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新媒体 > 新媒体记者

新媒体记者

发布时间:2020-08-14 23:17:58

1、如何当好新媒体时代的记者

一是必须以先进技术创新为支撑,紧盯技术前沿,瞄准发展趋势,不断以新技术新应用创新媒体传播方式。
从传播技术角度看,媒体的发展总是与技术的创新紧密联系在一起。新兴媒体诞生和发展的过程,实际上就是网络技术和信息内容相互结合与发展的过程。技术与内容互为支撑、相互融合,是一体之两翼、驱动之双轮,共同构成核心竞争力。传统媒体要生存发展,必须顺应互联网传播移动化、社交化、视频化的趋势,积极利用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推进新闻生产,利用移动互联网技术实现超越,利用微博微信技术拓宽社会化传播渠道,把当今可用的技术都囊括到我们视野中来,进入到我们的项目设计,把长期积累起来的内容生产优势、传播公信力优势与新兴媒体的数字技术、多媒体传播、多元交互等技术优势充分结合起来,才能取得融合发展的最佳效果。
二是必须以内容建设为根本,进一步增强媒体信息内容的核心竞争力。
新闻媒体是党和人民的喉舌,内容永远是根本,是决定自身生存与发展的关键所在。推动媒体融合发展,在强调技术引领和驱动的同时,要始终把内容建设摆在十分突出的位置,以内容优势赢得发展优势。要在品质上追求专业权威。传统媒体在信息采集核实、分析解读等方面,有着新兴媒体无法比拟的优势,必须最大限度地把这个优势发挥出来,延伸和拓展到新兴媒体。要在传播上注重快捷精简,多生产精准短小、鲜活快捷、吸引力强的信息,在传播中抢得先机。要在服务上注重分众化互动化,认真研究用户的不同需求,有针对性地生产特色信息产品,点对点推送到用户手中,做到量身定做、精准传播,提高新闻宣传的实效性。同时,加强媒体与用户间的互动交流,吸引用户提供新闻线索、报道素材和意见建议,提高用户的关注度和参与度,在互动中参与,在参与中传播。要在展示上实现多媒体化,以多样化的展示、多介质的推送,实现内容产品从可读到可视、从静态到动态、从一维到多维的升级融合,使我们的新闻报道动起来、活起来。
三是必须以机制创新为动力,加快改革步伐,建立适应融合发展的组织结构、传播体系和管理体制,为融合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2、记者利用新媒体发现新闻的事例谁有吗?

很多啊,新媒体时代的来临,为记者带来了大量的素材,而记者现在也必须有全媒体的职业素养。类似上海黄浦江死猪事件,重庆雷政富事件,都是微博先爆出来,记者去采访的。

3、随着各种新媒体的出现,记者这个职业的未来会是怎样的一种形态存在

新媒体的出现只是补充了一些视角,但是对于记者这个职业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影响。传统的主流媒体依然是存在的,官媒就更不用说了。

4、新媒体编辑是做什么的?工作内容是?

1、根据网站(含微信,微博、博客、论坛)发展的总体方向,策划、建设相关版的栏目;

2.负责网站权的相关栏目的信息搜集及编辑工作;

3.负责网站的内容的日常更新、维护、审核及其发布等工作;

4.负责网站的文章的撰写、整合及优化等相关工作;

5.负责微博微信的内容发布、粉丝互动、话题制造及其活动执行;

6.跟踪分析微博及微信等微媒体的数据分析;

7.对互联网有浓厚的兴趣,善于捕捉网络中的热点,思维敏捷有创新。

对于一个新媒体编辑而言,还需要有以下三方面的必备素质。

第一,敏感。敏感的人更适合做媒体,尤其新媒体,因为要更在意趋势,无论是纯媒体,还是企业的新媒体,对趋势的把握都是关键,要在众多趋势中,坚持自己的取向。敏感的第二个意义是,对要点的快速领悟。他要能够从别人的谈话中,快速提炼即将要写的文章的核心,可能就是标题。

第二,整合。新媒体的编辑记者,整合素材、资源的能力要强。

第三,文采,包括所谓的网感,有时候就是皮毛而已,只不过是一些叛逆的俏皮话。若是写商业财经文章,没有深厚的商业逻辑功底,很难把事情剖析的鳞次栉比。当然,行文独具一格,是一个作者有生命力的基本表现,你独特才证明你有活力。

5、一个真正的新媒体人应该具备哪些条件

一个真正的新媒体人应该具备以下条件:

1、文案

作为一个新媒体运营者,写文案是最基础的能力,写出来的文章要尽可能地被更多人喜欢、点击,这才是关键。平时要多写作积累。

2、具备捕捉时事热点的能力

无论是社会热点新闻还是行业热点资讯,都要比别人更敏感一些要学会快速跟进热点。 

3、积累渠道的社交能力

渠道推广在新媒体运营中也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所以在平日里对于渠道的积累也是非常重要的工作,积累渠道最重要的是与人沟通打交道的能力,因此基本的社交能力也是新媒体人要具备的能力之一。

4、用户运营

新媒体运营要与用户建立良好的关系,时常与用户交流,明白用户真正的需要,改进创新产品,达到很好的用户体验。

5、规划好平台内容的能力

内容建设是在平台搭建初期就要完成的工作,后期虽然也可以变化,但是主体是一定要定下来的,主体一旦确认了,以后就不要再变换了,千万记住平台的调性一定不要轻易变化。没有内容、内容质量不高都是留不住粉丝的主要因素。 

(5)新媒体记者扩展资料

发展历程:

根据新媒体使用主体及受众群体的变化,新媒体的演进历程可划分为精英媒体阶段、大众媒体阶段以及个人媒体阶段。

1、精英媒体阶段

早期使用新媒体的人群在媒介受众群体中属于少数派团体,他们具有前卫的媒介传播意识,也掌握着更先进、更丰富的媒介资源,是新媒体的第一批受益人群。

2、大众媒体阶段

由精英媒体向大众媒体发展,离不开媒介技术进步所带来的传播成本的下降,新媒体以更低廉的传播成本、更便捷的传播方式以及更丰富的信息传播内容成为一种大众媒体,其传播的内容及形式从某种程度上甚至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以及对媒介本质的理解。

3、个人媒体阶段

伴随着新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及普及,以往没有占据媒体资源和平台,且具备媒介特长的个体,开始逐渐通过网络来发表自己的言论和观点,通过平台展示给受众,这是个人媒体阶段到来的一个标志。

6、怎样利用新媒体能够成为记者行业的精英

文/调戏电商创始人:冯华魁经常有人跟我说,据说你的调戏电商做的挺好的,我们企业也想找个新媒体编辑,你觉得啥样的合适啊?每当听到这个问题,经常感觉一头雾水,脑子里无数个场景再现,试图总结一套新媒体素质大全,但一直想不到新媒体从业者,到底需要什么样的特殊素质,总不能说要有网感,懂互联网文化,最好90后,还要勤奋,有责任心……如果只是提这种要求的话,几乎是废话,你依然不能对自己的新媒体编辑有一个清晰的画像。直到最近调戏电商自己需要招编辑记者的时候,我慢慢梳理出,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新媒体编辑记者:第一,敏感。没想到吧,居然是敏感!敏感的人更适合做媒体,尤其新媒体,因为要更在意趋势,无论是纯媒体,还是企业的新媒体,对趋势的把握都是关键,更关键的是,要在众多趋势中,坚持自己的取向,而不是所有趋势都追逐,有些趋势会破坏你的价值观。什么?价值观?新媒体还需要价值观?不是什么热追什么吗?当然不是,你对趋势的敏感,不能让自己随波逐流。敏感的第二个意义是,对要点的快速领悟。他要能够从别人的谈话中,快速提炼即将要写的文章的核心,可能就是标题,很多时候,我都是在采访还没结束,就知道自己要写的文章主题是什么了,剩下的只是围绕这个主题继续追问或者串联其他材料。第二,整合。新媒体的编辑记者,整合素材、资源的能力要强。整合素材,很简单,资料那么多,哪些是真是假?有时候你得到的就是几句话而已,就是别人给你的一个小爆料,你要发展成一篇文章,就要有从素材中发觉关联的能力,跟侦探差不多,多篇报道的意思串联起来之后,你会发现不一样的价值。就好像调戏电商曾写过的《双十一已成赌场》,只是简单的素材整合,但阅读高达3万。整合资源,是对于企业类新媒体编辑的核心素养,一般,这个职位只是从属于市场部下面的一个四五级小部门,大多数情况下,他们只能被动的接受上级的发文命令,自己能整合的很少,但是,必须打开格局,把自己当作企业首席社交官的角色,你会发现整个公司都是你可以整合的对象,你可以从人的角度去阐述产品的故事,谁做了这件事,对谁有什么影响?以前是怎么样现在会怎样别人看了会怎么样?总之就是从人文的角度出发会更好,而不要总是介绍产品,介绍促销政策。要想把整合做好,很明显也是有要求的,你要么有一个自己的思想框架,能把别人的东西装进来,要么你有一个核心原则,比如就是人文情怀,那就把各种资源往这个核心上去靠。调戏电商有大电商战略做底,所以很多企业的o2o做的怎么样,我们一听就知道是否靠谱。第三,才是文采。新媒体编辑记者居然没把文采当作首要要求,你看看,这些年兴起的有文采的90后,有几个长久的?文采,包括所谓的网感,有时候就是皮毛而已,只不过是一些叛逆的俏皮话,很多90后文章写的别具一格,语言也很犀利,但你多看几篇,就发现,行文很空洞,除了有点思想性,非常缺乏商业逻辑的根基,看不惯这个看不惯那个,但那些看不惯大多缺乏商业常识,不了解实情,不知道背后的复杂因素,一股脑盖上思想落后的帽子,而且我们并没有看到很多的建设性。若是写商业财经文章,没有深厚的商业逻辑功底,很难把事情剖析的鳞次栉比。所有的事情都可以找到发生的结构和场景,他的存在是有逻辑的,他的发生是有走向的,文采是为这些内在的逻辑服务的,不能只看文章的文字特别。当然,行文独具一格,是一个作者有生命力的基本表现,你独特才证明你有活力。

7、如何理解新媒体环境下对记者的要求

1,要求鉴别信息的能力要不断提高。新媒体环境的开放性导致信息的鱼龙混杂。
2,要求新闻传播业务能力不断提高。新的媒体形式,新的传播技术都要求记者去适应。
3,新媒体环境下,旧的传播理念受到冲击,新的传播理念不断涌现,要求记者在理念上要跟上时代。

与新媒体记者相关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