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百度信息流与今日头条DSP有啥区别?
人群定向方式不同,百度是基于关键词定向。
今日头条必然是针对推荐的新闻类别,用户在今日头条对新闻的点击习惯,阅读停留时长等数据
2、信息流广告和DSP广告的优劣势是怎么样的
先来说说各自的优势吧。
DSP——APP或网页,几乎囊括所有APP类型
信息流——资讯阅读类APP,以及社交类APP
(1)受众覆盖量
信息流/DSP是主动展现的。从这个层面来说,信息流/DSP所覆盖的量,相对来说会更大。且对于品牌建立这块,信息流曝光量大的优势完全显现出来
(2)适用行业
然而,从展现位置上也可以看出,信息流和DSP都是在用户休闲之际。这也说明了信息流产品的使用场景:通常用户在浏览资讯的时候,多数是放松的状态,此时向他推荐某款游戏、某个课程、某款促销的商品,对他来说是可能会有需求的;而如果推送的广告换成某个锅炉机,某个玻璃水,或者某个办公自动化系统,用户会不会觉得推送有病?这时就突出了信息流的一大限制:仅适用于TOC行业。
(3)精准性
信息流的广告藏匿于用户正常浏览的信息之中,广告的推送机制是基于用户过往浏览的资讯内容,说白了其实靠猜测。
在此想要说个小笑话,有一位好友,是个很孝顺的姑娘,她的淘宝记录多是给母亲和弟弟买的东西,于是某资讯平台给她推送的内容,大多是“第二春”、“离异妇女相亲”、“单亲妈妈”等相关的广告……可见大数据再会揣摩人心,也不如用户亲口所说的精准。
再来说说各自的缺点吧。
信息流/DSP广告抢量严重,很容易有马太效应——强者愈强,弱者没量,由于广告位会不停刷新,曝光量大,造成消费会过快,不适用中小客户,另外由于场景切换的原因,也不适用于TOB客户。
既然各有所长,则要扬长避短。这两大类广告,并非不能共存。每个广告主的推广需求都不同,产品特点、受众特点都不尽相同,渠道孰好孰坏,不可一概而论。关键在于弄清楚产品的特点与推广的目的,才能结合渠道特点,选择适合的推广渠道。
最后泼一泼冷水
之所以很多人会产生信息流广告要强过SEM千万倍的、将取代搜索推广的错觉,大约是因为市场里的头部客户几乎都进行了信息流的投放,且投入金额非常高。游戏、金融、电商、旅游等土豪客户都是信息流广告的常客,而大多数APP推广也惯用信息流/DSP的方式。要知道,如今能有预算进行推广的APP,多数是资本方面玩得溜,前期需要快速累积用户,不差钱,或者底子深厚,要砸钱抢量,没量不行的那种。
3、移动DSP是什么?与移动广告网络的区别有哪些?
DSP是Demand-Side Platform的缩写,即需求方平台。这一概念起源于网络广告发达的欧美,是伴随着互联网和广告业的飞速发展新兴起的网络广告领域。
在互联网广告产业中,DSP是一个系统,也是一种在线广告平台。它服务于广告主,帮助广告主在互联网或者移动互联网上进行广告投放,DSP可以使广告主更简单便捷地遵循统一的竞价和反馈方式,对位于多家广告交易平台的在线广告,以合理的价格实时购买高质量的广告库存。DSP让广告主可以通过一个统一的接口来管理一个或者多个Ad Exchange账号,甚至DSP可以帮助广告主来管理Ad Exchange的账号,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区别于传统的广告网络(Ad Network),DSP不是从网络媒体那里包买广告位,也不是采用CPD(Cost Per Day)的方式获得广告位;而是从广告交易平台(AdExchange)来通过实时竞价的方式获得对广告进行曝光的机会,DSP通过广告交易平台对每个曝光单独购买,即采用CPM(Cost Per Impression)的方式获得广告位。
与移动广告网络的异同
第一,服务对象不同
移动DSP服务于广告主,搭建广告主与目标受众之间的桥梁,DSP通过对接交易市场,形成海量数据,经过数据挖掘及分析,找到符合广告主营销诉求的目标人群,竞价采购目标受众的曝光机会,实现对目标受众的购买。
移动广告网络是同时服务于广告主和开发者(媒体),是搭建广告主与开发者(媒体)之间的桥梁,广告主根据自身的营销诉求及目标受众,采购相应属性的开发者(媒体)资源,从而实现对受众的覆盖,本质上是对开发者(媒体)的购买。
第二,购买方式不同
移动DSP实现的是受众购买,利用RTB技术实时竞价在数以百万计的移动应用上针对每一个用户展示行为在100ms内进行评估以及出价的竞价技术。按照ADPush精准营销平台DSP负责人的说法:展示行为的反应时间和竞价技术才是真正考验移动DSP平台的优与劣,直接决定着该平台能否脱颖而出拿到优质的广告展示。
DSP受众购买方式的优势:
第一,它把同一广告位的流量根据受众群体的不同售卖给不同的广告主,从而使广告位的整体价值得到提升;
第二,可以精准地触达目标受众,避免将预算浪费在非目标受众上;
第三,由于广告推送的对象均为目标受众,点击率和转化率相对较高,容易提升ROI。 当然受众购买方式也是存在一些局限的比如:如何确保品牌安全问题?
移动广告网络并未采取开发者(媒体)购买的非程序化购买方式,更多的是依靠平台中所占有的资源来进行购买,这就不需要考验平台的竞价技术和反应时间了,相对的考核广告网络的很直接就是看该广告网络平台所覆盖的APP的量,以及其中的优质APP的量,这两个方面就基本决定了该平台的广告网络的优与劣。
移动广告网络这种针对媒体购买方式的也具备一些优势: 第一,针对的是媒体,使得媒体品牌溢价较高; 第二,有利于媒体之间的竞争,提高媒体的改进及创新。
第三,品牌保护,广告主可以指定与之匹配的开发者(媒体)共同参与来确保品牌安全。 当然移动广告网络的媒体购买方式也存在一些局限: 其一是对非目标受众的覆盖,会造成预算的浪费;
其二是在目标受众跨媒体的使用过程中存在重复投放的可能,这不仅会造成预算的浪费还会引起受众的厌烦情绪。而程序化购买从根本上解决了对非目标受众的无效投放问题,也能够基于具体受众进行跨媒体的频次控制。
第三,投放方式不同
移动DSP技术出现后,推动了网络广告投放方式的转变。DSP的广告投放方式既包含了传统的广告投放方式,又联结了SSP、广告交易平台等产业链上新出现的角色,实现了新的投放方式。
移动DSP广告的投放模式主要是机器投放(即通常所说的程序化购买),通过利用第三方技术在数以百万计的网站和移动应用上针对每一个用户展示行为在100ms内进行评估,快速出价进行竞价,从而获得广告位实现广告投放,其中完全由机器自主完成出价、竞价、投放等过程,不涉及人工干预手段。
然而,移动广告网络由于投放只是针对媒体实现的是人工投放,广告主通过两种方式购买媒体,其一直接购买媒体:广告主直接在媒体上购买广告位进行自助投放。其二,广告主通过代理公司购买媒体:代理公司为广告主进行代理投放,并进行人工预算分配。
第四,投放行为不同
移动DSP投放标杆的是精准定向,这是移动DSP区别与移动广告网络的一个最大的特点,移动DSP的精准可以按照不同的维度细分为:人群定向、行为定向、LBS定向、运营商定向、wifi定向、设备型号、操作系统、使用时间等进行精准的定向,这种定向方式可以进行组合,多重叠加之后在精准性上就有更大的保证。
移动广告网络在投放方式上主要是针对的媒体,因此它的投放策略上被归为盲投,盲投并非说它不好,毕竟存在既有价值,广告网络的盲投只是相对于DSP的精准而言的,它不直接针对人群,而是通过媒体间接的来覆盖人群,因此在覆盖目标受众上要较弱于DSP的精准定向上,这也是现在很多广告主多追求的投
放策略,谁也不愿意把钱浪费在非潜在人群身上。
移动DSP与移动广告网络的小相近
看完二者的区别,我们不能武断的下结论是移动DSP更好还是移动广告网络更好,每种投放方式的出现总是在一定的行业发展和历史环境下出现,随着技术的发展总是会有新的事物出现来代替旧的事物。接下来说说二者的共性,从目前的发展情况来看,二者还将在这种共性之下长期存在一段时期。
第一,广告形式相近
目前,常见的移动广告形式,按照ADPush精准营销平台划分方式大致分为五大类:图片类广告(banner、插屏、全屏)、富媒体广告(缩小、擦除、摇一摇等)、视频广告(角标、贴片)、原生广告(信息流、激励类等)、积分墙广告,这些广告形式无论是在DSP平台还是ADN平台基本都能运用的到,只是积分墙在ADN运用的更为多一点,而原生广告在DSP运用更常见些,二者大致保持广告形式的一致性。
第二,平台作用相近
广告平台都是为了营销而生,也都服务于广告主的,也都依赖于广告主,它们之所以产生都是基于让移动营销这个根本目的,无论是DSP还是AND都是为广告主实现广告投放,进行移动营销所孕育的。最终目的都是让广告主通过这些平台来实现品牌推广、营销活动。
移动终端大范围普及,移动互联网用户快速增长,致使广告主把目光转向了移动领域,自然服务于广告主的平台、软件、广告形式也就呼之欲出,并且随着这一领域的不断扩大,未来还会有更多新的平台出现,比如最近一个新提法DSPAN。
4、DSP广告与传统的展示广告有什么区别
用大白话说下: 在云端有一个广告流量池,流量来自于百度,腾讯,阿里,爱奇艺,头条等,通过技术搭建一个后台可以对接到这个云端,使用里面的广告流量,这个平台就可以算作是dsp平台。 注:流量大多是媒体方剩余的流量,不优质,因此dsp更换用于品牌宣传,对于中小企业做效果来说,很难实现。
仅供参考,谢谢
5、百度DSP、信息流、原生广告的区别在哪里?
一、指代不同
1、原生广告:此广告只能在单独平台中被付费投放,比如facebook,Weibo,并且此种形式适合此种平台的浏览环境。
2、信息流:指信息的传递运动,这种传递运动是在现代信息技术研究、发展、应用的条件中,信息按照一定要求通过一定渠道进行的。
3、百度DSP:是需求方平台,以精准营销为核心理念。
二、形式不同
1、原生广告:是从网站和App用户体验出发的盈利模式,由广告内容所驱动,并整合了网站和app本身的可视化设计(简单来说,就是融合了网站、App本身的广告,这种广告会成为网站、App内容的一部分。
2、信息流:从现代信息技术研究、发展、应用的角度看,指的是信息处理过程中信息在计算机系统和通信网络中的流动。
3、百度DSP:需求方平台允许广告客户和广告机构更方便地访问,以及更有效地购买广告库存,因为该平台汇集了各种广告交易平台,广告网络,供应方平台,甚至媒体的库存。
三、用处不同
1、原生广告:是一种让广告作为内容的一部分植入到实际页面设计中的广告形式。
2、信息流:包括商品信息的提供、促销行销、技术支持、售后服务等内容,也包括诸如报价单、付款通知单等商业贸易单证,还包括交易方的支付能力、支付信誉、中介信誉等。
3、百度DSP:能够帮助所有涉及广告库存购买和出售的各方管理其数据、更方便地使用第三方数据、增强他们对所有这些数据的理解、传回数据或将定制数据传入某一平台。
6、SEM推广和信息流广告的区别
1、信息流广告
属性:广告找人
媒体资源:信息流广告媒体资源多元化,最典型的特征是信息流是自家媒体资源。
例如:
腾讯社交广告:包含腾讯旗下社交系产品微信、QQ、QQ空间、腾讯新闻、天天快报等app;
百度信息流:包含手机百度、贴吧和百度浏览器等app;
新浪扶翼:包含新浪新闻、新浪体育以及新浪财经等app;
今日头条:包含今日头条和内涵段子app;
厚昌学院信息流小编统计到这些都是主流的媒体平台,因为都是自家媒体资源,质量相对高一些。主打原生,注重用户体验,所谓的千人千面个性推荐、整合资源品效合一,这也是为什么近年信息流这么火爆的原因之一。
2、SEM广告
属性:人找广告
媒体资源:SEM经历了十几年的发展,主要以主流搜索引擎为依托,受众明确,广告平台清晰透明。
流量覆盖:本身的量级并不少,但是相比于信息流广告,就稍微有些欠缺。
终端:PC+移动,SEM广告在终端上没有绝对的移动化或者PC化,两个端口都是很重要的方向,但是随着近几年移动互联网的红利,SEM流量也在大批的转移到移动端。
7、什么是信息流广告DSP
信息流广告与DSP广告是完全不同的概念。信息流广告指的是一种展现形式,比如我们在今日头条或者微博上看到的信息一样,信息流广告与这些资讯信息一样,夹杂在资讯信息中。而DSP本身的概念指的是需求方平台,是广告主服务平台,广告主想要购买哪些媒体的广告位,就把自己的需求告诉DSP平台。如今大家说起DSP,通常说的是一种交易模式,就是以实时竞价(RTB)为规则,通过整合广告主需求和广告位,最后实现广告交易的互联网广告模式。
8、DSP广告、信息流广告、SEM广告有什么区别呢?
1、展现位置区别:
SEM——搜索引擎
DSP——APP或网页
信息流——资讯类及社交类APP
2、展现及转化区别:
SEM广告主要来自于主动搜索,相对而言要精准些。
信息流/DSP是主动展现的,信息流/DSP所覆盖的量,相对来说会更大。信息流的广告藏匿于用户正常浏览的信息之中,广告的推送机制是基于用户过往浏览的资讯内容。
3、适用行业方面:
SEM与另外两个的使用场景并不相同。前者是基于用户的主动寻求,后者则是在用户休闲之际。
所以相对而言,SEM覆盖的行业更多。
9、信息流广告,DSP,SEM有什么区别
意思就是抢流量,比如一个广告位 这个位置既是DSP的广告位又是信息流的广告位,所以这样就会发生抢量的啦。比较现在有流量才有客户的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