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信息传递方式有多少种?
现代社会由于科技的飞速发展,信息传递的方式多种多样,如电话、电报传真、手机短信、电视、网络等等。古代信息传递的方式很少且慢,古代传递信息的方式如烽火、书信(一般是找人捎带)、也有信鸽传书,只有官府的文书有专人快马传递。 1}在没有文字的远古时代,人们是怎样传递信息的呢?那时除了刻一些简单的符号外,结绳记事是很重要的一个办法。如果是大事情,就打个大大的结;如果是小事情,就打小的结。不同数量的结也代表不同的意思。现代人已经无法考证这些结绳的含义了,只有一些少数民族仍在采用结绳的方式来记录客观活动。 {2}飞鸽传书大家很熟悉,科学家们明确证明了鸽子具有磁性感知能力,所以辨别方向的能力比较高。古时的人们不懂这么多,但能利用鸟类本身会认回家之路的习性,训练好后就可以把信件栓在鸽子的腿上传递信息了。不过鸟类毕竟是鸟类,这种传递的准确度有多高,实在无法考证。 {3}孔明灯又叫天灯,相传是由三国时的诸葛孔明(即诸葛亮)发明的。当年诸葛孔明被司马懿围困在平阳,无法派兵出城求救,他就算准风向,制成会飘浮的纸灯笼,系上求救的讯息,后来果然脱险,于是后人就称这种灯笼为孔明灯。 {4}除了上述几种方式外,钟声、鼓声、鞭炮声等也是古代信息传递比较常用的方法。战争时,鼓声代表前进,鸣金表示收兵;寺院里,钟声代表起床吃饭、重大事件的集合等等。 古人传递信息的方法大约有以下几种: [1]羽檄:插有羽毛的书信多用于战事紧急。 [2]鸡毛信:一般用于民间。 [3]羽书:用于征调军队。 [4]信鸽传书[所说的飞鸽传书] [5]快马传书。 [6]传竹筒:官家,民间都用,类似现在的信封。 [7]急脚递:用于传递紧急军事情报之用,俗称“传金牌”。 [8] 烽火/狼烟等不同的朝代有不同的传递方式。
2、传递信息的方式有哪些
1、电话,电话是通过双向电信号传输语音的终端设备,可以拨打固定电话和移动电话。
2、微信,微信支持跨通信运营商,跨操作系统平台,通过网络快速免费发送(使用少量网络流量)语音留言,视频,图片和文字,同时,还可以使用基于共享流媒体内容的数据和内容该位置的社交插件是“摇动”,“漂移瓶”,“朋友圈”,“公共平台”,“语音记事本”和其他服务插件。
3,QQ,腾讯QQ支持在线聊天,视频通话,点对点断点恢复文件,共享文件,网络硬盘,自定义面板,QQ邮箱等多种功能,并可连接各种通讯终端。
4、短消息是用户通过移动电话或其他电信终端直接发送或接收的文本或数字信息。用户每次可以接收和发送短信的字符数为160个英文或数字字符,或70个中文字符。
5、写信,然后通过信件去邮局购买邮票,粘贴在信封上,把信封放入邮箱,即可将信件寄出,邮递员会将信件寄给对方。
3、信息传递方式的变化
远古
口耳相传或借助器物
信息传递速度慢、不精确。
古代
靠驿差长途跋涉
信息传递速度慢、信息形式单一。
近代
依靠交通工具的邮政系统
信息传递速度相对快一些、距离远相对就慢、且费用高。
现代
电报、电话
速度快、信息单一文字。
当代
计算机网络
传递的信息量大、信息多样化,传递速度极快、不受地域阻隔
4、传递信息的方式有哪些?
古代信息传递的方式:
1.用候鸟,特别是鸽,雁等作传输工具
2.作内馅的方式,如藏在鱼肚,饼类,包子等
3.以特殊声音,如钟声,鼓声,鞭炮声等
4.以灯光,火光,如孔明灯.烽火台等
5.还有其他记号,摆设等,如诱敌的记号
现代信息传递的方式:
1.有线通讯传输,如电话,传真,电报,电视等
2.无线通讯传输,如对讲机,BP机(以淘汰),移动电话,收音机
3.数字通讯传输,最熟悉的,连网的电脑,数字电视
4.纸张通讯传输,如书信,报纸等
5、信息传递方式有哪些?
然而到了现代,人们的生活又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电视,手机,电脑逐渐问世.人们传递信息的安全性大了.1993年,美国政府提议把全世界计算机联网,改进人们传信方法.这意见受到全世界的支持,联网后,传信方法可多了,发邮件,聊QQ,查资料,这样的传信方法既快又安全性大,给人带来方便.
6、现代信息传递方式(20个)
1.信息管理的对象是信息资源和信息活动
(1)信息资源
它是信息生产者、信息、信息技术的有机体。信息管理的根本目的是控制信息流向,实现信息的效用与价值。但是,信息并不都是资源,要使其成为资源并实现其效用和价值,就必须借助“人”的智力和信息技术等手段。因此,“人”是控制信息资源、协调信息活动的主体,是主体要素,而信息的收集、存储、传递、处理和利用等信息活动过程都离不开信息技术的支持。没有信息技术的强有力作用,要实现有效的信息管理是不可能的。由于信息活动本质上是为了生产、传递和利用信息资源,信息资源是信息活动的对象与结果之一。信息生产者、信息、信息技术三个要素形成一个有机整体——信息资源,是构成任何一个信息系统的基本要素,是信息管理的研究对象之一。
(2)信息活动
是指人类社会围绕信息资源的形成、传递和利用而开展的管理活动与服务活动。信息资源的形成阶段以信息的产生、记录、收集、传递、存储、处理等活动为特征,目的是形成可以利用的信息资源。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阶段以信息资源的传递、检索、分析、选择、吸收、评价、利用等活动为特征,目的是实现信息资源的价值,达到信息管理的目的。单纯地对信息资源进行管理而忽略与信息资源紧密联系的信息活动,信息管理的研究对象是不全面的。
2.信息管理是管理活动的一种
管理活动的基本职能“计划、组织、领导、控制”仍然是信息管理活动的基本职能,只不过信息管理的基本职能更有针对性。
3.信息管理是一种社会规模的活动
它反映了信息管理活动的普遍性和社会性。它是涉及广泛的社会个体、群体、国家参与的普遍性的信息获取、控制和利用活动。
信息产品管理(微观):信息采集、整序、分析,信息产品的流通
信息系统管理(中观):设计、实施与评价,安全管理,信息资源配置等
信息产业管理(宏观):产业结构和测试,信息服务业的机制与管理模式,产业政策和信息立法,社会信息化
古代: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建立有组织的传递信息系统的国家之一。早在三千多年前的商代,信息传递就已见诸记载。
乘马传递曰驿,驿传是早期有组织的通信方式。位于嘉峪关火车站广场的“驿使”雕塑,它取材于嘉峪关魏晋壁画墓,驿使手举简牍文书,驿马四足腾空,速度飞快。此砖壁画图于一九八二年被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第一次代表大会作为小型章邮票主题图案使用,由此看出嘉峪关是中国信息文化的发源地之一。
秦汉时期,形成了一整套驿传制度。特别是汉代,将所传递文书分出等级,不同等级的文书要由专人、专马按规定次序、时间传递。收发这些文书都要登记,注明时间,以明责任。
隋唐时期,驿传事业得到空前发展。唐代的官邮交通线以京城长安为中心,向四方辐射,直达边境地区,大致30里设一驿站。据《大唐六典》记载,最盛时全国有1639个驿站,专门从事驿务的人员共二万多人,其中驿兵一万七千人。邮驿分为陆驿、水驿、水路兼并三种,各驿站设有驿舍,配有驿马、驿驴、驿船和驿田。
唐代对邮驿的行程也有明文规定,陆驿快马一天走6驿即180里,再快要日行300里,最快要求日驰500里;步行人员日行50里;逆水行船时,河行40里,江行50里,其它60里;顺水时一律规定100到150里。诗人岑参在《初过陇山途中呈字文判官》一诗中写到“一驿过一驿,驿骑如星流;平明发咸阳,幕及陇山头”。在这里他把驿骑比做流星。天宝十四载十一月九日,安禄山在范阳起兵叛乱。当时唐玄宗正在华清宫,两地相隔三千里,6日之内唐玄宗就知道了这一消息,传递速度达到每天500里。由此可见,唐朝邮驿通信的组织和速度已经达到很高的水平。
宋代将所有的公文和书信的机构总称为“递”,并出现了“急递铺”。急递的驿骑马领上系有铜铃,在道上奔驰时,白天鸣铃,夜间举火,撞死人不负责。铺铺换马,数铺换人,风雨无阻,昼夜兼程。南宋初年抗金将领岳飞被宋高宗以十二道金牌从前线强迫召回临安,这类金牌就是急递铺传递的金字牌,含有十万火急之意。
另外还有钟鼓、烟火、鸽子、旗语、狼烟等方式传递信息
7、现代传递信息的方式有哪些
1、电话,电话机是通过电信号双向传输话音的终端设备,可以拨打电话的有座机和手机。
2、微信,微信支持跨通信运营商、跨操作系统平台通过网络快速发送免费(需消耗少量网络流量)语音短信、视频、图片和文字,同时,也可以使用通过共享流媒体内容的资料和基于位置的社交插件“摇一摇”、“漂流瓶”、“朋友圈”、”公众平台“、”语音记事本“等服务插件。
3、QQ,腾讯QQ支持在线聊天、视频通话、点对点断点续传文件、共享文件、网络硬盘、自定义面板、QQ邮箱等多种功能,并可与多种通讯终端相连。
4、短信,是用户通过手机或其他电信终端直接发送或接收的文字或数字信息,用户每次能接收和发送短信的字符数,是160个英文或数字字符,或者70个中文字符。
5、写信,通过书信方式然后到邮局买邮票,粘贴到信封上,把信封投到邮箱,就可以把信件寄出去,邮递员就会把信件送到对方手中。
8、视频传输方式的比较
传输线缆
优点:布线方便,快捷,接口大众化,接口范围广,容量大
缺点:传输距离短,衰减大,布线烦琐,需要大量人力物力,扩展性一般,施工难度较大,移动性差,设备成本低,但安装成本稍高,维护成本高
光纤传输
优点:容量大,适用于干线传输,抗干扰能力强,保密性好,衰减小。
缺点:布线烦琐,需要大量人力物力,扩展性一般,施工难度大,移动性差,设备成本一般,但安装成本稍高,维护成本高
共缆传输
优点:布线方便性一般,展性一般,接口相对大众化,传输距离中等,(以前的模拟有线电视技术就是现在所谓共缆传输)
缺点:容量小,衰减大(设备调试不好,图像质量会降低很多),移动性差,设备成本低,但安装成本稍高,维护成本高,调试有点难度,如果干线线路有一台设备有问题,可能导致整个系统没图像。
双绞线传输
优点:布线方便,快捷,成本低。
缺点:传输距离一般,衰减有点大,抗干扰能力不太好,需要专用收发转换设备
无线传输
优点:无需布线,安装非常快捷,移动性好,扩展性较强,衰减小,施工难度低,中等传输距离
缺点:容量不是很大,有障碍物挡着需要加中继,它的设备成本还稍高,但维护成本低,使得它的整体成本还是较有优势。
电力载波传输
优点:无需布线,利用现有的电力线路,成本低。
缺点:传输距离短,衰减有点大,抗干扰能力不好,需要专用收发转换设备
另外再给你复制个“无线微波传输与有线传输的比较”表格(表格复制不过来,剪个图)
再详细说明:
1、视频基带传输:是最为传统的电视监控传输方式,对0~6MHz视频基带信号不作任何处理,通过同轴电缆(非平衡)直接传输模拟信号。其优点是:短距离传输图像信号损失小,造价低廉,系统稳定。缺点:传输距离短,300米以上高频分量衰减较大,无法保证图像质量;一路视频信号需布一根电缆,传输控制信号需另布电缆;其结构为星形结构,布线量大、维护困难、可扩展性差,适合小系统。
2、光纤传输:常见的有模拟光端机和数字光端机,是解决几十甚至几百公里电视监控传输的最佳解决方式,通过把视频及控制信号转换为激光信号在光纤中传输。其优点是:传输距离远、衰减小,抗干扰性能好,适合远距离传输。其缺点是:对于几公里内监控信号传输不够经济;光熔接及维护需专业技术人员及设备操作处理,维护技术要求高,不易升级扩容。
3、网络传输:是解决城域间远距离、点位极其分散的监控传输方式,采用MPEG2/4、H.264音视频压缩格式传输监控信号。其优点是:采用网络视频服务器作为监控信号上传设备,只要有Internet网络的地方,安装上远程监控软件就可监看和控制。其缺点是:受网络带宽和速度的限制,目前的ADSL只能传输小画面、低画质的图像;每秒只能传输几到十几帧图像,动画效果十分明显并有延时,无法做到实时监控。
4、微波传输:是解决几公里甚至几十公里不易布线场所监控传输的解决方式之一。采用调频调制或调幅调制的办法,将图像搭载到高频载波上,转换为高频电磁波在空中传输。其优点是:综合成本低,性能更稳定,省去布线及线缆维护费用;可动态实时传输广播级图像,图像传输清晰度不错,而且完全实时;组网灵活,可扩展性好,即插即用;维护费用低。其缺点是:由于采用微波传输,频段在1GHz以上,常用的有L波段(1.0~2.0GHz)、S波段(2.0~3.0GHz)、Ku波段(10~12GHz),传输环境是开放的空间,如果在大城市使用,无线电波比较复杂,相对容易受外界电磁干扰;微波信号为直线传输,中间不能有山体、建筑物遮挡;如果有障碍物,需要加中继加以解决,Ku波段受天气影响较为严重,尤其是雨雪天气会有比较严重的雨衰现象。不过现在也有数字微波视频传输产品,抗干扰能力和可扩展性都提高不少。
5、双绞线传输(平衡传输):也是视频基带传输的一种,将75Ω的非平衡模式转换为平衡模式来传输的。是解决监控图像1Km内传输,电磁环境相对复杂、场合比较好的解决方式,将监控图像信号处理通过平衡对称方式传输。其优点是:布线简易、成本低廉、抗共模干忧性能强。其缺点是:只能解决1Km以内监控图像传输,而且一根双绞线只能传输一路图像,不适合应用在大中型监控中;双绞线质地脆弱抗老化能力差,不适于野外传输;双绞线传输高频分量衰减较大,图像颜色会受到很大损失。
6、宽频共缆传输:视频采用调幅调制、伴音调频搭载、FSK数据信号调制等技术,将数十路监控图像、伴音、控制及报警信号集成到“一根”同轴电缆中双向传输。其优点是:充分利用了同轴电缆的资源空间,三十路音视频及控制信号在同一根电缆中双向传输、实现 “一线通”;施工简单、维护方便,大量节省材料成本及施工费用;频分复用技术解决远距传输点位分散,布线困难监控传输问题;射频传输方式只衰减载波信号,图像信号衰减比较小,亮度、色度传输同步嵌套,保证图像质量达到4级左右;采用75Ω同轴非平衡方式传输使其具有很强抗干扰能力,电磁环境复杂场合仍能保证图像质量。其缺点是:采用弱信号传输,系统调试技术要求高,必须使用专业仪器,如果干线线路有一台设备有问题,可能导致整个系统没图像,另外宽频调制端需外加AC220V交流电源供电(但目前大多监控点都具备AC220V交流电源这个条件)。
兄弟费了这么大功夫,记得给我多加分!
9、信息传递的方式
古代信息传递:
在我国古代,纸还没有发明以前,常见的“信”是用漆书写在薄木板上的,叫做木牍。由于木牍一般一尺长,故又称为“尺牍”。
信封 我国最早的信封是用木板制成的。秦汉时,公私书信大多是写在竹简或木笺上,然后用两块刻成鲤鱼形的木板,作为一底一盖,将笺牍夹在中间。这种木板可算是历史上最早的信封。到了唐代,自贞观年开始,就用朝鲜厚茧纸制信封,形若鲤鱼,两面俱画鳞甲,腹中可以藏书,名曰“鲤鱼函”。
在外国的,有漂流瓶等。
比较特殊的方法:
1.用候鸟,特别是鸽,雁等作传输工具
2.作内馅的方式,如藏在鱼肚,饼类,包子等
3.以特殊声音,如钟声,鼓声,鞭炮声等
4.以灯光,火光,如孔明灯,.烽火台,狼烟等
现代信息传递:
电话,电报,网络通讯等。
从人类的传播历史来说,人类传播信息方式的演变呈现这样一个脉络:视觉文化、听觉文化(直观的感受、“看的精神”)——概念性文化——新的视与听的文化。
因此,我们绝对有理由相信,在将来的某一天,图像信息会占据主流,文学也会退到一种极其边缘的位置,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能听能看甚至能触能闻的多媒体艺术。但是,文字是不会被图像完全取代的,因为文字是积累知识的主要手段,是人类获得抽象思维不可或缺的环节,是人类传播不能缺少的传播媒介。
1.有线通讯传输,如电话,传真,电报,电视等。
2.无线通讯传输,移动电话,收音机。
3.数字通讯传输,最熟悉的,连网的电脑,数字电视。
4.纸张通讯传输,如书信,报纸等。
信息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例如:科学研究,既要及时获得别人研究的成果,还要及时把自己研究的成果发表、告诉别人,只有通过这样相互交流信息,才能不断发展。
信息系统是一种面广量大的计算机应用系统,管理信息系统、地理信息系统、指挥信息系统、决策支持系统、办公信息系统、科学信息系统、情报检索系统、医学信息系统、银行信息系统、民航订票系统……都属于这个范畴。
就用途来说,信息系统其基本结构又是共同的。它一般可分为4个层次:
1,硬件、操作系统和网络层,是开发信息系统的支撑环境;
2,数据管理层,是信息系统的基础,包括数据的采集、传输、存取和管理,一般以数据库管理系统作为其核心软件;
3,应用层,是与应用直接有关的一层,它包括各种应用程序,例如分析、统计、报表、规划、决策等;
4,用户接口层,这是信息系统提供给用户的界面。信息系统是一个向单位或部门提供全面信息服务的人机交互系统。它的用户包括各级人员,其影响也遍及整个单位或部门。
信息系统是一种对各种输入的数据进行加工、处理,产生针对解决某些方面问题的数据和信息。其主要内容是为产生决策信息而按照一定要求设计的一套有组织的应用程序系统。
参考资料:信息传递--网络
10、信息传递方式
按照流向的不同,可以有单向传递、反馈传递和双向传递三种方式。单向传递是传递者到接收者的单方向传递,如组织内部下达各种简报,上报各种报表,报纸上公布各种行政法规和行政命令等。反馈传递是选由接收者向传递者提出要求,再由传递者将信息传给接收者的方式,如下级行政机关根据上级机关的要求上报各种数据报表,反映情况,汇报工作等。双向传递是指传递者和接收者互相传递信息,传递者和接收者都是双重身份,既是传递者又是接收者,如经验交流会,上下级之间的请示和批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