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哪里有 沅陵第三届全国龙舟大赛视频 高清下载
偶上次有在红网上看到,还有心连心的
2、描写一下赛龙舟的场面
曾经不止一次在电视上看到过赛龙舟的情形:彩绘的龙舟,整齐的着装,如潮的人群,那热烈的场面实在令人悠然神往。今年有幸能在塘口亲眼目睹一次久违的赛龙舟。
端午节那天,我起了个大早,兴致勃勃地来到塘口,小河两岸早已经是人山人海了。老人们从家里搬出靠椅,端坐着静静地等待。姑娘们如同参加一次盛会,各各穿着利落的新装,唧唧喳喳地探讨着这次比赛谁会是赢家。青年小伙虽然没有能亲身参加赛龙舟,却也是热情不减,脸上充满了欢喜。小孩子们更是兴奋,在人群中钻来钻去,有一些调皮的男孩甚至爬到河边的高树上,占据着好位置,居高临下地往河中眺望。而河中早已浮着四只最美丽的龙舟,船只狭而长,船舷上描绘着朱红的线条。
比赛在人们的翘首以待中终于开始了。青年桡手们意气风发,头上腰上各缠着一束红布,在朝阳的光线下熠熠生辉。鼓声响起,龙舟便如一支离弦的箭,在平静无波的塘河上来去如飞。两岸看龙舟的人都大声呐喊,有的还把家中的锣鼓都拿出来,重重敲打助威,更有好事的年轻人把事先准备好的“连环响”鞭炮挂到树上点燃。一时间,呐喊声、锣鼓声、劈劈啪啪的鞭炮声交汇在一处,在河面上回荡,震耳欲聋。
我挤上前去观看。青年桡手们奋勇挥桨,动作整齐划一,坚实的肌肉随着动作一起一伏,额上布满汗珠兀自反射着太阳的光辉。击鼓的人更是兴奋异常,纵身一跃,双槌齐下,恨不得把全身的力气都使上去,让人担心那鼓会不会被敲破。赛到紧张处,更是精彩异常,两只龙舟齐头并进,争先恐后,岸上的呼声一阵盖过一阵,待到分出胜负,又是一阵的欢呼声夹杂几声懊丧的叹息声。
接近中午,太阳光逐渐猛烈起来了。岸上的人们都禁不住太阳光的热情,有的在寻找阴凉的地方,有的就干脆转回家去吃午饭了。河面上的几只龙舟也都靠岸休息。岸上早搭好了的凉棚,摆上了酒席,看来青年桡手们还未尽兴,要在这热烈的阳光下再玩上几个来回。我实在有点佩服他们的热情了。
近几年来塘下镇的经济飞速发展,良好的环境吸引了众多的国内外投资者和内地打工者,高楼大厦林立,城市建设加快了步伐。我想:这一切和人们的建设热情是分不开的。人们把对赛龙舟的精神移用到经济建设上,你追我赶,奋勇向前,才有了今天骄人的业绩。
我也要学习这种赛龙舟的精神,让我在学习上有一个新的突破。
3、100分寻98年桂林龙舟赛视频或相片!!!!!!!!!!!!!!
楼主,其实我也非常想帮你,我也非常想看看当时的画面,目前只有印像中那年龙舟赛样子,你也知道在当时的影像技术并没有现在这么发达,十多年前有个BB机就不错了,使用的大多数是相机,一个DV摄像机都要上万,呵呵,而现在呢,山寨机都有摄像功能,可以肯定的是龙舟赛的视频算是珍贵的了,我们还是一起到网上搜索吧,如果找到了,记得一起分享哦,如果我找到了,也不会忘记你的!
4、观看赛龙舟的视频,有什么感受
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习俗,也是汉族在端午节最重要的民俗活动之一,在中国的南方普遍存在,在北方靠近河湖的城市也有赛龙舟习俗,而大部分是划旱龙舟舞龙船的形式。关于赛龙舟的起源,有多种说法,有祭曹娥,祭屈原,祭水神或龙神等祭祀活动
5、求划龙舟视频
6、关于赛龙舟的比赛片段!
潮汕的龙舟有多种样式,正规的龙舟有龙头、龙颈、龙尾。龙身半圆而长,宽1.4米至1.6米,长短不—,有容纳12对桨、 16对桨、32桨不等,最长的可容52对桨。龙舟分红龙、黄龙、青龙、白龙数种,乌龙由于易出事,且有历史教训,为人们所忌讳。龙身龙腹按麟甲模样涂彩,并根据红、黄、青、白龙种,突出各种颜色。色泽艳丽鲜明,图案漂亮眩眼。不同龙舟挂着长长的不同色泽龙须,标志突出。
龙舟下水以后,各村龙舟要划至龙王庙或其他神庙附近,祀拜神灵,祈求获胜和吉祥。龙舟赛前都进行训练。竞赛时,划桨壮汉分坐两边,中间是一位击鼓的总指挥,稍前还有一位打锣的。有些地方还要物色一个10至12岁左右的男童“靠龙规”。一般是当地富豪子弟,长相标致,按小侠客装饰,扎头巾,束腰带,打绑腿,涂粉脂,穿着艳丽丝绸衣服,斜躺在龙颈上,竞赛时,一边摇着右手的小葵扇,一边配合锣鼓节奏吹哨子。开赛之前,这个孩子就像戏曲明星一样,被大群红男绿女团团围住观赏。龙舟竞赛翻舟之事时有发生,孩子要套上救生圈,并由最前面的头、二桨手负责保护。
俗语说:“潮汕人无脸输死”。龙舟竞赛在…十分激烈的气氛中进行,舟上的健儿们倾尽力气边划水边呼唤,岸上的观赏者,也为自己村庄的龙舟呼号助威。经过多个回合的角逐,胜利者夺得标旗,演戏及举行酒宴庆祝。
潮汕的赛龙舟活动,由采已久。清末福建巡抚丁日昌(原丰了顷县人)定居揭阳榕城时,曾邀请揭阳、潮阳、普宁等县部分龙舟汇集榕江展开竞赛,
7、端午节赛龙舟的来历,要短。快啊,15分钟最多了
农历五月初五,俗称“端午节”,端是“开端”、“初”的意思。初五可以称为端五。农历以地支纪月,正月建寅,二月为卯,顺次至五月为午,因此称五月为午月,“五”与“午”通,“五”又为阳数,故端午又名端五、重五、端阳、中天、重午、午日,此外一些地方又将端午节称之为五月节、艾节、夏节。从史籍上看,“端午”二字最早见于晋人周处《风土记》:“仲夏端午,烹鹜角黍”。端午节是我国汉族人民的传统节日。这一天必不可少的活动逐渐演变为: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据说,吃粽子和赛龙舟,是为了纪念屈原,所以解放后曾把端午节定名为“诗人节”,以纪念屈原。至于挂菖蒲、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则据说是为了压邪。
8、赛龙舟简介
赛龙舟是中国端午节的习俗之一,也是端午节最重要的节日民俗活动之一,在中国南方地区普遍存在,在北方靠近河湖的城市也有赛龙舟习俗,而大部分是划旱龙舟舞龙船的形式。
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屈原是战国时期楚怀王的大臣。其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人强烈反对,屈原遭馋去职,被赶出了都城,流放到沅和湘流域。他在流放了的情况下,写下忧国忧民的《离骚》和《天问》、《九歌》等不朽诗篇。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了楚国京都,屈原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祖国,于五月初五在写下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死。
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
2011年5月23日,赛龙舟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8)龙舟比赛短视频扩展资料
汉族的赛龙舟多在每年“端午节”举行,船长一般为20—30米,每艘船上约30名水手。苗族是在每年5月24日至27日的“龙船节”举行,船长约20米,宽1米,由三根直而粗的杉树挖成槽形,捆绑而成,中间是母船,两边为子船,每艘船上有38名水手,有一长者任鼓头,一名男扮女装的小孩任鼓手。比赛时,炮声响处,各水手即按锣鼓节拍划桨前进。
傣族的赛龙舟在每年傣历6、7月(清明节后十日左右)“泼水节”举行,每船有600名水手,4名舵手和4名引道手。比赛时,由一人敲锣指挥,水手按锣声节奏划桨前进。也有女子参与此项活动。
苗族的赛龙舟在每年5月24日至27日的“龙船节”举行,以庆祝赛龙舟插秧胜利和预祝五谷丰登,船长约20米,宽1米,由三根直而粗的杉树挖成槽形,捆绑而成,每艘船上有38名水手,由一长者任鼓头,一名小孩任鼓手。比赛时,炮声响处,各水手即按锣鼓节拍划桨前进。
9、需要一些关于‘赛龙舟’的视频!!
下载地址:mmst://61.144.56.205/video/zysc/zysc_028.wmv
你用影音传送带之类就可以下载了
相关网页:http://tvtour.avl.com.cn/sheying_dv/dv_02.htm
10、哪里可以看到2012年麻阳“苗王杯”龙舟比赛的完整视频
土豆网里面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