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短视频作为下一个风口,上海竖视科技如何脱颖而出?
竖视科技创始人徐皓发现,在移动端观看短视频,竖屏更好。因此竖视科技希望以竖屏为切口做出差异化,融合竖视企业自身的制作能力和资源,在垂直化领域细分目标客户群,出了不同的内容,期望能走在短视频行业的前端。
2、5G普及了今后是短视频最火的风口吗?
短视频已经成为最火风口多年有余,现在的短视频已经趋于商业化,各种平台通过短视频成立自媒体,利用流量来实现变现。
3、5g时代的创业机会,如何更好利用抖音群控在短视频风口获得盈利?
结合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外加天时地利人和,打造一个用户付费意愿高,付费能力强的ip即可。
4、如何在短视频火爆的当下,抓住机遇,迅速入局?
运营短视频的难点在于idea即想法,想想那么多人玩怎么才能脱颖而出,就是要有版持续不断的想法权,大家都喜欢的,你可以看看那些up主是怎么一步步变成网红的,就可以找到规律了。
除此之外,后期的制作也是挺重要的,做得美观吸睛度会高,自然就多人来看了,建议用 爱剪辑 来做,这个软件做出来的效果还是蛮不错的。
前期和后期都挺重要的,要两者结合起来
5、现在去学习怎么制作短视频,还能赶得上这个风口吗?
目前,短视频的头部是抖音和快手。如果你是菜鸟,小白会分一杯羹,但没有好的操作和高质量的视频,很可能是半死不活。同时,其他短视频平台也需要像你这样的高质量创作者,所以你可以在整个平台上发布一个视频(具体的软件是百度在线的,只是为了介绍创意),比如微视和美拍,非常需要创作者,他们也提供具体的流量和现金支持计划。
这种播放方式也适用于创作者最近有限的视频快手。如果一侧不亮,则一侧永远亮。这种剧是电视连续剧的二级剪辑。例如,可以使用最新的流行电影和有趣的配音来编辑视频,也可以对电视剧进行第二次配音并使视频成为幻影。
每个短视频平台都会在一段时间后推出一些活动,这正是创作者增加粉丝和播放量的好时机。你可以认为,公务活动不会吝啬流于形式,而公务推广的得体作品肯定会是主要的。例如,在极受欢迎的vlog视频直播仪式之前,我看到一位船长(你应该知道是谁)的粉丝从100万增加到现在的800多万。前面是扩粉、排水、积累经验的方法。测试成功后,可以在以后实现流量。植入内容的经典方式是评估手机的数字产品,或者植入奖品、台词等内容。
我们不应该对此感到陌生,也就是说,一些很会吃的人会去当地的食品店品尝,然后拍摄一段视频,视频应该突出搞笑、美食和美食家的标签。比如,这两位在抖音中很受欢迎的美食作家,每天在海里吃喝,已经积累了上千万粉丝。虽然他们的广告很明显但并不具有攻击性,但这种视频制作离不开200斤的胃。
6、短视频是不是新的机会和风口?
在短视频行业布局背后,涌动的是IP化的趋势。“一千个铁杆粉丝就可以养活一个手艺人”的预言,其实已经成真。
如果说2月8日短视频作品《川普背后神秘华人助选团长的一天》拿到全国第一个短视频版权登记证书,是一场秀的话。在2017年,正在风口上快速沉淀为垂直化精品内容的短视频们,将会让这场秀从一张纸,变成真金白银。
当新手还在想着盗版时,老司机已经正版化了
缘起于2013年的短视频,直到2016年才真正形成燎原之势,这一切都拜papi酱和直播所赐,让视频成为了内容创业的一个重镇。
盗版却是横在任何内容创业前的老大难问题。有人曾经对媒体称:“2015年搬搬视频在今日头条上发布,就月入好几千。”
而在国外,问题也同样严重,据YouTube的官方数据,该平台每天用户上传的视频数量大约为30万个,不过仅有35%的视频拥有明确版权,26%由版权持有者经营,其余的视频中接近9%的视频会因为侵权被下架。尽管YouTube官方曾表示,Content ID(内容识别技术)的成功率高达99.5%。但在环球、索尼和华纳三大唱片公司看来,哪怕只有0.5%的音乐未被识别,那也意味着数十万的非法上传。
然而,因利益而衍生的盗版行为,却也因为利益的急剧增长,而被内容创业者们快速突破。
2月8日,界面CEO何力在朋友圈晒出一张据称是中国第一份短视频的国家版权登记证书的图片。对此,界面新闻旗下箭厂视频的总制片人钟伟杰的解读是,箭厂遇到过作品被他人剪掉片头片尾上传在其他平台的情况,也遇到过各种未经允许擅自下载传播的现象,从这个角度来看,获得第一张版权证书对箭厂来说意义重大,它将更有利于箭厂对自身作品的保护和维权。
但其实维权并非一定要如此麻烦,甚至在盗版视频发布之初,已经得到了遏制。之前对媒体表达2015年“搬运”视频获利颇丰的那个短视频运营者其实还有后话:“现在头条不好做了,做原创视频还可以。不说了,头条要封我号了。”
这段采访发生的时点是2016年9月。彼时,微博秒拍宣布将在一年内拿出1亿美元扶持短视频,今日头条CEO张一鸣亦宣布,在未来12个月,今日头条至少投入10亿元补贴头条号上的短视频创作者。而在令人目眩和关注的10亿元背后的保护伞,则是在2017年1月宣布将引入的Content ID系统。
显然,这一系统的原始版本已经在今日头条的平台运营中,开始了实践。同时,一个鲜明的诱惑则是,在今日头条上,从2016年12月初起,通过粉丝观看视频产生的视频收益也提升为过去的三倍。
相类似的短视频内容保护,在其他多个平台上也皆有呈现。在短视频分发平台的老司机们已经如此行动之下,短视频创作和运营者中的老司机,却并不以为然。
“只要速度够快、质量够好,发布的短视频就一定能够获得关注。”短视频创业者王虎告诉笔者:“甚至在初期我们不介意盗播,因为只要原创和加水印,其实那都是在为我们吸粉。短视频因为短小、频道高、更新快,盗版者往往不像盗电影那样有极强的专业剪辑能力,只是短平快的做内容分发,初期看似损失了些流量,但如果我们是在做IP呢?”
垂直+高度黏合=最佳防盗法则
在短视频平台秒拍的2017年1月榜单上,排名第一的是月播放量达5.6亿的二更视频。
须知,就在一年前,秒拍月播放量过千万的账号只有15个,而1月榜单上过2亿次的创作者就达到了11个,而千万级账号则多达200个。
与今日头条采取内容分发的短视频传播路线不同,秒拍因其母公司一下科技是新浪微博的战略投资对象这一关联,从一开始就和社交媒体有着天然的联系,而且在整个板块设定上,也从依仗大V形成关注度转向依靠垂直领域中小V来创造内容的微博。
二更视频的玩法,则与在平台之上建设自己的平台近乎一致。据二更COO皮行间早称:“整合国内外五六十家主流影视类、短片类的获奖资源,包括国内的金鸡百花奖短片单元以及戛纳电影节的短片单元可以帮助国内所有优秀的影视剧导演完成一个生态的搭建。”而在去年6月1日起,二更陆续上线五大视频新号,“更北京”“更上海”“更成都”“更杭州” 和“更财经”,构建城市和行业垂直领域视频生态。
这等于将传统影视制作的优势资源,通过“互联网+”的方式进行了有效平移。但并非一定只有影视圈人士才能玩转这一富矿。就在2016年,一则讲述成都大熊猫繁育基地,照顾熊猫宝宝的普通保育员陈敏的短视频,仅在微博一个平台就有1300多万人观看。
类似的突破还有许多,如名为“人在深圳”的微博专注记录深圳里的各色人等,这同样是没有多少专业技能的内容创业者们,经常选取的方向。
专业,不一定是剪辑技术的专业,还可以引申为在自己所处领域或准备深耕领域上的垂直。在秒拍推出《2016短视频内容生态白皮书》上,有一个结果让人大跌眼镜:“2016年的短视频内容项目融资中,只有5笔发生在泛娱乐和搞笑类内容项目上。专注于贴近衣食住行的垂直品类更容易获得资本的青睐。”
秒拍从2016年6月起发布的原创作者榜单的数据也印证了这一行业走势的合理性:专注于美妆、美食、生活方式等垂直领域的创作者集中发力,其他垂直品类也开始逐步出现短视频内容创作者。截至目前,秒拍短视频创作者覆盖的垂直品类已经超过40个,而秒拍最新一期原创作者榜单中,TOP50中只有15个属于搞笑分类,其他35个创作者分别来自8个垂直品类。
“规模才是一切,没有规模,再美也没人理你。”生活类视频“一条”创始人徐沪生在面对内容创业的大风口上,注意力其实只在规模,而不在盗版问题上。
凯文•凯利关于“一千个铁杆粉丝就可以养活一个手艺人”的预言,其实在此就有了立足点。
短视频成为IP,盈利视野才能更加广大
秒拍的白皮书上,列出了三种主流短视频商业化生态:基于客户付费的广告模式、基于购买付费的电商模式和基于用户付费的打赏订阅模式。第一项目前大量品牌还在观望期,市场并没有爆发完全,而后两者则基本是试水阶段,小打小闹,尽管有成功案例背书,但成熟、完整的商业化路径还没有真正显现。
但短视频内容创作者和平台其实都已经在想办法跳出这样的传统盈利模式。
“我们每个月在各个平台上的分成能达到20万左右,但这在整体营收上可以忽略不计。”短视频内容制作机构何仙姑夫的创始人刘飞的话语中有无奈:“建议内容创作者们不要靠分成来养活自己,这是不健康的。”
而对最早成名的papi酱来说,其拿到天使投资后,就成立Papitube用以孵化更多的内容作者。秒拍白皮书亦指出,2016年超级网红、老牌视频内容生产商、头部垂直栏目都在利用自己的优势,从单一内容生产者转型MCN(Multi-Channel Network,多频道网络)。
在这样的布局背后,涌动的是IP化的趋势,即在实现对粉丝形成品牌认知后,再将短视频所呈现出的视觉形象以衍生的形式进入各种文创行业之中。“在网上形成的张小盒漫画和其衍生品不就是一个最好的典范吗?都不用去说漫威。”业内人士指出:这样才能摆脱不太稳定的广告、电商和打赏模式,进入真正自力更生的粉丝经济。
而平台方则在谋求开出其他的药方。如今日头条,其Content ID系统背后还留着个后招:除了保护原创作品以外,视频作者也可以合法地使用视频素材,通过二次创作让素材得到更广泛的传播,同时也享有平台的广告分成补贴。
其实这一招和它在图片电商中为图文内容创业者提供有版权的图片库的路数极为相似,即更大范围地激活那些或许被图片、视频的素材门槛挡住的内容创业者,为其创造更多的价值,以方便的工具和实质的奖励为诱饵。
7、5G短视频风口变现元年,普通人如何抓住机会?
普通人如何抓住5G短视频风口变现,完成逆袭?我的回答是抓不住,真的,这是普通人的特性,他们抓不住任何机会,抓住了能叫普通人吗?你告诉他们怎么拍视频剪辑视频,后期特效渲染.....,这太难了,太耗费时间了,普通人不愿意干,门槛太高了,所以不要这么高估普通人。
那么作为普通人怎么才能无门槛不费脑的赚短视频的钱呢?
有这样的好事吗?当然有,现在上传短视频能直接赚钱的视频平台有三个(国内):抖音火山(不是极速版),企鹅号,全民小视频。
这三个平台上传视频就有钱,钱多钱少跟视频的爆发量有关。
既然是无门槛不费脑,第一个要解决的问题就是上传视频来源,很简单,从抖音快手微博上面下载。
第二个怎么下载?
下载的视频如果有水印,任何视频平台都不会让你上传通过的。
别人介绍的一个微信小程序,完美解决下载任何平台视频去水印的问题,最关键是免费,如果收费成本将会很大,毕竟我们每天要下载大量视频。
第三步就是每天疯狂上传视频,我们无法保证上传的视频能不能爆,那么我们就来增加视频爆的概率,那就是每天上传几百个视频,你坚持一个星期,总有一个视频会爆,然后你就找到感觉了,继续上传。
短视频搬运刚开始收益很少,但是架不住积沙成塔,但是没有多少人能坚持到最后。
普通人就应该做点普通人的苦力活,工地搬砖也是搬,搬运视频也是搬,一个账号一个月平均一千多,多做账号,你不比都市白领赚得少。
新号收益,献给普通人的激励。
我们都是普通人,不懂拍摄不懂剪辑,不懂风口,我们只会一根筋干活。
8、2020年国内短视频风口会有什么趋势?
近些年,短视频更是有着蓬勃发展之势。2020年,随着5G的开放,信息传输更加便利,短视频应用场景也会更加广泛,催生出多屏打通的短视频应用。
另一方面短视频归根到底则是同时满足了大众对于内容的需求以及各大内容平台对于信息多元化的需求。很多短视频平台都开始围绕着内容开始进行一些新的突破。
个人了解到的比较有趣的尝试是一款叫“CIBN酷视频”的短视频应用。它是微博和“国广东方”共同推出的。可以说这个短视频应用有着天然的社交属性,其中还包含了微博热搜热门话题、热门博主、长视频相关博文等内容,我们在电视端和手机端都可以随时参与互动并同步到自己的微博。
感觉这种多屏+社交的方式满足了大家对于热点内容和随时互动的需求,会有不错的发展前景。
9、短视频的风口已经来了。要怎么抓住这个机会呢,有抖音教程吗?
应该不用教程吧,教程有什么好处呢?有的教程不一定有用,而且都是骗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