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新媒体 > 新媒体偶像

新媒体偶像

发布时间:2020-08-13 08:06:22

1、怎样看待偶像与粉丝之间的关系?

2、为什么今年的“偶像选秀”不火爆了?

同样的配方,同样的味道,没有创新,观众难免会审美疲劳。

2018年两档偶像选秀节目《偶像练习生》与《创造101》大火,“乐华七子”与“火箭少女”两大团体出道,尤其是以男团为首的蔡徐坤,女团中的锦鲤人设杨超越人气大涨,圈粉无数,也加大了各个节目对打造偶像团体的热情。但很显然2019年的两档节目《以团之名》与《青春有你》热度平平,就连接下来的《创造营2》都令人担忧。

“偶像选秀”节目之所以不火爆,最大原因就在于节目对于观众没有太大吸引力,没有新鲜感。2018年的节目之所以很火,主要原因就是节目具有足够新鲜度,中国开启打造男女团模式,使人们对国内偶像充满无限遐想与期待,也非常欣慰我们国家也可以成功打造一支很棒的偶像团体。人人都好奇所有的第一次,然而到了2019年的“偶像选秀”节目模式与之前节目内容不相上下,没有特别吸引人的创新点,自然无法留住观众了。

时间问题。从2018年到2019年,已经开设四挡“偶像选秀”节目,这其中时间间隔太短,造星能力看似很强,实则达不到观众心中所愿。在短时间内好几档节目令人“消化不良”,也许时间拉长会更好一些,如今的“偶像选秀”有太浓厚的商业气息,令人很不舒服。

艺人本身能力也有很大的问题。

2018年出道新人职业能力一般,观众认可度不高。由于去年出道的一些艺人,外界对于他们的质疑声颇多,这也导致观众质疑选秀节目的质量,不火爆也在情理之中。

市场压力较大。2019年开年至现在,综艺节目层出不穷,新旧节目都轮番上阵,吸引了不少人目光,相较于“偶像选秀”节目,许多观众更喜爱看综艺节目,看到一些喜欢的熟悉面孔,有一种满足感,因此在各式综艺节目的冲击下,“偶像选秀”节目也受到了很大影响。

选手颜值原因。这也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早在《青春有你》开播之时,许多人就狠狠吐槽了男艺人的颜值问题,在这个看脸时代中,颜值还是至关重要的。

相比之下,2018年选秀节目中的男女艺人,有人有高颜值,有人话题度高,自然能够给节目引来流量了,总体而言今年的“偶像选秀”节目太过于平静了。

3、初音未来算是新媒体艺术作品吗?

VOCALOID的确算新媒体,就初音未来而言更像一种新艺术载体,和白纸属性一样,让人在初音身上发挥自己的想象

4、2019艺人新媒体指数出炉,肖战为何不敌千玺?

因为易烊千玺出名的时间比肖战早,所以肖战才会不敌易烊千玺!艺人新媒体指数出炉,肖战不敌易烊千玺的原因一共有两个,第一个原因,那就是因为易烊千玺出名时间比肖战早。第二个原因,那就是因为易烊千玺比肖战更年轻!

第一个原因,那就是因为易烊千玺出名的时间比肖战还早!肖战是最近一段时间才出名,凭借着《陈情令》才被很多人熟知。在此之前他并没有那么出名,一直都是默默无闻。但是相比之下,易烊千玺却是早好几年前就已经出名了!

而易烊千玺出名的时候,肖战最多只是一个不温不火的演员而已。因此,易烊千玺不论是在出名早还是在粉丝多的情况下,都是要高于肖战的。而这也是为什么艺人新媒体指数当中,易烊千玺高过肖战的第一个原因了!

那么第二个原因,就是易烊千玺比肖战更年轻!对于艺人新媒体指数来说,他们的考量是综合和全面性的。虽然这个指数意义不算太大,但是却有着一定的参考价值。对于肖战来说,他现在的火爆,在娱乐圈里面算是一枚“小鲜肉”了,因为肖战也还是比较年轻的!

可是,易烊千玺比肖战更加的年轻!从另外一个角度来想,易烊千玺这么年轻就有了这么大的成就。与之相比,肖战和易烊千玺谁更容易被期待,谁的未来更宽阔?

显而易见,肯定是易烊千玺!易烊千玺才二十岁出头,远比肖战更有不可估量的未来。所以这就是为什么在艺人新媒体指数里面,易烊千玺获胜的第二个原因了!

那么,对于易烊千玺的艺人新媒体指数胜过肖战这件事,你们又是有什么看法呢,我的老伙计?

5、近日,独家买断《海贼王》新媒体版权的搜狐网邀请SNH48的汤敏,杨幂,娜扎,孙艺洲等超人气偶像为

网上配音现在有两种
一个是台湾配音(300-400集左右),一个是大陆配音(只有50集左右)
现在明星配音的也属于大陆版,以后会出来的。

6、如何养成小众偶像?

今年最受关注的网综莫过于《中国有嘻哈》,从吴亦凡的一句“你有freestyle吗?”开始,到总冠军PG ONG、GAI的大火,这档节目在今年夏天成功地把一群“nobody”变成了“somebody”,从地下rapper变成了受主流文化认可的艺人,网综时代的造星能力不容小觑。

但说到“造星”不得不提起12年前由龙丹妮亲手打造的《超级女声》《快乐男声》,当年这几档节目捧红了李宇春、张杰等年轻偶像,12年后,她再次打造的《明日之子》选出了颜值不高却才华出众的冠军毛不易,从传统电视媒体走到自媒体平台,时代的变化赋予了偶像诞生、生存以及粉丝模式的新定义。

结合在媒体行业多年的经验,车澈、龙丹妮在会上分享了关于“时代网综的造星”、“野性生长的偶像时代”的观点与看法。

以下为车澈、龙丹妮演讲内容(精选):

《中国有嘻哈》导演车澈:时代网综的造星

《中国有嘻哈》导演车澈

小众文化的大众出口

《中国有嘻哈》是一场有计划的冒险,实际上在今天、在2017年的12月,我们可以认为这个冒险已经成功了,但是倒退回去在2017年的3月份,我们在任何的场合、每一个角落被所有人质疑。在被质疑的时候,我们问自己是不是应该做的事情,本质上爱奇艺的管理层和我们的核心团队都知道这是一件不一定成功的事情,冒险就有失败的可能性,有计划的冒险就是我们知道其中的风险原因承担这个风险。

因为我个人和我的团队一直信奉一句话,就是小众文化的大众出口,这句话不是我们今年讲的,实际从2016年我还没有来到爱奇艺,我跟我的团队和合作者一直在讲这句话,就是什么样的地方能诞生爆款。

我认为爆款只能是从小众文化到大众文化的演化,个人认为任何一种大众文化都曾经是小众文化,我们的流行音乐曾经不是小众文化吗。我当时参与一个项目《加油!好男儿》,应该是当年比较好的电视选秀之一,好男儿也诞生了很多超级明星,但是在好男儿当时运作的时候,我们是一直被批评的,被批评就是好男儿的定义是不是能由这些外貌较好的演员歌手来承担,当时的主流媒体其实给了我们很多的反问。

实际上我个人认为,《加油!好男儿》也是中国第一批花样美男的集体展示,十年之前花美男这个概念是小众文化,当时社会的认知和主流媒体对花样美男的概念不是很认可,十年之后我们看到它的发展非常好。到今天,连街上的阿姨大妈看到长得帅的男孩子都会说这是小鲜肉,没有质疑。

小众文化向大众文化蜕变中是容易产生这样的爆款的。早了就是先烈,踩中就是爆款,晚了就是从流,这个非常准确。为什么《中国有嘻哈》通过一个节目可以生产这么多嘻哈歌手让他们从素人到嘻哈艺人,之前这一块完全没有被开发,小众文化的大众出口什么时候都成立的,无论从艺人还是内容方向,基于这个判断,爱奇艺在青年文化、街头文化上还会不断开发。

社交媒体的非线性运营

新浪微博真正帮助我们做到了网综的非线性运营,电视综艺有线性的运行规律,就是第一集播完播第二集,之后第三集,我们所有的新文化体也是跟这个走,第一集播出之后,你出的话题可以上热搜,之后第二集再上热搜,以此反复。

但这件事在《中国有嘻哈》完全被打破了,线性的播出逻辑被打破了,这件事当时我们被垢病了很久,就是因为录制跟播出之间有时间差距,总决赛录制有一段是直播给所有的观众看,观众通过这个直播看到的《中国有嘻哈》的四强,看到第四个人,但这个人当时在播出的节目中还没有复活,这个像一个bug。但新浪微博的讨论让我们形成了一种,所有人在社交媒体上分享他们的观感,他们的逻辑线不同,从而形成碰撞混战。

社交媒体为偶像引流

首先,新浪热搜这件事非常夸张,最多的一次,热搜中的十个我们占了九个,除了一个是推荐。当时《中国有嘻哈》什么都是热搜,新浪微博普及的东西不光推广这个节目,实际推广了嘻哈文化本身,因为像freestyle这种词都是嘻哈文化的专业词汇,但是现在被推广成大众词汇,大家把怼换成diss,还有flow等一些词。

不管这个节目有多火,必须承认这些嘻哈歌手毕竟不是主流的艺人,但是他们在新浪微博上用明星打call团的形式跟主流明星无缝对接,在他们从素人变成明星的过程中产生了巨大作用。因为有这么多线上的明星帮他们打call,观众会把他们划为同一种人,这对他们成为主流明星来说至关重要。

其次是涨粉,他们一共涨了2085万粉,通过新浪微博的涨粉可以看到他们真正完成了这种蜕变。这些嘻哈选手非常会玩,他们在微博上互动,PG ONE自己发图,跟范冰冰互动,包括他们的直播。新浪微博的玩法非常好,当时我们的赛制是有投票的,新浪微博的官方线上投票、线下的拉票会,热门的短视频还有新浪的微博故事,有特别劲爆的点。所以实际上微博的投票包括微博故事这些产品,对当时《中国有嘻哈》整个网综运营产生了非常好的后果。

哇唧唧哇娱乐文化有限公司总裁龙丹妮:野性生长的偶像时代

这个时代发生很多变化,我们以前理解的明星都是基于一个传统的行业,比如说电视媒体、春晚、爆红的电视剧,让所有明星成为家喻户晓的偶像。但这个时代告诉我们,我们在不同的圈子制造不同的偶像就可以了。

哇唧唧哇娱乐文化有限公司总裁龙丹妮

1平台+0粉丝=X超级偶像

一个平台加一个零粉丝的素人造成一个X的超级偶像,这是今天互联网急速发展的时代产生的。仔细分析偶像成名经历仍然逃不过媒体曝光平台资源、优秀的团队、产品的力量,可是经过我的研究,这个时代的偶像从传统媒体到电视媒体到互联网媒体,在1+0的情况下,我们这个时代的偶像的DNA是什么,这个时代的互联网DNA,就是different nets answer。

different根植于多元化的不同,我们以前说一个人与众不同,更多是强调这个人的行为方式和成长背景,但是随着今天技术的发展,现在想让年轻人觉得你给我的东西是不同的。

荷兹是我们《明日之子》里的二次元偶像,是我们人类选秀历史上第一次出现了二次元人物,这个划时代的意义今天不好说,当时荷兹刚出来的时候都很反感他,说为什么要假人跟他PK,我们当时做这个不是噱头,因为我们不需要耗费巨大的金钱和成本去设立这么一个人物。但如果十年以后,我们再说2017年夏天我好像参与了一个比赛,是全球历史上第一个二次元人类参与和人类竞技的比赛,你想有多么牛。

偶像的重新定义

偶像在这个平台上,我们发现不到两年所有的定义都被推翻了,从包装到才华等。两年前我们说小鲜肉当道,所有人身价不菲,因为有马太效应和延续效应,但是突然有一天我们发现,《明日之子》冠军是毛不易,是中关村工作人员的长相,会觉得怎么就是他?他诗一般的原创能力,诉说这个世界的敏感洞察善意和憧憬,我们现在的世界有的音乐可以撩妹,有的可以疗伤,但毛不易的音乐是对生活在这个时代的人的温和,不是diss,而是坚定的鼓励。我们总结三个字“丧暖燃”,毛不易是典型代表。

一个人本身真实内在加上平台能力加上优秀的团队,再遇上机遇才可能红,比如我刚刚说的毛不易。在这种严格意义下,如果不是科班出身还能俘获几百万粉丝,这就是现在网络技术飞速更新还有我们时代价值多元化包容,以及对才华的重视给我们带来的红利。找到自己的特色,然后把自己丢出去,都有可能被认知,这是自媒体和互联网时代带给我们每一个偶像自身才华和价值的重新认知和定义。所以我完全相信未来的偶像,只有从多元化价值甚至小众化价值的势头缝里才能引起真正的共鸣和追捧。

粉丝商业模式

如今的偶像制造早就从传统的名师高徒人才培养模式,变成了非常明显的粉丝模式,小到每次的应援、造型,粉丝团队专业资源整合能力,不亚于任何一个专业的公司和公关公司,更重要的是他们比任何一个公司和公关公司投入了更多的热情。这种由粉丝主导发起的内容层出不穷,如同一个个闪光灯。

所以我回头说,Nets就是我们把聚光变成闪光,在新媒体时代,我对偶像的理解是聚光,通过不断的粉丝养成,十个、二十个、五十个站点的建立,建立高热情高素质的粉丝团体,在不同的渠道多频次高闪光的发声,从聚光灯到闪光灯,形成我们在这个新的时代对偶像这个产品的认知和打造思路。

新时代的信息复合性

我自己和我的团队将近做了20年节目制作,有15年是关于年轻人和偶像制作这件事,我非常深刻的感受到,以电视电台纸媒为主导的时代,经纪团队和明星只需要一场(发布会)就可以了。可是这个时代,几乎是无死角的信息与日俱增,我们又要商业开拓还要会策划热搜还有卖萌,懂直播、抖音,还有AR、AI,还要对未来的音乐和高科技有惊人的洞察力和捕捉能力,很难。这就是如果我们在这么复杂的时候,我们还要在一个圈层有我们自己的超级偶像,要爱这样复合式先天预判性的运营团队,这是新时代的复合性的工作模式。

其次,消息传递方式则从告知变为互动。以前开新闻发布会告诉你,我要发专辑。现在是互动,所以一条微博胜万金,明星偶像首选发布平台是微博,恋情告白、结婚、生儿育女、八卦绯闻、你错我错、事实是什么都在这里进行发布。从偶像和粉丝的关系看,从偶像的嘴里亲口说出的,真实性远远大于报道。我们一定要在这个时代通过我们自己的自媒体和多元化、可发声的渠道建立起粉丝们可被触摸可被宠爱,可被信仰的圈层领袖。

最后,我们进入了偶像野性生长时代,国民偶像是伪命题,巨星时代一去不复返,多元化价值观是金矿,网络才能带来灵感。偶像进入了野性蓬勃的生长时代,我们要做的是认真面对他们,拥抱他们,让真正有才华的偶像闪闪发光。

7、新媒体短视频的创作要素是什么?

创作要素有技能分享、幽默搞怪、时尚潮流、社会热点、街头采访、公益教育、广告创意、商业定制。

特点:

不同于微电影和直播,短视频制作并没有像微电影一样具有特定的表达形式和团队配置要求,具有生产流程简单、制作门槛低、参与性强等特点,又比直播更具有传播价值。

超短的制作周期和趣味化的内容对短视频制作团队的文案以及策划功底有着一定的挑战,优秀的短视频制作团队通常依托于成熟运营的自媒体或IP,除了高频稳定的内容输出外,也有强大的粉丝渠道;短视频的出现丰富了新媒体原生广告的形式。

(7)新媒体偶像扩展资料:

类型:

1、短纪录片

一条、二更是国内较为早出现的短视频制作团队,其内容形式多数以纪录片的形式呈现,内容制作精良,其成功的渠道运营优先开启了短视频变现的商业模式,被各大资本争相追逐。

2、网红IP型

papi酱、回忆专用小马甲、艾克里里、等网红形象在互联网上具有较高的认知度,其内容制作贴近生活。庞大的粉丝基数和用户粘性背后潜在着巨大的商业价值。

3、草根恶搞型

快手为代表,大量草根借助短视频风口在新媒体上输出搞笑内容,这类短视频虽然存在一定争议性,但是在碎片化传播的今天也为网民提供了不少娱乐谈资。

4、情景短剧

套路砖家、陈翔六点半、报告老板、万万没想到等团队制作内容大多偏向此类表现形式,该类视频短剧多以搞笑创意为主,在互联网上有非常广泛的传播。

5、技能分享

随着短视频热度不断提高,技能分享类短视频也在在网络上有非常广泛的传播。

6、街头采访型

街头采访也是目前短视频的热门表现形式之一,其制作流程简单,话题性强,深受都市年轻群体的喜爱。

7、创意剪辑

利用剪辑技巧和创意,或制作精美震撼,或搞笑鬼畜,有的加入解说、评论等元素。也是不少广告主利用新媒体短视频热潮植入新媒体原生广告的一种方式选择。

与新媒体偶像相关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