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新媒体 > 新媒体时代的版权

新媒体时代的版权

发布时间:2020-08-26 03:44:07

1、媒体版权的痛点如何解决

随着互联网和新媒体的不断发展,版权成为众多媒体人的一块“心病”。如何解决这个痛点?这次参加第四届观媒峰会,杭州网副调研员吴幼祥希望借这次峰会,各主流媒体能商讨达成共识,让媒体版权有个良性的解决方案。
吴幼祥说,最近,他为版权的问题伤透了脑筋,杭州网隔三差五接到图片侵权的索赔,动辄七八千一张图。其实,不光是杭州网,最近全国很多媒体都遇到了类似的问题。
吴幼祥认为,现在出现了一些恶意的索赔行为,很多质量很差的图片,要价上万元,“版权是该尊重,但对于这类恶性的维权,我们也需要抵制,维护好媒体版权的生态,不应该让一些钓鱼网站把恶意维权当成‘生意’。”
互联网时代是共享的时代,而这次峰会的主题是“新时代 主流再出发”,吴幼祥认为,新时代背景下,媒体面临着机遇和挑战,大家应该合作共赢。所以他希望,在这次峰会上,大家能重视媒体版权问题,通过这次峰会,各大主流媒体一起商讨下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最好能大家达成一个共识,将有价值的东西进行分享,合作共赢。

2、新媒体如今都通过链接为大家推送新闻,引发的版权问题怎么看?以今日头条为例

感觉大势所趋吧!感觉今日头条不完全是新闻APP,它提供的应该是一种搜索引擎功能吧,就像百度问题。不过转载时确实要注意下版权问题,至于这个,人家自己协商解决嘛。

3、新媒体管家里的无版权图片真的无版权么

无版权图片不是说没有版权,是没有确权。图片自创作出来,作者就是有版权的,只是现在不知道这个图片是谁创作的而已。

4、又一个小伙伴被起诉了,新媒体内容版权究竟应该怎么做

我国著作权法第二十二条规定,作品刊登(在报社、期刊)后,除著作权人声明不得转载、摘编的外,其他报刊可以转载或者作为文摘、资料刊登,但应当按照规定向著作权人支付报酬。
也就是说,除著作权人声明不得转载、摘编的之外,其他媒体使用或者转载这些作品的,应该向报社、期刊社以及作者等著作权人支付报酬。
2015年4月22日,国家版权局发布的《关于规范网络转载版权秩序的通知》又进一步限制了聚合类新闻客户端等互联网媒体使用报社、期刊作品,“报刊单位与互联网媒体、互联网媒体之间相互转载已经发表的作品,不适用前款规定,应当经过著作权人许可并支付报酬”。
著作权法第五条第三项规定,时事新闻不适用著作权法。著作权法实施条例对时事新闻做出了界定,“时事新闻,是指通过报纸、期刊、广播电台、电视台等媒体报道的单纯事实消息”。
也就是说,单纯的事实消息不适用著作权法,未经授权使用、转载不算侵权。

5、新媒体运营版权误区知多少

您好, 需要注意以下方面:1、作者公开声明放弃了该作品的版权的图片,可以正常使用;
2、不是花了钱买的图就安全了,得有授权协议。很多网站采用避风港原则,出售用户上传的素材,这些素材往往都不是用户自己创作的,所以钱花了,实际上你并没有得到合法的使用权,而发生版权纠纷时,网站却不需要承担责任,锅还得你自己背,得去正规、有版权协议的图片库购买。
3、自己设计,原创用图;
4、转载第三方文章中时,在取得文章授权的前提下需注意文章中图片版权问题,如转载文章中的图片涉及版权争议,应该选择替换处理或者独立申请图片版权授权。
如能给出详细信息,则可作出更为周详的回答。

6、又一个小伙伴被起诉了,新媒体内容版权究竟应该怎么

新媒体内容版权,是指内容尾末加了声明,未经允许不能转载等
怎么样不会被认为抄袭:
1、抄袭度达到70%以上,都视为抄袭,我们要怎么去避免版权问题
2、某段话可以载图,或者多写一些自己的观点
3、如果是视频,这个不管怎么发,都会视为侵权
总结:如果是电视剧,裁剪视频,是不会视为侵权的,文章内容最好相似度别超过40%
(新媒体讲师邓海舟)

7、新媒体时代,传统媒体怎么办?

传统媒体的出路

以报纸为首的传统媒体在世界范围内面临严重的生存危机。以美国为例,主流报纸的发行量逐年持续下跌,多家地方报纸宣布关门或仅保留网络版,致使大量报人失业,其中不乏普利策新闻奖得主。严酷的现实加上一些技术精英诸如“报纸X年后就会消亡”的断言,使得整个报业笼罩在一片暮色之中。传统新闻业究竟是否灭亡,什么时候灭亡,恐怕最优秀的预言家和未来学者都难以准确估算。与其坐以待毙,不如另辟蹊径,突出重围。
新闻为本,兼容并包。现实告诉我们,人们并不一定需要报纸,但人们需要新闻。《哥伦比亚新闻评论》2009年10月号发表了一篇重量级的调查报告—《重塑美国新闻业》 。该报告的核心结论是,传统新闻业应该“以各种可能的媒介,呈现独立、原创、可信的报道,不管这样的报道受不受欢迎,能不能赚钱”。使用什么媒介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通过各种方式为公众提供高质量的新闻信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政治学家普尔教授最初提出“媒介融合”的概念时,就是想要强调跨越多个媒介平台的内容流动和多种媒介产业之间的合作。传统新闻业在融合时代要生存下去,就必须采取兼容并包的姿态将一切可能的新媒体技术为我所用。
草根专业,明确分工。媒介融合的第三个特征是媒介受众的主动信息获取和生产行为。传受界限的模糊使草根媒介、公民新闻成为Web2.0时代的标志,也成为传统新闻业的一种巨大威胁。微博客与拍照手机的结合进一步降低草根媒介的门槛,使越来越多的普通网民开始热衷于担当公民记者,并在新闻时效性方面开始超越专业记者。面对这支日益壮大的公民记者队伍,传统新闻业应该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逐渐将第一时间报道突发事件的任务交给公民记者。专业新闻工作者应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对碎片化信息进行整理、筛选、编排,并对新闻进行解读、分析和评论上,帮助受众在浩瀚的信息海洋里把握方向。一些传统媒体已经开始探索吸纳公民新闻的方式,并已初见成效
礼品经济,知识共享。礼品经济是一种特殊的经济形态。传统的市场经济或交换经济,都要求一方在提供有价值的商品或服务的同时,得到另一方的金钱或物质回报。在礼品经济的模式下,商品或服务为无偿提供,不需要立刻回报。礼品经济的模式在信息领域十分盛行。礼品经济的模式在人们已经习惯了网上免费午餐的时代,尤其值得传统新闻业思考。当许多报纸为网络非法转载自己新闻信息而苦恼的时候,传统媒体不妨接受和利用这一现实,以扩大自己的影响。传统的著作权法似乎已经无法适应新媒体时代的需要。当前兴起的“知识共享协议”为知识信息的更广泛传播提供了新的契机。知识生产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灵活选择哪些权力需要保留,以促进知识的分享和再生。
参考:http://news.sina.com.cn/c/sd/2009-12-18/144019289881.shtml

8、新媒体版权侵权容易吗?

新媒体版权侵权是很容易的,所以法律在进行不断的完善。

9、国内的新媒体版权公司,哪家有可能能走向世界成为全球影视发行公司?

版权界不少有实力的运营商,但说到走向世界那捷成华视网聚更有实力,不但把国内影视剧发行到海外,还把海外内容引进到国内,这运营模式满分啊。

与新媒体时代的版权相关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