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新媒体 > 新媒体技术应用数学课比赛课例

新媒体技术应用数学课比赛课例

发布时间:2020-09-02 22:41:52

1、数学与应用数学课程设置及教材

不同大学教材不一样的,课程的话我们学校是有:数学分析,高等代数,概率论,常微分方程,解析几何,科学计算,抽象代数,微分几何,实变函数,复变函数,泛函分析。这些都是必修课,其他还有一些选修课

2、如何应用技术展示学生数学课堂的学习成果

俗话说:“外行人看热闹,内行人看门道。”随着课堂教学的深入,我们又陷入了新的思考:难道精彩的课堂就只能如此吗?是不是常态课就不能称之为“精彩”呢?我认为一节课精彩与否,不是看课堂方式的多样化,而是看这节课是否让学生学有所成,也就是说精彩的一节课应该是有效的教学,而不是“花架子”。一、思考让课堂更有生命力爱因斯坦说:“学习知识要善于思考、思考、再思考,我就是靠这个学习方法成为科学家的。”“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数学教学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因此,数学思考才是数学学习的“根”。但是怎样的思考才是行之有效的呢?是为了“思考”而思考,还是让学生不由自主地主动去想呢?在《众数》一课中,在学生认识了众数的概念和特点后,我设计了一道题: 让学生去思考:如果你是教练员,你会选哪个运动员去参赛?因为这道题中甲、乙成绩的平均数都是9.5,而甲的众数是9.5,乙的众数是10,学生经过思考,会有不同的意见:有的认为应该让乙去,因为他的众数是10,说明他的枪法很准,容易获得奖牌;有的认为应该让甲去,虽然他的众数是9.5,可是其余的成绩很接近,说明他的成绩很稳定,心理素质好,也会获得奖牌的。这样,既让孩子自己独立思考,又交流了同学的意见,让孩子们的思维碰撞,丰富了孩子的见识。因此,教学中首先要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和思维碰撞,使全班学生都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课堂中要避免重“趣”不重“思”的教学现象,教师必须正确处理好情境与思考、活动与思考的关系,明确只有为思考服务,促进学生思考探究的情境才是好的数学情境。可能这样的教学不会赢得听课老师的掌声,但这却是真心实意为学生服务的。二、语言让课堂更有感染力前苏联数学教育家斯托利亚尔有句名言:“数学教学也就是数学语言的教学”。很多人认为数学课缺乏语言的魅力,数学老师的语言应该清晰条理,简洁,我却认为抑扬顿挫的声调、优美的语句同样可以引起学生的热情,唤起学生对知识的兴趣和信念,让学生全身心投入学习,使数学课堂更有感染力。例如,在教学“互质数”的概念时,“公因数只有1的两个数,叫做互质数”让学生读完后,发现本题的重点字眼:只有。并用重读的方法,让学生明白:如果漏掉“只”字,就是一句错误的定义。 例如,在教学《约分》一课时,我创设了一个情境“长江干流受污染的河流占全长的4/5和长江干流受污染的河流占全长的80/100一样吗?”,我先让学生观赏美丽的长江,并配上解说词,使学生身临其境,再让学生观看被污染的长江干流,低沉的语调一下子就抓住了学生的心灵,使学生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适当的情景,恰如其分的语言既让学生学到了数学知识,又让他们接受了环保教育,更体现了学科的融合,使课堂更有感染力。三、多媒体信息让课堂更有活力 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最大特点可以使抽象的数学问题具体化、枯燥问题趣味化、静止的问题动态化、复杂问题简单化,从而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如:在学习图形时,抽象的语言无法让学生形象地认识图形的特征,因此在学习《长方体的特征》时,可以根据教学的需要引导学生从长方体的面、棱、顶点这三方面讨论。先在屏幕上通过电脑演示面、棱、点,使学生观察出长方体有6个面,12条棱,8个顶点;又通过观察长方体框架中三组棱的运行情况,概括出相对的长度相等;最后引导学生发现长方体6个面的大小关系,CAI课件动态演示上下、左右、前后面运行重叠画面,提问:你们发现什么规律?从而得出结论:相对面的面积相等。 如教学“周长”这一概念时,可以按以下步骤作表象的刺激:①用红色描正方形的一周;②将这一周闪动两次;③去掉具象,保留抽象的图形;④把正方形的一周展开、拉直。这样,随着动态演示方式的变化,“周长”这一对象刺激的强度逐步加深,知觉对象的运动性逐渐增强,学生对于“周长”的表象(封闭线形、可度量)越发清晰、牢固。利用多媒体信息既节省了教学时间,降低了学生认知的难度,提高了效率。又使数学课堂变得生动具体、形象有趣,使数学课堂更有活力。“数学活动”不是“一般的活动”,不是片面追求课堂气氛的活动,而是应该根据学科的特点、教材的内容来预设的课堂活动。一节精彩的数学课,不仅是教学的预设合理,更重要的是生成的效果。只要是让学生乐于学、乐于思、乐于做的教学,就是有生命力、有感染力、有活力的课堂活动。

3、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的主要课程有哪些?

我是吉大数学专业的一名同学,学数学学到头秃的那种,接下来给大家介绍一下数学与应用数学的课程。

主干课程有数学分析、高等代数、空间解析几何、实变函数、复变函数、常微分方程、数学物理方程、泛函分析、微分几何、拓扑学、抽象代数

数学分析、高等代数、空间解析几何这三门课程是在大一上的,是最基础的三门课程,是其他课程的根基,直接点说,就是这三门学不明白,接下来的其他课程将更加学不懂。其中数学分析内容较多,也较为重要,初学可能较为困难,多用些功夫,就会渐入佳境了。下图即为我们院所用的数学分析的教材,也是我们学院老师编著的。

大二会学复变函数、常微分方程和抽象代数,复变函数和数学分析的好多知识都是相关联的,如果大一基础打的好,这个时候学复变函数就会事半功倍。常微分方程是一门很重要的课,应用十分广泛,同时,也需要数学分析中会学到的微积分的知识和高等代数中矩阵的相关知识。由此可见,学好数学分析和高等代数多么重要。

同时,大一、大二还有C语言物理这两门课,它们对今后数学的学习影响不大,但是C语言也很重要,它差不多是多数大学生都要学的一个基础课程。

因为我现在是大二下学期,所以对后面的课程还不是特别了解,就不一一为大家介绍了。

最后,我想说,数学各个课程之间关联非常强,大家想学好数学,基础一定要打牢。

4、铜陵县实验小学的教学成果

2011年铜陵县实验小学重大成果展示
一、2011年1月,学校荣获省教育厅主办的“阳光教育杯作文大赛”团体奖。
二、2011年3月,学校编排的经典诵读《铜官乐》获省级二等奖。
三、2011年5月,在第四届全国中小学交互式电子白板课堂教学录像课比赛中,该校李小霞、章玉婷两位老师的白板课例均获得全国二等奖。
四、2011年7月,在第26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少儿科学幻想绘画项目中,该校李小霞和方金玉老师指导的汤林玉同学的《Welcome to TongLing》和邢灏同学的《月亮城》获二等奖。
五、7月3日,学校编排的舞蹈《我想跳舞》在安徽省教育厅、省文明办、省文联、省妇联主办,省舞蹈家协会承办的第二届安徽省新农村少儿舞蹈大赛中获二等奖。
六、7月16日,该校课题《新课程课堂有效教学的研究》荣获全国“十一五”教育科研成果优秀成果评选一等奖。耿芳副校长作为全国八名代表之一在会上作了题为《立足科研 成就教师 打造名校》的经验交流。
2012年铜陵县实验小学重大成果展示
一、2012年2月,学校课题《信息技术环境下有效教学策略和方法的研究》获省级立项。12月,学校被批准为安徽省信息化试点学校。
二、2012年3月,该校汤越、田小凡在第十七届爱国主义读书教育活动中分别获省一、二等奖。学校获市级先进集体。
三、2012年5月,该校徐昌明老师代表铜陵市参加全省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大奖赛,荣获二等奖。
四、2012年7月,学校在全国中小学生作文大赛中获市级优秀组织奖。
六、2012年8月,在全省青少年科学幻想绘画比赛中,该校学生郜成龙作品《正在井下作业的蜜蜂》获省二等奖。
七、2012年9月,该校在省未成年人保护条例知识竞赛中获省级优秀组织奖。
五、2012年10月,该校高云洲老师在第20届全国青少年科技辅导员论文评比中获全国三等奖。
八、2012年11月,在全国第四届SMART杯交互式电子白板教学应用大奖赛中,该校的李大琴老师荣获全国一等奖,王庆甫、夏林老师荣获三等奖。李大琴还参加了全国电子白板的现场课比赛并获一等奖。
九、2012年11月,该校王庆甫老师代表铜陵市参加全省小学数学优质课比赛,荣获一等奖。
十、2012年12月,学校通过市绿色学校验收,获市级绿色学校称号。
2013年铜陵县实验小学重大成果展示
一、2013年3月,在关爱农村留守儿童“亲情师情”书信征文活动,陈琳同学获省级优秀奖,学校获优秀组织奖。
二、2013年4月,吴小丽老师在小学数学教育教学论文评选中获省级二等奖。朱光华、李小霞老师在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学成果奖评比中分别获省级三等奖。
三、2013年4月,夏林老师在第十八届“建设幸福中国”青少年爱教读书比赛活动中获省级优秀辅导教师称号。田小凡、丁昊同学获省级三等奖。
四、2013年5月,王庆甫、方金玉、阮晓芳在新媒体新技术教学应用大赛中获全国二等奖,夏林获三等奖。
五、2013年5月,学校声乐节目《山童》在省第四届中小学艺术展演活动中获三等奖,丁诗怡同学绘画作品《参观民俗文化村》获二等奖。
六、2013年6月,王志文、高建鑫、陈博涵同学获省六一少儿书画大赛三等奖。8月,赵婧瑜同学获第三届省少儿书画大赛三等奖,学校获优秀组织奖。
七、2013年6月,在安徽省第三届优秀童谣评选中,周芯蕊同学获省级一等奖。
八、2013年8月,学校在市第六届中小学才艺展演活动中获市级一等奖。
九、2013年11 月,汪延飞、丁成学在第五届电子白板教学应用课例大赛中获全国一等奖,杭爱萍获二等奖,叶慧云获三等奖。汪延飞、丁成学还分别参加现场上课和说课比赛,分获一等奖。
十、2013年11月,查从道、李小霞、方金玉、陶贺老师在党是阳光我是苗少儿书画大赛中获省级园丁奖。学校获省级优秀组织奖。
2014年铜陵县实验小学重大成果展示
一、2014年1月,施殊颜同学在全国生肖个性化邮票设计大赛中获铜奖。
二、2014年3月,在安徽省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成果评选活动中,学校《“构建语文学科与《同步阅读》一体化教学模式”课题实验报告》获省级一等奖;夏林、洪娟老师论文分别获省级二等奖。
三、2014年3月,阮晓芳、李大琴老师获市微课评选一等奖。
四、2014年5月,陈艳老师在2014年新媒体新技术教学应用研讨会暨第七届全国中小学互动课堂教学实践观摩活动课例比赛中获全国一等奖,高云洲、白婷、王庆甫分别获二等奖。
五、2014年6月,吴昊同学在全国第三届少年儿童书画评选活动中获一等奖,王光瑞同学在全国第九届“艺术之星”书法摄影大赛中获二等奖,黄梦琪、孔研同学在安徽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分别获得省二、三等奖。
六、2014年6月,孙勇胜、高云洲、丁成学、王庆甫分别获2014年“全市六项电教学术作品评比”一等奖。
七、2014年8月,朱秀铭、陈飞老师在国家信息部、科协举办的第二十三届学生计算机表演赛中指导丁益知、朱思莹同学获优秀奖。
八、2014年8月,学校被中国关工委、司法部、中共综治委员会授予“关爱明天普法先行”全国青少年普法教育先进单位。
九、2014年11月,学校迎接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县督查,并顺利通过验收,学校工作得到领导的充分肯定。
十、2014年学校还被授予省小学语文校本教研基地学校,省优秀乡村学校少年宫,市依法治校示范校,市文明创建先进集体,市爱教读书活动先进集体等称号。

5、高中数学教学课例大赛选什么好讲

高中数学教学课例大赛选什么好讲,推荐正弦定理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必修5》(人教A版)正弦定理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
正弦定理的发现与证明;正弦定理的简单应用。

教学难点:
正弦定理的猜想提出过程。

教学准备:
制作多媒体课件,学生准备计算器,直尺,量角器。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一节课有良好的开头,那就意味着成功
的一半。因此,我通过从学生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入,激发学生思维,激发
学生的求知欲,引导学生转化为解直角三角形的问题,在解决问题后,对特殊问
题一般化,得出一个猜测性的结论——猜想,培养学生从特殊到一般思想意识,
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

6、什么是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教学整合课例

一、运用信息技术诱发兴趣,培养创新意识。二、运用信息技术创设情景,培养创新能力。三、运用信息技术激发遐想,拓展创新想象。四、运用信息技术自主探新,开拓创新思维。一、运用信息技术诱发兴趣,培养创新意识。小学生的记忆能力很强,但理解能力欠佳。如果我们的课堂教学只满足于让学生“记”一些知识点,而不关注他们是否真正掌握了其内涵,学生们就会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7、如何应用信息技术优化数学课堂教学过程案例分析

在教学中,恰当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融入学科教学,应用信息技术优化教学环节使抽象的教学内容具体化、清晰化,使学生的思维活跃地参与教学活动,使其重视实践操作,科学地记忆知识,并且有助于学生发挥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思考,主动探究,使教师以教为主变成学生以学为主,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优化教学环节,增强教学效果。就此,谈谈如何应用信息技术优化教学环节的几点做法: 一、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习是艰苦的脑力劳动,学生一旦有了兴趣,对事物有了美感,也就变“苦学”为“乐学”了。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那么怎样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一直是我们数学教师探索的主题,改变教学态度、改变教学方法等等。现在信息技术在教学的出现,给课堂教学带来了一个全新的局面。 第一、应用信息技术优化教学环节,信息技术手段进入课堂,给学生带来了新鲜感。通过屏幕出现的那一副副生动的画面,吸引了全体学生的注意,那高质量的音响效果唤起了学生学习的欲望和劲头,那变化有序的文字不再使学生感到数学知识的单调和枯燥乏味。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能起到强烈地吸引着学生,激发了学生求知欲,形成了一股学习的动力的效果。我使用了信息技术进行教学,先在屏幕上用动画显示了主题画面,并加上美妙的音乐,一下吸引了同学的注意力,使同学们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同学们对于老师要上的课充满了渴望,学习热情高涨。 第二、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实践证明:当学生对信息技术在教学中产生了兴趣以后,他们就会有很高的学习热情。这时,作为课堂的组织者和策划者(教师)就应该为他们创设各种条件,使他们主动参与进来,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而活跃了课堂气氛,达到了教学目的。 二、应用信息技术优化教学环节增强课堂教学效果。 在课堂上运用信息技术进入课堂,不仅可使一些使本教师难教、学生难懂的教学简单化、形象化,也可以方便教师更好地突破知识的重点、难点,把抽象的知识形象地展现给学生,化抽象为简单。在学生学习的角度看并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优化和练习,并且不断巩固新知识。 (1)在教学环节中,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变抽象为具体,让学生感性地掌握知识。老师在课堂上组织学生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让学生进行适当的思考、讨论、操作、答问、质疑、总结。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获得知识,发展思维、提高了能力。 (2)应用信息技术优化教学环节解决重点、难点。利用信息技术的作用在教学边讲解边演示,变抽象为具体,诱导启发学生,创造良好的思考问题的环境,促进他们动脑筋,使所有学生都去思考问题。通过生动的演示和实验使学生有所领悟,有所发现,有所创新,突破了本课的重点难点。 (3)利用信息技术的优点在教学中优化练习设计,巩固新知识。新授课中的巩固练习,就是运用知识解决问题。这时不是简单地重复书上学到的东西,这需要教师精心设计教学过程,不断优化练习。信息技术在教学在这方面具有很大的优越性。在“练习”的设计方面更富有弹性,体现练习的阶梯发展趋势,有易到难,体现差异教育:学生开始从模仿型的基本练习——变为提高辨析能力而设置的判断练习——再变为糅合知识而设置的综合练习等等。另外,老师在练习课上从基本问题出发,循序渐进地设计练习内容和增加难度,设计一定的尝试练习题和发展性练习题,使学生知道知识的内在联系及规律,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不依常规去寻求变异,使学生既长知识,长智慧。应用信息技术优化教学环节进行教学在这方面同样有很大的优越性,可以让学生通过多层次,多角度的练习,提高了学生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能力。 总之,把现代信息技术融入到教学中去,应用信息技术优化教学环节发挥其主导作用,创设生动形象的生活的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供丰富的信息资源,让学生从繁琐的学习中解脱出来,形成合作交流、主动探索的学习氛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素质教育实施,达到优化课堂教学,增强教学效果。从而有效地培养更多的跨世纪的创造性人才。

8、双流艺体中学的校园新闻

国际旅游小姐四川赛区总决赛双流艺体中学四佳丽获奖
——记双流艺体中学选手在2012国际旅游小姐四川赛区总决赛上的杰出表现
2012年2月24日下午,一项国际旅游文化产业选美顶级赛事——2012绿森水利杯国际旅游小姐大赛四川赛区总决赛在绵阳隆重举行。此次比赛组委会共设冠军、亚军、季军各一名,以及5个单项奖。经过海选、初赛、复赛、决赛等环节入围总决赛的14位佳丽。
14名佳丽来自川内各市州,其中该校选手占了5席。这些佳丽年龄在16岁至28岁之间,不仅有专业模特,也有中学生、大学生。 在为时3个多小时的角逐中,14位佳丽向评委和观众展示才艺,诠释自己对美的理解。通过活力装展示、泳装展示,才艺展示和晚礼服展示、旅游景点介绍等多个环节的激烈比拼,该校学生11号选手李馥君获得亚军,7号选手欧阳诗琪获“最具东方神韵奖”,8号选手王娇娇获“最具职业魅力奖”,12号选手周红月获“最具亲善友谊奖”。冠军、季军由来自茂县的9号选手杨佳丽和来自四川音乐学院的4号选手郭雅楠获得。冠、亚、季军将代表四川赛区参加2012国际旅游小姐中国赛区总决赛。
国际旅游小姐冠军总决赛(Miss Tourism)与美国环球小姐大赛(Miss Universe)、英国世界小姐大赛(Miss World)并称为世界三大顶级选美赛事。
国际旅游小姐冠军总决赛起源于1949年,由美籍华人Charlie See先生在美国创办,遍布140个国家和地区。大赛以增强世界各国文化交流以及国际间的友好关系为宗旨,以选手的才智、文化艺术修养、职业道德等综合素质为标准,倡导和奖励集美丽、智慧、才识、博爱、典雅及良好的人品和个性为一体的出色女性,并先后在美国、斯里兰卡、俄罗斯、巴西、德国、日本、新加坡等国举办了世界总决赛。2004年国际旅游小姐冠军总决赛正式进入中国,并已连续成功举办了八届。2007年,国际旅游小姐冠军总决赛被认定为中国知名服务品牌,这是中国境内所有选美及模特赛事活动中唯一授予此项殊荣的品牌赛事。
该校在一个赛事活动中能有5位同学入围,4位同学获奖,结合学校高考升学人数的节节攀升,充分说明学校在培养学生方面不仅重视学生的文化教育,还十分重视挖掘和培养学生艺术潜力,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是教育尊重学生个性发展和保护学生个体的独特性的结果。这些成绩的取得更坚定了该校以特色教育促教育特色的信心。 双流艺体中学荣获四川新浪“最具口碑魅力学校”称号
双流艺体中学荣获四川新浪“最具口碑魅力学校”称号。双流艺体中学在石东华校长的带领下,深化学校内部改革,加强课堂教学研究,以务实的态度和精细化的管理,连续高考成绩评估居全市四十多所“市重”前列,学校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不断上升。此次四川新浪评出该校为“最具口碑魅力学校”是社会各界对该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又一肯定和鼓舞。
本期石校长着眼学校长期发展的需要提出了实施五大工程的规划:一是高考创辉煌,中考新突破工程;二是加强高初中修业年级的奠基工程;三是艺教大楼的建设工程;四是强势宣传,优化高初中招生工程;五是建设人文校园,构筑精神家园的工程。我们坚信随着各项工程的实施,双流艺体中学将以更优异的成绩回报社会的好评和厚爱。 探讨现代交互技术 促使教学方式变革
为积极报送“第五届全国中小学交互式电子白板学科教学大赛暨新媒体新技术教学应用研讨会”所征集的课例,双流艺体中学从2012年2月22日开始,在多媒体二楼举行了为时两天的“互式电子白板学科教学大赛”,共有语文、数学、音乐等九个学科参加。
各个学科组在组内初赛的基础上,推荐一位老师参加学校统一组织的比赛。每一节课均有学校的教学顾问等做评委,并有很多老师到现场观摩。大赛由教务处牵头,陈玲主任与杨华福副主任做了宣传、组织、指导等大量的工作,使得大赛圆满成功。
大赛不仅深入地研讨了交互式电子白板现代教学技术的使用,更是对教学方式变革的一种积极探索,同时加强了老师们在教育教学方面的合作探究意识,更新了教育教学。 双流艺体中学”高考专家进校园 名师讲坛在身边”活动顺利展开。
为了适应学校教育改革发展的要求,为了进一步把握高考复习的最新动态和最佳方向,提升高考教学复习的针对性、有效性,经行政会研究决定,在2011年成功申办四川省艺术教育特色学校的基础上,从高2012届开始,学校贯彻“有请专家进校园,名师讲坛在身边”的高考教研策略,请高考研究专家走进该校,为师生举行“聚焦2012高考”系列专家讲座,对高考尤其是文综命题方向作出前瞻性预测和重点解读,就高三科学备考、科学复习、规范答题、调整心态等进行深入阐述,着力提升教师素养、提高学生学习效率,为2012年的高考备考冲刺给力、加油。各学科的周末专家讲座班正式开班,各学科专家分别是:
政治:吴光勇,成都市学科带头人,四川省特级后备,四川师大课程中心常年特聘专家(四川高考命题研究专家)。
历史:王开元,四川省特级教师,成都七中历史教研组长。
地理:杨远双,成都市学科带头人,川师大附中教导主任。
数学:柴文斌,四川师大课程中心特聘专家(四川高考命题研究专家)。
英语:龙祖元,成都实验外语学校教研组长(四川高考命题研究专家)。
根据学校行政会决议,在教务处、办公室和高2012级年级部的通力配合和精心组织下,3月17日、18日数学、政治、历史、地理四个学科的专家讲座班正式开班,学生带好笔和笔记本统一着装,提前入座,相关学科教师也及时到位,师生在专家的风趣的深入浅出的讲座中受益菲浅!以上五个学科每个月都有一次专家讲座。

与新媒体技术应用数学课比赛课例相关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