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何理解中国改革开放40年间的快速崛起?
1、中国这块土地上盛产帝国血统。基本上从秦汉起,中国大地上的朝代都是帝国。
2、帝国并不是君主制,帝国是多民族多文化融合的国家或者地区。今天的中国其实也是帝国。
3、扩张是帝国生命线,当扩张停止的时候,就是帝国走向衰亡的时候。
4、扩张不只局限在土地的扩张,可控制土地的扩张,商业扩张,文化扩张,金融扩张,经济扩张都是扩张。
5、中国的改革开放,其实就是中国的扩张之路,工业产品的扩张、商业的扩张、文化的扩张。
6、扩张是有其极限的,在古代中国的扩张局限于交通和通讯以及粮草。今天的中国大力发展高铁、网络、通讯、5g,把扩张的成本降低到极致,可以看到中国最高速发展的时候,就是中国高铁+网络迅猛发展之后的时刻。
所以中国的快速崛起,其根本原因是,中国的文明形态发生改变,从清朝的农业文明,建国后是农业+工业文明,到改革开放后的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商业文明+海洋文明+未来的太空文明。文明形态的先进性对于一个国家的崛起是根本性的。
中国点的科技树很正确,中国首先点的是基建、交通、通讯。他把商业成本和工业成本降到最低,网络把知识获取成本降到最低。
当一个帝国对外扩张的时候,就可以压制内部不同的声音,压制一切内部矛盾,一致对外。
2、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成就
3、改革开放近四十年的成就
4、为什么说中国改革开放40年,改变了中国,也影响了世界?
第一,中国人民富起来了,温饱问题也解决了,第二,一带一路战略惠及世界各国人民
5、结合实际谈谈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我国取得了哪些成就
总体来看,历经40年的渐进式改革开放,促使中国经济社会实现了以下四个伟大转变,取得了历史性成就:
一是从经济发展看,实现了从封闭型经济弱国向开放型全球经济大国的转变。改革开放以来,依照“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理念,我们渐进式推动农村土地制度、户籍制度、乡镇企业发展、城市国有企业、外商投资、金融服务、科技管理体制、经济特区等相关制度的改革,逐渐明晰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政府与市场、国家与民众之间的关系,全面调动了生产者积极性,激发了经济活力,完成了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变,共同创造了经济发展的中国奇迹。国民生产总值从1978年的3645亿元迅速跃升到2017年的82.7万亿元,增长了226倍,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GDP占世界经济比重从1978年不足2%,增长到2016年的15%左右,稳居世界第二位。可以说,当今中国是一个名符其实的全球性经济大国。
二是从治国理政看,实现了从单极化传统管理向现代公共服务型治理的转变。以市场为导向的经济体制改革,必然对国家的政府管理体制、传统管理理念、社会管理能力等带来巨大的挑战。因此,不断适应经济体制改革释放的活力、社会流动性增加、科技互联网技术崛起、多元社会组织蓬勃发展等趋势,协调推进党的自身建设、重塑中央与地方关系、调整政府组织结构、转变政府职能,加强城乡基层政权建设等方面的改革,成为中国渐进式改革开放的政府逻辑与基本内容。中国治国理政模式实现了“权威—民主—法治”的动态平衡,基本形成了以宏观调控、市场监管、公共服务、社会管理、保护环境为核心职能,以“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为框架和以大数据互联网技术为支撑的共建共治共享、公共服务型现代治理新模式。截至2017年底,国务院部门取消下放行政审批事项1/3以上,工商登记前置审批精简85%。资质资格认定事项压减44%,多数省份行政审批事项减少50%-70%;中共党员总数达到8779.3万,党的组织达到436万个;全国社会组织数量突破80万个;基层群众自治组织达到66.2万个;经过微博平台认证的政务微博达到173569个。
三是从城乡结构看,实现了从落后的乡村型社会向富足的城乡融合型社会转变。1978年,我国是一个农村人口占总人口80%的典型农业型国家。此后,经过采取加大户籍制度、土地制度、城市单位体制、设立经济特区、增设开放城市等改革创新,把农民从原有的土地束缚中解放出来,大量的农村劳动力开始流向大中型城市,整个社会呈现出高度的流动性,中国社会走上了现代城市化发展之路,城市活力进一步释放。截至目前,中国的城市化率已经达到58%的水平,一半以上的人口成为城市市民,并且产生了一大批人口超过500万以上的特大城市以及人口高度密集、经济一体化的超大城市区域,创造了新的财富、新的产品、新的文明、新的生活方式。对一个拥有十几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而言,在如此短的时间内,从一个贫穷落后的国家转变成一个以城市居民为主的国家,同时以高铁、互联网为主的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不得不说是巨大的成绩。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这是“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在乡村领域的具体落实。未来中国社会,将是一个城乡互动共融、协调发展的城乡融合型新社会。
四是从社会民生看,实现了从温饱向小康的整体性转变。通过经济、政治、社会、生态的全方位改革,为广大民众开辟新的就业渠道和发展机会,不断改善民生,不断增加收入,让广大人民群众过上富裕、幸福、文明的美好新生活,这是改革开放的初心,也是40年改革开放最大的成就之一。最典型的就是中国的减贫事业,使得7亿多人口脱离了极端贫穷,为世界的减贫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我国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的变化更证明了这一点,1978年时,城镇居民家庭的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为311元,恩格尔系数为57.5%,到2017年时,分别变为了24445元(增长了78倍)和28.6%;1978年农村居民家庭的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为116元,恩格尔系数为67.7%,到2017年时,分别变为10955元(增长了94倍)和31.2%,城乡居民享受到了改革的红利,开始走向更加富裕、多元化消费的生活。新时代,随着交通、教育、医疗、住房、就业创业、文化、社会保障等民生领域的进一步建设,人民对生活的追求从“有没有”变成了“好不好”,高品质生活开始成为新的追求目标。
6、改革开放40年:改变中国 影响世界
7、改革开放四十年祖国的巨大变化的文章。
您好!很高兴为您解答!解答:《改革开放四十周年》范文时间如车轮飞,眼间,我们的祖国已经度过了改革开放40周年。在这四十年里,祖国发生了许多可喜的变化! 1978年,邓爷爷提出了“摸着石头过河”的策略。他为中国的改革开放做出了无以伦比的贡献。他在干中学,在实践中摸索,大胆地试,大胆地闯。过去的生活,和现在比起来,根本不值一提。过去的房子,非常小,跟现在的一间房一样。人们有的用泥土和几块破砌成,好一点的就用一点水泥和几块好点的砖头砌一下。地呢,就用几块砖削平了,往地上一铺。里面的家具也不知经过了多少个年代,也舍不得丢。晚上也只能用煤油灯。吃的饭也好不了多少,就算吃上一顿肉,喝上一点牛奶也是一种奢望。有一两道好点的菜就不错了,水果根本吃不到。到了夏天,是最难熬的一个季节了。白天热的要命,也只能喝几口凉水,就算在屋子里,也不比外面凉快多少。到了晚上,再热也只能用薄扇扇几下,蚊子总是在身边不停地飞,不停地叫,赶也赶不走。现在的房子,都是用水泥和砖头砌成的,而且装饰得十分漂亮,地都是用地板砖铺成的。家具业是各种各样的。家家户户都装上了电灯,空调等各种电器。吃肉,喝牛奶已经不是什么奢望了。菜也有各种各样的做法,水果的品种非常多,在超市里都可以买到。今天,我们迎来了繁荣富强的好日子。我们没有理由不相信,我们的祖国,未来会更强大!注:绝对正确!!
8、改革开放40年取得哪些辉煌成就
改革开放40年取得的成就可以从以下4各方面来看:
1.从经济发展看,实现了从封闭型经济弱国向开放型全球经济大国的转变。改革开放以来,依照“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理念,我们渐进式推动农村土地制度、户籍制度、乡镇企业发展、城市国有企业、外商投资、金融服务、科技管理体制、经济特区等相关制度的改革。
逐渐明晰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政府与市场、国家与民众之间的关系,全面调动了生产者积极性,激发了经济活力,完成了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变,共同创造了经济发展的中国奇迹。
2.从治国理政看,实现了从单极化传统管理向现代公共服务型治理的转变。以市场为导向的经济体制改革,必然对国家的政府管理体制、传统管理理念、社会管理能力等带来巨大的挑战。
因此,不断适应经济体制改革释放的活力、社会流动性增加、科技互联网技术崛起、多元社会组织蓬勃发展等趋势,协调推进党的自身建设、转变政府职能,加强城乡基层政权建设等方面的改革,成为中国渐进式改革开放的政府逻辑与基本内容。
3.从城乡结构看,实现了从落后的乡村型社会向富足的城乡融合型社会转变。1978年,我国是一个农村人口占总人口80%的典型农业型国家。
此后,经过采取加大户籍制度、土地制度、城市单位体制、设立经济特区、增设开放城市等改革创新,把农民从原有的土地束缚中解放出来,大量的农村劳动力开始流向大中型城市,整个社会呈现出高度的流动性,中国社会走上了现代城市化发展之路,城市活力进一步释放。
4.从社会民生看,实现了从温饱向小康的整体性转变。通过经济、政治、社会、生态的全方位改革,为广大民众开辟新的就业渠道和发展机会,不断改善民生,不断增加收入,让广大人民群众过上富裕、幸福、文明的美好新生活,这是改革开放的初心,也是40年改革开放最大的成就之一。
(8)改革开放40年新媒体的崛起扩展资料:
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发扬广大人民群众和文化工作者的创造精神,推动优秀文化产品大量涌现,丰富了人民精神文化生活。广大人民群众和文化工作者的文化创造热情得到极大激发、创新才华得到充分施展、文化创造活力竞相进发、文化创造成果不断涌现,文化产品创作生产十分活跃,精品不断涌现、市场日益繁荣。
坚持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创新文化发展理念,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推动文化事业全面繁荣、文化产业健康发展,大幅度提高人民基本文化权益保障水平,大幅度提高文化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通过文化体制改革,打破了长期束缚文化生产力的制度和体制藩篱,文化产业日益成为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全国文化产业增加值2004年至2010年年平均现价增长速度超过23%,2010年突破1.1万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为2.78%。
坚持发展多层次、宽领域对外文化交流格局,借鉴吸收人类优秀文明成果,实施文化走出去战略,不断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我国已与145个国家签订了政府间文化合作协定,海外文化阵地建设不断加强,文化产品和服务进出口逆差逐步减少,图书版权进出口比例由2003年的9:l下降为2010年的3:l。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巨大成就
9、改革开放40年祖国不停换新颜促使我国发生巨大变化的根源是什么
改革开放40年,祖国不停换新颜,促使我国发生巨大变化的根源,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10、改革开放40年以来大国崛起靠的是什么?
靠的是科教兴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