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幼儿园的小朋友都已经缠着爸爸妈妈录抖音小视频了,我身为一个成年人,表示对此真的很没有抵抗力。抖音让人有上瘾的魔力,一刷就停不下来。
最开始接触抖音是因为室友开始进行土味儿情话模式,虽然觉得很非主流,但又觉得很有意思。我便走向了“一入抖音深似海,从此休息与我无关”的道路,明明晚上困得眼皮都掰不开了,还是不舍得放下手机。
抖音有毒,没有自制力的人还是把这个软件卸载了吧!
抖音小视频把很多经典的歌又捧火了,但也把很多经典玩坏了。
“确认过眼神,我遇见对的人”是《醉赤壁》里面的歌词,第一次听到的是抖音里一个帅气小哥哥的翻唱版本。当时就感觉“哇哦,我的耳朵怀孕了”,查了下原唱,才发现是音乐才子林俊杰的歌。
但是有些人恶搞音乐、古诗、名画,我觉得很不尊重艺术。
抖音的套路和“土味儿情话”让我们觉得撩人已经成了一个技能。会撩又走心的人收获了爱情,只撩不负责的人则是渣男渣女的标配。
“你看我的眼里有什么?”
“有眼屎吗?”
“不,是可爱的你呀!”
这种情话的打开方式层出不穷,让我们的业余生活多了很多娱乐空间,但也让很多人误以为遇到了爱情。
很多人没有注意到抖音提醒的“非专业人士请勿模仿”,结果模仿一时爽,哭的泪汪汪。
有个父亲模仿抖音上的“空中接人”结果把自己女儿的胳膊整骨折了,悔不自已。
虽然抖音能让无聊的生活得以消遣,但是我们要理智看待,千万不要有依赖性。
2、弘扬红船精神,走在时代前列,读后感怎么写
读后感:就是读了一本书,一篇文章,一段话,或几句名言后,把具体感受和得到的启示写成的文章,读后感也可以叫做读书笔记,是读完一篇文章的感受以外的总结、点评。所谓“感”,可以是从书中领悟出来的道理或精湛的思想,可以是受书中的内容启发而引起的思考与联想,可以是因读书而激发的决心和理想,也可以是因读书而引起的对社会上某些丑恶现象的抨击。
1.首先,要读好原文。“读后感”的“感”是因“读”而引起的。“读”是“感”的基础。走马观花地读,可能连原作讲的什么都没有掌握,哪能有“感”?读得肤浅,当然也感得不深。只有读得认真,才能有所感,并感得深刻。如果要读的是议论文,要弄清它的论点(见解和主张),或者批判了什么错误观点,想一想你受到哪些启发,还要弄清论据和结论是什么。如果是记叙文,就要弄清它的主要情节,有几个人物,他们之间是什么关系,以及故事发生在哪年哪月。作品涉及的社会背景,还要弄清楚作品通过记人叙事,揭示了人物什么样的精神品质,反映了什么样的社会现象,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作品的哪些章节使人受感动,为什么这样感动等等。
2.其次,排好感点。只要认真读好原作,一篇文章可以写成读后感的方面很多。如对原文中心感受得深可以写成读后感,对原作其他内容感受得深也可以写成读后感,对个别句子有感受也可以写成读后感。总之,只要是原作品的内容,只要你对它有感受,都可以写成读后感。
3.第三,选准感点。一篇文章,可以排出许多感点,但在一篇读后感里只能论述一个中心,切不可面面俱到,所以紧接着便是对这些众多的感点进行筛选比较,找出自己感受最深、角度最新,现实针对性最强、自己写来又觉得顺畅的一个感点,作为读后感的中心,然后加以论证成文。
4.第四,叙述要简。既然读后感是由读产生感,那么在文章里就要叙述引起“感”的那些事实,有时还要叙述自己联想到的一些事例。一句话,读后感中少不了“叙”。但是它不同于记叙文中“叙”的要求。记叙文中的“叙”讲究具体、形象、生动,而读后感中的“叙”却讲究简单扼要,它不要求“感人”,只要求能引出事理。初学写读后感引述原文,一般毛病是叙述不简要,实际上变成复述了。这主要是因为作者还不能把握所要引述部分的精神、要点,所以才简明不了。简明,不是文字越少越好,简还要明
5.第五,联想要注意形式。联想的形式有相同联想(联想的事物之间具有相同性)、相反联想(联想的事物之间具有相反性)、相关联想(联想的事物之间具有相关性)、相承联想(联想的事物之间具有相承性)、相似联想(联想的事物之间具有相似性)等多种。写读后感尤其要注意相同联想与相似联想这两种联想形式的运用。
6.要选择自己感受最深的东西去写,这是写好读后感的关键。
看完一本书或一篇文章,你的感受可能很多,如果面面俱到像开杂货铺一样,把自己所有的感受都一股脑地写上去,什么都有一点,什么也不深不透,重点部分也像蜻蜓点水一样一擦而过,必然使文章平淡,不深刻。所以写感受前要认真思考、分析,对自己的感想加以提炼,选择自己感受最深的去写。你可以抓住原作的中心思想写,也可以抓住文中自己感受最深的一个情节、一个人物、一句闪光的语言来写,最好是突出一点,深入挖掘,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总之,感受越深,表达才能越真切,文章才能越感人
7.要密切联系实际,这是读后感的重要内容。
写读后感的重点应是联系实际发表感想。我们所说的联系实际范围很广泛,可以联系个人实际,也可以联系社会实际,可以是历史教训,也可以是当前形势,可以是童年生活,也可以是班级或家庭状况,但最主要的是无论怎样联系都要突出时代精神,要有较强的时代感。
8.要处理好“读”与“感”的关系,做到议论,叙述,抒情三结合。
读后感是议论性较强的读书笔记,要用切身体会,实践经验和生动的事例来阐明从“读”中悟出的道理。因此,读后感中既要写“读”,又要写“感”,既要叙述,又必须说理。叙述是议论的基础,议论又是叙述的深化,二者必须结合。
读后感以“感”为主。要适当地引用原文,当然引用不能太多,应以自己的语言为主。在表现方法上,可用夹叙夹议的写法,议论时应重于分析说理,事例不宜多,引用原文要简洁。在结构上,一般在开头概括式提示“读”,从中引出“感”,在着重抒写感受后,结尾又回扣“读”
9.叙原文不要过多,要体现出一个“简”字
10.如果要写关于学习的读后感应该读什么有感呢?
(1) 引——围绕感点,引述材料。简述原文有关内容。 读后感重在“感”,而这个“感”是由特定的“读”生发的,“引”是“感”的落脚点,所谓“引”就是围绕感点,有的放矢的引用原文:材料精短的,可全文引述;材料长的,或摘录“引”发“感”的关键词、句,或概述引发“感”的要点。不管采用哪种方式引述,“引”都要简练、准确,有针对性。如所读书,文的篇名,作者,写作年代,以及原书或原文的内容概要。
3、拍的视频短片,感觉画面很抖怎么办?有没有专业的短视频制作公司?
画面抖的原因如下:
1.镜头晃动
2.拍摄人员来回动镜头导致拍的画面晃动
晃动镜头是指拍摄过程中摄像机机身做上下左右前后摇晃的拍摄。全道文化以为这种表现手法常用作主观镜头,如在表现醉酒、精神模糊、头晕或者造成乘船、乘车扭捏颠簸等效果。
而大多场景下,就需要稳的镜头。这也是对拍摄人员的考验。建议你,找专业的人来做。自己制作的视频常常会出现:
画面质量不高清
无调色、无剪辑
配音、配乐不协调等等,。
4、maya怎么做动画短片的相关视频
本例为Maya动画实例教程,主要介绍中国水墨动画《茶塘月色》的制作过程,主要分为前期制作,分镜故事板,Layout,骨骼设置蒙皮,分镜动画,渲染,后期合成, 配音配乐,希望朋友们喜欢~~
视频效果预览:
Maya动画教程:水墨动画《荷塘月色》制作流程
项目名称:《荷塘月色》
根据中国画家曹明冉教授的工笔重彩作品《荷塘月色》进行创作。立意关乎人事,不是照抄自然,而是紧紧抓住动植物与人们生活遭际、思想情感的某种联系而给以强化的表现。它既重视真,又非常注意美与善的观念的表达,通过创作与欣赏影响人们的志趣、情操与精神生活,表达作者的内在思想与追求。《荷塘月色》通过三维技术实现工笔重彩水墨画效果,达到技术与艺术的融合,不但在技术上有新的突破,而且体现中国画的美学,意境深远。
项目背景:
水晕墨章,兴我唐代”,中国画的风景线仿佛被一片黑白的滤镜隐去了俗世的光怪陆离,却以一种极单纯的色彩显现出自然与生命的绮丽景象。水墨,千百年来一直被中国画家认为是最有意义的形式篇章。而丝 路教 育则认为水墨动画片更可以称得上是中国动画的一大创举。它将传统的中国水墨画引入到动画制作中,那种虚虚实实的意境和轻灵优雅的画面使动画片的艺术格调有了重大的突破。
根据中国画家曹明冉教授的工笔重彩作品《荷塘月色》,做一个三维短片,定格在这样工笔水墨画的风格上进行创作。工笔亦称“细笔”,与“写意”对称,中国画技法名。工笔重彩,就是指工整细密和敷设重色的中国画,属于工整细致一类密体的画法。用细致的笔法制作,工笔画着重线条美,一丝不苟。《荷塘月色》项目不仅仅是在技术上有新的突破,还要体现中国画的美学,意境深远。
团队:
《荷塘月色》是由一支十个人的团队历时一个半月创作并完成的。其中组长一名,模型材质师四名,动画师三名,特效师一名,后期合成师一名,根据每个人的特长和工作能力进行合理的人员配备。
内容概述:
雨过天晴的夏夜,荷花池畔。荷塘里一片碧绿,间杂着朵朵莲花,微风中送来阵阵清香月色迷离,夜阑人寂,蝉声和蛙声不时传来。青蛙停在石头上不时地鼓着腮,突然跳入了水中,涟漪泛起。
月色下的荷塘是那样的美,比之白天又别有一番风致。荷叶是亭亭的如舞女的裙,可以想见荷叶随风起舞时婆娑婀娜的美妙身姿;而点缀其间的白色荷花,不禁让人想起她“出淤泥而不染”的特性。
翠鸟踩在莲蓬上悠闲地环顾四周,仿佛也为这月下荷塘的美景所打动,忽然展翅飞向远处,只剩下莲蓬来回地摇晃着。无人的小船在荷塘之上静静地摇曳着,荷香亭在这样迷离的月色中显得寂寥,似乎是世外的饮茶、观赏月色之地,完全忘记了白天焦躁的人来人往。一缕微风让这幅极美的荷花图动了起来,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霎时,荷香如歌,似有若无,花叶颤动,流波溢彩,叶、花、形、色、味浑然一体。人也在微风中全身心地沉醉在这荷塘美景之中了。
软件:Maya、Photoshop、After Effects、Premiere
制作过程
创意构思:根据中国画家曹明冉教授的工笔重彩作品《荷塘月色》构思创意,确定格调,设计角色主体、文字脚本,以帮助制作前理解创意背景、表现风格等等。
Maya动画教程:水墨动画《荷塘月色》制作流程
想要通过CG软件合成国画效果,首先要了解中国画的特点。
中国画讲求“以形写神”,追求一种“妙在似与不似之间”的感觉,中国画特征还表现在其艺术手法、艺术分科、构图、用笔、用墨、敷色等多个方面。
1、按照艺术的手法来分,中国画可分为工笔、写意和兼工带写三种形式。
2、从艺术的分科来看,中国画可分为人物、山水、花鸟三大画科,它主要是以描绘对象的不同来划分的。
3、中国画在构图、用笔、用墨、敷色等方面,也都有自己的特点。
《荷塘月色》属工笔重彩画。工笔重彩,是指工整细密和敷设重色的中国画。此画中,画面以色为主。荷花为白色,亭亭玉立而饱满。花繁叶茂,幽香阵阵,淡雅宜人,疏月挂于天边,玉露洗尽铅华。画面暖色调,明暗对比明显。笔触细腻而烘染天然,朦朦胧胧好像“扫除腻粉成风骨,退却红衣学淡妆"。景致由近及远,把月光下的荷塘美景刻画得生机逼人,让荷花的静态之美唤起人们的无限联想。由此,在定剧本的时候延伸出青蛙、鱼等动物;船、亭子等景物,以使得水墨动画更加生动,每一个场景都是一幅工整细密和敷设重色的中国画。
制作流程:
制作流程分为:前期制作,分镜故事板,Layout,骨骼设置蒙皮,分镜动画,渲染,后期合成, 配音配乐。
技术难点:
分镜故事板:分镜故事板要交待画面、解释镜头运动。传统艺术的水墨画中对构图、色调、氛围等等都是要求非常严格的,用三维实现水墨效果当然也是要考虑到构图。让画面动起来,画面里的每一个元素的摆放位置都应该是经过思考的。
我们在构图时经常用S形、之字形,三条线(主线、辅线、破线)等构图法则,强调整幅构图的大开合,制造不同的势感,有壮势,有弱势,有流畅,有迟滞,有起伏,有平叙,有抑扬顿挫,有节奏旋律,有往来曲折,有隐现断续。因此丝路觉得学会布势的同时,还要学会掌握势,对势要能引、能回、能伸、能堵、能泻,才能掌握主动。中国画的构图一般不遵循西洋画的黄金律,而是或作长卷,或作立轴,长宽比例是“失调”的。但它能够很好表现特殊的意境和画者的主观情趣。
最小的构图单位即为“两线”和“三线”,概括为“十六字诀”,即一长一短、一大一小、一多一少、一纵一横。“三线”概括为“主线、辅线、破线”。另外还有常见的三角形构图、“之”字形构图、“十”字形构图等。
在用笔和用墨方面,是中国画造型的重要部分。用笔讲求粗细、疾徐、顿挫、转折、方圆等变化,以表现物体的质感。中国画的用墨之妙,在于浓淡相生相融。中国画在敷色方面追求物体固有色的效果,很少光影的变化。
材质:首先确定制作的风格,根据国画原画,需要一种国画工笔效果的材质。
因此我们就要了解工笔画的用色与技法上的特点,结合三维软件运用何种方法实现。
1.工笔画讲究设色淡雅,推崇“素色为上”的传统审美情趣,注意调动墨色变化。这个特点很难通过,Maya节点控制,通常的Ramp节点,只能做到颜色之间的过渡,体现不出工笔画通过多次渲染后,有浓有淡,颜色的多样性和肌理感。
2. 工笔画造型的主要手段是线条。线条的表现力十分丰富,能达到飘逸酣畅,遒健生姿之境。流畅的线条、轻重有致的笔触,韵味独到。Maya中的描边,对模型轮廓的描边较为容易实现。但是模型内部的勾线通过Maya节点就比较难实现。这两个问题都可通过在Photoshop里绘制纹理贴图来解决。
以绘制荷叶的纹理贴图为例:
注意:工笔画中描边效果要用模型来实现,尽量不要使用透明贴图画出边,容易穿帮。
接下来导出UV,打开UV编辑器,Polygons-UV Snapshot,选择分辨率(2048*2048),格式(Tga),点OK导出。把UV贴图导入Photoshop。使用Photoshop绘制工笔荷叶材质。
1.用魔棒点黑色处,新建一个图层,点选框工具,右键填充白色。再新建图层,右键反选,右键填充底色(底色根据原画的色调而定),可改图层中的透明度来观察荷叶的纹理走向。
2.用钢笔工具画出荷叶叶脉的纹理(点工作路径空白处可自动保存)。
3.描边路径,首先描一层淡墨的效果,再描一层毛笔勾线的效果。为了达到晕染效果要选用带模糊效果的画笔,降低画笔透明与流量,这样就解决了荷叶内部勾线的问题。
4.然后挑选一种合适的画笔,画出工笔画晕染效果,步骤可以参考画工笔画步骤,首先淡淡铺一层底色,然后降低画笔透明与流量,反复几次的画出工笔画渲染后肌理感,注意颜色不要太重,但要有浓淡变化。适当使用加深、减淡工具和涂抹工具,使过渡平和一些。
选择适合的画笔
配合使用涂抹工具,减淡和加深工具
5.现在感觉绘制的纹理太细腻了,不像是绢上画出来的感觉了,在滤镜-杂色-添加杂色,调整到满意效果。
到这里荷叶的纹理贴图绘制完成了,开始提到的几个问题都得到解决。
回到Maya中我们下面需要把贴图附到模型上,为了方便调解,达到更好的水墨效果,我们使用Rampshader着色器节点。在Maya材质编辑的过程中Ramp理念十分重要,所以Maya专门预设了 Rampshader这种材质球。这种材质的构建相当于Ramptexture、Light Info、Specular node等灯感信息的总和。这种材质所有与颜色相关的属性都受渐变(梯度)的控制,都是处在0到1的范围里。除了颜色其它都是Face angle方式控制。
Rampshader的基本特性都了解了,在Maya建立一个Rampshader的材质球把刚才绘制好的贴图,连到 Rampshader的color[0]上。然后双击Rampshader,打开属性编辑栏,在Color下有个Color input属性。
Colorinput这一属性决定了颜色如何在曲面上蔓延。下拉菜单中有几种选项,Light angle(灯光角度),Face angle(面向角度),Brightness(亮度)。
这里我们选择Brightness(亮度),其特性为用全部灯光亮度作为渐变索引,其含义是颜色不受灯光影响,比较适合我们这种国画材质,因此在做国画项目中不需要打灯光。
渲染效果
根据此方法同样可以绘制出荷花,鸟以及青蛙的贴图。
渲染:根据自己的合成需要对场景中物体的位置,主次,颜色,明暗等进行分层,分层之前要明白哪些在后期里是需要调节的,哪些是不需要调节的,这样分层就很有目的性。然后用颜色来控制场景里的东西,所选的颜色是三原色因为它们之间没有相近的成分。假如我们所选的颜色不是三原色,将来在后期选择一种颜色时其它的也会受影响,所以我们采用三原色来做通道。在Hypershade中新建三个Surfaceshader材质球把它们的Outcolor分别改为三原色。
RGB参数
Surface shader材质球
由于有三种颜色的材质球,所以说每层都可以放三类物体或三种需要分别调节的物体。
合成:在本案中我们使用AdobeAfterEffects 7.0 pro,以下简称AE。
《荷塘月色》是工笔重彩花鸟画风格,我们用AE软件来动态地模仿中国画中工整细密和敷设重色的效果需要做以下工作:
首先制定片子的合成风格、色调,图1是根据中国画《荷塘月色》原图在Maya中创建模型、渲染,并用Photoshop校色而成。用来定义我们整个片子的格调,也是后期合成时校色的参考范本。
如果仅仅用一张图片模仿国画中的浓淡晕染设色,在动画短片中就显得比较死板,所以我们首先要制作动态的重彩晕染设色效果。图2是制作好的
在AE中新建合成层Texture,尺寸为720*405。时间长度在30秒左右。
注:如不特别声明,以下的所有操作均是在Timeline:Texture中进行。
右键单击Timeline空白处,选择New-Solid创建固态层T1,使用Effects中Noise&Grain中的Fractal noise(不规则噪波)。调节Fractal noise中的参数
Fractal type使用Subscale,Contrast为60,Brightness为10。
为 Evolution创建动画。在Evolution属性前的秒表图标上点击,使其处于激活状态,这样在当前时间帧上记录了这个属性的数值,只要在其他时间修改此属性,就会形成一个沿时间匀速变化的动画,而不需要再次点击“秒表”,否则AE会关闭之前记录的信息。在0秒修改Evolution值为 0x+0.0,在30秒值为5x+0.0。
在0秒时间,Ctrl+d复制这个Solid,T2。修改Fractal noise的属性如下:Fractal type为Dynamic progressive,Noise type为Spline,勾选Invert。Contrast为132,Brightness为10。Scale为240,注意此处Scale是滤镜中的选项,并非层中的选项。Complexity为3.0,Sub scaling为73保留从T1层复制的Evolution动画。
修改T2的Mode层叠加方式为Multiply,左下角Transfer control pane打开才可以看到Mode层的叠加方式。
新建Solid,修改颜色为R 130 ,G 75 ,B 20。命名此层为C1,叠加方式改为Hard light。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喜欢选择叠加方式,Multiply,Soft light,Linear light等。可以得到各种肌理效果,当然也可以通过Ctrl+shift+y修改C1的颜色,得到更适合的叠加感觉。
按小键盘的0键预览,观察我们得到的是一种慢慢变化的不规则的纹理,有点像纸张或者绫上不规则的颜色扩散效果。
为了让纹理的颜色变化更自然,更丰富,更贴近于制定的项目风格,我们再做以下修改,把C1层改为Color叠加模式。
导入荷塘月色静帧(图1),重命名为C2,调整其缩放值,使其宽度为合成层texture的1.5倍左右。
为C2依次增加Effect-Blur & sharpen -Fast Blur 调整Blurriness为47
-Color correction-Curves 分别调整RGB和Green的曲线如下图
-Noise & Grain-Noise 调整Amount of noise值为3.0%,并关闭Use color noise。
调整C2的叠加模式为Multiply。
为C2指定位移动画,选择C2,使用快捷键p,展开其位移属性,打开属性前的秒表,让它显示在合成窗口中的部分从左下角移动到右上角,时间为0到30秒。
通过以上的叠加方法,动态的重彩晕染设色效果基本实现,颜色在预览窗口缓缓地流动,浓淡、肌理不断变化,我们可以将其导出,用来做之后在项目合成中的底色叠加,虚实对比处理的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