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新媒体到底是什么?
从三个角度理解“新媒体”:时间,技术,社会。
时间:时间上更近的可以被称为较“新”的媒体:网络 相对于 电视 是新媒体;电视 相对于 报纸 是新媒体;
技术:价格更低廉,传播更广泛,应用更普遍,等等上述很多答友提到的革新技术的媒体都可以被认为是新媒体;
社会:新媒体之所以新,最重要的是社会作用的革新。
首先声明:新媒体作为一项技术,本身并不具有改变社会的能力,反而是社会变革的一部分。是结果,不是原因。作为一项口号:微博改变一切,将微博作为主语,是错误的。改变一切的是使用新媒体的人们。
那么,以下三点可以作为标准,从社会作用上来区分新旧媒体
一. 是否可以被更多的人便利的使用
这个命题包含了两个要素:更多的人,和便利的。
更多的人:当更多的人使用较“新”的媒体,以及使用较“新”媒体的人变的越来越多时。例如,当电视的使用量超越了报纸,并且越来越多的人习惯于观看电视新闻,电视相较于报纸就是新媒体;当网络的使用量(重要性)超越了电视,并且网络逐渐开始取代电视,成为越来越多的人获取信息的来源,网络相较电视就是新媒体。
便利的:使用成本下降是新媒体取代旧媒体的原因之一。网络的重要性真正超越电视并不是始于网络进入千家万户的客厅或者卧室,而是从进入每个人的口袋开始。人们不用随身携带大堆的报纸和砖头似的书本,也不用被固定在沙发或者酒吧里,就可以在任意时间获取信息使得报纸,杂志,电视失去了统治地位。
二. 是否有助于更加公开和公正的讨论和传播
这个命题包含了两个要素:公开和公正,讨论和传播
公开和公正:传统媒体(报纸,电视)新闻的制作需要从审题,到采编,再到审阅的过程,大众难以参与信息的选择和报道的编写中。媒体从业人员可以决定什么需要让受众看,以及从什么角度看。网络使得信息能够更好的跨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得以保存。信息也可以被更广泛的搜索和传播;
讨论和传播:网络,特别是Web 2.0的编写权在用户手中,用户既是内容的接受者,传播者,同时也可以是制造者。网络时代,用户,而不是编辑,可以决定在哪个平台,从什么角度,说些什么,说给谁听。
2、新媒体运营应该如何借势热点
3、营销“借势”是借的什么“势”?
在《营销管理必读12篇》中,借势营销就是指利用各种手段,借助外部力量和资源为己所用的一种营销手段。相对于广告等传播手段,借势营销能够起到以小博大、花小钱办大事的作用,往往能取得四两拨千斤的传播效果。既然是借势,我们就需要找到一些能被我们借的东西或者渠道。
1.借品牌
有效借助已有知名品牌,可以快速提升自身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比如在奥运期间的奥运营销,就是典型代表。奥运会作为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体育盛会,受到了全球的注目。特别是商界奇才尤伯罗斯创造性地将奥运和商业紧密结合起来,并使1984年的洛杉矶奥运会成为“第一次赚钱的奥运会”以来,奥运经济越来越成为众商家关注的焦点。比如在北京申奥活动中,可口可乐、通用汽车、喜力啤酒、农夫山泉、富士胶卷等公司都积极参与,这些企业围绕奥运赛事除了投入赞助费外,还从公益、文化、热点等各个角度采取了一系列相关的营销活动。
再比如著名的奥巴马女郎,也是借助了奥巴马的个人品牌才“一脱成名”。这个例子告诉我们,其实“脱”了不一定就能出名,关键是看在谁面前“脱”。
2. 借渠道
在实施网络营销时,通畅的推广渠道是非常关键的因素。但是不是每个企业都有条件和能力建立自己的渠道。所以有的时候,我们不得不想办法借助别人的成熟渠道来进行推广。
在这个方面,软件行业用得是比较深入的,比如最常见的一种手段就是软件绑定。经常喜欢尝试软件的朋友应该比较有感触,在安装一些小软件时,经常推荐和提示你安装一些相关的其他软件。而一些恶劣的软件,则根本不提示,直接强行帮你安装,比如金山毒霸就是这方面的典型代表,你甚至都不知道什么时候被安装上的。
还有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360卫士手机版,会有一些诸如“清理加速”、“软件管理”、“手机杀毒”等方面的功能,如果你以为这些都是360卫士手机版自带的功能,那就错了,当你运行这些功能的时候,相应软件才会下载到手机里,这样利用360卫士手机版这个渠道,360就可以同时推好多款与手机优化相关的软件了。
3.借事件
所谓热门事件,关注的人肯定多,所以借助这些热门事件宣传一下自己的公司或产品,比如杜蕾斯的官微,基本上网络中出现一点热门事件,他们都能借上力,推出一个巨牛无比的文案,达到自己品牌营销的目的。
第 22届冬奥会开幕式上,名为“俄罗斯之梦”的冰雪盛宴之中却出现了一点小小的瑕疵。在体育场上空漂浮的五朵雪绒花本应该慢慢展开最终变形为象征着奥运会的五环形象,但右上角的一朵雪绒花却因为故障并没有展开。“五环变四环”,这样的失误通过电视转播呈现在了全世界观众们的面前。
国际奥委会对奥运商标的授权使用管理非常严格,没经授权的商家是不能使用奥运相关元素的。但“四环”并不在奥组委授权范畴之内,商家使用的话,算不上侵权,各大商家敏锐的抓住时机,结合自己产品发挥想象:
一家名为zazzle的在线创意网站很快就推出了名为"索契故障"t恤衫,里面有各种颜色可以选择,但是价格不菲,男款需要22.95美元,女款也要19.95美元。国内电商迅速跟进,推出了其中的白色男款T恤,一位淘宝卖家一天就卖出了五百多件。
红牛饮料则以“打开的是能量,未打开的是潜能”作为宣传标语,使得网友吐槽活动继续升温。
有浏览器厂商戏称,五环没打开,是IE浏览器太慢,不如换一个试试。360、联想等公司也把自己公司logo放在缺席的五环处,通过公司微博账纷纷借机营销。
互联网中借势营销应用的非常广泛,除了上面说的三种情况,还可以借名人效应,但不管是借渠道、借事件还是借名人,最核心的关键点在于,一定要是大众所关心的,只有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说到这小编觉得大家不如多关注关注这些大品牌的自媒体,看看别人是如何把势运用的如火纯清的。
借势营销一通百通,在我们现在新媒体当下,自媒体信息流,已然成为我们获取信息资源重要渠道。因高曝光,受众广深受我们自媒体营销的拥护,利用好势,也是我们成功营销的一种手段。
4、浅谈什么是新媒体营销,新媒体营销怎么做
新媒体是相对于传统媒体形式(如报纸报刊、广播、电视等)的新的媒体形式,比如我们每天都在用的微信、微博、贴吧论坛、头条,我们浏览的视频网站、哔哩哔哩、优酷,以及让大家沉迷其中的抖音,还有豆瓣、知乎等等。这些都属于新媒体的范畴。那么新媒体营销,也就是利用以上这些新媒体平台和手段,开展营销和推广,进而获取企业所需要的销售线索,或者提升品牌曝光度、知名度。
新媒体营销
首先需要理清思路:我们的活动围绕一个什么直接目的?——举例,获取目标客户的联系方式/采购意向!
接下来,分析何种方式最适合?
分析目标用户的画像,由此获知他们的喜好、行为方式、相关需求等等;
2. 制作符合目标用户爱好的内容;
3. 选择合适的渠道,投放你的内容;
4. 推广,付费免费方式结合自己情况而定;
5. 过程检测及调整优化,这既属于运营层面,也属于营销的一环。
5、一个品牌的社会化话题,如何借势营销
一个品牌的社会化话题,除了有趣的内容吸引粉丝参与之外,能否引发各大品牌联动,参与话题热点的借势,是快速放大,聚集不同粉丝受众的致胜法宝。我们先看看有哪些品牌参与了借势:
快消组
1. 杜蕾斯
杜杜作为借势楷模,这次也很给力的参与了,且“涨知识上一点资讯,涨姿势用XXX”的文案依旧保留杜杜风格,那个被遮盖的填空题,粉丝们用脚趾都可以想到是“杜蕾斯”!
2. 王老吉
文案用了最近热词“蓝瘦,香菇”,不过遮住的是什么文字呢?看了粉丝回复是“上火”还是“火大”?你猜出来了吗?
3. 怡宝
这句话与产品结合的不错!
4. 立白
这个有点口号化了,是不是可以再social一点!
出行组
1. 神州专车
“有品,调调”,以及遮住的关键词,这个结合也不错,与品牌定位蛮符合的。
2. Uber
我看有网友回复说是“结婚”,感觉不太像,你觉得呢?
3. 嘀嗒拼车
这算是一次中规中矩的产品植入,“高富帅”、“XX豪车”……
4. 首汽约车
这算一次赤裸裸促销广告……此处省略500字!
互联网组
1. 美团
借势表达了自家品牌口号,“吃喝玩乐全都有”你觉得呢?
2. 大众点评
这一组毫无悬念了……
3. 咕咚网
从壁咚到咕咚,不知道对你“有用”吗?
4. 墨迹天气
文案无悬念,稍微长了点。
5. 荔枝FM
这个预告活动比较好,以明星为吸引,推出热门节目。
6. 芒果TV
《爸爸去哪儿》回归到芒果TV,借势话题推出节目消息。
7. WeMedia
我猜到你遮盖的是什么了……
汽车组
1. 一汽奔腾
遮住的大概是一款奔腾的新车吧?
2. 哈弗SUV
国民SUV,有品!
3. 一汽丰田
用填空题做知识普及推广还是不错的选择!
4. 北京现代
“有料”与下面的预告文案结合还不错,这个借势就是为了推18日的一个发布会。
5. 宝沃汽车
没有悬念的品牌借势……
这一场群嗨的话题营销,还在扩散中,更多品牌参与其中,借势话题热度,贡献粉丝关注,互赢的互动中让话题阅读数飙升。
其实此次互动营销,一点资讯作为发起者,在报纸广告引爆、社交平台互动话题之外,也投放了大量线下广告,以地铁、户外大屏、公交车体等广告为主,对势能的营造起到了立体包围之势。
与热点结合的户外广告
地铁广告
地铁广告
公交车体广告
在各大品牌玩得正嗨时,一个为网友准备的H5推出,不是品牌专属,普通网友也可以通过H5应用自己定义制作一个#逼死强迫症的一点#话题,文案可以自己写,也可以选择模板。
我把此次营销的链路做了一张图分析一下:
以线下强势广告作为互动营销的重要氛围营造,通过报纸广告作为“导火索”,不断递进式悬念以及大V等意见领袖的揭秘,再到10月14日,官方发起一个#逼死强迫症的一点#互动活动,引发各大品牌的借势异业合作互动,然而发起者并没有停止,通过面向C端用户的H5让整个活动完成全民轰炸。
从上面欣赏了部分借势品牌的文案海报,以及梳理的链路,这些有着既定套路玩法,又有品牌借势的惊喜,对于造势的企业来讲,这是一套值得借鉴的玩法。
有很多人会觉得,营销为什么都是套路,没有套路的是突发事件,或者是一场危机,在预定的策划中,有预料到的,也有惊喜或者不足,各种链路是为了执行更顺利。
值得借鉴的亮点
这场由一点资讯发起的品牌狂欢,有哪些值得借鉴的亮点呢?
1. 品牌LOGO与名称的深度传递
这次对一点资讯的LOGO,及“一点”,还有Slogan“你想要的,一点就够”都是很不错的传递。
2. 众多品牌参与的粉丝互补及产品结合
此次多品牌联动,其中从快消、汽车、互联网等众多行业的知名品牌,其粉丝年轻化、社会化,交叉互补,同时每张海报下面都有对XX频道的关注提醒,又引导到一点资讯平台上。
3. 巧用报纸媒体引爆话题
用报纸做广告引爆的案例有很多,单纯讲悬疑,时间间隔不能太长,要不容易被遗忘或者被竞品借势,在报纸投放广告,重点还是作为导火索,需要通过新媒体做引爆。
4. 利用社交平台增强粉丝参与
在企业策划事件营销上,最怕的是按照既定套路的自嗨。如何让更多品牌参与,同时转化粉丝,让更多普通用户参与才是营销价值,比如此次多品牌的联动推动用户参与填空题,各品牌微博下面互动量不错,同时推出H5让普通网友也可以制作自己的话题。
这一次一点资讯的投放规模应该不是小数目,但是从线上活动看,貌似在多品牌联动上更多是品牌契合引发的品牌自愿参与。类似这样的策划每年都有一些不错的案例,如果你可以策划某某体,且能引爆一个行业甚至全行业,创意自然是成功的。
6、新媒体为什么要追热点,如何追热点
一、为什么要追热点
1,热点是最好的爆款选题,容易有大的流量基础。有利于从零开始做微信公众号。
2,性价比高。事件大背景和性质已经确定,不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需要独特的切入角度。
3,不追热点,发别的也没人看。
(不能去现场的情况下,可以从网上寻找到参与者进行采访)
二、热点有哪几种类型?
A.事件型(突发/可预测; 全民/行业)
B.节日/纪念日型
C.文章/H 5/视频/综艺/影视引爆型
D.行业话题型
A.事件型(突发/可预测; 全民/行业)
突发: 鹿晗关晓彤/林丹出轨/王宝强事件; 九寨沟地震; 辱母案一一社会、民生、娱乐热点、麦当劳“金拱门”; 周杰伦“小仙女”; 海底捞――互联网语境热点
可预测:引力波、高考、诺贝尔奖、苹果发布会、奥斯卡、春晚、奥运会....
(9年后,我还是没能跑出去)
B.节日/纪念日型
节日: 春节、妇女节、情人节、七夕、父/母亲节、教师节、五一、+一、双+一、双旦、
中秋、节气、各种小众节日
纪念日: 张国荣、迈克尔杰克逊、乔布斯、马航、地震、奥运会....
不容易做出太热的
(咪蒙:七夕,我在民政局排队离婚)
C.文章/H5/视频/综艺/影视弓|爆型
文章中年危机、2000万人假装生活、“罗一笑“”事件、咪蒙五万助理、李文星事件....
H5 :腾讯一元画、网易新闻系..
综艺:《中国有嘻哈》
影视: 《人民的名义》、《权利的游戏》、《欢乐颂》、《白夜追凶》、《我的前半生》
(咪蒙:其实,99%的自闭症小朋友都不会画画
GQ FUN 假如《人民的名义》拍小鲜肉版,这些演员最合适)
D 行业话题
互联网:共享单车、新零售、微信新功能、iphone、王者荣耀
不同行业有不同的行业话题
三,追热点的注意事项
A.追热点最常犯的错误是?
慢
B.什么样的热点应该/不应该追?
符合自己的定位
C.什么是追热点的最佳时机?
要有对互联网语境的大判断。流量点是波浪型的,要把握到最高点
D.什么是追热点的最佳姿势?
四,什么是追热点的最佳姿势?
A.全面梳理热点事件始末
B.深护热点人物故事
C.从热点中某一话题或某一角度切入,展开讨论(双十一背后的那群人)
D.深刻剖析,分析情绪相关点,找到选题角度
五,如何培养自己追热点的能力
A.多留意朋友圈消息,多看微博热搜,多多阅读;
B.观察、思考、反推、复盘、总结;
C.写是基本功,信息搜索是必要条件,巧妙切入是爆款起点,同理心是加分项;
D.好的新媒体运营是同理心+选题能力的完美结合
7、新媒体与自媒体到底有什么区别???
一、什么是新媒体
所谓的新媒体就是相对于传统媒体(报刊、广播、电视等)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媒体形态,包括网络媒体、手机媒体、数字电视等。新媒体概念比较宽泛,是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通过互联网、宽带局域网、无线通信网、卫星等渠道,以及电脑、手机等终端,为用户提供信息和娱乐服务。严格地说,新媒体应该称为数字化新媒体。
二、什么是自媒体
自媒体(又称“公民媒体”或“个人媒体”),是为个体提供信息生产、积累、共享、传播内容兼具私密性和公开性的信息传播方式,是指私人化、平民化、普泛化、自主化的传播者,以现代化、电子化的手段,向不特定的大多数或者特定的单个人传递规范性及非规范性信息的新媒体的总称。自媒体平台包括:博客、微博、微信、百度官方贴吧等网络平台。
自媒体的技术是互联网时代必不可少的技术。互联网+最重要的就是互联网思维,互联网上缺的不是产品,而是销产品的人。如果你要把自己的产品在互联网上销售,就必须用到营销这种技术,可以给你的产品带来大量的精准流量。我联合互联网上的一些网络营销大牛,组建了这个群,前面是1 5 3中间是六 五 九,后面是 九 三 4,把他们串联起来就可以了。如果不是想学习最前沿的网络营销,不要加。不是真心想进步的,不要加。如果你希望玩转互联网+,成为营销大神,那么欢迎。
三、新媒体和自媒体的区别
1、被动与主动:同样依赖网络Web2.0的支持,自媒体几乎完成了新媒体能完成的所有任务。用户由被动地接收互联网信息向主动创造互联网信息发展,从而更加人性化。
2、自主权:自媒体与同样以网络为依存的新媒体相比,它拥有了更大的话语空间与自主权,使用者可以自由的构建自己的社交网络等。自媒体成为了草根平民大众张扬个性、表现自我的最佳场所。所以从中文的字面意思来讲,自媒体的"自"还可以理解成"自由度"较之过去的"新媒体"有了明显的改善。
另外,有人会问 自媒体属于新媒体吗 ?小编觉得自媒体继承了新媒体的传播特点,是对新媒体的升华,也在新媒体的范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