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新媒体 > 传统媒体如何应对新媒体的挑战

传统媒体如何应对新媒体的挑战

发布时间:2020-08-10 12:25:09

1、传统媒体如何应对新媒体的挑战

媒介的“新”与“老”纵观历史,人类传播媒体一直在演变。每次当一个新的想法和愿望变成现实时,人们都会认为“我们已经拥有了相当先进的传播媒体”了。然而,过不了多久,曾经革命性的发明又被新的革命性发明所颠覆,人们就会把昨天还认为是先进的传播媒介打上“传统”的烙印。广播相对于报纸,是新媒体;电视相对于广播,是新媒体;杂志广告、户外广告、空中广告、直邮广告等等,可以说,如今你看得到的任何习以为常的广告形式,它们在历史上都曾经是填补空白的发明创造,在青春灿烂后被质疑或取代。

2、大众传播通论课论文需要:各种传播媒介间的相互关系?

应对新媒体挑战 帕夫利克为传统媒体开“药方”
笪莉萍 http://media.people.com.cn/GB/40606/5690568.html
随着以网络、手机为代表的新媒体的日益发展,传统的大众传媒因此面临着极大的挑战与机遇,传统媒体该如何“突围”?昨日,正在参加“2007全球传播论坛”的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的约翰·帕夫利克(JohnPavlik)教授认为,传统媒体应该打破传统,通过互动的方式将读者、观众抓回来。

帕夫利克认为,在网络电子环境中,传统的新闻报道发生了根本变化,一种内容更加动态化、个性化,传播方式更为广泛,受众参与也更强的新的“全景化报道”的新闻形式正在出现。帕夫利克确信“全景化报道”的过程中,新技术将为更好的进行新闻报道提供可能,也将提升媒介的公信力。但同时,传统的记者的报道、报道方式还有管理者的经营模式也都面临挑战,他们不得不适应日益网络化的世界。

“传统媒体要想适应是很难的,”帕夫利克昨日表示,不过他还是给传统媒体开出了简短的“药方”。

传统媒体不仅要寻求与新媒体的合作,还要在工作方式、企业管理方式等方面进行探索。帕夫利克鼓励传统媒体投入资金进行新媒体的相关研究,并与新媒体之间寻找合作的方式;还可通过与大学、研究机构合作,将研究与产业结合在一起。事实上,目前国内大多数传统媒体已经表现了与新媒体合作的苗头,不少电视、报纸都有过与网络合作的经验,但双方还只是表面的合作,并没有真正融合。

“互动非常重要,”帕夫利克表示,一方面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之间要真正形成互动,另一方面传统媒体还应通过各种方式,通过与读者、观众的互动将受众抓回来。

刘为民:传统报业如何应对新媒体的挑战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04日 19:03 新浪财经
2006年8月3日-5日,由新闻出版总署报纸期刊出版管理司主办的第三届中国报业竞争力年会在北京召开。新浪网作为年会合作指定媒体全程图文直播此次会议,以下为四川日报报业集团副总编辑、华西都市报总编辑刘为民演讲:

刘为民:尊敬的石署长,各位领导、各位同仁,各位来宾下午好!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传统报业如何应对新媒体的挑战。

首先我们讲什么是新媒体?应对新媒体竞争和挑战,首要的是弄清楚新媒体的定义和内涵。只有这样才能有的放矢,沉着应对,对于新媒体我想应该从不同的层面来定义和认识。

其次,从传统技术上来看,新媒体主要是以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为基础,以电信网络作为运作平台的媒体形态,它包括使用有线与无线通道的传送方式,比如互联网、手机媒体、移动电视、电子报纸等等,其次,从信息的呈现方式看,新媒体的信息,主要是以声音、文字、图形、影像等复合形式呈现的,具有很高的科技含量,可以进行跨媒体跨时空的信息传播,进一步看这种信息呈现还具有传统媒体无法比拟的互动性等特征。

第三从受众接受方式看,这类题材的信息,具有快捷、方便、深化兼备等优势,受众接收新媒体信息,大多不受时间、地点场所的制约,受众可以随时通过新媒体在电子信息覆盖的地方接收地球上任何一个角落的信息。

四,纸媒体的优势是其他媒体不能代替的。虽然纸质媒体的介质优势是不能被代替的。

首先谈媒体的分类及其价值。对媒体的分类有这么几种,人们通常是按照媒体产生的顺序,依次把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手机叫做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媒体。这是一种分类。

第二种分类,以载体或介质不同,又分为平面媒体,电子媒体还有户外媒体等等。

第三以互联网的出现为标志,又划分为传统媒体和新媒体。

接下来还有一种对媒体的分类,就是以信息的发布周期来划分,这个是我的一个看法,由于报纸的发布具有一定的周期,一般是以24小时为时间段,因此我把它这种媒体称之为周期性媒体,以此而论除了地域媒体报纸以外,其他的四种媒体,我们说的广播、电视、互联网、手机等等都是可以24小时不间断及时的发布信息而且互动性非常强,因此可以讲这类媒体划分为及时性的媒体,按照这种以信息发布周期来划分,我们就会引入一个全新概念,就是说,我们报纸如果说要害怕新媒体的话,应该是电视和其他广播更害怕新媒体。

二纸媒体与新媒体的优势和劣势。纸媒体的优势是传统报业在信息上的条例性和选择性内容的权威性和公信力和信息的原创性等方面的优势,是新媒体难以复制和克隆的。它的劣势是缺乏信息的即时性,交流互动性。

第五个观点,传统报业可以弥补自己的劣势。传统报业的及时性和时效性劣势不是绝对的,可以报纸的仿真版,电子版不断更新来弥补,其次弥补信息呈现方式的劣势,报纸呈现信息主要通过文字图片等方式,显得比较平面化,单一化,缺乏层次,事实上近来一些报纸在追求作为内容提供商角色的同时,大多采用一种内容多种出口的方式,进行内容经营。

第三是弥补互动性的劣势,报纸本身通过编读可以实现一部分的互动可能性。

最后是信息不那么海量的问题,这个问题人们说信息海量,海量并不是一种优势,为什么?因为我们是处于信息爆炸时代,我们是在信息的汪洋大海中,如何找到自己需要的浪花的问题,这个问题就是恰恰纸媒体报业的优势。

让我们张开双臂,迎接新媒体,迎接数字报业崭新的未来。谢谢大家!

传统媒体:应对新媒体挑战互动是“药方”

http://www.cjr.com.cn 中国新闻传播学评论(CJR) 2007年05月01日

随着以网络、手机为代表的新媒体的日益发展,传统的大众传媒因此面临着极大的挑战与机遇,传统媒体该如何“突围”?昨日,正在参加“2007全球传播论坛”的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的约翰·帕夫利克(JohnPavlik)教授认为,传统媒体应该打破传统,通过互动的方式将读者、观众抓回来。

帕夫利克认为,在网络电子环境中,传统的新闻报道发生了根本变化,一种内容更加动态化、个性化,传播方式更为广泛,受众参与也更强的新的“全景化报道”的新闻形式正在出现。帕夫利克确信“全景化报道”的过程中,新技术将为更好的进行新闻报道提供可能,也将提升媒介的公信力。但同时,传统的记者的报道、报道方式还有管理者的经营模式也都面临挑战,他们不得不适应日益网络化的世界。

“传统媒体要想适应是很难的,”帕夫利克昨日表示,不过他还是给传统媒体开出了简短的“药方”。

传统媒体不仅要寻求与新媒体的合作,还要在工作方式、企业管理方式等方面进行探索。帕夫利克鼓励传统媒体投入资金进行新媒体的相关研究,并与新媒体之间寻找合作的方式;还可通过与大学、研究机构合作,将研究与产业结合在一起。事实上,目前国内大多数传统媒体已经表现了与新媒体合作的苗头,不少电视、报纸都有过与网络合作的经验,但双方还只是表面的合作,并没有真正融合。

“互动非常重要,”帕夫利克表示,一方面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之间要真正形成互动,另一方面传统媒体还应通过各种方式,通过与读者、观众的互动将受众抓回来。

大众媒体与新媒体融合是纸质媒体的战略选择

http://www.cjr.com.cn 中国新闻传播学评论(CJR) 2007年04月18日

人类科学技术的进步,必然会对社会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如今,网络、手机等新媒体正在越来越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在这样一个“不懂得上网就是文盲”的时代,作为传统新闻学上所说的大众媒体之一的报纸,也不能落后于时代的脚步。

纸质媒体与网络、手机等新媒体融合,不是面对新媒体冲击的被动应付,而是对新技术、新传播手段的主动运用,是从报纸长远发展考虑所做的一种战略选择。在这样的战略选择下,“报网联动”就是报纸对自身资源进行优化重组的开端。什么是报网联动

1.报纸电子版:简单的资料库面对互联网这一新兴传播技术,报纸的第一反应就是开设报纸的电子版,将报纸刊登的内容简单贴到网站上。

显然,这种方式只是简单机械地对新技术的运用,报纸的读者没必要再到网上去看一遍同样的内容,而网民也更喜欢浏览各大门户网站对所有大众媒体新闻的摘编。因此,报纸的电子版充其量只是一个资料库,甚至是为商业门户网站省去了将报纸内容录入网络的麻烦,对报纸的发展没有太大的意义,也称不上报网联动。

2.报纸自办门户网站:出力不讨好面对互联网的竞争,也有不少媒体选择尝试干脆自办门户网站,以本报新闻资源为主,成立专门机构,欲与商业门户网站一争高下。

但是,自办门户网站需要投入相当大的人力和资金成本,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在短期内却无法保证。尤其是面对已经运作多年的大型商业门户网站,根本无法形成优势,无法体现报纸的核心竞争力,可以说是“以己之短,攻人之长”。

3.报网联动:报纸与网站的双赢到底什么是报网联动?它应该是一种报纸与新媒体的互相融合,是传统新闻采集制作者对新技术的主动运用。

报网联动,是报纸和网站都能提供各自的优势,搭建信源、与受众互动等共享平台,实现资源优化、联手行动,使彼此的核心竞争力都得到提高。而在这一过程中,报纸也要相应对自身采编模式创新和突破,实现报纸质的飞跃。

报网联动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从报纸、到广播再到电视,人类历史上的每一次技术进步都会对传播界产生深刻的影响。如今,互联网、手机等技术手段的普及和发展,必然会引起传媒资源的又一次整合。面对这样的变革,报纸如果不选择创新,就会被时代淘汰。

1.新媒体发展迅猛迅猛2007年1月23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第1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06年底,我国网民人数达到了1.37亿,占中国人口总数的10.5%。报告同时显示,我国域名总数显著增加,其中,CN域名总数超过180万,与05年同期相比,增长幅度达到64.4%。上网方式的调查结果显示,使用ADSL、CableMModem、专线等宽带上网的网民达到10400万人,占网民总数的75.9%。新兴上网方式—手机上网也初具规模,达到1700万人。

而CNNIC《2006年中国博客调查报告》中最夺目的数字莫过于对整个博客市场容量的描述。报告显示:截至2006年8月底,中国博客作者规模已达到1750万,其中活跃博客作者(平均每个月更新一次以上)接近770万,注册的博客空间数接近3400万,而博客读者则达到7500万以上,其中活跃博客读者高达5470万人。

3、怎样应对新媒体挑战,人民日报社长有话说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新媒体发展迅猛,迅速崛起,这无疑对传统媒体的生存和发展带来巨大的冲击。有资料显示,新的信息传播媒介受众在日益增多,而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的读者却日益减少,其中尤以报纸为甚。面对新媒体的挑战,传统媒体该何去何从?是悲观失望向新媒体缴械投降,还是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应对新媒体的挑战呢?面对这样的问题,笔者认为,新媒体尽管来势凶猛,对传统媒体的生存和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威胁,但是,这并不意味传统媒体已经一无是处、完全丧失了应对新媒体挑战的任何优势。传统媒体在未来若干年将继续扮演重要角色。在当今新媒体迅猛发展的态势下,传统媒体不应该一蹶不振,而应该振奋精神,发挥自身的优势,挖掘潜力,积极应对新媒体的挑战。

积极应对新媒体的挑战,就要发挥好传统媒体的传统优势。在新媒体汹涌发展的时代,传统媒体最核心的优势之一是内容生产。生产优质内容就是传统媒体克敌制胜的法宝和关键。传统媒体的内容生产优势主要体现在传统媒体所刊发或播出的内容一是原创性强,二是权威性强。就拿原创性来说,新媒体的原创性就不及传统媒体。据权威资料证实,虽然新媒体的崛起挤占了传统媒体的市场,但是大量的原创性首发报道仍来自于传统媒体。

4、传统媒体面临巨大挑战,那真正对手是新媒体吗

媒介的“新”与“老”纵观历史,人类传播媒体一直在演变。每次当一个新的想法和愿望变成现实时,人们都会认为“我们已经拥有了相当先进的传播媒体”了。然而,过不了多久,曾经革命性的发明又被新的革命性发明所颠覆,人们就会把昨天还认为是先进的传播媒介打上“传统”的烙印。广播相对于报纸,是新媒体;电视相对于广播,是新媒体;杂志广告、户外广告、空中广告、直邮广告等等,可以说,如今你看得到的任何习以为常的广告形式,它们在历史上都曾经是填补空白的发明创造,在青春灿烂后被质疑或取代。

与传统媒体如何应对新媒体的挑战相关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