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新媒体 > 新闻联播新媒体主播说联播

新闻联播新媒体主播说联播

发布时间:2020-08-27 10:06:50

1、新闻联播新主播是谁

《新闻联播》迎来一位新主播刚强,与海霞搭档亮相。刚强出生于山西太原,毕业于北京广播学院(现中国传媒大学),2000年至今就职于央视新闻中心。他之前曾担任过国际频道《中国新闻》的主播,之后转入《新闻联播》幕后配音。此前,刚强就一直以外景主持和幕后配音的形式,参与到《新闻联播》中,而他此次正式亮相主播台,也标志着,联播迎来新生代主播。

2、新闻联播的历届主播

在职主播退休(调离)主播离职主播升职主播已故主播王宁、康辉
郭志坚、海霞
李梓萌、欧阳夏丹 贺红梅、张政、杨柳
肖晓琳、赵忠祥、邢质斌、李修平
李瑞英、张宏民、郎永淳 计渝、杜宪
李娟、薛飞
卢静、刘佳 孙海龙 罗京 《新闻联播》从开播以来,前前后后共有20位主播亮相。经记者统计,从电视大规模普及至今,《新闻联播》的主播按先后顺序可以分为四代。
第一代 庄重
赵忠祥在《新闻联播》不需要个人风格的“播音员时代”出现,端正大方、正襟危坐、字正腔圆、掷地有声,十分稳重。
第二代 辨识度高
每个人的声音都极具特点,尤其是邢质斌和罗京的声音,有非常高的辨识度,罗京更是被誉为“国嗓”。这几位主播最大的特点就是低调,他们几乎很少在《新闻联播》以外亮相。
第三代 有活力
《新闻联播》2007年注入的新鲜血液,最大的特点就是年轻,他们让《新闻联播》变得相对有活力。
第四代 亲和力
欧阳夏丹最大的特点是她颇具亲和力的微笑,这也是《新闻联播》中很难见到的。

3、《新闻联播》结尾不说“再见”,此次改变大家有何看法?

 在我看来,我觉得新闻联播不再像以往那样说明天同一时间再见,这句话的改变还是挺好的,因为它在近期也就在9月份,将这句话变成了放映,每晚就是各地的灯光秀。主要目的是为了体现全国各地迎接祖国70周年的欢庆和他们为欢度国庆,庆祝国庆,然后进行准备的礼物吧。


我觉得这样也让很多观看新闻联播的观众,增添了对自己城市的自豪感,让更多的人感受到每一座城市的魅力。这样的改变,我觉得相比以往一句再见来得更加生动,也让更多的人感觉到新闻联播在改变在进步,也有更多的创造力,同时也不会让更多的人感到枯燥无味。  

 

而新闻联播,此次主要改变就是为了迎接祖国,建立70周年,同时也为此做出了很多改变,其实现在来看新闻联播也不再是20多年前的新闻联播,他也已经,随着时代的改变而变得更有活力,更有创造力,也让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年轻的集体,喜欢上新闻联播,喜欢上主持新闻联播的那些主持人以及工作人员,而现在的新闻联播。

不仅仅是提供国家大事的一个平台,更是让更多的人去感受到国家的进步,新闻联播的独特魅力。  当然,除此之外新闻联播,开辟了更多的媒体平台利用了一些新媒体的发展趋势以及一些媒介,进行自己的宣传,例如他们利用抖音创建了主播说联播,这个传播视频的一个媒介让更多的人对此改变了对新闻联播以往的态度以及观感,也让更多的人喜爱上了新闻联播。

4、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主持人的开场白

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开场白是:

【男】各位观众(或“观众朋友”、“观众朋友们”),晚上好!

【女】晚上好!

【男】今天是×月×日星期×,农历×月××,欢迎收看《新闻联播》节目。

【女】今天(或“这次”)(《新闻联播》)节目的主要内容有:(或“首先为您介绍这次节目的主要内容。”)

结束语一个播音员说,今天的《新闻联播》播送完了;另一个播音员说,谢谢收看!

《新闻联播》是中央电视台推出的晚间新闻节目,节目以政治、经济、科技、社会、军事、外交、文化、体育、农业、交通等方面新闻为主。

节目于1978年1月1日起每天19:00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直播,同时各省级卫视进行转播。

(4)新闻联播新媒体主播说联播扩展资料:

节目背景

1958年9月2日晚7点,北京电视台《电视新闻》开播,是《新闻联播》的前身。

1970年,北京电视台新闻部在合肥、太原与成都分别开会,寻求如何加强全国电视新闻联播节目的供稿能力;当时北京电视台新闻部职员夏之平、朱继峰、穆昭山等都是搭乘飞机穿梭三地,故名“飞行会议”。

“飞行会议”提出了电视新闻改革工程的“十六字方针”:“实事求是,一事一议,短小精悍,新鲜活泼。”

1976年7月1日,根据全国省级电视台共同协商的意见,北京电视台第一次试播全国电视新闻联播节目,向全国10多个省、直辖市电视台传送信号,该节目成为《新闻联播》的雏形。

1977年11月,分别召开了华东和中南、华北和东北、西北和西南等地区电视台参加的座谈会,共同商讨如何办好全国电视新闻联播节目的问题。

1978年1月1日,《新闻联播》开播,每晚七点左右播出,播出时长20分钟,给各个新闻影片加了配音。并且启用了新的片头。5月1日,经中共中央批准,北京电视台更名为中央电视台。

5、自《主播说联播》出现后,为何年轻人更喜欢看央视《新闻联播》了?

年轻人爱看《新闻联播》不是在《主播说直播》之后,而是《新闻联播》学习朱广权的直播风格后,画风一度走偏。朱广权这个人我们都知道,他最开始时新闻界的一股泥石流,相对那些死板枯燥的新闻联播,他的直播方式更加的吸引人。频频的金句输出,在给人带来欢笑的时候,也提高了新闻的收视率,还让人担心起他什么时候会被手语老师打。

康辉他们这些《新闻联播》的主持人,也在朱广权之后变身一个有一个的段子手,吸引了年轻人的目光。就像康辉的一句“荒唐的令人喷饭”,也让他荣获“康皮皮”的称号。新闻联播不再像过去一样单调,这也符合了现在年轻人的口味,让他们愿意花更多的时间去看《新闻联播》。

现在的直播软件非常流行,也让《新闻联播》就着这个平台推出了《主播说联播》,用风趣幽默的语言带动了年轻人对联播的热爱。在《主播说联播》里,原本一丝不苟的央视主播在播完新闻后,继续坐在主播台上说故事、分享心情,和播报新闻时的正经八百的样子一点不一样。丰富的肢体语言、一个接一个的网络语言,再带上一点个人情绪,让人感受到了主播在私下里亲切的一面。

可以说是新闻画风的转变,让年轻人重新热爱起来这个节目。通过《主播说联播》,年轻一袋更加体会到新闻的乐趣,在欢笑的同时了解一些最近发生的事情。也拉近了主播和观众之间的距离,让年轻人更愿意去看《新闻联播》。

6、新闻联播开始的时候主持人说什么?

“各位观众晚上好,今天是··年··月··日”

7、央视《新闻联播》是从什么时候男主播开始说农历了

8、每次《新闻联播》结束,字幕出来后,仍能看到主播们在说话,这个时候,他们会彼此说些什么呢?

没有一定之规。

9、《新闻联播》播音结束后,主持人总会低声聊聊天,他们在聊什么呢?

《新闻联播》结束后,经常可以看到两个主持人还在说话,但是并没有播放出声音,而是只能看到他们在讲话,至于讲的是什么,我们就不得而知了。但是现在随着社会发展,很多的我们想要知道的一些东西都被展现出来,这些关于播音主持私下的生活也被展现出来,他们原本的高傲形象全部展现在观众面前,使得他们更加亲民,也拉近了播音主持与观众的距离。


播音主持人千年不变的发型,这一点也足够让我们好奇,网络软件的盛行,我们知道了他们的发型原来是假发,他们顶着这个假发给我们做了多年的主持人,讲解我们生活的大小事。至于在《新闻联播》结束后,他们也像我们一样正常聊天。

或者上一句还是“今天的《新闻联播》就到这里了”然后下一句就是“我想要吃水煮鱼”,这样的对话反差肯定会存在,毕竟主持人也是有生活的,节目中是头戴发套的他们在给我们做正式的新闻报道,节目外是他们个人的生活。


主持人还会聊很多,都是像我们正常人一样,需要吃饭睡觉,需要有自己的生活方式。至于他们具体会讲什么,就不知道了。必须每个人都是独立的,有着自己的独立意义,自然说的话,也不一样,聊天聊得内容也不一样。两人一起主持多年,肯定很有默契了,说一些话,也属于日常生活中的普遍交流语言。

10、大家怎么看康辉用“明言明语”说新闻?

大家印象中的《新闻联播》主持人,大多严肃端庄又正经。

但主持人康辉告诉你,事实可能并非如此。


近日,《新闻联播》官方短视频账号分享了一段由主持人康辉带来的“主播说联播”短视频,内容是康辉用时下流行的“明言明语”来批评美国霸道总裁式的作风。

除了内容讲得深入人心幽默风趣又接地气外,眼尖的网友还在视频中发现了一个亮点,康辉疑似上半身穿着西装打着领带,但下半身穿着短裤。

1978年首次开播以来,《新闻联播》已有41年。这些年来,央视的《新闻联播》也在不断寻求改变,但是“高端大气上档次”仍然是最显眼的标签。 但最近一段时间,《新闻联播》先是凭借“满嘴跑火车”“羡慕嫉妒恨”等网络通俗语言屡上微博热搜,后又凭借《主播说联播》让网友对其欲罢不能。可以说,《新闻联播》通过改变传播语态极大程度上提升了影响力。 

 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新闻联播》通过改变传播语态,打造流量主播,借船出海等一系列操作,突破了时政类新闻报道的僵化模式和固有套路,让公众津津乐道。易其洋对这种观点也表示认可。他告诉《传媒茶话会》,主流媒体做自己的新媒体传播平台,既要从自身实际出发,量力而行,尽量把好钢用在刀刃上,又要强化“只求所用,不求所有”的意识,学会“借船出海”。内容除了通过自己的渠道传播,还要借助新媒体传播平台,放大自己的优势,进而达到“互相促进”的目的。

与新闻联播新媒体主播说联播相关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