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新媒体 > 新媒体企业招聘现状

新媒体企业招聘现状

发布时间:2021-02-03 21:41:04

1、企业人才招聘现状问题及趋势分析

明白一复点,需求决定价值!既然是制企业招聘人才,就得明白企业需求,还要知道企业结构,有哪些部门,他们的主要职能是什么!是那个部门欠缺人才,才知道是欠缺哪方面的人才,而这样的人应该具备什么能力素质品质和特点才能胜任这种工作!了解这些我们就有了基本的招聘标准!例如:年龄、性别、学历、工作经验等各方面的要求就出来了,如果是销售部门一般都要面试,对个人综合素质要求较高,有的工作要求有使用期,根据实际情况出发!要写好论文得多参考一些资料,结合企业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相关知识进行论证!

2、中小型企业的招聘现状

1 我国中小企业人才招聘的现状

1.1 人力资源管理机构和人员的设置不到位
我国目前大部分中小企业在部门设置的时候并没有单独设置人力资源部,而是由办公室或行政部等部门兼任。企业对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工作的重视性不够,忽略了人力资源部是现代企业架构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企业正常、有序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支持。
没有配备专门的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即使有,其日常工作也仅仅局限于管管档案、工资和劳保等,按照“静态”的、以“事”为中心的传统人事管理模式进行工作,没有行使到人力资源管理应尽的职责。
1.2 对招聘工作不够重视
相当多的中小企业对人员的招聘较为随意,更多时候是在人手紧缺或者员工大规模流失的情况下仓促进行招聘,缺乏人力资源计划做指导,在一定程度上对招聘结果产生了不良影响。对他们而言,招聘更多的时候是一种应急措施,而不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工作的需要。
另一方面,近几年来高校连续扩招,民办高校的陆续出现致使应往届毕业生人数急剧上升,导致人力资源市场上出现供过于求的现象。所以不少中小企业错误认为招到一个合适的人非常容易,反映在招聘工作中,思想上不重视,准备不充分,缺乏科学性、系统性,结果往往导致招聘工作以失败告终。
1.3 招聘渠道相对单一
人才招聘的渠道有很多种:现场招聘会、劳动力市场、网络招聘、猎头公司、校园招聘、平面广告招聘、内部选拔、熟人推荐等等,每种招聘方式都有其特定的优缺点以及人才储备的倾向性。例如,技术工人和一般办事人员可以到劳动力市场进行招聘,专业技术人员可以进行校园招聘相关专业的毕业生,中高级专业人才则可委托猎头公司进行物色。据调查,大多数中小企业仍多采用参加现场招聘会、到劳动力市场招聘、熟人推荐等传统的招聘方式,没有充分利用不同的招聘渠道,无形中减少了人才选择的范围,造成了一定的局限性。
1.4 对岗位需要的人员缺乏正确的定位
松下电器公司创始人松下幸之助曾经说过:“‘适当’这两个字很要紧,适当的公司,适当的商店,招募适当的人才,70分的人才有时候反而会更好。”松下幸之助认为人才的聘用应以合适企业为基准,并非越高级的人才就越好用。企业如果迷信100分的人才,可能就会忽略70分的人才。但是有时候,70分的人才更重视工作,更能以感恩的心全心全意地对待工作,能把工作完成得更好。对中小企业而言, 70分的人才更容易获得,花费的成本更低,利用的效率更高,70分的人才更能和企业共同成长。
但是,目前有相当一部分的企业偏好招聘名牌院校毕业的学生,认为好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素质也高,这是无可厚非的。但毕业于名校学生是否都适合于本企业需要的,则没有加以考量。一旦双方发现并不合适,企业将会浪费本次招聘的成本,同时还要为下次招聘支付费用。调查结果表明,仅有不到40%的企业计算了每招聘一名员工所花费的成本。
1.5 中小企业对应聘者吸引力较弱
中小企业往往处于市场的弱势,竞争力不强。大型企业在市场占有率、资产拥有量、品牌效应、薪资水平、工作条件和员工职业生涯规划等方面占有很大优势,中小企业无法与之匹敌。同时,中小企业发展目标不明确,管理制度不健全,企业文化缺失,也是造成企业比较难以招聘到合适的人才的原因。

3、招聘工作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怎么解决?

招聘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对策:

1、招聘专员职务说明描述模糊,上岗前未进行专业的培训,缺乏专业知识   

公司制定的职务说明书中,对招聘专员的任职资格、岗位职责的描述模糊,导致无法根据相应的条件招聘选择合适的招聘人员。在企业常规的招聘过程中,首先与应聘人员接触的是企业的招聘人员,在某种意义上招聘人员是企业的窗口,一言一行都代表着企业的形象。目前,公司行政部的招聘人员在上岗前,只是对其进行简单的培训,且培训内容简单、方式单调、课时偏少,使其对企业的状况了解甚少。另外,进行有效招聘必备的沟通技巧以及礼仪方面也未进行培训,便匆忙直接上岗工作。因此,应聘人员会根据在招聘中招聘工作人员的表现、印象、素质来推断和评价企业组织, 进而决定是否选择于它, 这样就影响了企业招聘的质量。

4、新媒体运营未来的工作前景怎么样?

「人总要做一点和吃饭无关的事情,来满足自己的精神欲望。我享受无条件写作的快乐,我写不了都市言情和灯红酒绿,但是我可以用写作写出我的生活」。
在新媒体语境下,写作对于写作者来说,最大的意义不外乎如此,不为讨好任何人,不为物质条件所困,当你的情绪和灵感到来时,拿起笔,记录下它,享受它。

5、从事新媒体运营,这份工作的发展前景怎么样?

新媒体工作的前景在现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是很有发展潜力的。新媒体运营,是通过现代化互联网手段,通过利用微信、微博、贴吧等新兴媒体平台工具进行产品宣传、推广和营销的一系列运营手段。通过策划品牌相关的优质、高度传播性的内容和线上活动,向客户广泛或者精准推送消息,提高参与度和知名度,从而充分利用粉丝经济,达到相应营销目的。

新媒体能在短时间内迅速吸收大量读者,跟它接地气的特性远远分不开,使“人人都是新闻传播者”成为现实。正是因为这种特性,让新媒体渐渐地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甚至是生活方式。这种新的方式开启了社会新的领域,激发了一直“保持沉默”的草根群体,唤醒了他们都能亲自参与社会进程的诉求欲望和权利欲望。

这也是新媒体能够迅速崛起,推动社会进步的最根本的也是最重要的力量。对于传统传播媒介的传播方式,接地气新媒体的传播借助互联网技术,信息传播变得更加迅速,实时接收信息,实时做出相应反馈已不再困难。从传统媒介到新媒体,最大的变化同时体现在传播内容的多元化和融合化,传统纸质媒体通过平面展示文字信息、图片信息。

而如今,借助新媒体形式,同时传播带有文字、图片、声音等等于一身的信息已成为可能,提高了信息量,提升了信息广度。以往的企业宣传仅仅是录制企业宣传片或宣传页上传到官网,不利于小型企业的发展。而在新媒体的平台协助,营销,推广下小企业也可以简单便捷实现公司自我宣传的目的。

6、现在网络媒体这么发达,为啥工厂不直接招人呢?

因为很多人觉得网络上都是虚假的,再有就是网络招聘,公司的资源很有可能会被那些不法中介给利用,从中赚取利益。

7、清大新媒体前景如何?公司有在招聘?

暂时没有看到清大新媒体的招聘信息

8、招聘工作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和怎么解决

招聘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对策:

1、招聘专员职务说明描述模糊,上岗前未进行专业的培训,缺乏专业知识   

公司制定的职务说明书中,对招聘专员的任职资格、岗位职责的描述模糊,导致无法根据相应的条件招聘选择合适的招聘人员。在企业常规的招聘过程中,首先与应聘人员接触的是企业的招聘人员,在某种意义上招聘人员是企业的窗口,一言一行都代表着企业的形象。目前,公司行政部的招聘人员在上岗前,只是对其进行简单的培训,且培训内容简单、方式单调、课时偏少,使其对企业的状况了解甚少。另外,进行有效招聘必备的沟通技巧以及礼仪方面也未进行培训,便匆忙直接上岗工作。因此,应聘人员会根据在招聘中招聘工作人员的表现、印象、素质来推断和评价企业组织, 进而决定是否选择于它, 这样就影响了企业招聘的质量。

9、中国企业招聘现状知多少

现在市场招聘现状挺尴尬的,用人单位招不到合适的人才,好多人才想换工作,又找不到合适的用人单位。
熟人推荐是求职“捷径”

无论是招聘高层管理者,还是中层经理或者一般员工,调查的结果一致显示,熟人推荐是企业最乐于使用的方式。数据显示,企业高层管理者外部招聘,有46.17%的企业高层管理者是由员工或熟人推荐而来的;中层管理者的外部招聘中,也有超过一半的(50.85%)企业高层管理者是由员工或熟人推荐而来的;一般员工的招聘就更脱离不开这个怪圈,高达60.85%的企业通过“圈子”吸纳人才。

企业使用“关系户”,究竟是喜是忧?记者在采访过程中,大多数hr都表示,熟人推荐来的人可信度比较高,对对方的情况和背景也可以了解得比较清楚,用人上较为放心。但是,业内专家指出,通过员工举荐来招聘的方法,从长远来看对企业并非有益,不仅会涉及到公司中会出现的“裙带关系”,更会使公司内部人际关系可能会因为非工作因素的介入而变得复杂,牵扯不清。

技能经验最受企业重视

调查显示,企业目前在用人方面,最注重的是专业技能和工作经验。在一些细微的方面,有多于五分之一的企业对应聘者年龄很看重,7.87%的企业对应聘者的性别看重。看来,目前企业中在用人方面还存在着一定的偏见,不能够一视同仁地选拔人才。

比起并列第一的专业技能和工作经验来说,位居第三的工作态度并不容易在面试中进行考察。记者了解到,企业评价求职者工作态度主要通过两种方式:一是通过被面试者以前的工作经历,考察他处理危机的行为以及待人接物的方式;其二,对于没有什么工作经验的人,抛给他一个事先设计好的例子让他来虚拟处理。业内专家表示,工作态度很多时候就是人的第一反应,是人的本能,也往往是最细小的习惯,应该长期注意培养。

求职者的命运谁来定?

当你去一家公司应聘的时候,你知道你的命运会主要由谁来决定吗?主管hr,用人部门,还是人力资源部?了解一下不同层次应聘人的录用情况,对比一下自己,看看在你找工作的时候,什么人比较说得上话?

调查显示,在招聘高层管理者时,83.62%的公司都由最高层领导来做决定;在招聘中层管理者时,直接用人部门手中的决定权较大(58.51%);而在一般员工招聘过程中,同样是直接用人部门(80.43%)掌握着用人话语权。虽然在每个层面的招聘中,人力资源部门都有或多或少的参与,但始终不是最后的决定者。

业内人士对此表示,hr部门在企业高层管理员入职上,所起的决定作用很小。这说明目前中国企业对hr的认可程度还没有达到理想的高度,企业最高层的战略伙伴这一头衔对人力资源从业者来讲还只是个理念。

不过,记者在采访一些hr时,同样听到了相反的声音。恒道信利人力资源平台顾问kevin说,ge的首席执行官就给了hr很大的权力,hr有着“一票否定权”。虽然目前这样的公司很少,但大多数公司中,hr扮演的角色实际上已经有了二分之一的决定权,所有进公司的员工,第一道关毕竟还是卡在他们那里的。

经验和知识性面试最“红火”

企业惯用什么方式考察人才?调查显示,企业在对高层管理者的评价时,有74.04%的企业选择经验性面试,56.38%的企业选择对其背景进行调查,另有43.62%的企业选择对其进行知识考试。

在对中层管理者进行选拔时,高达83.19%的企业使用经验性面试,56.17%的企业选择知识考试,对其背景进行调查的企业占42.13%。

招聘普通员工中,77.02%的企业进行经验性面试,64.47%的企业选择对其进行知识考试,20.43%的企业对其背景进行调查。

由此可见,企业在选拔人才人,最注重的是以往的工作经验,以过去的经验作为重要因素来评价候选人能否胜任新的工作。大部分企业也很注重知识掌握的程度,而且越是普通员工,就越注重知识能力——除了专业知识,还有语言运用能力、数字能力、分析统计的能力、学习的能力等等不过,调查同样显示出,目前我国企业对员工的心理测试重视程度很低,在管理层的选拔上,对应聘者进行心理测验的不足三分之一,普通员工中,仅有18.09%的企业会对其进行心理测试。企业在对候选人进行选拔的时候,没有一套较为完整的测试体系,随意性比较大,这是目前企业在招聘中存在着的普遍缺陷。

与新媒体企业招聘现状相关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