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视听新媒体的产业链分析?
《2014-2018年中国视听新媒体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对视听新媒体行业的产业链做了一些分析,分析了视听新媒体行业关联产业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2、谈谈你对视听新媒体的变革前沿的新形态和新业态的认识
随着技术的进步,视听新媒体发展日新月异,媒介形态、业务模式和内容供应都会日益丰富多样,视听新媒体发展将呈现三大趋势:
网络环境将不断优化。未来随着技术的发展与网络的优化,互联网的带宽将得到大幅度提高,视听新媒体业务发展面临的带宽瓶颈将得到明显缓解。
产业规模将不断扩大。视听新媒体的产业规模即将步入高速发展期。据预测,2011年中国网络视频的收入将达到30亿元,比2010年增长50%。2012年公共视听载体收入将超过100亿元,年均增长20%左右。而且,三网融合试点全面启动后,IP电视的用户规模将稳步扩大,手机电视用户规模将快速增长,互联网电视市场将形成规模,盈利模式也更加多样。
发展环境将更加完善。视听新媒体作为新生事物、新兴产业,其发展环境将日益完善。“十二五”规划提出,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实现电信网、广播电视网、互联网“三网融合”,构建宽带、融合、安全的下一代国家信息基础设施;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这些都将为视听新媒体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作为主管视听新媒体业务的行政部门,广电总局已成立网络视听节目管理司,专门负责视听新媒体业务的规划发展和行业管理,视听新媒体发展的政策环境将进一步完善。在视听新媒体产业内部,产业合作将更加广泛深入,共同推动产业发展迈上新台阶,走向新繁荣。
3、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2015在哪有
我已经在百度文库里看到了 不过需要点券才能下载 要不我就给你上传一份了
人民网北京6月24日电(记者 赵光霞)以“国家新战略 媒体新机遇”为主题的《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2015)》发布暨新媒体发展研讨会今日在京举行,会议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举办,这是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自2010年来连续第6年发布《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党组成员李培林表示,本次发布会和研讨会的主题“国家新战略,媒体新机遇”较为准确地概括了当前新媒体在我国发展的基本态势,促进新媒体的发展已经成为党中央和国务院治国理政的新的国家战略,在新媒体技术迅猛发展的背景下和国家的强力推动下,我国新媒体的发展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新机遇。我国已经成为当之无愧的新媒体大国,并诞生了一批世界级的互联网企业。李培林还强调,新媒体作为一种正在引发人类社会革命性变化的全新事物,在发展过程中也催生了大量极具挑战性的新情况和新问题。
4、新媒体发展四大趋势
5、《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2010)》?拜托各位了 3Q
2010年7月7日,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在北京联合发布了国内第一本新媒体蓝皮书《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2010)》。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李慎明,中宣部1106小组组长、人民日报原副总编辑张虎生出 相关公司股票走势 汉王科技108.30+7.287.21% 席发布会并讲话。李慎明、张虎生、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所长尹韵公、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总编辑邹东涛共同对《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2010)》进行揭幕。《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2010)》执行主编刘瑞生作主题报告,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新媒体研究所所长董年初、清华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崔保国、上海大学文科发展研究院院长吴信训、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副院长钟瑛等分别致辞,汉王科技市场总监游文静介绍了汉王电子书的新媒体发展战略。中宣部舆情局、国务院新闻办互联网研究中心、中国少先队事业发展中心新媒体事业中心等部门有关负责人以及新媒体领域相关专家学者,人民网、新华网、国际在线、新浪网、中国广播网等新媒体代表参加了发布会,并就全球视野下的中国新媒体发展之路进行了研讨。 《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2010)》是国内首本关于新媒体发展的年度报告,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主持编撰,上海市社会科学创新研究基地 上海大学文化繁荣与新媒体发展研究基地协编,并由专业的数据公司提供调查支持。该书在当前新媒体大发展的背景下,从广阔的网络文化、全球视野和中国特色的视角纵论新媒体发展态势和社会影响,描述了2009年新闻网站、网络论坛社区、博客、社交网站、网络即时通信、新媒体视频、手机报、手机电视、中国IPTV与数字电视、数字报纸、电子纸等主要新媒体的发展态势及网络传播法规的发展状况,并探讨了重大事件的网络媒体新闻传播、3G发展现状与3G网络传播、我国网络意见领袖发展状况与特征、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内容发展与管理、网络暴力游戏的发展及其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中国民族动漫产业的发展现状与问题、“谷歌事件”等前沿问题。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李慎明在讲话中指出,以互联网、手机为代表的新媒体是二十世纪的重大科技发明,也是人类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创造之一。近年来新媒体不仅极大丰富了传媒形态,改变了传媒格局,还对全球尤其是中国社会发展产生了全方位的革命性的深刻影响。当前无处不在、“火热”的新媒体已经深深根植于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等诸多领域,成为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浪潮中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息息相关的“命门”。谁掌握新媒体,谁就将掌控世界,新媒体的发展可谓主宰着一个国家的未来。在新闻传播领域,依托于网络信息技术而勃兴的新媒体,在传播理念、传播方式、传播内容上具有崭新的特征,在发展规模、传播功能等方面后来居上,呈现出融合和超越传统媒体之势,并且拓展了新闻学、传播学研究的视野和方法,带来了学科建设的重大突破。 李慎明还指出,作为一种新生事物,我们对于新媒体的未知远大于已知,新媒体的挑战与机遇共存,从这个角度讲,新媒体也是当前和未来最值得重视的问题之一。因此,这也就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关注新媒体的发展,一起探讨研究新媒体的诸多问题,这样,国内第一本新媒体蓝皮书--《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2010)》的出版就显得非常有意义。 在新媒体研究方面,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起步较早,1999年即成立网络与数字传媒研究室,2009年更名为网络学研究室。10余年中,新闻所重视新媒体领域的前沿问题和重大问题研究,完成了多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社科院重大重点课题和相关部门委托交办的任务。每年都有多项成果得到中央领导及相关部委的重要批示,在互联网等新媒体研究领域发挥了重要的中央和相关部门的思想库、智囊团的作用。 《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2010)》反映了我国互联网、手机等新媒体的全面发展状况,对诸多前沿问题进行了深度调研和分析,不仅对新媒体的未来趋势做出预测,还提出了不少具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该书有较强的学术性、前瞻性和现实意义,对于相关部门决策亦有一定参考价值。本书将成为政府、业界、学界和公众了解我国新媒体发展前沿的重要读物
希望采纳
6、视听新媒体的发展对媒体人才结构有哪些改变
我们再来探讨前面的问题:新媒体是什么?粗略地说,新媒体是能够适应互联网时代的媒体,不过,既然互联网已经打破了很多工业时代的既定界线,新媒体注定也不会是我们传统意义上理解的单一“媒体”,因此,新媒体是一种能力,不仅是传统媒体在互联网时代需要获得的能力,还是组织或者个人需要获得的能力。
电视面临的挑战正是它的机会所在,如何主动而不是被动地迎接互联网时代的社会结构变革,延续在传统电视时代的影响力,正是电视未来的发展方向。
7、《中国新媒体蓝皮书发展报告(2017)》的主编是谁
唐绪军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所长[1]牋,研究员,所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兼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新闻系主任,博士生导师,系学位评定委员会主任,院教授委员会委员。任中国报业协会会刊《中国报业》杂志执行主编、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报业专家顾问团顾问,国家社科基金评审专家团成员。曾获第四届吴玉章人文社会科学优秀奖。主要研究领域:新闻业务,传媒经营管理。
8、2017网络视听新媒体有哪些趋势
当前,新媒体行业火爆异常,各种应用层出不穷,新媒体也是投资圈比较青睐的一个领域。如今,内容为王时代全面到来,新媒体公司迎来发展高峰期,事实也证明,新媒体正在逐步取代传统媒体成为使用率最高的媒体形态。
据前瞻《中国新媒体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规划分析报告》调查显示,常使用的媒体形态中,使用视频类网站/客户端/App的新媒体用户从五年前的24.7%,提高到最近三个月的64.9%;新闻客户端从五年前的15.1%提高到近三月的58.6%;相比之下,以纸质报纸,纸质杂志,电视,广播电台等传统媒体的用户使用比例下跌明显。
随着智能手机保有量逐渐扩大,普及程度大幅提升以及新媒体用户付费习惯逐步养成,行业未来发展前景看好。
9、北京电影学院视听传媒学院视听新媒体创作考研参考书有哪些?
视听传媒学院和咱们昨天给同学们分析的摄影学院其实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从之前的报考人数门可罗雀,到一年又一年的报考人数的增加,视听传媒学院已经逐步奠定了在北电中的地位。
今天咱们聊聊视听传媒学院从一开始招生便一直有的视听新媒体创作,虽然去年由于新开了冬奥会项目视听节目制作,大大稀释了视听新媒体的招生情况,但其实二者在学习上面区别并不是很大。
毕竟,导师还是这些,方向也还是这些。下面咱们来分析一下视听新媒体的相关考试情况。
考试科目分析
科目
①思想政治理论
②英语二或日语或俄语
③艺术基础理论
④视听新媒体创作
下面,咱们先说说参考书,然后跟大家讲讲考试范围。
参考书目
经典必看书目
视听新媒体导论 郭小平 北京大学出版社
这套教材是联合全国几所大学的资深学者编写而成,内容囊括了融合新闻、数字媒体相关理论到视听媒体实践操练层面等系列内容。这本书是我国第一本专门针对广播电视的新媒体教材。
互联网思维模式下的新媒体 梁小昆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这本书是北京电影学院视听传媒学院梁小昆老师的一本著作。 这本书共有六章。 分别是从互联网、互联网视角下的新媒体、互联网下的新媒体平台、电影与新媒体、新媒体影像、网络电影等内容。
传播学教程 郭庆光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这本教材运用国内外传播学研究的新成果,结合新媒介技术的发展,阐释人类社会的信息传播现象,注重概念的明晰性和理论的系统性,对现代信息社会中的人内传播、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网络传播、国际传播与全球传播等领域中的许多理论和现实课题进行了深入的剖析,从而勾勒出传播学的基本理论体系和框架。
新媒体概论 匡文波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匡文波老师的《新媒体概论》对新媒体的理论与技术进行了全面的最新研究,主要探讨了新媒体的特点、理论模型、类型,网民特征,新媒体的宏观管理、微观经营,手机媒体等。
辅助书目
新媒体艺术 宫林 清华大学出版社
中国视听新媒体发展报告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网络视听节目管理司 中国广播影视出版社
新媒体概论 石磊 中国传媒大学
新媒体艺术概论 刘旭光 河北美术出版社
新媒体导论 彭兰 高等教育出版社
新闻学概论 李良荣 复旦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