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葡萄酒专业毕业可以应聘酿酒师么
一般先从车间酿酒人员或助理做起吧,待有一定经验后可以做酿酒工程师。进酒厂工作一定要耐得住寂寞~
葡萄酒专业毕业的学生多有以下几个去处:1. 去酒庄或酒厂工作,岗位通常是酿酒技术员(男生)、化验员(女士),因为酒厂通常都在郊区,所以酒厂需要的是耐得住寂寞的同学,那些选择在酒厂工作的一定是特别热爱葡萄酒的人,而且一开始去待遇通常都不会很高,包吃住,要一点点学习技术、积累经验,才有可能成为一名优秀的酿酒师。2. 葡萄酒培训,这条路待遇尚可,不高不低,需要考级,就是WSET等专业的证书才可以上岗授课。算是葡萄酒行业中比较轻松的一个了,多在北上广地区。3. 葡萄酒销售,这个岗位需要的人最多,也最赚钱,但是销售就是要辛苦一点。4. 市场/品牌推广等,比如微信公众号、微博等新媒体的运营,品酒会/展会等活动的策划执行,以及其他的推广类工作,比较忙碌,但是也挺锻炼人的,也是比较不错的一条路子。5. 侍酒师,没有专门靠品酒来维持生计的工作,但是确实有侍酒师,不过侍酒师的岗位不多,我身边的同学没有做这个的。6. 公务员,因为葡萄酒属于食品大类,所以可以报考海关、食品检验检疫等部门。7. 其他行业。
最重要的一点,做葡萄酒的人一定要爱葡萄酒,当然葡萄酒的魅力使你接触以后绝对会无法自拔的爱上!
2、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葡萄与葡萄酒工程专业主要课程有什么?
本专业的主要专业课有:葡萄栽培学、葡萄生态学、葡萄品种学、葡萄酒工艺学(国家级精品课程、国家级资源共享课)、葡萄酒品尝学(国家级精品课程、陕西省双语教学示范课程)、葡萄酒化学、葡萄酒工程学原理、葡萄酒市场学、葡萄酒标准与法规等。
3、红酒里为什么有“玻璃渣?
最近有朋友跟我说,他喝一瓶葡萄酒时,居然喝出了玻璃渣,被吓了一跳。
还有酒友反映,开酒的时候,发现酒塞上沾满了亮晶晶的碎渣,不知道是什么东西。
他们都很困惑,这些葡萄酒是不是有问题,还能喝吗?
我告诉他们,这其实是一种名为“酒石酸”的晶体。
1、什么是酒石酸?
这种物质我们平时吃的葡萄、香蕉和酸角中都有。
它非常容易溶解在水或葡萄汁中,却不能完全溶解在酒精溶液中。有的葡萄酒在低温下,来自葡萄果实的酒石酸就会析出变为晶体。
酒石酸本身无毒无害,但若出现在白葡萄酒中,很容易被误认为玻璃渣;出现在红葡萄酒中会被色素染成红色或棕色,更容易被误认为是沉淀。
2、所有的葡萄酒都含有酒石酸
酒石酸来自酿酒葡萄,是组成葡萄酒中“酸味”的重要成分。不过,葡萄的品种本身、生长的气候条件都会影响酒石酸含量。
酿酒的葡萄要比我们平时吃的葡萄含更多酒石酸。有的葡萄品种,如长相思(Sauvignon Blanc)、雷司令(Riesling),酒石酸含量较高;有的葡萄品种,如黑皮诺(Pinot Noir)、马尔贝克(Malbec),酒石酸含量相对低一些。
凉爽气候下生长的葡萄,在花期的新陈代谢过程能积累大量酒石酸;而温暖气候条件下生长的葡萄,尤其是生长季比较长的葡萄,酒石酸含量要低一些。
3、为什么大部分葡萄酒没有这种渣?
原因很简单,在葡萄酒装瓶前,把这种渣过滤一遍。
传统的做法是,利用冬天寒冷的天气,使葡萄酒温度保持在结冰临界点3-4个月,然后过滤去除酒石酸晶体。现代的做法是,利用制冷系统使葡萄酒保持-5至 -10的低温,2-3周后过滤酒石酸晶体。这种做法基本可以保证,葡萄酒装瓶上市后不再出现酒石酸晶体。
Tips:
酒庄在酿制葡萄酒时,发酵罐或储酒罐内壁会生产一层酒石酸晶体,等到葡萄酒装瓶的时候,安排人手把这些酒石酸刮下来,提纯后就可以应用于食品饮料工业。这种粉末就是塔塔粉,做蛋糕的时候能帮助蛋白打发及中和蛋白碱性,使蛋糕更柔韧。
4、哪些葡萄酒容易出现这种渣?
(1)装瓶前没有过滤的葡萄酒。
(2)来自气候较冷的产区的葡萄酒酸度较高,容易出现酒石酸晶体。比如,一些德国白葡萄酒。
(3)长期储存在低温条件下的葡萄酒。
(4)老藤葡萄酒。老藤葡萄吸收的矿物元素含量多,而钾、钙离子与酒石酸结合会形成沉淀。
(5)陈年白葡萄酒。具有陈年潜力的白葡萄酒一般酸度比较高,陈年过程中钾、钙离子与酒石酸结合会形成沉淀,而且陈年时间越长,沉淀越多。比如,陈年贵腐菌。
5、带渣的葡萄酒该怎么喝?
酒石酸晶体来源于葡萄果实本身,对人体无毒无害,而且它尝起来也不酸,而是带有一种沙沙的感觉。这种渣可以通过醒酒去除:
(1)在确定要饮用哪一瓶葡萄酒之前,应该保持酒瓶处于直立状态数小时;
(2)醒酒前需准备好醒酒器、漏斗、滤布和一个光源;
(3)开瓶时,不要摇晃或者转动酒瓶,开瓶之后要透过光源观察瓶底,确定沉淀物并未污染上方液体;
(4)倾倒葡萄酒前,目光要与酒瓶成90度,慢慢倾斜酒瓶,缓缓地将葡萄酒注入醒酒器中;
(5)注意要将瓶中最后有沉淀的酒液留在瓶肩,不能倒入醒酒器中,确保醒酒器中无沉淀。
Tips:
实际上,许多专业人士喝葡萄酒时,并不介意有渣。小编在碧尚男爵酒庄喝贵腐酒时,酒庄并未刻意除去酒石酸;还遇到过勃艮第酒商喝陈年老酒时,对杯底沉淀并不介意,并品尝了一番。
6、酿酒师“故意”留下这种渣
在一些气候寒冷的产区,比如德国,常常面临葡萄不成熟的问题。如果葡萄酒中能析出酒石酸,说明酿酒葡萄在采收时苹果酸含量低,也就是葡萄成熟状态理想。
反之,在一些气候温暖或炎热的产区,酿酒师也会避免过滤酒石酸,因为这里的葡萄酒容易酸度不足,而葡萄酒需要高酸度来保持鲜爽口感。
有的酿酒师,尤其是酿制顶级葡萄酒时,追求“最大程度地减少人工干预”,他们也不会过滤酒石酸晶体,因为这样会破坏酒的结构,影响酒的品质。
不过,绝大部分生产商都认为,消费者更想要清澈干净的葡萄酒。
识货的人,才懂你。
毕竟大多数人不认识这种晶体,如果喝酒时看到它,很容易认为酒有质量问题,甚至误以为有玻璃渣。
红酒百科全书,中国领先的葡萄酒新媒体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红酒知识(hongjiushi)为你解说
内容来源互联网,无法核实真实出处,如涉及版权,请联系小编删除,谢谢
4、谁有 红酒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居民收入水平持续提高,加上政府促进内需政策的实施,促使国民未来消费能力和消费信心得到提振,有效刺激我国居民对葡萄酒的消费需求。
同时,国家产业政策支持、葡萄酒行业发展势头良好,推动我国葡萄酒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前瞻产业研究院《互联网对中国葡萄酒行业的机遇挑战与应对策略专项咨询报告》数据显示:2012年底,我国规模以上葡萄酒企业(指年销售额在2000万元以上的企业)的葡萄酒产量达到138.16万千升,平均每五年翻一番,近十年的复合增长率为16.98%,近五年的复合增长率为15.75%;规模以上葡萄酒生产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从47.68亿元升至438.46亿元,增长了8.19
倍。2013年,由于消费市场的改变以及进口葡萄酒持续冲击的影响,我国葡萄酒行业景气度下滑,产量降至117.8万千升,规模以上葡萄酒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降至408.17亿元。2014年,行业发展状况稍有回暖,规模以上葡萄酒生产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为420.57亿元,较上年上升3.04%,产量下降了1.44%至116.1万千升。到2014年底,全国规模以上葡萄酒生产企业达到217家。
我国葡萄酒需求快速增长的利好发展势头吸引外国葡萄酒不断进入中国,给国内品牌葡萄酒生产企业带来较大冲击。2008年以来,我国葡萄酒进口量一直保持较快增长,进口量和进口金额分别以年均24%和31%的增长率逐年增长至2012年4.26亿升和25.73亿美元的水平。2013年的中国进口葡萄酒总量为4.06亿升,同比下降4.65%,进口葡萄酒总额为
23.98亿美元,较2012年下降6.83%。2014年中国进口葡萄酒数量基本持平,全年进口葡萄酒4.09亿升,同比增长0.87%,进口葡萄酒总额为22.13亿美元,同比下降7.69%,进口葡萄酒对柜内市场仍有一定冲击。
2006年以来,国内葡萄酒行业的利润率总体保持上升态势,主要原因为在葡萄酒市场需求旺盛的态势下,葡萄酒产品销售价稳步上升,基本抵消了包装成本及其他费用上升带来的影响。2008年金融危机发生后,行业的利润率出现了短期波动,但2011年恢复到历史最好水平。2012年,我国葡萄酒行业利润率出现下滑,主要是由于进口葡萄酒的不断增加给国内葡萄酒企业带来较大冲击:至2013年,国内葡萄酒消费市场出现变化,高档葡萄酒销售下滑较大,加之进口葡萄酒对国产葡萄酒市场的持续性冲击,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行业利润率水平。2014年的行业数据显示,葡萄酒行业在消费结构和进口酒的冲击下利润率进一步下滑。
一、未来三到五年中国葡萄酒市场将会出现高速增长
中国几千年的文明史,没有哪个时代离开过酒,“无酒不成宴,无酒不欢”,这虽然更多说的是白酒,但是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的饮酒习惯也在发生着悄然变化,这种变化我们身边随处可见,那些还在酒桌上拼杀白酒的几乎都是60、70一代人,40、50一代身体已经不能再允许太多折腾了,而80、90后是改革开放后成长起来的新一代,他们的饮酒习惯明显不同于他们的父辈了:什么感情深一口闷,感情浅添一添,那种被动的饮酒方式在他们身上已经不易见到了,取而代之的是更生活化、更自由地饮酒了。
未来3到5年,80后一代将逐渐成为社会的主流,这一代人对葡萄酒的喜爱将远超过白酒,因为80、90年一代的消费习惯变化,未来白酒市场将有一大部分会被葡萄酒所取代。
近年来无论是国内外葡萄酒企业,还是葡萄酒知识传播培训机构都在积极地推广葡萄酒知识。几年前这些还都是少数精英阶层才可涉及的,葡萄酒也被认为是高端大气上档次的奢侈品,可也就是几年时间我们再看,很多葡萄酒培训已经深入到二线城市,而且葡萄酒市场推广更是已经深入到三线城市,浙江、福建等沿海省份甚至已经到乡镇一级市场。葡萄酒知识的普及度也越来越高,葡萄酒在中国老百姓心中已不再那么神秘和高不可攀,在未来3到5年内相信葡萄酒知识在中国会越来越普及。
互联网、微博、微信等新媒体这几年在中国迅猛发展,她们所带来的影响力中国老百姓已经切身体会到,新媒体不但带来了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更推动了传统商业模式的变革。新媒体是新时尚,葡萄酒是时尚品,所以当葡萄酒遇上新媒体,必将掀起行业波澜。也买酒、酒美网等新媒体与葡萄酒的结合,已经彻底终结了葡萄酒行业的暴利时代;微信等的快捷分享让无数菜鸟都变成小半个专家。这些新媒体毫无疑问未来几年仍将会高速发展,这将会在很大程度上为中国葡萄酒市场发展推波助澜。
行业内统计,中国葡萄酒目前仅300亿左右的市场总量,相对于白酒数千亿市场来说目前还只是“小兄弟”,但是随着人们消费习惯的改变,加之葡萄酒知识的普及以及新媒体的推波助澜,我们相信未来3到5年中国葡萄酒必将会高速增长,甚至会出现暴发性增长。
二、国产葡萄酒行业的三大难关
中国葡萄酒市场简单来看可分为国产酒与进口酒,未来到底谁更有机会搭上中国葡萄酒市场高速增长的“动车”呢?
国产葡萄酒目前主要是张裕、长城、王朝这三大品牌,也就是传统定位认为的行业第一阵营,第二阵营目前也就威龙、华东等,第三阵营主要是一此地方性品牌,如云南红、汉森、通天、皇轩、怡园莫高等。实际上中国葡萄酒行业发展是比较畸形的,国产葡萄酒行业明显的三大现象是:一、第一阵营体制受限;二、第二阵营后劲不足;三、第三阵营难以突破。
深入分析三大现象背后是国产葡萄酒行业存在的三大问题,这三大问题在未来3到5年仍将是制约国产葡萄酒发展的三大难关。
难关一:体制关。国内一线酒企,无论是白酒还是葡萄酒,大多还是国有体制或受国有体制的影响。国产葡萄酒企业最明显的就是王朝,应该来说,王朝真正是中国葡萄酒品牌的代表,但是因为体制受限,这些年来几乎没有发展,南部的改革刚见成效又被体制的框架活活拖死;再说说长城吧,中粮兼并后几经折腾仍然没有走出误区;发展相对好一些应属张裕了,改制给其带来了发展的澎湃动力,但第一阵营如果仅此一家发展仍然不变改变行业的大格局。
难关二:底蕴关。中国白酒文化历经几千年传承,源源不断,底蕴深厚,所以才能支撑其品牌的高附加值。而相对于白酒,现代意义上的葡萄酒在中国真正发展也才30余年,尽管这些年来业界有人在谈中国西部也有几千载的葡萄酒史,但那终归也只是在业界谈谈而已,历史的断档是无法去修复的。相比欧洲几千年葡萄酒发展史,我们的葡萄酒明显存在文化底蕴上的不足,正是因为这一重要原因影响了国产葡萄酒品牌附加值的提升,这一点是中国葡萄酒最难以突破的一关。从当前国产葡萄酒行业现状来看,行业本身还难以形成合力(这部分内容另撰文研讨)来引导国民对于国产葡萄酒价值的进一步认知。实际上业内都知道2011年在北京举办的一场盲品比赛中,来自宁夏产区的葡萄酒击败了法国波尔多名庄酒,再现1976年那场经典的美法葡萄酒大赛之盛况,这足够说明了中国葡萄酒这些年来所取得的发展,可这些信息也仅在行业内流传。笔者从事一线国产葡萄酒营销推广多年,常遇到消费者对于国产葡萄酒的不认同,初遇时十分懊恼,理性分析后也淡定多了。这一难关的突破需要国产酒品牌形成合力,特别是第一、二阵营的合力引导,可现实是只有张裕一家在极力呐喊,王朝、长城都还深陷在自身的泥潭中苦苦挣扎,而威龙却主打“有机”概念自立门户了。所以这一关将是未来3到5年内国产葡萄酒难以跨越的最大障碍。
难关三:价值意识关。国产食品这几年不断被曝光的阴暗面在葡萄酒行业也存在,2011年央视曝光了河北昌黎一带的假酒事件,2012年张裕的药残门事件沸沸扬扬,山东烟台一代至今仍然能大量提供所谓的“超低价原酒”。国内食品行业从业者的行业自律仍然令人担忧,这是从加工业方面来说的。另一方面国内市场竞争的无序性也导致渠道商一再压缩采购成本,迫使制造企业一再压低制造成本,乃至以次充好,造成恶性循环。这两方面的问题归结起来都是行业从业者的价值意识和道德意识缺失,这一问题的解决也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实现的,所以未来3到5年也将会成为影响国产葡萄酒发展的一大难关。
三、进口酒市场潜力巨大
我们分析了国产葡萄酒因为三大难关不易跨越,未来3到5年难以取得突破性进展,但是中国葡萄酒市场高速增长已是必然,所以进口酒巿场机会巨大,这种机会也源自于进口酒自身的几大优势:一是中国老百姓还是认为进口品牌文化底蕴相对深厚,特别是旧世界地区的品牌,葡萄酒行内有句话:老外是看酒喝酒,咱中国人更多是看人喝酒,意思说的是中国人特有的“面子”文化,喝进口酒比喝国产酒更有面子;二是相比国产酒,进口酒的品类更丰富,消费者可选择性更强,先不去说葡萄酒新、旧世界共有多少产区,每个产区又有多少种自己的特色产品,举个简单的例子,目前在国产酒中几乎就没有优秀的起泡酒,而起泡酒却深受年轻一代喜爱,那咋办?于是乎世界各地琳琅满目的起泡酒纷纷抢滩登陆;三是相对于国产酒,进口酒市场价格不透明,更有利于保持渠道利润,这也是非常重要的方面。这三方面归结到一点来看还是因为国产酒行业自身的发展受限,服装行业就是明显的例子,十到十五年前,中国市场的中高价位服装几乎都是洋品牌,可随着中国服装业的快速发展,现在我们身上几乎都是福建、广东等地产的民族品牌。国产葡萄酒行业如果能摆脱限制,高速发展,那未来巿场格局完全不一样。
5、深圳红酒世界网新媒体有限公司怎么样?
简介:红酒世界网是一家中文葡萄酒综合资讯门户及搜索平台,提供世界各地葡萄酒知识、专业品评、本地知名供应商信息。深圳红酒世界网新媒体有限公司旗下网站。
法定代表人:苗健
成立时间:2003-06-27
注册资本:5000万人民币
工商注册号:440301103838473
企业类型:有限责任公司(法人独资)
公司地址:深圳市南山区粤海街道科苑路11号金融科技大厦A座十二层B单元
6、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葡萄酒专业就业情况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葡萄酒学院于1994年4月20日成立,是亚洲第一所专门培养从事葡萄与葡萄酒生产、销售、教学、科研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的学院。现在校研究生近100名,本科学生400余名,具备学士、硕士、博士等多层次培养条件。
我不是西北农林出来的,我是中国农业大学葡萄酒专业的,不过我们中农和西农合作颇多,研究生期间也曾去过西农交流学习。
下面说一说就业情况。以中农为例,葡萄酒专业毕业的学生多有以下几个去处:1. 去酒庄或酒厂工作,岗位通常是酿酒技术员(男生)、化验员(女士),因为酒厂通常都在郊区,所以酒厂需要的是耐得住寂寞的同学,那些选择在酒厂工作的一定是特别热爱葡萄酒的人,而且一开始去待遇通常都不会很高,包吃住,要一点点学习技术、积累经验,才有可能成为一名优秀的酿酒师。2. 葡萄酒培训,这条路待遇尚可,不高不低,需要考级,就是WSET等专业的证书才可以上岗授课。算是葡萄酒行业中比较轻松的一个了,多在北上广地区。3. 葡萄酒销售,这个岗位需要的人最多,也最赚钱,但是销售就是要辛苦一点。4. 市场/品牌推广等,比如微信公众号、微博等新媒体的运营,品酒会/展会等活动的策划执行,以及其他的推广类工作,比较忙碌,但是也挺锻炼人的,也是比较不错的一条路子。5. 侍酒师,没有专门靠品酒来维持生计的工作,但是确实有侍酒师,不过侍酒师的岗位不多,我身边的同学没有做这个的。6. 公务员,因为葡萄酒属于食品大类,所以可以报考海关、食品检验检疫等部门。7. 其他行业。
有一个工作我在上面没有提到,就是葡萄园的管理工作,西农因为酿酒葡萄栽培课比较专业,我猜测是不是有去酒庄做葡萄园种植管理技术指导工作的,不过这得多能耐得住寂寞啊。。。
因为都是葡萄酒专业,西农和中农同样优秀,同样被行业认可,所以估计大家的择业状况应该相差不多。以上就是我所了解的,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最重要的一点,做葡萄酒的人一定要爱葡萄酒,当然葡萄酒的魅力使你接触以后绝对会无法自拔的爱上!
7、澳洲的葡萄酒怎样划分等级
澳洲葡萄酒大致上分为以下
“至尊类”、“杰出类”、“优良类”、“出色类”
根据兰顿拍卖行的定义:
“至尊类”是“在市场上备受追捧和最珍贵的一级酒庄级澳大利亚葡萄酒”
“杰出类”是“具有强大市场号召力的基准优质葡萄酒”
“优良类”是“需求稳定而品质精美的葡萄酒”
“出色类”是“精品葡萄酒市场的主流或新兴经典之作”。
2010年发布的新版兰顿分级系统(第五版)共有123款葡萄酒入选,分别为“至尊类”17款、“杰出类”32款、“优良类”36款、“出色类”38款。其中在“至尊类”中,第四版的11款“江山依旧在”,另外新增6款。
这17款代表澳大利亚最高水平的“至尊类”葡萄酒,按产区分布,南澳大利亚州有9款、维多利亚州有3款、西澳大利亚州有3款、新南威尔士州有2款;从品种来看,有9款西拉、4款赤霞珠(含调配型)、2款霞多丽、1款黑比诺、1款雷司令。
(7)葡萄酒新媒体扩展资料
澳大利亚的四大葡萄酒产区
澳大利亚葡萄酒分为四大产区,分别是南澳、新南威尔士、维多利亚(包括塔斯尼亚岛)、西澳,其产量比依次为8:4:2:1。四大产区的葡萄酒各有特色,质量均堪称世界水平。
南澳以得天独厚的优良环境成为澳大利亚最重要的葡萄酒产区,大部分的葡萄园集中在南谷、河地及阿德雷德附近区域。以南则有库纳瓦雷、百威、巴罗沙谷和克雷谷等知名产区。
新南威尔士是澳大利亚最早的葡萄种植地,许多著名酒厂聚集在这里,主要分为3个产区:猎人谷以思美戎(Semillon)和浓郁的雪华沙(Shirze)红葡萄酒闻名全球。
瑞弗瑞那是新南威尔士最大的产区,主要生产价廉物美的日常餐酒。
维多利亚的葡萄酒具有多类型,有的以甜型的加醇葡萄酒闻名,东北部除了甜酒外,还出产色度深、酒精度高、口味重的雪华沙(Shirze)和苏维翁(Sauvignon)红葡萄酒。
参考资料:
网络-葡萄酒分级制度(澳大利亚)
网络-澳大利亚红酒
8、70、80、90为什么更喜欢喝葡萄酒?
有人说,有些人喜爱葡萄酒,是因为有逼格,看起来浪漫、优雅、档次高等原因。但,作为国内葡萄酒的主力消费群体70、80、90分别给出了不同的答案。
70后说:听说葡萄酒具有强大的保健功效,男性喝了强生健体,女性喝了美容养颜,最大的好处是,多喝有利于睡眠;
80后说:我们这一代不太爱喝白酒,除了逢年过节和家里长辈喝一点,平时工作,因为业务需要,为了让甲方有一个舒适愉悦的用餐环境,为了签约顺利,我们基本都喝葡萄酒了;
90后:When things get hard to swallow, we need a bottle of Moscato.
葡萄酒
从三代人的答案中,不难看出,大家对葡萄酒的诉求千差万别。专注进口葡萄酒的送酒侠品牌推广部负责人对此解析到:
70后现在大多数都到了不惑之年,对世间人情看的比较淡泊、同时在事业上也是求稳不求进,虽然有的人曾在自己的工作岗位创造过巅峰,但是时代的进步,新生代的成长,让大多数70后开始在上有老下有小的时候,把更多的时间投入到家庭,提前规划自己的退休生活,所以,他们更关心自己的身体;
80后多数是独生子女,没有兄弟姐妹的依靠,同时,已婚的80后,双方都是独生子女的,在需要抚养自己小孩的同时,还需要赡养四位父母,而且赶上这个房价暴涨的时代,压力确实不小,这部分人一边感慨稍纵即逝的青春,一边又不能停下来享受生活,只有不停地工作,以维持生活有序的进行,不停地应酬以换来更好的业绩;
90后曾被人们称之为非主流的一代,他们无论从外型还是内心,都带着独有的个性,他们追求自己我,不太考虑他人的眼光,在职场或者创业都无所畏惧。他们追求有品质的生活,对他们来说,生活和事业都需要具备仪式感,开心与不开心都能让一瓶葡萄酒化解,能让他们感觉舒适便是喝葡萄酒的理由。
来,喝起来
送酒侠品牌创始人延松桦在谈到中国葡萄酒市场时说,葡萄酒在国内的消费区域涵盖面很广,无论是北上广一样的一线城市,还是到山东、郑州等二三线城市,甚至在沿海城市的各乡镇都有和葡萄酒的习惯,这已经跨越了年龄的界限。
是什么在促进葡萄酒文化在国内的盛行呢?
传统的葡萄酒推广方式如,分销代理商的逐级传递、品鉴会、酒会等,存在信息收集存不全,且不真实等缺点,而互联网时代,通过各大新媒体自媒体,如微信、微博、直播等等传播方式,让葡萄酒文化的推广速度加快,推广范围加宽、推广内容加深。
不醉不归
所以,在随着80后、90后逐渐成为时代的主要消费群,人们消费习惯不断改变,加上葡萄酒知识的普及,以及葡萄酒文化在互联网经济时代的推波助澜,因此,葡萄酒得到越来越多人的青睐,预计2020年中国将超越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葡萄酒消费国。
9、现在葡萄酒行业赚钱吗?
2019年中国葡萄酒行业市场现状及发展前景分析 全面分析90后消费特征重振雄风2018年全球葡萄酒产量分析 中国是全球第五大葡萄酒消费国
日前,国际葡萄与葡萄酒组织在巴黎总部举行新闻发布会,发表全球葡萄酒产业形势报告,公布了2018年全球葡萄种植及葡萄酒生产、消费和贸易统计数据。2018年全球葡萄酒产量约292.3亿升,是过去15年产量最高的一年,葡萄酒产量排名前三位的国家依次为:意大利54.8亿升、法国49.1亿升、西班牙44.4亿升,中国以9.3亿升排名第十。2018年全球葡萄酒消费量稳定在246亿升,葡萄酒消费量排名前三位的国家依次为:美国33.0亿升、法国26.8亿升、意大利22.4亿升。中国以18.0亿升排名第五。
中国葡萄酒行业市场现状分析——产品结构低端、品牌老化严重、企业经营整体依然在恶化
尽管据此报告,中国是全球第五大葡萄酒消费国、第十大葡萄酒生产国。可是,2018年中国9.3亿升的产量实际是比上一年下降了37%。与此同时,相较于白酒市场,国产葡萄酒依然体量偏小。国产葡萄酒依旧是产品结构低端、品牌老化严重。受到进口酒冲击、消费升级、渠道结构变化等影响,企业经营整体依然在恶化。
2019年2月全国葡萄酒产量累计超10万千斤。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葡萄酒行业产销需求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1-3季度全国葡萄酒产量呈小幅度下降,2018年4季度全国葡萄酒产量增长。2018年12月全国葡萄酒产量为9.6万千升,同比下降7.7%。2018年1-12月全国葡萄酒产量为62.9万千升,同比下降7.4%。2019年1-2月全国葡萄酒产量为11.4万千升,同比增长11.8%。
2018-2019年2月全国葡萄酒产量统计及增长情况
数据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对此,红酒业人士、小红格品牌创始人石砳砳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指出:“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白酒在中国属于日常消费,无论是高端的茅台、大众的二锅头乃至新兴时尚的江小白都有其固定的消费群体。而葡萄酒在中国一直只能走时尚消费路线,不能形成持续的销售。”
事实上,国产葡萄酒巨头们一直在试图重振雄风。张裕启动了“全球化布局百年张裕二次创业”的品牌战略;长城葡萄酒全新的品牌定位是“中国长城,红色国酒”,不断在品牌上下功夫,依托旗下桑干、五星、天赋、华夏、海岸五大核心大单品,走“名庄”与“大品牌”结合发展之路;王朝则将2018年称为自己的机制改革年,精简营销团队,砍掉上百款产品。但这些还是远远不够的。因为这些仍然没有明确分析市场客户群体,更没有有针对性地制定营销策略。
90后将是葡萄酒消费的主体
调查数据显示,超五成的25岁-35岁群体,会将葡萄酒作为聚餐用酒首选;在30岁-35岁的人群中,该比例接近七成。这说明90后将是葡萄酒消费的主体,但如何影响90后的“心智”?
如今,几乎所有商家都将未来的市场增长押注在90后。“要想占领90后市场,我们至少先要清楚90后对于葡萄酒的认识”,石砳砳表示,对于喝葡萄酒时聊什么的问题,80后的回答是“房贷、车贷和情感”,90后的回答是“星座、游戏和追星”;对喝葡萄酒地点的选择,70后的回答是“家里小酌两杯”,80后的回答“商务餐厅”,是90后的回答是“酒吧,酒吧,酒吧”;对于喝什么葡萄酒的问题,70后的回答是“拉菲还是拉菲还是拉菲呢?”,80后的回答是“法国波尔多大区葡萄酒就好”,
90后的回答是“希腊、格鲁吉亚、摩尔多瓦…… 我们只喝特殊的!”
90后慢慢在社会消费当中充当起主导者的角色,他们的生活习惯也在引导着世界。在APP上购物是90后现在的购物习惯。手机APP让他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能更方便地买到葡萄酒。2017年美国葡萄酒零售商Wine.com推出了他们专属的手机APP,截至2019年2月份,手机端的销售额已占其总收入(约8.7亿元)的30%。
本土葡萄酒企业如何重振?——需要全面分析90后的消费特征
石砳砳表示,葡萄酒消费是一个巨大的市场且依旧有不小的上升空间。本土葡萄酒企业要想重振,需要全面分析90后的消费特征,细分出市场,采取有效的新媒体营销方式,才有望与白酒、啤酒一争高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