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新媒体 > 打击破坏野生动物资源运用新媒体

打击破坏野生动物资源运用新媒体

发布时间:2020-08-29 10:45:03

1、野生动物破坏庄稼的事例

“真拿这些野猪没办法了,以前只破坏玉米、红苕、花生,如今连南瓜、西瓜也吃。我家七八亩西瓜地,瓜刚有点甜味就被它们啃破了。”在钟祥市胡集镇新泉村三组一大片西瓜地里,村民孙守军指着随地可见的西瓜皮和被扯得乱七八糟的瓜蔓,一脸无奈。 新泉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缪兴国每天都要接到好几个村民反映野猪破坏农田的电话。新泉村地处白云山区东大门,与大竹园、杨店、小山等6个村同属革命老区,1281户、5000多人散居在方圆74平方公里的大山深处。由于近年来实行退耕还林,生态环境得到保护,加上野猪繁殖能力强,数量迅速增加,野猪危害农田的事就越来越多。 为了防止野猪损坏庄稼,尽管各村都申请购买了猎枪,但野猪特别精,很难围猎。村民们燃篝火、放炮竹、敲锣,在田里扎稻草人、圈栅栏、喷农药等办法都试过,但不凑效。野猪昼伏夜出,与村民“打游击”。村民刘旭亚说:“最麻烦的是秋播时节,好不容易播下麦种,一夜之间就可能被野猪吃光。有时收获后的花生地和红苕地,野猪会用它那长而坚硬的嘴巴免费为你'耕整',叫你哭笑不得。” 胡集镇经济发展办负责人介绍,近几年,野猪破坏庄稼愈演愈烈,白云山区7个村每年被破坏的农田近3000亩,损失100万元以上。今年是最严重的一年,仅西瓜、南瓜被糟蹋的至少有500亩,损失达100万元。

2、举出破坏野生动物,残害野生动物的案例

活取熊胆(百度一下,这个很火),喝穿山甲血。

3、《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破坏野生动物资源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关于个人养鸟的规定

该司法解释涉及的是“珍贵、濒危野生动物”。你所说的百灵、画眉等不在其列,自然也就不受限制。

4、给那些乱捕乱杀野生动物写一封信

当你品尝着一盘盘山珍海味时,你是否想过动物们正在一批批的减少?当你捕杀着一只只动物时,你是否听到动物在哭泣呢?美食家们,你们是否能让死去的动物一一复活?捕猎者,你是否能让动物死而复生回归大自然吗?
众所周知现在产于中国的野生动物越来越少了。野马 、高鼻羚羊、糜鹿等10余种动物已经完全绝迹,而大熊猫、长臂猴、老虎、野象、白鳍豚等十几种野生动物正面临灭绝的趋势!由于一小部分的人的无知,贪婪,愚昧,到处捕杀动物使得地球生态不平衡,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
自然界的变化和人类的人为活动也是有关系的,如战争、资源开发、人口增长及农村城市化等,造成了生存环境恶化,使得动物资源又一次遭到严重的破坏,濒危的野生动物日益减少。人们随意破坏生态平衡,大量捕杀动物,把捕到的猎物一一卖给饭店、宾馆、酒楼等,然后做成菜,再已高价卖给食客进行食用。饭店、宾馆、酒楼就为了钱杀死了这么多无辜的生命,满足某些人的嗜好。人们啊,醒醒吧!保护动物也就是保护我们自己。杜绝乱捕乱杀,让我们和动物生活在同一片蓝天下。

让我们从小做起,保护野生动物,关心野生动物,让更多人都能投到保护野生动物的行动中来。

5、野生动物资源保护与持续利用的意义?

野生动物资源是大自然留给人类的宝贵财富,是人类社会的必需资源,它具有科学价值、药用价值、经济价值、游乐观赏价值、文化美学价值和生态价值。保护野生动物就是保护人类自己。由于环境的恶化,人类的乱捕滥猎,各种野生动物的生存正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威胁。从自然法则上讲,野生动物的存在是极为必要的。“自然生态系统中生物与环境之间、生物与生物之间相互作用而建立起来的动态平衡联系”这是生态平衡的定义,这种动态的平衡是自然生态系统经过长期由简单到复杂的演化逐步建立起来的,它的存在有着不可置疑的权威性科学性。中国是濒危动物分布大国,对于野生动物的保护也需要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实施和改善管理的方法与政策。

6、野生动物资源的保护与持续利用的原则及其利益

经济效益

7、野生动物保护的保护措施

国家林业局召开“强化野生动物保护执法电视电话会议”,紧急部署各地迅速开展野生动物保护执法行动,要求当前要从五个方面入手,切实加强野生动物保护执法工作。该局副局长张建龙此间要求,各级林业主管部门要认真履行职责,积极协调有关部门,迅速采取行动,加大野生动物保护执法力度,形成高压态势,全面遏制并严厉打击破坏野生动物资源的违法犯罪势头。此间会议要求从五方面强化野生动物保护执法:
一要加强监督检查。督促各地迅速开展野生动物保护执法行动,形成强大声势,打击乱捕滥猎滥食野生动物和走私、非法经营野生动物产品的违法犯罪活动。
二要切实强化野生动物分布区的野外巡护和看守。要在野生动物分布的山头、地块、湖区,组织力量加强巡护和看守,严厉打击乱捕滥猎野生动物行为,依法制止和惩处非法猎捕野生动物、损毁野生动物栖息地、干扰野生动物生息繁衍活动的行为,并收缴或清除兽夹、兽套等非法猎捕工具。
三要全面检查野生动物经营利用场所,清理整顿非法经营利用行为。尤其是对餐馆饭店、花鸟市场、药用野生动物原材料集散地和其他野生动物及其产品经营较集中的场所,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对经营利用非法猎捕或走私的野生动物及其产品的,进行清理整顿,并依法惩处。
四要加强林业部门与海关、边防、运输等部门的协调行动,综合整治,严查走私、非法运输野生动物及其产品的行为。
五要加强野生动物保护宣传教育,更广泛地争取全社会的理解和支持,倡导保护新理念,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保护意识。发动人民群众关注、支持保护执法行动,形成群防群治的良好局面。

8、保护野生动物的宣传稿

“保护野生动物”宣传稿

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而野生动植物保护又是其中重要一环。给西部大开发、招商引资创造好的自然环境,加强野生动植物保护法的宣传,提高全民保护意识,更为重要

这是一个充满着生命的世界,在我们人类居住的这个星球上,从常年冰雪的极地到莽莽丛林的赤道,从世界屋脊的喜马拉雅山群峰到大洋底层,从森林、草原到万米高空……无时无处不存在着生命,这些生命互相连接在一起,构成了多姿多彩的世界,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生物链。我们人类以及赖以生存的一切生命都处在这个生物链当中,这个链只要有一环脱节,后果是严重的。一个野生物种的衰退或消失就会威胁到其他物种的生存,最终将危及到人类自身的生存。

食用野生动物发生在人类生产力低下,茹毛饮血的年代,然而在现代丰衣足食的社会里,很多种类的野生动物仍被食用,这种风气近年来已蔓延到全国各地,形成滥食之风。而由此导致全国范围内乱捕滥猎的案件时有发生,走私倒卖野生动物等违法犯罪案件不断增加,野生动物种类减少,野生动物资源受到严重破坏。请看: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节目披露的发生在江西省鄱阳湖地区和吉林省大安市毒杀鸟类的案件。中央电视台新闻30分节目披露的发生在云南省瑞丽的走私野生动物特大案件。这其中许多案件都是因滥食野生动物引发的。在国家林业局保护司的指导下,2000年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联合了部分省级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在全国16个省会城市和5个地区级城市开展了食用野生动物状况的调查。结果表明,经营野生动物的场所占被调查总数的49.8%, 且大部分没有办理野生动物经营利用许可证。在经营的野生动物中,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占26.4%。 从来源上看,野外捕捉的占86.8%,人工养殖的仅占13.2%。我国自古有"药食同性"的饮食文化传统,人们通过食补来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很多人相信野生动物的食补作用。但是,在传统医学中,食补受到严格限制,只是指在身体上缺乏某种物质的情况下才需要进补,而对于生活在现代社会的人类来说,物质极大丰富,市场上琳琅满目的食品,完全能满足人们的食补需要,不需要滥食野生动物,而且,对于那些健康的人来说,过多的进补反而会破怀体内平衡,对身体造成危害。营养专家在对家禽家畜和几种野生动物的营养进行分析比较中发现,它们在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能量等主要指标上相差无几。应当关注的是,现在人们食用的家禽家畜肉类产品都是经过卫生防疫部门严格检疫后才投放市场的,不会对人们的健康造成危害,而很多野生动物则是非法进入流通领域,逃避卫生检疫,其本身的状况无人知晓,人们吃了这样的野生动物,就会导致各种疑难病症的发生,请看专家对此的分析:蛇类是人们常食的野生动物,那么蛇类的状况究竟如何呢?蛇身上有多种寄生虫。拿人们常吃的榕蛇进行解剖。我们随时可以发现,在蛇的皮下、肌肉里和腹腔中有数以千计的寄生虫。这种寄生虫经实验室鉴定为"曼氏迭宫绦虫"的幼虫,裂头蚴,人们在饮食制作过程中,特别是吃火锅的过程中,虫卵和虫体并不能完全被杀死,裂头蚴一旦进入人体内,危害很大,可使人感染裂头蚴病,引起眼、口腔颌面、皮下、脑及内脏各部的疾病,在皮肤上形成直径1-6CM的肉芽肿囊包,并且不易根治。裂头蚴在肠道内发育为成虫,即曼氏迭宫绦虫,可导致腹部不适、恶心呕吐,严重时危及生命。因此,吃食引致病魔上身,去病就难了"去病如抽丝",悔之晚矣。 巨蜥,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五爪金龙",作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受到严格的法律保护,但也有一些不法之徒常常偷食,请看专家对市场罚没来的已死亡的巨蜥的解剖分析………,通过对这只巨蜥肝脏组织病菌的组织培养,结果表明是结核菌,肝脏上的斑点为结核结节,人如果吃了这样的巨蜥,就会感染结核病。专家研究表明,野生动物与人类共患的疾病比较常见的有15种,如狂犬病、日本乙型脑炎、炭殂等;这些疾病对人类健康危害是极大的,希望我们记住"病从口入"的警告。 还有甚者,一些偷猎者常常采取毒杀的办法获取野生动物,而且所采用的毒药毒性大,不易降解,残留在被毒杀动物体内,食用这样的动物就有被继续毒害的危险。请看专家对鸟类血液的化验分析。此外,现代社会工业"三废",生活污水、污物,杀虫、灭鼠药等高残留的农药对环境污染加剧;对野生动物造成毒害,人吃了这种环境下的野生动物就更有中毒的可能。

滥食野生动物不仅可能对人体造成危害,而且对野生动物资源和整个生态环境造成极大的破坏,引起整个生物链的崩溃。过量捕杀猛禽,就会导致鼠害横行,1999年鼠害造成黑龙江全省粮食减产10%;甘肃地区的三北防护林由于鸟类减少,天牛危害严重,不得不大量砍伐已成林的树木,已得到治理的风沙地区生态再度恶化,严重的沙尘暴频繁发生;新疆、青海等地由于过度捕捉猎隼等猛禽,草原鼠害日趋严重,黄河源头的玛多县,全县人口不过一万多人,而老鼠则上亿只,鼠害成灾,草原沙化加剧,生态环境恶化,严重影响了牧民的生产生活。我国南方一些省区,过量捕杀鼠类的天敌蛇类,造成农作物鼠害增加,粮食产量减少。滥食野生动物,乱捕滥猎野生动物教训是深刻的,导致的灾难是沉痛的。 我国政府高度重视野生动物保护工作,先后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对乱捕滥猎和走私野生动物进行了坚决打击。1999年国家林业局开展的"南方二号行动",对破坏野生动物资源的违法犯罪进行了严厉的打击,滥捕乱猎野生动物的现象

在一定程度上有所好转。各级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对保护工作历来十分重视,多年来通过组织"爱鸟周"和"保护野生动物宣传月"活动,大力宣传保护野生动物的重要性,有力地推进了野生动物保护工作。中国地域辽阔,自然生态环境复杂多样,被称为野生动物的天堂。我国野生动物不仅种类繁多,数量丰富,而且特产动物多,大熊猫、朱鹮、金丝猴、褐马鸡、扬子鳄、白鳍豚等100多种珍稀动物都产自我国,这是大自然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我们应该爱护它,珍惜它。人类已经跨入二十一世纪,21世纪将是一个生态文明的时代,保护野生动物,保护生态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是全人类面临的主要问题。地球上不能只有人类,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保护野生动物,就是保护人类自己的家园。

9、野生动物的利用与保护现状?急!!

野生动物的益处
地球上人类起源与动物起源在茫茫历史长河中时间相隔不算太长。人类形成后依赖林果渔猎以生存和进化。后来发展了农业(第一次社会大分工)和畜牧业(第二次社会大分工),生产上去了,有剩余价值可以剥削,于是原始社会进步到奴隶社会。人类和动物的关系非常密切,也非常复杂。人和动物在地球食物链中互争口粮又互相依存,接触频繁。

中国濒危动物保护现状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还进口了不少动物,如湾鳄、暹罗鳄、食蟹猴、黑猩猩、非洲象等。
这些外来的濒危动物,也受到国家的重点保护。由于人口众多,活动范围广,使许多珍贵的野生动物被迫退缩残存在边远的山区、森林、草原、沼泽、荒漠等地区,分布区极其狭窄。由于被分割成互不连接的独立群体,近亲繁殖,品种日益退化。 中国已建立了数百处濒危动物类型的自然保护区,使相当一部分濒危动物得到切实保护,野驴、野牛、亚洲象、白唇鹿、羚牛、马鹿、金丝猴、大鸨等的数量,已有明显增加。 近年来也遇到了虽然在数量上达到了要求,但是人工饲养的动物难于在自然环境中生存的矛盾,长此以往,必然导致生物的退化。 列入了“零灭绝组织”濒危动物的中国扬子鳄也遭遇了同样的尴尬。 野生动物生存面临着种种危机,实现“安居”还需要“迈过”整体环境恶化、保护措施不力、人们认识不够这三道“门槛”。 一场“非典”,使“野生动物”成为媒体上的热门词汇,不吃“野味”、保护野生动物的呼声比以前多了不少。滥食野生动物有害于人类,更是野生动物的浩劫,保护野生动物需要从拒食、拒烹开始,但从根本上说,要改变野生动物种类逐渐减少的趋势,需要整个自然环境的改善,这些并不是拒食、拒烹就能解决的。拒食“野味”只是保护野生动物的其中一步,非典提醒我们要加强野生动物保护,但不保护野生动物导致的灾害不只是非典。 野生动物保护点多面广,需要提高全社会对保护野生动物的认识水平。经营野生动物可得暴利,利益驱动使一些人铤而走险,但保护野生动物的措施却没有跟上。目前,河北省各市、县没有野生动物保护的专设机构,保护野生动物的手段不多,经费不足。安国祁州药市和蠡县留史皮毛市场规模在全国都数得着,其中加工利用野生动物的问题较多,但野生动物保护部门没有能力进行认真监督管理。田秋明说:“森林公安负责打击破坏野生动物资源的案件,但我们人力物力都很不充足。” 从茹毛饮血中成长起来的人类,离不开对野生动物的利用,但过度捕杀野生动物将危及人类自身,因为每种动物都有它存在于自然界的生态地位和生态功能。他们和我们一样共同享有地球家园,真正的和平共处是各安其处、互不干扰。从广义上说,保护野生动物就是保护人类家园,也是保护人类自己。 每种野生动物都有它们天然的栖息环境,保证着它们的生息繁衍,如果这种栖息环境遭到破坏,动物的自然存续就面临危机,即使没有人捕食,也难以生存。保护野生动物,归根结底还是要保护它们的栖息地。傅芸生说:“每年我们都会接到不少关于野生动物保护方面的电话,这说明人们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在提高,但且不说那些蓄意破坏野生动物资源的人,就是想保护的人认识也有待提高,比如人工投喂野生动物、人为建设野生动物园都会影响野生动物的生态功能,这都是以人为中心的保护观念,保护野生动物就应该让它们自由生活在天然栖息地中。”

网站上还有许多关于野生动物的资料,希望对你有用

与打击破坏野生动物资源运用新媒体相关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