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王小妮作品出版有限制吗?
他的作品出版的话是并没有限制的,现在他的作品做的很好,也有很多人都喜欢他,非常支持他。
2、谁能帮我找到王小妮的诗集?最好是TXT
在我以前 秋天的脉是干草的脉 流畅在苍黄的皮肤之内。 干草堆掩盖着旺季。 秋天用眼睛 含起无限的花瓣。 只有我不在我中。 青绿色的脉 急走在我的手臂。 以慢人的动作 我用一分钟看遍了果园。 我看见刀尖剜转 苹果表面浑圆 却被一只手取走了核。 我的手出奇地变轻。 青绿色的溪水 小如蚯蚓。 我从此空灵凸走 力气不再。 坐着,就如同飘着。 那么多脉管 没有一条通向实地 它们全都黑灭着慌撞。 心脏不可能背叛我 成为我的死墙。 你还欠着我的许多个季节 你要还给我 青绿平和的枝条。 思想是猩红的外套 小僧侣们甩开扫荡的袈裟 让圣人踩过。 布丝由摩挲生出的光。 青绿的脉 我在果园深处对你说 我是 释迦牟尼 让我回去吧。 悬空而挂 犯什么重罪 它们被绝望地悬挂? 高悬 那些半空中随风飘荡的物体。 没有眼睛的等待。 雨伞。海棠。 花盆。老玉米。 我害怕突然的坠落。 我要解放你们于高悬。 在我这儿 悬挂就是违反了我的法律。 我要让万物落地 我在海洋以外的全部陆地 铺晒羔羊的软毛。 接住比花粉更细微的香气。 让野兽,像温泉 贴着鞋底缓走。 我看见日月 把安详的光扑散在地面 世界才有了黑白 有了形色。 整个大地 因为我而满盈。 像高矮不同的孩子们 席地而坐。 我红亮的珠宝还在蹦跳。 它现在落地为安。 我正用疏松的手 摸过万物细密之顶。 一块布的背叛 我没有想到 把玻璃擦净以后 全世界立刻渗透进来。 最后的遮挡跟着水走了 连树叶也为今后的窥视 纹浓了眉线。 我完全没有想到 只是两个小时和一块布 劳动,忽然也能犯下大错。 什么东西都精通背叛。 这最古老的手艺 轻易地通过了一块柔软的脏布。 现在我被困在它的暴露之中。 别人最大的自由 是看的自由 在这个复杂又明媚的春天 立体主义者走下画布。 每一个人都获得了剖开障碍的神力 我的日子正被一层层看穿。 躲在家的最深处 却袒露在四壁以外的人 我只是裸露无遗的物体。 一张横竖交错的桃木椅子 我藏在木条之内 心思走动。 世上应该突然大降尘土 我宁愿退回到 那桃木的种子之核。 只有人才要隐秘 除了人现在我什么都想冒充。 等巴士的人们 早晨的太阳 照到了巴士站。 有的人被涂上光彩。 他们突然和颜悦色。 那是多么好的一群人呵。 光 降临在 等巴士的人群中。 毫不留情地 把他们一分为二。 我猜想 在好人背后黯然失色的就是坏人。 巴士很久很久不来。 灿烂的太阳不能久等。 好人和坏人 正一寸一寸地转换。 光芒临身的人正在糜烂变质。 刚刚委琐无光的地方 明媚起来了。 神 你的光这样游移不定 你这可怜的 站在中天的盲人。 你看见的善也是恶 恶也是善。
3、王二妮和妹妹王小妮谁更漂亮?
突然想问一个问题,因为我在更新“陕北之声”头条号时经常会转发她们两个人的民歌视频,都是点击量非常高的,而且留言都非常精彩,问得比较多得就是她俩谁更漂亮的无聊问题,今天大家再一次来无聊一把,给一个经典答复吧,我很期待。
王二妮长得比较传统美,但身高是硬伤,小妮长得比较时代美,身材也高挑。二妮唱陕北民歌声音条件挺好的,但表情不到位,总感觉听她的歌听不到歌的灵魂,
因为她的先天因素,比如长相、声线、乡音等,她的原生态唱法限制了她只能唱陕北民歌一类的,大家可以听一下她的民族唱法和通俗唱法。她现在在舞台上唱的歌大多是陕北民歌和红色歌曲,应该在系统的学习一下民族唱法,
还有一个就是,不应该总带妹妹上台,姐姐想带妹妹,那无可厚非,但小妮的确在唱歌方面没什么可圈可点的,反而会让人反感王二自己出名了,就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4、汉语桥王小妮所有比赛朗诵过的诗词
作为新手,且是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所以私下按理解分为三部分回答您的问题:诗歌发展概述,诗歌基本概念,具体历史流程~
不知能否令您满意,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一、中国诗歌发展概述:
1 先秦: 韵文——诗经;楚辞
非韵文——散文
2 两汉: 韵文——汉赋(古赋、大赋);古体诗(文人);乐府(民间)
非韵文——散文
3 魏晋南北朝: 韵文——骈赋(小赋)
非韵文——骈文
4 隋唐: 韵文——近体诗
5 宋: 韵文——词
非韵文——古文
6 元: 韵文——曲
7 明清: 非韵文——八股文
8 近代: 韵文——新诗;现代歌词
非韵文——白话文
二、中国诗歌基本概念:
1 诗经与楚辞
《诗经》与《楚辞》是中国最早的两部诗歌集,创作时期都在先秦,之后成集,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故也有诗经体与楚辞体(骚体)的说法。
相比之下,诗经相对遵守形体规范,而楚辞则较少拘束,从手法上来说,诗经偏于情景交映、婉转表达、比喻描写等,而楚辞的想象力相对更加丰富,思想自由,常常直接抒发强烈的感情。《诗经》的作者基本都已不可考,按照配乐的内容被分为风、雅、颂三种类型,其常见的创作手法又有赋、比、兴三种。《楚辞》中的著名作者则有屈原和宋玉。
《诗经》的代表作是国风一类,而《楚辞》的代表作则是《离骚》,所以后世常用“风骚”指代所有的诗歌。
2 乐府诗
乐府诗盛行于汉朝,历经三国两晋,到南北朝时仍然有相当大的发展。
乐府的特点是配乐,所以现在留存下来乐府诗其实都是原来的歌词,其体例更多是根据乐曲的需要。较著名的乐府诗有《木兰辞》、《孔雀东南飞》、《陌上桑》、《上邪》等。直到唐朝以后,仍然有相当多的诗人以乐府曲名创作,如李白的《关山月》、王昌龄的《塞上曲》等。
但是随着乐曲古谱的逐渐散失,古乐府逐渐失去了影响力,不过以歌配词的做法仍然广泛流传,成为了之后的词。由于乐府的影响力,后代也有将词称为乐府的情况,比如苏轼的著名词集就称为《东坡乐府》。
3 词
词的出现与乐府息息相关,随着后者乐曲的逐渐散失,词逐渐成为配乐的诗体的主流,取代了乐府。
两者间的区别首先是乐府远早于词;其次是乐府曲名、词牌名的不同;再次则是早期很多词牌的出现是为了配合原有的诗作,与乐府先有曲后有文字相反。
两者的共同点在于都是为了配乐而作,所以必须符合选定乐曲的格式、特点,作者并不能随意更改、创作新的乐府或词牌。
4 赋
赋上承《楚辞》,最盛行于汉朝。
它与诗、词最大的区别是不讲究简练,也没有字数、长短等的限制。赋词藻华丽,描写奢华,对于作者和读者的文学修养要求极高,而且赋仍然非常讲究用韵的细节,到唐朝甚至短暂出现过所谓的律赋。正是由于其强调格式形式,与骈文一样,到了唐宋时期被古文运动所反对,逐渐失去了影响力。也有一部分赋吸取了散文的特点,被称为文赋,虽然仍然有用韵、对仗等古赋、俳赋的手法,但是格式相对宽松,对于作者的限制较少。
5 古体诗
古体诗原指唐朝以前不配乐的诗,与近体诗相对,加上乐府诗三者成为狭义上的中国古诗中的三大类别。
近体诗成形以后,仍然有相当多的诗人喜欢使用古体创作,这些诗作也被称为古体诗或古风,与遵守格律的近体诗相区别。
6 近体诗
近体诗是南北朝时期出现、至唐朝而成熟的诗体。
其特点是讲究格律,即规范诗作包括字数、平仄、用韵、对仗的四方面因素。近体诗只允许五种类型,即五绝、七绝、五律、七律和排律。
近体诗发展,由南朝发端,刘宋时鲍照、颜延之、谢灵运等人尝试调节平仄,彰显韵律,是为“元嘉体”。萧齐时,格律逐渐严格,沈约、谢朓、任昉等“竟陵八友”为其代表,称为“永明体”,至初唐时,近体诗形式方才大致告成。
据现今流传“诗格”等作品,初唐格律与后代认知尚有差距,有许多不同音律调节的尝试,也未定型。到沈佺期、宋之问二人,律诗格律才算完成。沈佺期擅长七律,宋之问则长于五律,而后对
5、王小妮的个人作品
出版情况
1、《我的诗选》 1989年 诗集 时代文艺出版社
2、《浮躁的烟尘》 1993年 纪事 新华出版社
3、《人鸟低飞》 1994年 长篇小说 长春出版社
4、《放逐深圳》 1996年 散文 云南人民出版社
5、《手执一支黄花》 1997年 随笔 上海东方出版公司
6、《我的纸里包着我的火》 1997年 诗集 春风文艺出版社
7、《我们是害虫》
8、《目击疼痛》
9、《派什么人去受难》
10、《谁负责给我们好心情》 1998年 随笔 湖南文艺出版社
11、《世界何以辽阔》 2001年 诗文集 百花文艺出版社
12、《家里养着蝴蝶》 2001年 散文 新疆出版社
13、《方圆四十里》 2003年 长篇小说 作家出版社
14、《半个我正在疼痛》 2005年 诗集 四川新华出版公司
15、《王小妮随笔精选》 2005年 随笔 新华出版社(5月出版)
16、《安放》 2007年12月01日 随笔 山东文艺出版社
17、《一直向北》2007年08月01日 随笔 时代文艺出版社
18、《上课记》2012年01月01日 随笔 中国华侨出版社
19、《上课记2》2013年4月1日 随笔 中国华侨出版社
20、《1966年》2014年1月 小说集 东方出版社
21、《看看这世界》2015年4月1日随笔人民文学出版社
主要文章
1、中篇小说《很疼》1996年发表《特区文学》
转载同年《小说选刊》
中篇小说《很大风》2004年发表《当代作家评论》
转载于《北京文学》,进入年度排行榜
转载于《小说选刊》2005
转载于《中篇小说选刊》2005
2、短篇小说《1966年》系列11篇 1998年在《作家》杂志全年开辟专栏
多次转载于《小说选刊》,《小说月报》等
短篇小说《棋盘》 1999年发表于《收获》杂志
3、随笔《在鸭绿江的另一边》2002年发表于《花城》
入选北京文学年度文学排行榜
入选《文学中国》2003年度选本
随笔《柏林没有墙了》2004年发表于《天涯》
入选《文学中国》2004年度选本
4、多次多首诗歌入选多种诗歌年度选本
代表作品
《重新做一个诗人》、《我的纸里包着我的火》、《半个我正在疼痛》、《看望朋友》、《和爸爸谈话》《十枝水莲》、《他们说我藏有刀》、《喜鹊沿着河岸飞》、《不反驳的人》、《我感到了阳光》、《不认识的就不想再认识了》、《我看见大风雪》、《爱情》、《悬空而挂》、《青绿色的脉》、《白纸的内部》、《一块布的背叛》、《我爱看香烟排列的形状》。
6、哪里有王小妮的演出视频下载
支持楼主!
你可以到百度王二妮贴吧,那里有许多王二妮的歌,还有她妹妹王小妮与她一同演出的视频。
7、王小妮的诗歌爱情写一篇1550的作文
《吉檀迦利》一书为印度著名作家泰戈尔所著,由我国著名作家冰心女士翻译,并传入中国,对中国的新文学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泰戈尔(1861-1941),全名为罗宾德拉纳特*泰戈尔,是印度著名的诗人、作家、艺术家和社会活动家。也许会有很多人产生怀疑,称泰戈尔是诗人和作家倒是理所当然的。但说泰戈尔是艺术家和社会活动家,这就令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了。但实际上,泰戈尔毕生致力于反英统治运动和发展教育,并创作了1500多幅画和大量的歌曲。这些都与他的家庭背景有极大的渊源。泰戈尔生于一个富有哲学和文学修养的家庭。13岁即能长诗和颂歌体诗,一生写了50多部诗集,12部中长篇小说,100多部短篇小说,20多部剧本及大量文学、哲学、政治理论著作。这么庞大的作品数量是令人叹服的。泰戈尔因此也被称为“诗圣”。其中,1913年,他凭借《吉檀迦利》一书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无可厚非,泰戈尔是一位具有巨大世界影响力的作家。《吉檀迦利》的译者之一冰心女士曾想这样评论:“你以快美的诗情,救治我天赋的悲感;你以卓越的哲理,慰藉我心灵的寂寞。”这两句诗令人很难猜测,这到底是在赞扬泰戈尔,还是在赞扬泰戈尔的诗?都正确。因为泰戈尔的诗传到中国的时候,恰逢“五四”运动,新文学兴起,泰戈尔的诗给中国新文学极大的影响。泰戈尔的诗,喷溢着它对祖国的热恋,对妇女的同情和对儿童的喜爱,有着强烈的爱和强烈的恨,他所爱的一切受到侵犯的时候,他就会发出强烈的怒吼。可以说,泰戈尔的爱和恨像海波一样,荡漾开来,遍及了全世界。一段歌唱生命的华美诗篇在《吉檀迦利》一书中,泰戈尔热情地歌唱生命,赞颂自由。在他的笔下,生命是不畏惧艰难险阻的,生命更应该充满爱。“不要让时间在黑暗中度过吧。用你的生命把爱的灯点上吧。”身处尘世,泰戈尔向往自由,追求自由——我只要自由,为希望自由,我却感到羞愧,我确知那无价之宝是在你那里,而你是我最好的朋友,,但我却舍不得清楚我满屋的俗物。生命,爱与自由,感情丰富的泰戈尔毕生都是在用他的诗去寻找,到最后,他却回到他的诗中去寻找她所期望的东西。尘世中那些爱我的人,用尽法拉住我。你的爱就不是这样,你的爱比他们伟大得多,你让我自由。泰戈尔的诗不仅仅是文学作品那么简单,看起来更像哲理诗。“囚人,告诉我,是谁铸的这条坚牢的锁枷?‘是我’,囚人说。‘是我用心铸造的,我以为我的无敌权力可以征服世界,使我有无碍的自由。我日夜用烈火重锤打造了这条铁链。等工作完成,铁链完善,我却发现铁链把我捆住了。’”这段对话给人的第一感觉像是在写小说,其实这其中蕴含着一个道理——有人以为拥有无敌的权力就可以拥有无碍的自由,事实恰好相反,自己打造的枷锁反倒把自己锁了起来。揭示了追逐权力并非获得自由的途径,误入歧途则是自取灭亡。记得曾经有一位诗人这样写道: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生命、爱、自由,到底哪一样才是最重要的,我说不清楚,泰戈尔也说不清楚。因为这是一个愚蠢的问题。一首献给神灵的虔诚赞歌印度作为一个文明古国,也是一个宗教圣地。泰戈尔作为一名诗人,也具有浓厚的宗教信仰。也许有很多人以为泰戈尔信仰佛教,其实恰好相反,泰戈尔的诗中却没有出现过多少与佛教有关的词句,取而代之的则是一个“master”的英文单词,冰心女士把它翻译成“我的主”或“我的国王”。这可能与泰戈尔年轻时代留学英国有关,更重要的一个原因可能是,当时的印度正处于英政府的统治之下,基督教与犹太教之类的西方宗教盛行。在《吉檀迦利》一书中,与“我的主”有关的诗占了极大一部分。看起来,就好像泰戈尔在于神灵在进行精神对话。“过了一天又是一天,啊,我生命的主,我能够和你对面站立吗?啊,全世界的主,我能合掌和你对面站立吗?”“在我已做完今生的工作,啊,万王之王,我能够独自悄立在你的面前吗?”泰戈尔在想他心中的主的合十膜拜中,希望让他一切的感知都舒展在上帝的脚下,接触这个世界。正是因为这样,泰戈尔用怜悯的目光俯视着人世间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他用他的诗去了解这个世界,祈求上帝的降临,去拯救大灾大难的人们。如此看来,泰戈尔更像一位虔诚的祈福者。将心灵交给了他的上帝,自己去追求自由,去歌颂生命。宗教信仰,赋予了泰戈尔的诗歌浪漫唯美和十足的灵气。说泰戈尔的诗是一首献给神灵的虔诚赞歌,一点也不为过。读诗可以使人明智,读泰戈尔的诗,则可以使人多一种向往,对美好世界的向往。《吉檀迦利》不愧为一本好书,一本震撼心灵的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