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人是网络与新媒体专业的新生,想提前了解与学习此专业,求推荐一些软件、书籍之类的以便入门,谢谢!
《数字化生存》,尼葛洛庞帝,Vintage,1996年,0679762906
《沉默的螺旋·舆论:我们的社会皮肤》,伊丽莎白·诺尔-诺依曼,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9787301200346
《舆论学:舆论导向研究》,陈力丹,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2年,B00MA15F4S
《社会心理学(第11版)》,戴维·迈尔斯,人民邮电出版社,2016年,9787115410047
《沟通的艺术:看入人里,看出人外(插图修订第14版)》,罗纳德·B·阿德勒,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2015年,9787510077463
《物种起源(全新修订版)》,查理·达尔文,凤凰出版传媒集团,2011年,9787214067173
《大数据时代:生活、工作与思维的大变革》,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浙江人民出版社,2013年,9787213052545
《人人时代:无组织的组织力量》,舍基,浙江人民出版,2015年,9787213067211
《镶嵌:社会网与经济行动》,马克·格兰诺维特,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年,9787509742280
《群体性孤独》,雪莉·特克尔,浙江人民出版社,2014年,9787213059841
《数据新闻大趋势:释放可视化报道的力量》,西蒙·罗杰斯,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年,9787300210681
《可视化未来:数据透视下的人文大趋势》,埃雷兹·艾登,浙江人民出版社,2015年,9787213068508
《精确新闻报道:记者应掌握的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第四版),菲利普.迈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年,9787300189239
《大数据云图》,大卫.芬雷布,浙江人民出版社,2013年,9787213058424
《数据之美》,邱南森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年,9787300186122
《引爆社群: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新4C法则》,唐兴通,机械工业出版社,2015年,9787111493600
《社群经济:移动互联网时代未来商业驱动力》,孔剑平,机械工业出版社,2015年,9787111500308
《优化:高效的SEO、社交媒体和内容整合营销实践及案例》,奥登,电子工业出版社,2012年,9787121181337
《最简单的图形与最复杂的信息》,黄慧敏,浙江人民出版,2013年,9787213058219,
《大连接:社会网络是如何形成的以及对人类现实行为的影响》,尼古拉斯•克里斯塔基斯,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年,7300166350
《媒介平台论:新兴媒体的组织形态研究》,谭天,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年,9787300209470
《媒介融合语境下的新闻生产》,邵平,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2013年,9787811409062
《社会化媒体》,彭兰,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年,9787300212555
《数据新闻概论操作理念与案例解析》,方洁,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年
《新数字秩序的革命》,戴维·温伯格,中信出版社,2008年,9787508612928
《融合文化》,亨利·詹金斯,商务印书馆,2012年,9787100083133
《认知盈余》,克莱·舍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9787300148120
《数据新常态》,克里斯托弗·苏达克,浙江人民出版社,2015年,9787213065323
《互联网政治学》,安德鲁·查德威克,华夏出版社,2010年,9787508057316
《摄影必修课(套装共2册)》,钟山、史林平,化学工业出版社,2015年,978712200286A
《数据新闻概论操作理念与案例解析》,方洁,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年,9787300212555
《平面设计与制作:突破平面Photoshop CS6设计与制作深度剖析》,李金蓉,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年,9787302308058
《配色设计原理》,奥博斯科编辑部、暴凤明 (译者),中国青年出版社,2009年,9787500690351
管理学(美) 斯蒂芬·P·罗宾斯, 玛丽·库尔特;
长尾理论 (美) 克里斯·安德森
大数据时代 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
媒介形态变化 (美)罗杰·菲德勒
新媒体垄断 (美) Ben H.Bagdikian
与50位网站主编面对面 董江勇, 李博明;
《手机媒体:新媒体中的新革命》
匡文波
数据库营销(英.塔普)
新媒体拯救报业(陈国权)
中国媒体发展研究报告(罗以澄2013)
中国传媒产业发展报告(崔保国2015)
新媒体前沿(胡正荣2012)
媒介融合:网络传播、大众传播和人际传播的三重维度(丹.延森)
互联网+国家战略行动路线图(马化腾)
2、中国新媒体融合发展报告 每年什么时间出
好像是11月份,最新的还没出来,新媒体融合方向可以先看看可视云技术的报告,红云还是比较走在前列的。
3、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学习什么课程
因学校不同而略有差异
策划学概论、专业通识、新媒体数据分析与应用、新媒体技术与运用、数字图像采集与制作、视频合成与剪辑、数字时代著作导读、新闻采访与写作、媒体活动策划、新媒体创意与策划、新媒体产品设计与运营、网页策划与编辑、互动营销、微电影创作、整合营销传播、电子商务、媒介经营管理概论、网络与新媒体实务、新媒体舆情监测与分析、新媒体前沿等。(浙江传媒学院)
数字媒体概论、新闻学概论、网络传播、多媒体新闻制作、数据库与媒体信息处理、专业网页制作、网络新闻编辑与发布、英语新闻采访与写作、国际传播、网络中英文新闻编译、中外传媒史、网络媒体经营与管理等。(上海外国语大学)
网络与新媒体导论、网络与传播、网络新闻编辑、网页设计制作、网络广告、网络播音主持、网络媒体经营管理、网络营销、网络与新媒体受众行为分析、网络与新媒体数据分析、新闻制图、移动媒体研究、手机媒体创意坊、融媒体创意坊等。(河南工业大学)
新媒体概论、传播学、市场营销、广告学概论、信息网络传播管理、新媒体艺术概论、强化写作训练、网页设计与制作、计算机网络、信息网络互动技术与应用、信息网络法规伦理、数字媒体技术、新媒体业务策划、新媒介数据分析与应用、新媒体调查方法、新媒体内容集成、摄影摄像技术、企业形象与品牌传播。(合肥师范学院)
新媒体技术导论、新媒体概论、视听语言、数字摄像、多媒体信息编辑、数字视频编辑、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数字摄影、新媒体信息策划、手机媒体研究、网络传播、大众传播、传播心理学、新闻学概论、新闻采访、新闻写作、中外新闻史等。
4、网络与新媒体考研,前景如何?
首先是需要考研的问题。因为目前在读大一所以没什么好的想法,回答的不好的话多多包涵哦!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属于文学大类,一般认为是新闻学与传播学的分支,因为网络与新媒体专业是一个是时代变革的产物,所以它非常新……像我们学校(北京体育大学)的话,本专业就是2018年新开设的,同时取消了广告学专业,这样看网络与新媒体也是广告学的延伸。
所以它这个专业还在摸索发展阶段,如果是以后单纯想走学术研究的路,仅靠大学的学习是不够的,所以选择考研是有利的方向。不过就算不搞学术研究选择考研也不一定是坏的选择,当下这个社会学历也还是很重要的,找工作经常会看到985,211优先,所以如果本科学校不是很满意的话,也可以选择考研深造。决定考研的话就面临是否跨专业的问题,这就是个人兴趣问题了,喜欢什么学什么叭。
但如果是对本专业兴趣没那么浓烈就可以选择就业,选择就业的话,前景应该是很广阔的。本人潜水于某招聘软件,找到一些相关专业的工作岗位。截图如下。
这样看来,网络与新媒体就业前景是非常广阔的,但就图片上来看(我添加的岗位是内容编辑岗位),就业必须有一技之长,像上了大学以后经常会用到的ps,pr,以及word,excel,ppt等办公软件的熟练掌握,还有制作推送……这些都会为以后的发展奠定基础。
其次是网络与新媒体考研的前景如何的问题。考研的话听学姐说是,大二开始要找学校,因为不同学校关于网络与新媒体专业考研的具体设置是不一样的,大三开始准备。不跨专业的前提下,这个专业考研的方向还是很多的。以下是我了解到的一些资料,本方向是计算机科学和新闻传播的交叉学科,以新兴媒体的集成、制作、管理、分发等支撑技术以及新兴媒体产业链、经营模式等实务为主要研究对象,面向培养既具备突出计算机技术、相关技能又对新媒体产业有一定了解的复合型人才,满足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迫切需求,具有鲜明突出的交叉融合特点。从这个专业招生特点就可以看出其交叉融合的特点,文理兼容,也就是说如果个人偏向理科生,对计算机技术(电脑编程、动画制作等)比较感兴趣可以选择广告学或者跨专业考软件工程。如果偏文科一点,喜欢文学历史,就可以考新闻学,传播学之类的。以上是一些小小的看法,其实前景什么的都挺好的,毕竟是新兴学科,方兴未艾,所以还是找准定位看自己想做什么叭。
5、为什么要密切关注新媒体前沿变化
互联网的信息更新的很快,今天一个样,明天又是另一个样,想不被时代抛弃就要不断提升自己
6、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2015在哪有
我已经在百度文库里看到了 不过需要点券才能下载 要不我就给你上传一份了
人民网北京6月24日电(记者 赵光霞)以“国家新战略 媒体新机遇”为主题的《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2015)》发布暨新媒体发展研讨会今日在京举行,会议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举办,这是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自2010年来连续第6年发布《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党组成员李培林表示,本次发布会和研讨会的主题“国家新战略,媒体新机遇”较为准确地概括了当前新媒体在我国发展的基本态势,促进新媒体的发展已经成为党中央和国务院治国理政的新的国家战略,在新媒体技术迅猛发展的背景下和国家的强力推动下,我国新媒体的发展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新机遇。我国已经成为当之无愧的新媒体大国,并诞生了一批世界级的互联网企业。李培林还强调,新媒体作为一种正在引发人类社会革命性变化的全新事物,在发展过程中也催生了大量极具挑战性的新情况和新问题。
7、谈谈你对视听新媒体的变革前沿的新形态和新业态的认识
随着技术的进步,视听新媒体发展日新月异,媒介形态、业务模式和内容供应都会日益丰富多样,视听新媒体发展将呈现三大趋势:
网络环境将不断优化。未来随着技术的发展与网络的优化,互联网的带宽将得到大幅度提高,视听新媒体业务发展面临的带宽瓶颈将得到明显缓解。
产业规模将不断扩大。视听新媒体的产业规模即将步入高速发展期。据预测,2011年中国网络视频的收入将达到30亿元,比2010年增长50%。2012年公共视听载体收入将超过100亿元,年均增长20%左右。而且,三网融合试点全面启动后,IP电视的用户规模将稳步扩大,手机电视用户规模将快速增长,互联网电视市场将形成规模,盈利模式也更加多样。
发展环境将更加完善。视听新媒体作为新生事物、新兴产业,其发展环境将日益完善。“十二五”规划提出,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实现电信网、广播电视网、互联网“三网融合”,构建宽带、融合、安全的下一代国家信息基础设施;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这些都将为视听新媒体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作为主管视听新媒体业务的行政部门,广电总局已成立网络视听节目管理司,专门负责视听新媒体业务的规划发展和行业管理,视听新媒体发展的政策环境将进一步完善。在视听新媒体产业内部,产业合作将更加广泛深入,共同推动产业发展迈上新台阶,走向新繁荣。
8、《中国新媒体蓝皮书发展报告(2017)》的主编是谁
唐绪军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所长[1]牋,研究员,所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兼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新闻系主任,博士生导师,系学位评定委员会主任,院教授委员会委员。任中国报业协会会刊《中国报业》杂志执行主编、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报业专家顾问团顾问,国家社科基金评审专家团成员。曾获第四届吴玉章人文社会科学优秀奖。主要研究领域:新闻业务,传媒经营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