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信息流推广如何让用户快速成交?????
当用户无法对产品本身建立充分理解的时候,后续的行为就无法进行。
认知产品是第一步,如果用户对于产品没有认知,往往再多的曝光也缺乏效果。
这个时候,最经常的做法,往往是:利用用户已经理解的事物,来解释未知事物。
比如当年第一代iPhone,乔布斯没有直接说未知概念“智能手机”,而是先说“一个大屏iPod 一个手机 一个上网浏览器”。
其实几乎所有“深入浅出”的奥秘都是:利用对方已有的认知基模。
怎么做呢?首先来看一些问题:
你可能经常需要在极短的时间内,向别人解释一个非常复杂的概念,而且对方还缺乏理解这个概念的背景知识。比如:
情景1:你过年回家向吴阿姨介绍“什么是产品经理”,向张大叔介绍大学专业“市场营销”;
情景2:新电影上市,制作方让大众和新闻媒体了解这是什么风格的电影;
情景3:创业家偶遇投资人,在电梯内1分钟解释自己的商业模式;
情景4:公司宣讲会,HR向提问的应届生解释“我们的项目助理岗位实际上不是秘书,而是XX”;
情景5:你向朋友推荐一个全新的智能硬件产品,或者他没有吃过的一个水果。
这对所有人来说都是一个困难的任务:
在短时间内向0基础的人解释一个复杂的概念,这意味着你需要在相当简单的信息中装进去更多的内容。
但是文字本身的表现力总是有限的,你又怎么能在短时间内装进去这么多内容呢?
实际上这是可以做到的,方法就是:利用对方已有的基模。
假设你需要跟朋友介绍一种他没有见过的干果。
第一种介绍方法是:
这是一种水果,长在树上,长大约5厘米左右,款大约2厘米,外面有厚厚的绿色的皮。外面的皮是不能吃的,剥开之后是另一层褐色的皮,干干的,不是很厚。再剥开这个皮之后,就是可以吃的果仁了。果仁吃起来很脆很香,含有很多油脂……
第二种介绍方法:
这是一种类似核桃的果子,和核桃大小、口感等各方面都差不多,区别是外形更加细长,而且壳更薄,更容易剥开。吃起来比核桃更脆,而且没有苦味。
同样是介绍“碧根果”,上面这两种方式那种更容易让人瞬间理解呢?显然是第二种。
因为第二种解释跟对方的已知概念(核桃)联系在了一起。
我们知道,关于“核桃”这个概念,对方已经建立了一系列的印象(比如核桃是长在树上的、核桃仁是脆的等)。而这种一系列的印象就叫做一个“基模”。(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首先提出)
对于一个人来说,建立一个全新的基模是非常难的—那意味着大量的未知信息,所以我们小时候花费了很大精力才认识了什么叫做“桌子”。
但是在现有的基模上加以修改是非常容易的,因为这仅仅意味着少量的新信息。
上面的第二种解释就是让对方在现有的基模“核桃”上进行修改,从而避免创建新基模的难度。
建立新的基模就好像你需要重新创作一篇完整的文章,而在已有基模上修改就好像在文档上改几个字一样简单。
为什么人类需要这样的“基模”对信息进行归类整理,而不是像电脑一样直接存储这些信息呢?
因为对复杂的世界来说,人的大脑容量和计算能力简直太小了,以至于不得不靠基模来简化信息。
如果不对信息进行高效地压缩和整理,一部XX.avi的动作片可能都足够把你的大脑空间完全占满了。
但是我们仍然能记忆相当多的知识和无数的回忆,这是因为我们大脑具有强大的数据压缩整理能力。
就拿记忆照片为例,计算机存储1000张人脸照片需要1000倍的存储量,而人脑实际上只相当于存储了1张人脸照片(基模),然后看到新的人脸只需要在那个基模上做相应的改动—比如鼻子更高。
正是因为各种各样基模的存在,才让我们更加方便、不费脑地理解复杂的信息。
因此,如果你想让别人迅速地理解一个全新的概念,就一定要利用对方已有的基模——看看他过去的记忆中,有哪些跟这个概念类似的地方。
那我们如何利用“基模”来用简短的语言传达复杂的观点呢?你只需要 2步走:
1、避免偏见:避开不必要的基模
2、套用已有的基模
2、信息流推广中数据模型是什么? 效果怎么做上来?
信息流投放是基于数据模型,建模不够准确,会直接导致广告失败!像今日头条信回息答流广告是属于高级智能渠道,不需要过多的设置,让机器自己学习找到符合产品的优质用户进行广告投放!百度信息流、360信息流属于低级智能渠道,必须配合关键词定位圈定人群,通过机器学习找到优质转化人群进行广告投放!投放信息流广告不同的媒体平台表现的方式是不一样的,还是要多进行对比投放数据(AB测试法)找到属于自己产品的优质人群,进行高精准投放,不断优化素材及创意文案,才能把效果做上来。你也可以考虑借助工具帮你优化管理,现在信息流这块九枝兰做的还不错你可以了解一下。
3、手游投放信息流,什么样的素材才能吸引用户?
视频类 以搞笑 或者腐来吸引 你没看前段时间那个抖音都要炸了 男男的破百万,女女的破百万 要不就是很搞笑 十来万吧 画质感人也可以 吸引用户的点很多 不知道你年龄定位是多好,这对不同的年龄段采取不同的推广素材,广告没有止境 ,花的多赚的多,OPPO vivo以前都是山寨机 模仿 花钱请明星烧起来的 现在做这么大 你说他不赚钱?
4、信息流账户搭建流程是什么?
构思账户要注意以下四个角度:
目标:推广目标、需求是什么。“置办个衣柜是干啥子!自己要漂漂亮亮的给谁看”
产品:提炼特征卖点来设计创意,根据用户信息确定用户画像。“衣柜里的衣服要被大众喜欢!要常穿!”
公司:明确考核细节,确定在不同产品之间的预算分配。“手头要有钱!为自己增添应季新款,淘汰旧款!”
行业:竞争对手的产品推广如何,是选择差异投放还是相同卖点,采取折扣方式。“今天来件个性款,还是刚入手的实惠爆款?”
巧用搭建方法
俗话说,衣服就像丈夫(妻子)一样,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搭建账户一样哦,不过适合自己也是有理有据的,这里给大家提供四个维度:
素材:适用于产品相对单一素材制作能力较强的广告主。如APP下载,通过不同素材的制作完成整个账户的搭建。
产品:适用于产品类型丰富的广告主。如电商类广告主,按照品类分组,搭建账户结构
地域:适用于业务有明显地域特征的广告主,针对不同地域转化情况可能不同的广告主。如生活服务类、O2O、本地业务等,这样的业务有明显的地域特征。
时间:适用于品牌活动较频繁的广告主。如促销活动较多,则可以按照不同时间点进行区分,构建整个账户结构。
想了解更多信息流搭建知识,可以关注厚昌学院,报名信息流课程,让赵阳老师为你详细的解答。
5、手游如何通过信息流广告获取用户,提高粘性
信息流广告是位于社交媒体用户的好友动态或者资讯媒体和视听媒体内容流中的广告。信息流广告的形式有图片、图文、视频等,特点是算法推荐、原生体验,可以通过标签进行定向投放,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推曝光、落地页或者应用下载等等,最后的效果取决于创意+定向+竞价三个关键因素。
信息流(Feeds)广告,在2006年由Facebook首先推出。这种穿插在内容流中的广告,对用户来说体验相对较好,对广告主来说可以利用用户的标签进行精准投放,因此特别是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到来后迎来了爆炸式的增长,几乎所有的互联网媒体都推出了信息流广告平台。
信息流广告的优势:1.流量庞大;2.算法领先;3.形式丰富;4.定向精准;5.用户体验好。结合大数据和AI进行精准投放,无论是品牌曝光还是获取效果都可满足需求。
根据平台的属性可分为:社交类、资讯类、视频类。
定向方式:一般有自然属性、地理属性、人群属性、自定义属性等等。
计费方式:CPC、CPM、CPA、OCPC、OCPM、OCPA。
效果评估:创意+定向+竞价。
信息流广告已经成为媒体平台流量变现的主要模式,从传统巨头到新兴力量都加入了信息流广告大战,如:腾讯、阿里、百度、网易、新浪、头条、小米、360、知乎、美柚、bilibili、快手、抖音等等。
6、做信息流推广时,怎么做才能让信息流的图片更吸引人?
图片要原生化!这是因为信息流作为获取潜在用户的广告,“原生化”是很重要的元素。但,原生化图片这么多,你以为随便搭就ok了?小伙子,还是太单纯啊。
一般情况下,我们都会为广告配三张图,但,这3张图片应该如何搭配才能使效果最大化呢?
我将其总结为三个策略。
01 有声有色简单来说,就是找准文案中,最大的痛点,以此为中心配上一张场景图。
举个栗子。
某英语培训广告文案为:别教孩子英语了,你教的都是错的!
并配上一张孩子哭泣表情的图。
上述文案的重心就是想利用“错误”来引起家长的反思,外加这张孩子委屈的表情,可谓是攻心之图。
“有声有色”的策略,它的主要特点就是:利用某一个具体的场景来打动用户,让用户想起类似场景,意识到生活中某个被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张情景感强烈的配图,可以让用户感同身受。
02 有理有据简单来说,就是找准文案中,最大的痛点,以此为中心配上一张证明图。
举个栗子。
某贷款信息流文案:最新消息:高达5万借款,快至30分钟到账,快来看看你能借多少!
这张图利用5万的转账成功截图,证明这款产品真的能30分钟放贷,让有相关需求的用户感到信服。
“有理有据”的策略,它的主要特点就是:摆出一个证明产品卖点的事实,赢得用户的信任,让用户相信这款产品可以解决自己刚刚想到的问题。
一张有数据的配图,让用户更加信服。
03 有模有样通读整条文案,把握文风并配上一张风格相似的图片。
比如,在文章开始的案例中:“装修工亲身经历:加盟集成墙自己当老板,第一个月挣了5万”
这句文案给人一种新闻报道的感觉,不妨使用一张新闻图片作为配图,通过和整体文案风格相类似的图片,可以大幅度增加图片的说服力和用户的信服力。
“有模有样”的策略,它的主要特点就是:通读整条文案,配一张符合文案风格的图片,使图片和文案更加契合。
一张有模有样的配图,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
其实,对于大多数产品而言,信息流文案它要满足的最大特点就是“真实性”。而我们要做的就是伪装真实性。
说起伪装,场景化必不可少,可以极大程度上激发用户对于该产品的需求;事实截图,利用人们求真的心理,去摆事实讲数据;而一张风格相似的图片,会更符合当下平台的特性,符合用户最初想满足的那个需求特性。
无论如何,一个高点击的信息流文案,必然要能够真实,给用户一种信服的感觉,方能成功。
7、信息流的控制模型
信息流的控制模型:信息有个基本特征:
可量度。信息可采用某种度量单位进行度量,并进行信息编码。如现代计算机使用的二进制。
可识别。信息可采取直观识别、比较识别和间接识别等多种方式来把握。
可转换。信息可以从一种形态转换为另一种形态。如自然信息可转换为语言、文字和图像等形态,也可转换为电磁波信号或计算机代码
可存储。信息可以存储。大脑就是一个天然信息存储器。人类发明的文字、摄影、录音、录像以及计算机存储器等都可以进行信息存储
可处理。人脑就是最佳的信息处理器。人脑的思维功能可以进行决策、设计、研究、写作、改进、发明、创造等多种信息处理活动。计算机也具有信息处理功能。
可传递。信息的传递是与物质和能量的传递同时进行的。语言、表情、动作、报刊、书籍、广播、电视、电话等是人类常用的信息传递方式。
可再生。信息经过处理后,可以其他形式再生。如自然信息经过人工处理后,可用语言或图形等方式再生成信息。输入计算机的各种数据文字等信息,可用显示、打印、绘图等方式再生成信息。
可压缩。信息可以进行压缩,可以用不同的信息量来描述同一事物。人们常常用尽可能少的信息量描述一件事物的主要特征。
可利用。信息具有一定的实效性和可利用性。
可共享。信息具有扩散性,因此可共享。
沃尔玛之所以成功,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至少提前10年(较竞争对手)将尖端科技和物流系统进行了巧妙搭配。早在20世纪70年代,沃尔玛就开始使用计算机进行管理;20世纪80年代初,他们又花费4亿美元购买了商业卫星,实现了全球联网;20世纪90年代,采用了全球领先的卫星定位系统(GPS),控制公司的物流,提高配送效率,以速度和质量赢得用户的满意度和忠诚度。
沃尔玛所有的系统都是基于一个叫做UNIX的配送系统,并采用传送带和非常大的开放式平台,还采用产品代码,以及自动补货系统和激光识别系统,所有这些为沃尔玛节省了相当多的成本。沃尔玛一直崇尚采用最现代化、最先进的系统,进行合理的运输安排,通过电脑系统和配送中心,获得最终的成功。
1、建立全球第一个物流数据的处理中心
20世纪70年代沃尔玛建立了物流的管理信息系统(MIS),负责处理系统报表,加快了运作速度。20世纪80年代初,沃尔玛与休斯公司合作发射物流通讯卫星,物流通信卫星使得沃尔玛产生了跳跃性的发展;1983年的时候采用了POS机,全称Point Of Sale,就是销售始点数据系统。1985年建立了EDI,即电子数据交换系统,进行无纸化作业,所有信息全部在电脑上运作。1986年的时候它又建立了 QR,称为快速反应机制,对市场快速拉动需求。
沃尔玛在全球第一个实现集团内部24小时计算机物流网络化监控,使采购库存、订货、配送和销售一体化。例如,顾客到沃尔玛店里购物,然后通过POS机打印发票,与此同时负责生产计划、采购计划的人员以及供应商的电脑上就会同时显示信息,各个环节就会通过信息及时完成本职工作,从而减少了很多不必要的时间浪费,加快了物流的循环。
2、沃尔玛物流应用的信息技术
射频技术/RF(Radio Frequency),在日常的运作过程中可以跟条形码结合起来应用。
便携式数据终端设备/PDF,传统的方式到货以后要打电话、发E-mail或者发报表,通过便携式数据终端设备可以直接查询货物情况。
物流条形码/BC,利用物流条码技术,能及时有效的对企业物流信息进行采集跟踪。
射频标识技术(RFID),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它通过射频信号自动识别目标对象并获取相关数据,识别工作无须人工干预,可在各种恶劣环境中工作。
2004年,全球最大的零售商沃尔玛公司要求其前100家供应商,在2005年1月之前向其配送中心发送货盘和包装箱时使用无线射频识别(RFID)技术,2006年1月前在单件商品中投入使用。专家预测,2005年到2007年,沃尔玛供应商每年将使用50亿张电子标签,沃尔玛公司每年可节省 83.5亿美元。目前全世界已安装了约5000个RFID系统,实际年销售额约为9.64亿美元。
凭借这些信息技术,沃尔玛如虎添翼,取得了长足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