高级记者,美国哈佛大学访问学者,中国科技新闻学会理事。
专业方向:国际传播及新闻实务研究。
*陆达研究员: 1950年生,清华大学博士,光盘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软件行业学会教育软件分会常务理事,传播学硕士生导师。
专业方向:新媒体传播研究。
*李星教授: 1956年生,留美博士,电子学博士生导师兼传播学硕士生导师,CERNET中心副主任,863专家组成员,教育部远程教育专家组成员。
专业方向:新媒体传播研究。
刘惠芬副教授: 1960年生,清华大学硕士。
崔保国副教授: 1962年生,日本东北大学博士。
胡钰讲师: 1972年生,清华大学硕士。
梁宁讲师: 1973年生,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硕士。
秦春讲师: 1966年生,中国人民大学硕士。
金兼斌讲师: 1968年生,香港浸会大学博士。
唐科讲师: 1973年生,北京师范大学博士。
李小萍讲师: 1962年生,华东理工大学学士。
5、国内哪些大学的网络与新媒体专业比较好?
要想了解网络与新媒体专业,首先要明确一点:网络与新媒体专业是属于新闻传播学类的,因此,问及哪些大学的网络与新媒体专业比较好,必须从具备一定新闻传播学类水平的大学里找。
根据网上公布的数据,2018年国内共有37所高校对网络与新媒体专业进行招生。这个数字证明了这一专业的年轻和潜力,但它的发展离不开新闻传播学的铺垫,从国内较好的新闻传播学类大学中筛选即可知其中的佼佼者:
1.中国传媒大学
中传作为新闻传播学类的专业大学,具有业内顶级的教学实践经验,如果真的很想学习网络与新媒体专业,这座殿堂级大学一定是值得你认真考虑的。具体的学校科研成果什么的我也不废话了,度娘都有,但需要提醒你的是,优秀的大学往往竞争激烈,如果你是准备高考的应届毕业生,选择学校一定要从自身实际情况考虑。顺便说一句,帝都的房价还是比较伤不起的。
2.暨南大学
答主和暨大有一些特殊的情感,所以对暨大也算有点了解。暨大的新闻专业是王牌学科,在全国范围内都属于A级,所以如果题主想学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并且是南方人不想离家太远的话,完全可以选择报考暨大。坐标广州市中心,是有韵味的老城区,交通也方便,如果你有语言天赋,多学一门粤语也是很有(zhuang)用(bi)的。
3.中国人民大学
人大的老牌文科强校地位还是不可动摇的,但是人大目前是没有网络与新媒体专业的。不过个人认为这是早晚的事,况且,人大你都考进去了,还有什么问题是不能解决的呢?
最后,正如前排所说,诸如复旦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四川师范大学等知名新闻传播学强校都是不会令人失望的,希望题主综合考虑作出选择。
以上。
6、新媒体专业是什么
新媒体专业是基于互联网等新兴媒介形态对新闻传播行业及整个社会的的巨大推动,顺应数字信息时代发展所需,顺应移动互联媒介融合的趋势要求而产生的新闻传播类新专业。该专业是对2011年开始招生的新媒体与信息网络专业进一步发展。
随着网络与新媒体技术日新月异的变革,推动着传统新闻行业的深刻变革。定位于培养报纸、广播、电视等专业知识的新闻传播类传统专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在当今全媒体信息时代,媒体融合主要发生在传统的媒体(电视、广播、报纸)和新兴媒体(网络电视、网络广播、IPTV、手机电视)之间。在传播形态上具体表现为:手机电视的发展迅速、网络电视、数字广播、触摸媒体等多种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的媒介悄然兴起。与此同时,“新闻传播”越来越泛化为“信息传播”,基于手机终端的WAP网络越来越与传统WEB网络并驾齐驱,总之网络越来越成为新闻及信息的生产、加工、传播、创新、流通、消费的主要平台。
7、人大和北大的新闻专业哪个比较好呢?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成立于20世纪50年代,它的历史,还可以追溯到20年代建立起来的燕京大学新闻系。1988年6月在新闻系的基础上成立的新闻学院,是全国同时具有新闻学和传播学博士学位授予权的少数院系之一,不仅拥有我国唯一的新闻学专业重点学科点,还拥有全国唯一的新闻学基地。人大新闻学院师资力量庞大。毕业生中,90%从事新闻工作或宣传工作;2%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8%从事其他工作。绝大多数毕业生已成长为各单位的业务骨干,在省市以上新闻单位担任领导工作的有200多人,新任领导工作的有200多人,新闻学专业在新闻界享有很高的知名度。
北大新闻与传播学院是今年5月底才成立的。学院是在原北大国际传播学系、编辑出版专业和广告学专业的基础上组建的,下设新闻系、传播系、新媒体与网络传播系、信息与传播研究所。2001年正式招生,9月第一级新生入学(包括本科生和硕士生),学院开出新闻与传播学的核心课程,并将启动一系列科研课题。据介绍,目前北大正四处招兵买马,并获得方正集团150万元的捐资。
清华大学新闻专业建立于1985年,目前被清华大学建设方案确定为重点发展学科。该专业先后招收过编辑学的第二学士生和新闻学专业硕士生。1998年传播系建立以后,正在吸引国内外新闻传播领域的相关优秀学者参与建设。发展的主要研究方向有新闻出版研究、传播学理论研究、新媒体研究、影视传播研究等。新闻与传播方向的毕业生将主要从事新闻出版、影视传媒、广告信息等领域的管理、策划、采编、制作以及教学、科研工作。
据某资深新闻工作者分析,目前该三校实力并不均衡,类似于“三国演义”。人大新闻学院在国内素有盛名,与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南北辉映,可以说是最有实力的魏国;而清华大学新闻专业与作为新生者的北大新闻专业,实力则在吴蜀之间。
喻国明教授是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的年轻博导,同时身兼清华大学客座教授一职。他在接受采访时并未就三校进行简单排名,而是认为,“三者的水准是不一定的。”据他透露,人大新闻学院的很多优势是其他学校所不具有的。但是由于北大、清华的名校效应,以及在资金、设施上的优势,其发展势头不可小觑。
建议你势力够的话报人大,给分哦
8、如果想考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分数线大概是多少?
1、每年的分数线是不一样的。
2、中国人民大学是中央部属高校,一所以人文社会科学为主,兼有部分理工学科的综合性研究型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其在文、法、哲等多领域国内领先,近来还在理工科发展方面努力取得重大进步。人大的前身是在抗日战争时期创办于延安的陕北公学,后历经华北联合大学、北方大学、华北大学等时期,最终于1950年定校址于北京,定名“中国人民大学”,成为新中国的第一所综合性国立大学。
3、新闻系所学内容包括:新闻学概论、传播学概论、中国新闻事业史、外国新闻事业史、当代世界新闻事业、公共关系学、当代广播电视概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新媒体概论、新闻评论学、新闻编辑学、新闻采访学、新闻写作学、播音主持、新闻摄影、网络新闻学、非线性编辑 等等。
9、中国人民大学学生会新媒体创新
不知你问的是什么意思 艺术学院有新媒体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