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什么做得比较好的短视频公司吗?
随着社会发展,行业分类越来越精细,专业性也越来越强,正因为术业有专攻,大家都会倾向于找专业的公司进行业务合作,跨地域合作也越来越普遍。至于待合作对象的实力究竟如何?相信很多人都有过困惑。今天就跟大家分享几招,这不仅适用于互联网企业,也同样适用于传统企业。
如何选择合适的合作伙伴呢?主要是七看一比。
第一、看资质。查看对方的工商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是否真实、是否齐全。同时一定要注意看其经营范围,其宣传的业务是否在合法的经营范围内。
第二、看案例。对于一家有业务运营的企业来说,一定会有合作的伙伴、合作的案例,可以让对方发送一些合作的案例,通过之前的案例了了解企业的服务能力。
第三、看荣誉。一般来说,现在的企业对于宣传都是比较看重的。如果企业有了获得荣誉、证书、奖项、客户好评等积极正面的新闻,一定是大力宣传,所以我们通过这些信息也是可以了解到公司的情况的。在此需要提醒大家的是,一定要留意企业是否有一些黑点,比如被吊销执照、被处罚、被曝光等负面信息。如果有这类信息,合作的时候一定要慎重考虑。
第四、看公司。当下社会距离已经不是制约人与人合作的因素。如果允许的话,可以到公司参观,了解其实独立办公的场所,还是商用的写字楼,或者是住宅办公。是注册的公司还是成立的工作室还是个人。如果实在不允许,也可以通过视频连线的方式,现场直播公司的概貌。
第五、看人员。通过人员的数量、人员工作的状态、工作氛围、人员的年龄结构等也可以了解公司的真实情况。
第六、看经营年限。据数据统中国企业的寿命平均在1.9年,也就是意味着很多企业会在2年内倒闭破产。如果一家企业能够存活5年左右,说明企业整体运营是比较良好的;如果一家企业能够存活10年以上,则说明该企业在某些方面一定是有过人之处来支撑其一直存活的。
第七、看公司运营状况及未来规划。前面几点说的都是企业的过去,考察一家企业更重要的是看其未来的发展。一家企业如果想要获得长久发展,其当下的营业收入、业务线设置、未来的发展战略都是需要考察的重点。
第八、多比较。俗话说货比三家,找企业合作也一样,多比较才是硬道理。可能找了一家企业考察了一 翻还是不能确定能不能合作,那就再多找几家企业进行对比。其实市场就是最好的检测器,不能适应市场发展的企业最终都会被淘汰,所以多比较几家企业后,你不但会对各家企业的优势实力有清晰的了解,而且对找合作对象打方法也会更娴熟。
总之,考察一家企业的实力应该多看、多听、多想,保持冷静的分析,客观的判断。因为机会往往属于认真准备的人,而骗局往往属于想占便宜的所谓聪明人,且不可因小失大,捡了芝麻丢了西瓜。最后祝愿您早日找到理想的合作伙伴。
2、短视频,自媒体?
提高粉丝量,做广告带货等
微视上面的短视频内容很多可以下载一个
平时常见的那些短视频达人上面都可以找得到
而且不仅可以刷,自己也可以拍,傻瓜式操作添加各种特效,甚至还可以根据一些模板,直接一键出片
3、短视频内容运营有前途吗
短视频的运营早期就是广告片、MV、宣传片、影视剧编导
随着互联网的进化这一行业逐渐出现了短视频运营分支,可见做好了短视频一样能像“万合天宜”毫无痕迹的跨界来到影视剧、综艺单元发展,前途肯定是有的,但运营这一块负责的内容量大、流量负担大、创意风暴强度高,没有这方面兴趣和忍耐力的年轻人最好从助理开始,多学习专业知识充实自己才能有信心独立去主导这方面的工作。
优势:视频运营的强大优势还在于可以自主创业或入技术股,当你拥有了一定能力后可以回到自己老家发展帮助扶持当地企业、农业发展,也可以通过类似冯小刚这样的大佬从企业拿走一定股份吃长期红利,甚至进军网综行业直接跟电视台合作也完全可以
1、短视频内容大多数人认为是抖音这种几十秒的,或者时长3分钟左右才能刷爆互联网,其实视频时长的变化是创作者自身情况决定的,比如业余创作者本身不具备大量丰富内容的创作因此只能把一些精彩瞬间传到网络上,同时上传作品太多品质参差不齐导致用户喜欢刷刷刷不愿意停留在一个视频时间太长也是主要原因,如何在极短时间内引起用户共鸣或兴趣成了短视频内容的强项,同时它也吸引到了商业资源注意,比如电商、游戏推广、明星访谈、鬼畜视频、解说等
2、短视频长期来看5-15分钟是大势所趋,时长太短注定传播的内容有限无法形成自己的品牌化,诚如“老弟来啦”“奥利给”“你的报应就是我”“美滋滋儿”“我LBW没有开挂”这些词汇虽然很火,但并没有挂钩产生这些名场景名词汇的创作者本身,而是被其他网络用户借去了,只有万合天宜这样形成品牌化的超强ID才能实现无论视频内容怎么传播都会让用户去关注创作这种现象的ID产生者身上。
3、联动效应带动巨大IP市场,互联网就像长江一样绵延不绝,而每一个网红都是长江里的鱼儿,但鱼是有寿命的网红也会随着创作热情下降或者内容跟不上观众需求而逐渐淘汰边缘化,精编5-10分钟和正常45-60分钟的网综未来会是主流,像韩国的“三时三餐”“大逃脱”“闲着干嘛呢”“无限挑战”这样的超级综艺都能拿来改编成网综,只不过参加者成了我们的网红,一边出短视频一边参加热门网综形成联动效应将有效延长网红的艺人生涯,同时也可以为观众呈现更棒的互联网视频大餐
4、我在工作期间老板拍了个短视频,发布到网上做广告宣传,我不想这么做,该怎么办?
要看你怎么想了?你是不是真的需要这份工作?也必须在这里工作,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你就得答应老板,你才能工作的时间很长,如果你不需要这份工作,或不喜欢在这里工作,你直接可以拒绝或辞职,这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
5、不良短视频对青少年负面影如何?
88.1%受访者直言不良短视频对青少年负面影响大。
日前,国家网信办依法约谈了几家短视频平台负责人,并责令其全面整改。近两年,短视频平台吸引了很多流量,观看和制作短视频在年轻人中形成了一种潮流。但一些短视频内容低俗、突破道德底线,造成了不良影响。
日前,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 合问卷网,对2015名受访者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94.7%的受访者观看过短视频,47.0%的受访者制作过。88.1%的受访者直言不良短视频内容对青少年负面影响大。76.7%的受访者认为短视频平 台应是内容把关的第一责任主体。63.8%的受访者希望对短视频平台加大监督管理力度。
62.8%受访者指出短视频平 台对未成年人缺乏限制
90后女孩张琳(化名)在深圳工作,她常上传短视频到微博和几个短视频App。张琳认为,短视频创意点来回那么几个,更多用户加入后,内容同质化愈发严重。“还有的短视频App上首页的门槛低,低俗内容多,有的短视频平台随着用户的扩充,品质也降低了,发现这种情况我就会卸载App”。
北京市某高校研究生刘琪(化名)感觉,短视频平台上某些内容火起来,大都是满足了人们的好奇心和猎奇心理,“比如大冬天冷水洗头、吃活虫子、吃很辣的东西,还有一些女生穿着暴露等”。
调查显示,94.7%的受访者观看过短视频,47.0%的受访者制作过。89.4%的受访者感觉观看或制作短视频的青少年多。
受访者认为短视频平台存在的两大主要问题是对未成年人缺乏限制(62.8%)和内容挑战社会伦理道德底线(60.8%),其他还有:内容低俗,甚至涉及色情暴力(53.3%),盗用他人视频素材(44.9%),标题党多,制造噱头(40.8%),公然售卖假货(28.2%)以及商业广告普遍(23.1%)等。
中国政法大学传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指出,短视频目前存在以下问题:第一是版权问题。现在短视频版权保护刚刚起步,一般都是通过打水印等方式。“按照2016年12月1日起实行的《互联网直播服务管理规定》,这也是必须加的,保证出现问题能够溯源”。第二是侵害他人人格权。“很多短视频暴露别人隐私,比如此前关于‘水滴直播’的争议,还有在街上突然闯入他人空间的恶搞视频。短视频中公开谩骂他人还可能侵害他人名誉权”。第三,涉黄涉暴、低俗的短视频影响文化安全和内容安全。
63.8%受访者希望加大对短视频平 台的监督管理力度
调查中,88.1%的受访者直言不良短视频内容对青少年负面影响大,其中27.3%的受访者认为非常大。
90后女孩夏薇(化名)经常看短视频。在她看来,有一些短视频内容不适合小孩子看,但平台上还是有大量低龄用户。
“有害短视频对孩子的健康成长、特别是精神健康有极坏的影响。”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附属中学老师金红梅认为,短视频有利也有弊,就像电脑,能用于学习也能用于游戏,但游戏真的毁了很多孩子。
“国家现在对短视频的治理是非常正确和英明的。”朱巍表示,现在有害短视频、直播严重影响了青少年的身心健康,“一些有很多粉丝的短视频平台用户,热衷做出格的事情,内容低俗,以丑为美、以恶为善,比如共享单车开锁漏洞、未成年人生孩子、炫富,一些视频制作者不择手段地博取眼球、博出位,不利于青少年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和价值观。而对青少年危害最大的是,这些不良短视频让青少年觉得只要有爆点、爆款,没有知识也能赚钱,上学没有用。”
调查显示,76.7%的受访者认为短视频平 台应是内容把关的第一责任主体。
朱巍认为,视频的筛选、推送不能仅根据流量,必须得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向上向善的互联网文化,引导青少年明辨善恶美丑。
张琳认为,平台自身应该对产品保持高追求,推荐优质内容,在后台要设置审核机制,同时减少广告。用户要有道德意识,多传播正能量。
“除了看到短视频有害的一面,也应该想办法让好的、有利教育教学的短视频获得学生关注。”金红梅认为,老师可以利用短视频进行教学。“比如数学老师,可以将某一方程式的思想或有关故事放进短视频,利用其教学,让学生感受学科文化之美”。
关于治理短视频乱象,调查中,63.8%的受访者希望网信办连同有关部门对短视频平台加大监督管理力度,61.9%的受访者建议对未成年人注册短视频平台、浏览短视频进行限制,其他建议或期待还有:完善网络内容管理机制(57.2%),平台自律,推荐优质合法内容(47.7%),明确短视频平台发布商业广告的合法范围(38.9%),平台加强内容审核(35.6%),为用户提供举报渠道,并及时处理(26.2%)。
朱巍认为,短视频平台使用什么样的算法、怎样的推送模式必须要明确,甚至需要主管部门去审核,进行专门法律规定。此外,平台的主体责任必须落实到位,光靠自律是不够的。“比如未成年人不能做主播这一条,早在2016年12月1号国家网信办出台网络直播相关规定时就明确过。如果立法比较慢,那就用判例的方式,用快速的、严厉的方式来治理”。
受访者中,00后占2.3%,90后占29.7%,80后占51.6%,70后占12.4%,60后占3.4%。学历为初中的占1.4%,高中的占8.6%,专科的占21.7%,本科的占62.0%,硕士研究生占5.6%,博士研究生占0.6%。生活在一线城市的占33.0%,二线城市的占43.7%,三四线城市的占20.1%,城镇或县城的占3.0%,农村的占0.2%。
来源:中国青年报
6、现在做短视频的公司很多,我想知道惊艳传媒和其他公司有什么 不同?
据调查显示,公司和市场上其他的短视频公司最大的区别就是在于核心不同,课堂上的教学内容不是从别的公司学习的,而是我们的运营团队结合自身的实践得出的经验,可以说是十分的宝贵。
7、国内外有没有知名的短视频公司?
有呀,秘乐魔方就是他做的挺不错的,可以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实现最为有效的贡献者分配奖励以及短视频智能分发模式。
8、短视频公司谁知道啊?
秘乐魔方还不错的,这家业务比较多多元化,它不限于短视频账号直播电商等多个垂直性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