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何发挥新媒体平台优势进行文化
借助新媒体平台有效传播传统文化。许多新媒体平台自身既是具备通信功能的重要通讯技术平台,同时还是兼具跨媒体传播功能性和可移动性的媒体平台。通过类似如手机、微博、微信、QQ等新媒体渠道传播传统文化,是当前出现的一种文化趋势。第一,数字报刊形式实现“点对点”。手机报作为新兴的数字报纸,利用手机的彩信功能,将传统报刊的权威性与移动媒体的便捷性有效结合,是传统文化借助新媒体传播的主要形式之一。第二,碎片化的媒介体验开辟独特路径。无论是近年来兴起的微信,还是产生巨大影响力的微博,在发送信息的同时推送图片、音频、视频等,都是具备碎片化的文本特质。毫无疑问,这种碎片化的文本已经被广大受众所接受,并且与传统文化融合在一起后,会产生一种独特效果。比如,元宵、端午、中秋、春节等传统节日前后,运营商和相关部门均会通过新媒体传播传统文化内涵及蕴含的民族精神,并形成线上线下的广泛互动。第三,娱乐化的手段实现对传统文化资源的深度开发。近年来,人们已经开始探索采用游戏、音乐等形式传播传统文化。有的游戏注重将传统文化资源移植入游戏场景画面和人物形象、道具装饰等方面,有的游戏甚至直接套用中国古典经典文化中的盘古开天地、愚公移山、精卫填海等神话故事资源。此外,具有浓郁传统文化气息的音乐铃声的推送,也为当今中国的城市文化中刮来一阵清新的传统文化之风。
“微传播”形式是新媒体传播传统文化的力量之源。“微传播”堪称整个新媒体传播的力量之源,其概念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微传播”是指以网帖、博客、手机短信、彩信、飞信、QQ、MSN、户外显示屏以及后来兴起的微博、微信等为媒介的信息传播方式;狭义的“微传播”则专指以微博为媒介的信息传播方式。“微传播”之“微”,在于使社会上的每一个微小个体都可以自由地发出“微声音”。这些“微声音”可以是一段话,可以是一张图片,也可以是一段音频或视频,甚至只是一个表情符号……它们通过手机等“微介质”传播出去。人们通过按键操作、鼠标点击等简单的“微动作”就能完成选择、评价、投票等功能,从而获得一种“微体验”。这种“微体验”既不同于传统媒体的线性传播,也不同于网络媒体的网状传播,而是一种裂变传播。这种传播形态的传播速度之迅捷、传播密度之深密、传播方式之便利,远非以往的媒介所能比拟的。这种信息传播形态所带来的影响,已经渗透到社会的每一个角落,尤其是在传统文化的传播活动中显现出强大的威力。
利用新媒体传播传统文化要注意兴利避害。对于新媒体的崛起,许多人怀有强烈的忧患感——担忧对微博、微信的过度热衷,反而造成个人与现实社会隔离;担忧微阅读的流行,造成深度阅读的缺失;担忧微电影良莠不齐,传递负面价值观……在忧患者眼中,新媒体的表情上总传递着负面情绪。乐观者每天活在天堂,悲观者每天活在地狱,他们看待世界的角度迥然不同。如果负面情绪的蔓延,缔造出无数的悲观者,那无疑将是新媒体的最大忧患。于是,许多人开始唱衰新媒体——“微博末日”、“微电影走向末路”、“微阅读失去青睐”等说法一度甚嚣尘上,甚至有极端者将对新媒体的喜好定位为“恶习”,欲除之而后快。其实,如何兴利除害,我们应该用一分为二的辩证眼光去看。2011年,大学生刘啸宇用200元钱拍摄的一段片长仅为6分钟的“微视频”——《天堂午餐》,在短短一个月时间里,竟达到了400万次的网络点击量。可见,新媒体可以成为传递“正能量”的主流渠道。为新媒体解除忧患,我们每个人都应从自身做起,积极传播“正能量”。生活原本就是细微琐碎的,新媒体却可以在细微琐碎中提炼出无限妙趣。当我们以积极的心态去引导,新媒体就可以传递出无限“正能量”,使人们得以“微笑着生活”。
正如狄更斯所言:“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新媒体的成熟期还远没有到来,随着技术的不断革新,新媒体运用还将日益壮大,会有越来越多的人与之亲密接触。如何在满足个体自由的同时,规避新媒体带来的负面影响,仍是对这个时代的一大考验。
2、谁有敬业福,就差最后的敬业福,什么福都可以换
没有呢,但是我们还有几天时间可以扫,大家加油。祝你好运!
敬业福是由支付宝策划的网络营销活动,支付宝的集福活动时间为2016年1月28号-2月8日,只要聚满5个福字,含富强福,和谐福,友善福,爱国福,敬业福,就可以与所有聚齐5个福字的人平分奖金,奖金在活动开始时是2亿,在2月2日,奖金增加到2.15亿。
2016年2月8日,支付宝公布春晚“咻一咻”数据,互动平台的总参与次数达3245亿次,是去年春晚互动次数的29.5倍,最终,有791,405位用户集齐了五福,平分了2.15亿的大奖,人均271.66元。
聚福影响:一:敬业福的稀缺产生了巨大的支付宝用户的活跃度和用户对支付宝的巨大粘性。
二:敬业福的稀缺催生了大量的某宝交易。最为直接的是在敬业福在2016年2月1日某宝售价99元/个。
三:敬业福的稀缺导致大量用户对春晚的期盼。
四:敬业福的稀缺引起了大量的支付宝和春晚话题。逐渐形成了一个社会风向。
社会事件:沈阳小伙花88元买“敬业福”被骗。淘宝上敬业福最高炒到5000元以上,被网友惊呼。敬业福成为央视春晚“最红”话题。为了“咻”到敬业福,网友们各出奇招,设计出各种神器:缝纫机、发报机、玩具枪等齐上阵。
2016央视春晚新媒体互动名称为“五福临门贺新春”,“五福卡”分别是:富强福、和谐福、友善福、爱国福、敬业福,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五个词命名的。在春晚直播过程中,主持人口播引导“咻红包”,鼓励观众找亲人、朋友互相交换五福卡领取奖励。互动产品以游戏化方式引导观众深度参与“五福”理念,使其所代表的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广受关注,尤其是“敬业福”因出现数量较少,更在网上爆红,成为各界关注焦点。数据显示:除夕夜共发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福卡9亿张,春晚活动期间,参与总数为3245亿次,其中21:09分的峰值达到210亿次/分钟。
2016年,“敬业福”成为春晚热词走红网络,折射出信任友善、爱岗敬业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社会、深入人心的现实境况。
3、如何以户外活动为切入点推进课程游戏化
在强调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当下,我们不禁要问,游戏对孩子有什么好处呢?早在多年前,陈鹤琴先生就给出了言简意赅的答案:“游戏可以给小孩子快乐、经验、学识、思想、健康。”游戏凭借无穷的想象,可以延伸出无数有趣的内容,供幼儿想象[1]。在美术领域,无数的经验告诉我们,孩子们的美术活动是靠想象完成的,我们不难看到孩子们在画画时还会手舞足蹈的样子。因此,在美术活动中适当融入游戏化的元素,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创造多种感官的游戏方式,丰富美术活动
(一)以听、说故事的游戏方式感知活动情境
著名的心理学家皮亚杰强调:“儿童是在周围环境的影响下,通过主体与环境的交互作用而获得心理上的发展。”幼儿很容易随着外界的因素而改变自己的想法,我们创设的情境要为活动做准备。在大班美术活动《动物狂欢节》的导入环节,以森林之王“狮子”过生日为切入点,边讲故事边出示“动物”给狮子大王庆祝生日。这些“动物”就是为接下来的活动做准备的,给予孩子认识动物的经验,以至于在作画的环节中能较好地完成。
美术活动的故事不像语言活动那么复杂,也不用深究其中的语言。但是美术活动中的故事必须立刻抓住孩子的眼球,吸引孩子的注意力,丰富孩子的想象力。在讲述过程中,可以运用图片扩大孩子的视野,在适当的时候加入一点声效,激发幼儿的想象。把美术活动的背景扩充后,整个活动会显得丰富许多,并且能够贯穿整个活动。孩子们在轻松的故事导入后,很顺利地进入活动。就在此时,孩子们就会以此为背景产生丰富的想象,这正是美术活动所需要的。这样的游戏形式不仅可以运用在平面的绘画活动中,在立体的美术活动中也以运用。如在进行折纸活动“鸟”时,以围绕各种各样的鸟的故事导入。“有些小鸟在飞呀飞,有些小鸟在找食吃呢,还有的小鸟在树上休息”,借此帮助幼儿想象,更好地塑造“鸟”的不同形态。在故事运用广泛的今天,故事不仅仅是指图画书上的内容,还有的借助新媒体而产生出的“新”故事。像有声读物、小动画,都是幼儿喜欢的。孩子通过听故事能够引发情感,能激起内心深处的共鸣。再把这样的感情带入到活动中,用美术的方式让他们发挥想象,从而达到良好的效果。
(二)以触摸的游戏方式感受活动的主旨
在美术活动中,我发现幼儿对主观感受触摸的内容都有很浓厚的兴趣,一是因为幼儿通过触摸,参与活动的地位被放大;二是因为对自己主动感受触摸过的物体都会有很深刻的印象。幼儿的观察能力是非常强的,但是我们有时会忽视,在美术活动中适时加入“触摸”元素,既可以使活动有趣又可以实现一定的活动目标。
在诸如“画人物”的美术活动中,目标是让孩子通过绘画初步认识五官。活动中如果一味地让幼儿从镜子中观察自己的五官或者观察同伴的同伴,则显得比较空洞。幼儿并不是专业的画家,单单凭借“观察”这一感官体验,并不能让幼儿很好地感知五官。假设在此活动中加入“触摸”环节会怎样呢?幼儿会摸到毛茸茸的眉毛,眼睛是稍稍凹进去的,鼻子弯弯的、挺挺的,嘴唇是软软的,等等。通过提问,幼儿会回应你许多意想不到的答案。在这样的游戏中,进一步引导幼儿抓住人物的典型特征,大胆表现。
除了“画人物”外,有时候难以用语言来描述的事物,通过触摸就可以简单直观的让幼儿马上了解物体。比如说起草地,都会联想到时柔软的,但仅通过和幼儿说“草地是柔软的”,幼儿并不能体会到。这时候带着幼儿来到户外,请他们摸一摸、说一说小草是什么样子的,幼儿才会知道什么是“柔软”。通过触摸小草观察草的色彩及外形,在玩的过程中学到了本领。之后回到班级室内创设情境,向幼儿提出一些必要的要求后,给予幼儿创作的空间,在情境中产生兴趣。最后给孩子留出充分的作画时间,把想象都给孩子自己发挥。
(三)以动作表现的游戏方式表达活动的内容。
动作表现是最能直观向幼儿传达各种形态的方式之一。在和幼儿玩“吹泡泡”的游戏后,以此延伸出许多想法。“泡泡”是圆形的,幼儿能通过眼睛观察,但是有一个幼儿把两手往上举,用动作表现出了“圆”。孩子们在看看、说说、做做中感受圆、表现圆,以游戏的形式贯穿活动,幼儿在游戏中潜移默化地学习画“封闭的圆”,在游戏中快乐地获得新的经验。在画“松树”时,为了能让孩子们主动感受松树“挺拔”的特点,我请幼儿来当一棵“松树”。在幼儿表现的时候,不知不觉就对“松树”的特征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教师都不需要过多的言语,孩子们就能发掘这些特点。在自身体验到之后,和同伴交流,得到的经验更加丰富。游戏化的内容加入后,活动不像以前刻板,而是变得生机勃勃。游戏和活动是相辅相成的,互相帮助彼此能够更好地融入。活动是作为幼儿学习出现的,游戏却是要时时刻刻渗透于活动的方方面面的。
二、游戏化美术活动的实施
在注重游戏化的同时,也不能过多注重“游戏”而忽视美术活动的主体内容。在实施游戏化美术活动时,首先要让幼儿在活动中感受,在游戏推动下表现,其次在教师的引导中不断探索。教师选择为孩子提供积极有趣的游戏,准备美术活动中所必需的物体,让幼儿探索想象创造。孩子们眼中的“美术”其实非常简单,没有成人所赋予的复杂概念。孩子们眼中的画作都是美丽的,因为他们能知道这幅画里的所有内容。成人是想不到这些画作背后的庞大想象空间的,有时我们不能进入孩子们自己的世界。在实施过程中,一切是为了幼儿自身,围绕幼儿的各种各样的特点,设计不同的游戏、不同的活动过程。
游戏是会渗透于一日活动的各方各面的,包含各种各样的可能性,美术活动只是其中一个部分[3]。游戏化美术活动遵循了幼儿心理发展的特点,通过有选择地创设和优化游戏,激发幼儿想象力,从而进行美术创造。游戏能解决活动中不能完成的部分,活动的内容能以游戏的形式反馈给幼儿,游戏和活动是相互帮助的,两者是不能分开的,只会越来越和谐,为幼儿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手段方式。
4、虐拽网的电竞泛娱乐新媒体如何助力新主播IP化成长
当下这个时代,已经是一个大IP时代,任何东西都在进行IP化,明星在IP化、企业创始人在IP化、游戏在IP化、品牌也在IP化,IP化已经成为了现如今的一种趋势。明星及名人都在不遗余力的进行IP化,估计这是大势所需吧。
5、游戏化学习的名词解释
学习和娱乐的本质是通过玩而学习到东西,正是有了先提高兴趣再学习知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游戏能使人专注一个事物的话,那么也能应用于学习。
游戏化学习就是采用游戏化的方式进行学习, 主要包括数字化游戏和游戏活动两类。教师利用游戏向学习者传递特定的知识和信息。教师根据学习者对游戏的天生爱好心理和对新鲜的互动媒体的好奇心,将游戏作为与学习者沟通的平台,使信息传递的过程更加生动,从而脱离传统的单向说教模式,将互动元素引入到沟通环节中,让学习者在轻松、愉快、积极的环境下进行学习,真正实现以人为本,尊重人性的教育,重视培养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多元智力素质。
6、敬业福换任意福
没有呢,但是我们还有几天时间可以扫,大家加油。祝你好运!
敬业福是由支付宝策划的网络营销活动,支付宝的集福活动时间为2016年1月28号-2月8日,只要聚满5个福字,含富强福,和谐福,友善福,爱国福,敬业福,就可以与所有聚齐5个福字的人平分奖金,奖金在活动开始时是2亿,在2月2日,奖金增加到2.15亿。
2016年2月8日,支付宝公布春晚“咻一咻”数据,互动平台的总参与次数达3245亿次,是去年春晚互动次数的29.5倍,最终,有791,405位用户集齐了五福,平分了2.15亿的大奖,人均271.66元。
聚福影响:一:敬业福的稀缺产生了巨大的支付宝用户的活跃度和用户对支付宝的巨大粘性。
二:敬业福的稀缺催生了大量的某宝交易。最为直接的是在敬业福在2016年2月1日某宝售价99元/个。
三:敬业福的稀缺导致大量用户对春晚的期盼。
四:敬业福的稀缺引起了大量的支付宝和春晚话题。逐渐形成了一个社会风向。
社会事件:沈阳小伙花88元买“敬业福”被骗。淘宝上敬业福最高炒到5000元以上,被网友惊呼。敬业福成为央视春晚“最红”话题。为了“咻”到敬业福,网友们各出奇招,设计出各种神器:缝纫机、发报机、玩具枪等齐上阵。
2016央视春晚新媒体互动名称为“五福临门贺新春”,“五福卡”分别是:富强福、和谐福、友善福、爱国福、敬业福,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五个词命名的。在春晚直播过程中,主持人口播引导“咻红包”,鼓励观众找亲人、朋友互相交换五福卡领取奖励。互动产品以游戏化方式引导观众深度参与“五福”理念,使其所代表的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广受关注,尤其是“敬业福”因出现数量较少,更在网上爆红,成为各界关注焦点。数据显示:除夕夜共发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福卡9亿张,春晚活动期间,参与总数为3245亿次,其中21:09分的峰值达到210亿次/分钟。
2016年,“敬业福”成为春晚热词走红网络,折射出信任友善、爱岗敬业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社会、深入人心的现实境况。
7、网络与新媒体要些什么素质
专业素质是:多屏讲故事的技能,新闻数据化、视觉化和游戏化,还有是吸引粉丝的专业技能。欢迎关注我和网新专业小伙伴的公号媒有网事。欢迎提问,有问必答。
8、如何在美术活动中更好的体现课程游戏化
在强调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当下,我们不禁要问,游戏对孩子有什么好处呢?早在多年前,陈鹤琴先生就给出了言简意赅的答案:“游戏可以给小孩子快乐、经验、学识、思想、健康。”游戏凭借无穷的想象,可以延伸出无数有趣的内容,供幼儿想象[1]。在美术领域,无数的经验告诉我们,孩子们的美术活动是靠想象完成的,我们不难看到孩子们在画画时还会手舞足蹈的样子。因此,在美术活动中适当融入游戏化的元素,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创造多种感官的游戏方式,丰富美术活动
(一)以听、说故事的游戏方式感知活动情境
著名的心理学家皮亚杰强调:“儿童是在周围环境的影响下,通过主体与环境的交互作用而获得心理上的发展。”幼儿很容易随着外界的因素而改变自己的想法,我们创设的情境要为活动做准备。在大班美术活动《动物狂欢节》的导入环节,以森林之王“狮子”过生日为切入点,边讲故事边出示“动物”给狮子大王庆祝生日。这些“动物”就是为接下来的活动做准备的,给予孩子认识动物的经验,以至于在作画的环节中能较好地完成。
美术活动的故事不像语言活动那么复杂,也不用深究其中的语言。但是美术活动中的故事必须立刻抓住孩子的眼球,吸引孩子的注意力,丰富孩子的想象力。在讲述过程中,可以运用图片扩大孩子的视野,在适当的时候加入一点声效,激发幼儿的想象。把美术活动的背景扩充后,整个活动会显得丰富许多,并且能够贯穿整个活动。孩子们在轻松的故事导入后,很顺利地进入活动。就在此时,孩子们就会以此为背景产生丰富的想象,这正是美术活动所需要的。这样的游戏形式不仅可以运用在平面的绘画活动中,在立体的美术活动中也可以加以运用。如在进行折纸活动“鸟”时,以围绕各种各样的鸟的故事导入。“有些小鸟在飞呀飞,有些小鸟在找食吃呢,还有的小鸟在树上休息”,借此帮助幼儿想象,更好地塑造“鸟”的不同形态。在故事运用广泛的今天,故事不仅仅是指图画书上的内容,还有的借助新媒体而产生出的“新”故事。像有声读物、小动画,都是幼儿喜欢的。孩子通过听故事能够引发情感,能激起内心深处的共鸣。再把这样的感情带入到活动中,用美术的方式让他们发挥想象,从而达到良好的效果。
(二)以触摸的游戏方式感受活动的主旨
在美术活动中,我发现幼儿对主观感受触摸的内容都有很浓厚的兴趣,一是因为幼儿通过触摸,参与活动的地位被放大;二是因为对自己主动感受触摸过的物体都会有很深刻的印象。幼儿的观察能力是非常强的,但是我们有时会忽视,在美术活动中适时加入“触摸”元素,既可以使活动有趣又可以实现一定的活动目标。
在诸如“画人物”的美术活动中,目标是让孩子通过绘画初步认识五官。活动中如果一味地让幼儿从镜子中观察自己的五官或者观察同伴的同伴,则显得比较空洞。幼儿并不是专业的画家,单单凭借“观察”这一感官体验,并不能让幼儿很好地感知五官。假设在此活动中加入“触摸”环节会怎样呢?幼儿会摸到毛茸茸的眉毛,眼睛是稍稍凹进去的,鼻子弯弯的、挺挺的,嘴唇是软软的,等等。通过提问,幼儿会回应你许多意想不到的答案。在这样的游戏中,进一步引导幼儿抓住人物的典型特征,大胆表现。
除了“画人物”外,有时候难以用语言来描述的事物,通过触摸就可以简单直观的让幼儿马上了解物体。比如说起草地,都会联想到时柔软的,但仅通过和幼儿说“草地是柔软的”,幼儿并不能体会到。这时候带着幼儿来到户外,请他们摸一摸、说一说小草是什么样子的,幼儿才会知道什么是“柔软”。通过触摸小草观察草的色彩及外形,在玩的过程中学到了本领。之后回到班级室内创设情境,向幼儿提出一些必要的要求后,给予幼儿创作的空间,在情境中产生兴趣。最后给孩子留出充分的作画时间,把想象都给孩子自己发挥。
(三)以动作表现的游戏方式表达活动的内容。
动作表现是最能直观向幼儿传达各种形态的方式之一。在和幼儿玩“吹泡泡”的游戏后,以此延伸出许多想法。“泡泡”是圆形的,幼儿能通过眼睛观察,但是有一个幼儿把两手往上举,用动作表现出了“圆”。孩子们在看看、说说、做做中感受圆、表现圆,以游戏的形式贯穿活动,幼儿在游戏中潜移默化地学习画“封闭的圆”,在游戏中快乐地获得新的经验。在画“松树”时,为了能让孩子们主动感受松树“挺拔”的特点,我请幼儿来当一棵“松树”。在幼儿表现的时候,不知不觉就对“松树”的特征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教师都不需要过多的言语,孩子们就能发掘这些特点。在自身体验到之后,和同伴交流,得到的经验更加丰富。游戏化的内容加入后,活动不像以前刻板,而是变得生机勃勃。游戏和活动是相辅相成的,互相帮助彼此能够更好地融入。活动是作为幼儿学习出现的,游戏却是要时时刻刻渗透于活动的方方面面的。
二、游戏化美术活动的实施
在注重游戏化的同时,也不能过多注重“游戏”而忽视美术活动的主体内容。在实施游戏化美术活动时,首先要让幼儿在活动中感受,在游戏推动下表现,其次在教师的引导中不断探索。教师选择为孩子提供积极有趣的游戏,准备美术活动中所必需的物体,让幼儿探索想象创造。孩子们眼中的“美术”其实非常简单,没有成人所赋予的复杂概念。孩子们眼中的画作都是美丽的,因为他们能知道这幅画里的所有内容。成人是想不到这些画作背后的庞大想象空间的,有时我们不能进入孩子们自己的世界。在实施过程中,一切是为了幼儿自身,围绕幼儿的各种各样的特点,设计不同的游戏、不同的活动过程。
游戏是会渗透于一日活动的各方各面的,包含各种各样的可能性,美术活动只是其中一个部分[3]。游戏化美术活动遵循了幼儿心理发展的特点,通过有选择地创设和优化游戏,激发幼儿想象力,从而进行美术创造。游戏能解决活动中不能完成的部分,活动的内容能以游戏的形式反馈给幼儿,游戏和活动是相互帮助的,两者是不能分开的,只会越来越和谐,为幼儿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手段方式。
9、英国哪所大学的新媒体专业硕士比较好?
新媒体专业
智能手机和社交媒体,数字网络和大数据,游戏化和移动平台-新媒体不断改变我们的生活,工作和沟通方式。本课程将探讨数字技术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并为您提供技能和知识,以便能够批判性地和创造性地思考新媒体。
利兹大学
New Media MA
背景要求。人文学科,通信,媒体研究,数字媒体或其他包含设计和媒体元素的准耶。还将考虑相关的专业经验。
雅思要求: IELTS 6.5 overall, with no less than 6.0 in any component。
卡迪夫大学
卡迪夫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School of
Journalism, Media and Cultural Studies )是享誉世界的新闻学府,由Tom Hopkinson爵士( 1905-1990 )创办于,上世纪七十年代,它是英国第一个独立的新闻学院,也是欧洲首个新闻学院,更被评选为全球十大新闻学府之一
Cultural and Creative Instries (MA)
背景要求。本课程适用于相关艺术,人文或社会科学学科的毕业生或有经验的从业者。
雅思要求: IELTS 7 overall, with no less than 6.5in any component。
莱斯特大学
莱斯特大学成立了英国第一一个专门研究媒体的大众传播研究中心CMCR,传媒研究的先导地位毋庸置疑。传媒学院注重将理论学习与实践相结合,导师配置都很顶尖,专业非常丰富。
Digital Media and Society MA
背景要求:没有明确的背景要求,工作经验加分。
雅思要求: IELTS 6.5 or equivalent。
10、新媒体种类有哪些
新媒体种类有:
门户网站、电子邮箱、搜索引擎、虚拟社区、网络游戏、博客、维客、播客、手机短信、
手机电视、网络电视、数字电视、手机报、网络杂志等等。
它们之中有的属于新的媒体形态、有的属于新的媒体软件、新的媒体硬件和新的媒体服务方式。
新媒体的传播方式都具备以下特点:
1.全时传播。信息传播的时效性有四个发展阶段:定时、即时、实时、全时,全时传播指的是信息随时可以进行发布。
2.全域传播。地域和空间限制越来越少,只需要设备和传输信号,就可以发布信息。
3.全民传播。传播不再是机构、媒体单位的事情,每一位民众都可以参与其中,谁都可能是记者、编辑。
4.全速传播。传播速度比旧媒体快,在事件发生的同时就能够进行传播活动。
5.全媒体传播。传播信息不单是文字或者图片,还附有音频、视频等多触觉通道。
6.全渠道传播。客户端多样化,比如电脑、手机、短信等都可以进行信息发布。
7.全互动传播。新闻的线索搜集、采访、发行等一系列活动,所有用户都有机会参与进去,并且在事后可以发表评论。
8.去中心化传播。不存在类似于“头版头条”这样的状况,不同受众可以选择出很多主题进行讨论,另一方面也说明了新媒体使新闻多元化。
9.去议程设置传播。信息传播不再是比较固定的用词模式,不同的消息发布人可以用自己使用语言的习惯进行传播。
10.自净化传播。虽然在新媒体的传播过程中,负面信息传播面积是正面信息的四倍,但是一般小道消息都会有相关人员出面澄清,所以造成的误会基本可以得到有效的遏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