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新媒体 > 浮岛新媒体装置

浮岛新媒体装置

发布时间:2021-02-10 20:23:25

1、人工浮岛的实际应用

抢险处置
日本东北部9.0级大地震导致福岛核电站泄漏。日本东京电力公司开始调集静冈市的人工浮岛,用以转移福岛第一核电站的低放射性污水。

该人工浮岛原本在静冈市清水港作为海钓设施使用。其长约136米,宽约46米,高约3米,内部有很多水池,可容纳约1万吨水。[2]

变废为宝
一组荷兰科学家提出了一个将海洋垃圾“变废为宝”的宏伟计划:他们计划从太平洋中收集4400万公斤漂浮的塑料瓶和其他塑料垃圾,然后用它们建造一个面积大如夏威夷的“人工岛”。这座由塑料垃圾建成的人工岛将依靠太阳能和海浪能提供能源,它上面将建有城市、海滩和“农场”,足可供50万人在这座漂浮的人工岛上安居乐业,过上自给自足的生活。

海洋避难
由于气候变暖造成冰山融化等因素,全球海洋洋面将会在21世纪上升20到90厘米,相比起20世纪上升的10厘米,这是一个非常令人担忧的数据。而一些专家甚至认为,在全球气候环境越来越恶劣的情况下,地球很可能在100年甚至几十年后就变成一片汪洋。为了让100年后人类不遭受灭顶之灾,法国建筑师设计了一艘名为“丽丽派德”(Lilypad,百合花瓣之意)的人工浮岛,它犹如一朵巨大的百合花盛开在海面上,可供5万人同时居住,作为未来版的诺亚方舟。
“丽丽派德”是一个真正的“双栖海上城市”——它的上半部分露出海面,与陆地建筑没有区别;而整个城市的下半部分则浸没在水下,又令它犹如船只一样可以“丽丽派德”可以随着不同季节的洋流变化从赤道漂流到南极或北极,每年都在两极之间的海洋中悠然“行驶”。它还将拥有世界上最大的海上体育馆、剧院、医院、公园、高尔夫球场,让“海上居民”就像居住在陆地上一样方便惬意。

拓展空间
地球上四分之三的面积是海洋,建设海上城市是解决人类居住问题的重要途径。人们设计了一种锥形的四面体,高20层左右,漂浮在浅海和港湾,用桥同陆地相连,这就成为“海上城市”。 人们设想把机械和动力装置安置在底层,将商业中心和公共设施设置在四面体内部,上层的临海部位是居住区,运动场设置在甲板上,一些无害的轻工业厂房也可以设置在上面。
这种海上城市每一座可容纳3万人左右。美国在离夏威夷不远处的太平洋上计划修建一座海上城市,它的底座是一艘高70米,宽27米的钢筋混凝土浮船wxnongye08。

2、人工浮岛的研制历史

芦苇是乌鲁斯人建造人造岛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材料。他们将芦苇捆扎在一起,建成岛屿、房屋、漫画般拥有曲线的船只以及船帆。漫步于这种人造岛就像在一头巨大的橡皮熊身上行走。如果芦苇束扎的不够结实紧密,你还可能一脚将岛踏穿。有报道说,漂浮芦苇岛是史前军事战略的“遗物”,当有入侵者来犯,乌鲁斯人可以借助这种人造岛慢慢疏散撤离。
密克罗尼西亚的南马都尔和苏格兰凯尔特人的湖上居所crannoge被认为是人类早期所建的人工浮岛。现存的最早期人工浮岛位于玻利维亚和秘鲁交界高原上的的的喀喀湖。在的的喀喀湖的一座座漂浮芦苇岛上,人们建起了房屋、学校甚至于广播站。这里的居民——乌鲁斯人至今仍延续着他们的祖先数百年来一直采用的古老的人造岛建造技术。他们将高香蒲芦苇(这种巨大香蒲的茎秆)捆成束,一束束芦苇扎在一起便形成一座漂浮的人造岛。随着旧芦苇腐烂,新芦苇加入,岛屿的外形也会发生改变。
日本人工浮岛研发的活跃期是在1995年发生阪神大地震之后。如果采用人工浮岛建设,将与酥软地基或水深无关,能够在海面建设成耐震性较高的防灾基地。这也是人工浮岛研发的主要背景之一。
目前日本有三个原本供羽田海上机场实验用的小型人工浮岛,分别位于是静冈市清水湾的海上垂钓公园、兵库县南淡路市的“涡潮人工浮岛海上垂钓公园”和 三重县南伊势町的“熊野滩海上公园”。 世界上首个真正意义上也是目前全球最大的人工浮岛于2010年2月6日在韩国首尔亮相。
首尔的3座浮岛同水上舞台、盘浦大桥,诞生新的河岸景观,集合水上活动、展示、表演等功能的人文空间,总面积接近2万平方米,不仅是全世界最大的浮岛,也有举世唯一的水上会议中心。
这个以钢铁制造的人工浮岛名为Viva,重2500吨,面积3271平方米,大如足球场。它是耗资964亿韩元兴建的3座浮岛中的一个,可容纳2000至2500名游客。Viva经过1年时间建造,靠底部24个直径2米的特制橡胶气囊浮起,今后将在江中组装岛上设施。为防止漂浮岛漂走,江底打下了500吨重的石礅,还有多条最长达69米的铁链系住。一旦洪水水位达16米,或是卫星定位装置发现漂浮岛离开原位超过1米,铁链便会自动锁紧,将岛拉回原位。

3、郭奎章的后续发展

关于“海上皇宫”的消息最近平息了不少,不过对郭奎章来说,没有消息倒内是不错的消息。因为之前媒体容对“海上皇宫”的描述的确有失偏颇,而任何新事物的产生都需要经历一个从不被接受到被接受的残酷过程。“海上皇宫”的准确名字是“海上浮岛”,是一个漂浮在海面上的建筑,可任意移动并坚实耐用。“皇宫”的帽子是媒体因其装饰华丽而扣,在郭奎章的眼中,“浮岛”只是他探索海洋资源利用的一个艺术作品。作为世界上第一个成功的“海上浮岛”,郭奎章的“海上皇宫”已经拆了,可在世界几大临海国家都在研究“浮岛”概念的同时,我们该就此放下 “海上浮岛”产业项目的研发吗?
自早前“海上皇宫”事件后,如今又出现了。网上热传郭奎章在澳洲购买豪宅,大设派对,宴请明星,其间赵薇,徐峥等明星出席。有记者向郭奎章的律师汪腾锋求证此消息的真实性。据郭奎章的回应是“澳媒小题大做,只是跟几个朋友吃饭而已”。过去的一年,郭奎章这样总结自己:“读书,会友,看地球”,并先后在日本与大师合奏《青玄曲》,闭关十天后滴米未进减肥7公斤后在香港逛街,在美国开飞机,在法国当和尚,在武当山与大师过招,在澳洲做山顶洞人等

4、浮岛要塞的简介

浮岛要塞(Floating Island Fortress)红色警戒3中旭日帝国的巨型人工岛屿,无法制造。
该要塞遍布全内球各大海域, 上面部署了大量容的帝国军队,并配有大量的波能三门炮,攻击力极佳。据目前所得知的情报,帝国在珍珠港到东京的某一地区(玄武)、北海、直布罗陀海峡(未证实)、圣摩尼卡地区都部署了浮岛要塞,是帝国用来进行侵略与防御的大型要塞。
防御力:极强(相当于陆地)
攻击力:岛上好几架波能三门炮足以让海军与陆军望洋兴叹。
可在上面部署大量军事单位,并有两座电缆支撑要塞的正常运行。
缺点:不能防空。(注意:可在岛上的波能三门炮旁部署防空单位,以免敌方空中单位破坏波能三门炮,从而让敌方登陆失败)
特别说明,在要塞上面的两座发电站被占领以后,会产生类似于超能波毁灭装置的爆炸。而已知超能波毁灭装置是通过六个百合子复制人的力量发动的。因此该发电站可能也是类似的原理。

与浮岛新媒体装置相关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