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外推保研可以跨专业吗?
可以的,优秀本科生可跨学科保研。
保研的这部分本科生称为推免生,全称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推免生通过一个考评形式鉴定学生的学习成绩、综合素质等,在一个允许的范围内,直接由学校保送读研究生。
保研有如下四种方式:
1、主要基于学习成绩的免试直推。
这在保研名额中占据了大部分。通行的做法是学校划定基本学习成绩要求(主要考察学分绩),按照一定名额比例下发到各院系,由院系所结合其他方面情况,上报名单,学校审批。一般情况下只有班级前几名才可能保研。
2、特长生免试直推。
有些学校为了招徕或留住特长人才,往往给予特别优惠,免试推荐就读研究生。常见的是体育类和文艺类特长生,但名额少,要求很严。
3、校际间免试直推。
教育主管部门为了鼓励高校间学术交流,减少学术近亲繁殖,近几年大力提倡向其它高校免试推荐优秀毕业生。由于各学校保研条件和学生学习状况的差异,有时候在该校难以获得保研资格的学生在其它学校反而可能如愿以偿。
4、免试推荐、保留入学资格。
这类保送生不是马上就去读研,而是保留入学资格一、两年,先按照学校安排去有关部门工作,或作为教育部门选派人员去边远地区支教。此类保送的条件相对要低一些,但也不是人人都能申请,一般只有表现突出的学生干部或活动积极分子才有入选资格。
(1)跨专业保研新媒体扩展资料:
保研选拔程序:
1、推荐免试学校公布推荐免试的标准、名额和选拔程度;
2、应届毕业生本人根据推免条件提出申请;
3、学校组织评审委员会或工作组对申请人资格进行评审,确定推荐免试生名单;
4、获得该校的推免资格的毕业生,向研究生招生单位(该校或外单位)提出免试攻读硕士学位复试申请;
5、接收单位向申请人发出复试通知书。复试合格者,发给接收函。
2、跨专业保研要准备什么
保研资格及申请办法,一般要具备的两大条件:
1,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2,获得母校推荐免试资格的全国重点大学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
北大、清华之类重点高校的条件则更为苛刻。例如清华大学除上述两条外还要求学生: (1)前三学年总评成绩排名一般在年级前5%,或能够在现就读学校取得推荐免试研究生资格;
(2)在学期间曾从事科技活动,并获奖或表现突出。
1.基础是否扎实
2.与导师的研究方向是否匹配
基础是个劣势,因为现在大多数学校都没有办法选修其他专业的核心课程,所以很难用成绩单来证明这点。而要用其他的材料证明自己。当然,要去的专业的核心课程一定要自学好,打下一定的基础,至少达到本科学校这个专业的同学们中的中游水平。
基础打下了,就要考虑如何逆袭了。
要想在简历上逆袭科班出身的同学们,唯一的办法就是通过比赛或者项目或者实习来证明自己。建议想转专业的同学先找个要去的专业的高年级大神,尽快确定你要转的方向(而不是一个笼统的计算机或者软件工程)
然后!迅速在你们学校找一个你那个方向的项目开始上手做!这一步是最为关键的。什么方式和什么手段都不重要,拿到项目然后边做边学。所以尽早确定要去的方向,尽早开始做准备工作。越早越好。
(2)跨专业保研新媒体扩展资料:
跨专业保研一般有三个方面需要考虑:
1.兴趣
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你对某个领域十分感兴趣,又有足够的实力能够保研,那么跨专业保研对你来说是个不错的选择,毕竟虽说有难度,但总比跨专业考研简单些。
2.难度
难度主要和你选择的学校和专业有关。学校名气响,专业水平高,难度肯定高。那么你就需要提前联系导师,好好准备简历,早早丰富自己的科研经历和对应的专业知识。跨专业学生在笔试或面试环节和许多本专业的保研学生相比,在专业课上面会处于弱势,所以更需要科研、英语等为你加分,让导师觉得你值得培养。
如果你觉得名校名专业跨保有难度,那么你可以考虑报名校弱专业或弱校名专业,当然这不限于跨专业保研,一般保研或考研也都会面临这样的问题。
3.专业前景
这个前景可以分为就业前景和研究前景。如果你跨保是为了研究生毕业就工作,最好要关注一下该专业的就业前景和发展趋势,另外关注就业前景也要结合地域来看,像北上广深这些一线城市为大多数的专业提供的机会非常多,而一些学校地处三四线城市,机会可能要少一些。
如果你跨保是因为兴趣并且愿意继续深造,那么研究前景是需要被关注的一点,例如生物工程,研究前景都很不错,适合继续读博和深入研究。
3、关于跨专业保研复试,如果老师问为什么要跨专业,怎么说比较能让人眼前一亮?
兴趣和能力——对来新专业浓厚的兴趣以自及由原专业所带来的优势,比如如何在两个专业中分配学习时间相互促进、从原专业的学习中得到的学习能力如何运用到新专业的学习中触类旁通
当然还有新专业的前景的吸引,阐述这一点让老师知道你目光长远有前瞻性
4、跨专业考研选择新闻学会比较容易吗?
我就是学习新闻的,也准备考研,我个人觉得跨专业考新闻学的研究生并不简单。
客观来讲,比起其它理科专业,或者法学、语言这些专业技能要求更强,门槛更高的专业来说,新闻学的确相对容易,因此很多人跨专业考研时会将新闻学纳入考虑,但是更多的是对新闻学感兴趣才会考研,不然对自己的学习也无益。
如果你只是觉得跨专业考研选择新闻学比较容易,我建议你不要这么想。考研不是易事,跨专业考研更是难事,没有简单困难一说,不能因为它是文科,就觉得只要花功夫背就可以,就像我上面提到的,新闻要求的技能也很多,本科就学习新闻的同学们已经有了基础,但是他们考研的压力也很大。
1.考新闻学的研究生都要准备什么?
从专业性来看,新闻专业需要掌握很多技能,比如新闻学的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新闻采写与编辑能力、新闻史等等,还要及时的了解新闻方针政策。学习的课程内容除了新闻专业课程,还有广告、汉语言文学的专业,因为学习新闻的同学的文字功底,发散思维能力也必不可少。不仅是文字与知识,还需要日渐积累的新闻写作锻炼,还有新闻摄影、广播电视这些实践课程,来增强操作能力。
同时还有政治、英语这些必须要掌握的知识。思想政治理论和英语能力在考研中无论是笔试还是面试都非常重要,无论你考哪一个专业的研,都是要好好学习的。
2.想要考新闻专业能力强的学校的研究生很难
同时,考研容不容易也要看报考哪所学校,新闻专业出名的院校有很多,对于我们这些本专业学习新闻的大学生来说,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传媒大学,都是我们梦想考上的,它们对新闻专业的学生能力要求很高,我们本专业学生都需要下功夫好好准备,即使如此,也很有可能会失利。
3.跨专业考研新闻学还要考虑其它因素
考研是否成功还与许多因素有关,当年报考的人数、现场的发挥、试题的把握、面试的状态,如果盲目听从其他人的说法,觉得简单与否,并不合理。
是否要跨专业考研新闻、跨专业考研选择新闻学是否简单,希望你能在实际接触后再认真进行判断,认真思考。
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到你!
5、可以申请跨专业保研吗这个有没有什么要
跨专业可以做什么
跨专业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升自己的竞争力,弥补不足
GPA
其实GPA是最有说服力的,如果你专业1%,那充分说明了学习能力,大部分导师和招生老师都极其看重这一点。
联系导师
关于联系导师的问题,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看法,取决于自己在保研中与导师发生了怎样的故事,很有意思。联系导师是一条捷径,但不是必经之路。导师话语权较重的院校和一定要走招生流程的院校占一半一半。举例,中科院的几个所/大部分所,导师话语权很大,有针对性的联系导师并获得导师青睐就能获得offer,甚至如果没有打动导师就无法拿到offer。举例,某些985院校一定要你通过初试,成绩卡百分之几六级卡几百来分机试笔试面试分别取得一定分数,综合排名分数后给出offer,如果你联系好了导师,大部分导师会告诉你,请关注我院夏令营,欢迎报名我院预推免等,少部分会告诉你,欢迎你来我很想录取你,但是如果你机试0分你依然不会得到offer。
所以,导师在推免中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但是绝对不是获得offer的唯一途径,
而我之所以说联系导师是一条捷径,尤其是跨专业的捷径,是因为确实有很多跨专业的胖友,通过有针对的学习,在某一方向与导师研究契合度很高,或具备某些特长,打动了老师就搞定了offer。
相关课程 选课自学
如果在大三上以前就决定跨保,很幸运你还有足够的时间去准备跨保。我认为在面试中,我遇到最多的问题是,你计算机相关的专业课学过哪些?如果能多多选你要跨的专业的课程并获得不错的分数,那非常有说服力,如果不能也可以通过自学,看书等方式打好基础,至少能应对面试中的一些专业知识提问。
相关项目=竞赛=实习=考证书
在这几个方面如果能做一些准备都很好,可以大幅提升自己的竞争力,跨专业可能很难有实习单位接受或导师愿意带着做项目,需要自己主动去找,来显示自己在这一领域的学习成果。
以上几点都非常重要没有优先顺序之分,能不能每一方面都准备充分就看你自己了,如果都做到很好那几乎可以消除跨专业的劣势。
6、跨专业可以保研吗?条件是什么?
是可以跨专业保研的。没有什么硬性条件,这需要看老师和你自身的实力。
参考条件:
1.基础是否扎实
2.与导师的研究方向是否匹配
基础是个劣势,因为现在大多数学校都没有办法选修其他专业的核心课程,所以很难用成绩单来证明这点。而要用其他的材料证明自己。当然,要去的专业的核心课程一定要自学好,打下一定的基础,至少达到本科学校这个专业的同学们中的中游水平。
基础打下了,就要考虑如何逆袭了。
要想在简历上逆袭科班出身的同学们,唯一的办法就是通过比赛或者项目或者实习来证明自己。建议想转专业的同学先找个要去的专业的高年级大神,尽快确定你要转的方向(而不是一个笼统的计算机或者软件工程)
然后!迅速在你们学校找一个你那个方向的项目开始上手做!这一步是最为关键的。什么方式和什么手段都不重要,拿到项目然后边做边学。所以尽早确定要去的方向,尽早开始做准备工作。越早越好。
(6)跨专业保研新媒体扩展资料:
跨专业保研一般有三个方面需要考虑:
1.兴趣
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你对某个领域十分感兴趣,又有足够的实力能够保研,那么跨专业保研对你来说是个不错的选择,毕竟虽说有难度,但总比跨专业考研简单些。
2.难度
难度主要和你选择的学校和专业有关。学校名气响,专业水平高,难度肯定高。那么你就需要提前联系导师,好好准备简历,早早丰富自己的科研经历和对应的专业知识。跨专业学生在笔试或面试环节和许多本专业的保研学生相比,在专业课上面会处于弱势,所以更需要科研、英语等为你加分,让导师觉得你值得培养。
如果你觉得名校名专业跨保有难度,那么你可以考虑报名校弱专业或弱校名专业,当然这不限于跨专业保研,一般保研或考研也都会面临这样的问题。
3.专业前景
这个前景可以分为就业前景和研究前景。如果你跨保是为了研究生毕业就工作,最好要关注一下该专业的就业前景和发展趋势,另外关注就业前景也要结合地域来看,像北上广深这些一线城市为大多数的专业提供的机会非常多,而一些学校地处三四线城市,机会可能要少一些。
如果你跨保是因为兴趣并且愿意继续深造,那么研究前景是需要被关注的一点,例如生物工程,研究前景都很不错,适合继续读博和深入研究。
7、可以跨专业保研吗?
还是放弃来岭院吧,我们自自己学校的保过去绩点都要求4.0以上,去年保上的基本都是专业前两名的,并且都是先跟导师联系好的啦。我们院是学数学的,岭院很喜欢,都需要这么高的绩点。何况其他学校的非相关专业。并且中大对同一级别的学校(就是指排名在中大之上或者中大旁边的,我没有贬低其他学校的意思)成绩认可度才高一点,而不是同一个级别的,就算成绩很好也不放心。还有就是,保研一般看成绩,社会工作,干部经验之类的不做考虑,当然有更好。
不过,如果你联系导师,导师觉得你不错,想要你,那你就有大希望,所以关键在有导师想要你,成绩都是次要。这就需要你去岭院网站上找导师了。地址是:里面有导师邮箱(在师资那栏),导师一般都会看邮件。这个不用担心。所以保研一定要事先联系导师,这是必须的(经验总结)。
岭院最热门的无非就是金融跟西方经济学了。你可以选些冷门的专业,或者老师,或许他赏识你。牛的老师一般都是强人选了。
面试时候,英语要求很高,要会用英文述说比如次贷危机之类的,还有就是专业科面试,要看过经济金融方面的书,不过问的不难,具体看老师当时的定位。我去过,英语很悲剧。
祝您好运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