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新媒体 > 文化内涵短视频

文化内涵短视频

发布时间:2020-12-22 18:30:19

1、营销主要手段有哪些?

营销主要手段有:

一、搜索引擎营销

搜索引擎营销,简称SEM,是网络营销的一种。就是根据用户使用搜索引擎的方式,利用用户检索信息的机会通过搜索引擎返回的结果,尽可能将营销信息传递给目标用户,以此来获得更好的销售或者推广效果。

二、病毒性营销

病毒性营销也被人们称为病毒式营销和病毒营销。病毒性营销是一种常用的网络营销方法,常用于进行网站推广、品牌推广等,病毒性营销利用的是用户口碑传播的原理。

三、电子邮件营销

电子邮件营销(邮件营销)是利用电子邮件与受众客户进行商业交流的一种直销方式。同时也广泛的应用于网络营销领域。

(1)文化内涵短视频扩展资料:

营销发展方向:

第一、从营销的主体来看,企业是营销的主体单位一般是传统营销。当然传统营销并不是唯一的营销的主体,比如各种组织机构和个人多种主体共存共同发展也是营销的主体单位。

第二、从营销的对象来看,企业营销的对象不再是单一的产品和服务而是各种有价值的事物,都可以进行有效地使用。

第三、从营销的操作手法来看,营销不再是单纯的传统营销手段.而是当代各种营销手法的混合,比如流行的网络营销、电话营销(比如:一呼百应智能精准电话营销解决方案)、无线营销、声动营销、OAO、会员制营销等等,这些营销手段,一般大企业都会与传统营销灵活地选择同时进行搭配出最适合企业营销的手段。

第四、营销发展的未知性来说,营销的发展谁也不能肯定地说营销即将发生什么,这个明确的答案谁也不敢给出,就算是专家他或她也不能肯定未来即将发生的事情,因为很简单从哲学上来说:“事物的发展是未知的总是变化的”。

2、各朝代的政治、经济、文化总结

一、先秦时期

政治:从夏朝时我国开始出现了早期国家政治制度;王位世袭制、分封制和宗法制(宗法制的核心就是嫡长子继承制)。王位世袭制和宗法制决定了中央政权的平稳交接,而分封制则是这一时期地方政治的制度,地方分权比较大。

经济:

1、农业

商周时期出现了青铜农具,但是由于青铜较珍贵,在农业生产中很少使用,木制农具的使用依然很普遍;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和牛耕开始被广泛应用于生产之中。

2、手工业:夏商周时期以青铜铸造为代表的手工业由官府垄断,被称为“官营手工业”。早在原始社会时期,中国人已经掌握了冶铜技术;商朝时,人们已经能够烧制出原始瓷器,也有了织机,能够织出多种丝织品;西周时,铁器出现;春秋时期,民营手工业出现。

3、商业:商朝时商业就已经取得了长足发展,贝成为了一种实物货币;西周时,在较大的城邑都出现了市集;春秋战国时期开始使用金属铸币的技术,此时官府控制商业的局面被打破,商业发展繁荣。

文化:

1、文学

春秋末年出现了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奠定了中国古典文学现实主义的基础;战国时,屈原以南方民歌为基础创作了楚辞这种新的诗歌体裁;这一时期还有诸子百家的散文值得称道

2、科学

西周时发明了“圭表测影”的天文观测方法;春秋时出现了九九乘法口诀;此时的名医“医和”奠定了中医病源学的基础;战国时制成了司南,《黄帝内经》在此时问世。

3、绘画

远古主要以彩陶画为主,春秋战国则以帛画为主。

二、秦汉时期

1、政治

秦朝时创建了以皇帝制度为核心的中央集权制度,地方上实行“郡县制”;西汉时为了加强君主专制,实行了“内朝制”,以皇帝的亲信为侍中、尚书令,参与军国大事以削弱相权。

2、经济

(1)农业:“铁犁牛耕”的耕作方式继续发展,西汉时发明了播种工具耧车。

(2)手工业:在冶铸业方面,两汉时发明了高炉炼铁和炒钢技术;在制瓷业方面,东汉时已经能烧制出成熟的青瓷;纺织业方面,西汉的丝织业发达,此外还有麻织技术。

3、文化

汉朝时,楚辞盛行,文学家以除此为基础创造了汉赋这一半诗半文的综合文体。秦汉时期的绘画门类很丰富,有壁画、帛画、木刻画、木版画、画像石和画像砖等。

三、魏晋南北朝时期

1、政治

此时期内,三省六部制开始逐步形成,首先掌握实权的是尚书省,继而又有中书省、门下省。这一时期的选官制度称为“九品中正制”,“九品”指的是划分人才优劣的九个等级,“中正”是选举官,负责评定人才的等级。

2、经济

这一时期,北方旱地的“耕耙耱技术”形成。冶铸业方面,南北朝时期发明了灌钢法;制瓷业方面,北朝已经能够烧出成熟的白瓷。 两晋时期,我国的经济中心开始逐渐南移,南方的一些城市逐渐成为当时最为繁华的大都会。

3、文化:东晋时期的陶渊明开创了田园诗派;南北朝时期,谢灵运开创了山水诗派;此时期内,志怪小说十分流行,干宝的《搜神记》是其代表。 祖冲之进一步精确了圆周率的数值、制定了《大明历》;贾思勰著成了世界农学史上最早的巨著之一——《齐民要术》。

四、隋唐时期

1、政治

隋唐时期,三省六部制已经发展成熟,尚书、中书、门下三省的长官均为宰相,唐朝皇帝通过分割相权的形式加强了皇权;在地方上,唐朝政府设置节度使,这造成了唐朝后期严重的割据局面。选官制度上,隋文帝废除了九品中正制,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法选拔官员;隋炀帝时设“进士科”,科举制度正式形成。

2、经济隋唐时期江东地区出现了“曲辕犁”,能够适应各种土壤和不同田块的耕作要求;唐朝时创制了“筒车”,用于灌溉。制瓷业方面,唐朝时形成了“南青北白”两大制瓷系统;丝织业方面,唐朝的丝织技术以“轻盈精湛”著成,吸收了波斯的织法和图案风格。

隋唐时期,农村集市贸易发展起来,为商业服务的柜坊和飞钱相继问世。

3、文化

唐朝时,诗歌进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词”作为诗的另一种形式也在唐朝出现。隋唐之际,雕版印刷术出现;唐朝末年,火药已经开始应用于军事;以孙思邈的《千金方》为代表,医学也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五、宋元时期

1、政治

建国之初,赵匡胤为避免重蹈唐后期藩镇割据和宦官频繁干政引发的悲剧,将军权归于中央,采取崇文抑武的国策,采取调将指挥制。

2、经济

(1)农业:宋朝以后,我国的经济重心逐渐转移到了江浙地区;宋朝还出现了利用水力的高转筒车作为灌溉工具。

3、文化

儒学在宋朝得到的空前的复兴,在佛、道思想的影响下,产生新的儒学思想—理学。包括“北宋五子”、朱熹和陆九渊。理学的集大成者朱熹认为:“理”和“气”是并存的,密不可分,但有先后之分。理是万物之源。

3、学习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1、传统文化中蕴涵的优秀精神品质可以在经过动态解读之后,与现代思想相结合,在形成民族精神的过程中起到非常深刻也非常直接的作用。不论是中华民族历史上形成的哲学、政治、道德观念,

还是它所创造的音乐、绘画、书法、舞蹈等艺术作品,或者是它在建筑艺术、园林艺术、风俗习惯中所凝结的审美意识等等,都可以汇聚成人们自身的素养逐渐积淀为民族心理、民族品格,使我们的民族获得持续不断的精神力量,而不至于因为精神力量的疲软或坍塌失去生存与发展的动力。

2、民族文化中作为其中最具有民族性、最富于艺术特征的部分,如古典绘画、古典音乐、古代书法、古典建筑等等,不仅包涵了我们民族特有的审美观念、审美表现意识,而且包涵了理解自然,理解人生,明智地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许多有益的启迪。

这些启迪在现代化程度比较发达的今天,不仅没有失去意义,反而彰显出它的不朽价值。

3、在以民族文化进行教育的过程中,必然存在的重新解读,积极思辨,这本身也是开启我们心智的过程。爱国精神、民族精神、人文素质的教育固然可以有多种方式,多种渠道。

(3)文化内涵短视频扩展资料

中国传统文化的保护措施主要有:

1、区别对待中国传统文化优劣,有利于社会前进的脚步。

2、以时代的角度,以比较的观点和方法看问题。

中国传统文化是在漫长的古代历史中形成的,是以封建社会文明为其背景。而西方文化,严格地说,是在文艺复兴之前才逐渐形成,是以资本主义文明为背景的。

一个是封建色彩浓厚的文明,一个是资本主义色彩浓厚的文明,这就决定了中国传统文化不可避免地存在落后性,在许多方面存在着薄弱之处,但也不能一味否决,而在于能否取其精华。

3、继承、借鉴与创新,并主动融入世界文化,是中国今后文化发展必由之路。

文化的建设,必须坚持继承、吸收、创新。

主要是有价值的东西,反映事物本质和规律,一些高尚品质。但反对无限拔高。中国传统文化是在特定时期形成的,必定有其时代局限性,任何夸大其辞,都是错误的。整个世界文化角度来学习,世界各民族的文化互有长短,应该互相学习,才能共同进步。

对于个人而言,我们需要做到:

1、有一定的文化积累。

2、明确方向。即与社会发展趋势相一致,与以人为本、以民为本的价值观相一致。

3、要有宽松环境。要允许磨擦事物存在、发展,不能视新事物为洪水猛兽,要鼓励不同思想文化自由交锋。

4、勇气和意志。需要整个民族的勇气和意志。旧的文化是过去社会前进的动力,新的社会也需要新的文化持之不懈地奋斗,并尊重事物发展规律,最终必然能取得胜利。

4、中国的传统文化具体都包括什么

中华传统文化首先应该包括思想、文字、语言,之后是六艺,也就是:礼、乐、射、御、书、数,再后是生活富足之后衍生出来的书法、音乐、武术、曲艺、棋类、节日、民俗等。传统文化是我们生活中息息相关的,融入我们生活的,我们享受它而不自知的东西。

中华传统文化即是先秦时期以儒家学说为代表的关于对人、对社会的认识,以及对社会行为规范的追求,----即“仁义礼智信”。儒家学者们强调“礼”,追求“礼”,即是要树立一种人类社会共同的价值观,用以调整和约束人们的社会行为。

“文”既指文字、文章、文采,又指礼乐制度、法律条文等。古“文”字是指纹理、花纹之意。后来发展为包括美好的言语、思想、行为、待人、处世等表之于外的都称为“文”。文明一词就是“文”的延续。“化”是“教化”、“教行”的意思。

(4)文化内涵短视频扩展资料:

中国传统文化特点:

1.世代相传,中国的传统文化在某些短暂的历史时期内有所中断,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或多或少的有所改变,但是大体上没有中断过,总的来说变化不大。

2.民族特色,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中国特有的,与世界上其他民族文化不同。

3.历史悠久,有五千年的历史。

4.博大精深,“博大”是说中国传统文化的广度—丰富多彩,“精深”是说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度—高深莫测。

5、关于革命英雄的故事简介短一点的,急啊!!

1、朱德的扁担

1928年,朱德同志带领一支红军队伍到井冈山跟毛主席会师。山上是红军,山下不远就是敌人。

井冈山上出产粮食不多,常常要抽出一些人到山下的茅坪去挑粮。

朱德同志也跟战士们一块儿去挑粮。他穿着草鞋,戴着斗笠,挑起满满的一担粮食,跟大家一块儿爬山。白天挑粮,晚上还常常整夜整夜地研究怎样跟敌人打仗。大家看了心疼,就把他那根扁担藏了起来。不料朱德同志又找来了一根扁担,写上“朱德扁担不准乱拿”八个大字。大家见了,越发敬爱朱德同志。

2、全国闻名的抗日小英雄,他的名字叫王二小。

王二小牺牲时才七岁,在日本鬼子扫荡一条山沟的时候,为了掩护几千名老乡和干部,他不顾自己的生命危险,把敌人带进了八路军的埋伏圈。气急败坏的日本鬼子把王二小挑在枪尖摔死在大石头的上面。干部和老乡脱离了危险,小英雄王二小英勇牺牲了。王二小的动人事迹很快传遍了解放区,每一个老乡都含着眼泪,歌唱二小放牛郎,《晋察冀日报》在头版报道了王二小的英勇事迹。晋察冀边区的文艺战土方冰和劫夫很快创作了后来传唱全中国的著名儿童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

3、邱少云(1926~1952)

革命烈士,中国人民志愿军一级英雄。1952年10月,为打击盘踞在上甘岭的美国和韩国军队,中国人民志愿军第15军29师8 7团9连战士邱少云被选派参加潜伏部队,并担任了发起冲锋后扫除障碍的爆破任务。12日上午,敌机向他所在的潜伏区进行低空扫射,并投掷燃烧弹。飞迸的燃烧液燃遍邱少云的全身。为了不暴露潜伏目标,邱少云任凭烈火烧焦身体也一动不动。他双手深深地插进泥土里,身体紧紧地贴着地面,直至壮烈牺牲。

4、刘胡兰

山西省文水县云周西村人。1945年进中共妇女干部训练班,1946年被分配到云周西村做妇女工作,并成为中共候补党员。1946年12月21日,刘胡兰参与暗杀云周西村村长石佩怀的行动。当时的山西省国民政府主席阎锡山派军于1947年1月12日将刘胡兰逮捕,因为拒绝投降,被铡死在铡刀之下,时年15岁。随后,刘胡兰被中共晋绥分局追认为中共正式党员。毛泽东当年为其题词:“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5、董存瑞炸碉堡

董存瑞在他所在的六连担任爆破手,从城东北向隆化中学外围工事运动。国民党军的机枪严密封锁着他们前进的道路,董存瑞带领爆破组连续爆破了敌人4个炮楼、5个碉堡,胜利地完成了扫清隆化中学外围工事的任务。

6、贺龙两把菜刀闹革命

1916年,他以两把菜刀闹革命,夺取了反动派的武器,组织起一支农民革命武装。这支武装在军阀林立的旧社会,屡遭失败,几经起落,在贺龙的坚强领导下,逐渐发展壮大,在讨袁护国和护法战争中屡建战功。

7、黄继光堵枪眼

1952年10月14日,上甘岭战役开始了。黄继光在中国人民志愿军的进攻部队受到机枪巢火力压制的时候负责爆破任务,他投掷了一枚手雷但是未能完成任务。最终他用身体挡住了敌人的地堡枪眼,使得后续部队能够攻下597.9高地,所在部队党委追任他为中国共产党正式党员。

8、巾帼英雄赵一曼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赵一曼被中国共产党派到东北地区领导革命斗争。1934年担任中共珠河中心县委委员兼铁道北区委书记,组织抗日自卫队,与日军展开游击战争。1935年担任东北人民革命军第3军第1师第2团政委,11月,与日伪军作战时不幸因腿部受伤被捕。日军为了从赵一曼口中获取到有价值的情报,找了一名军医对其腿伤进行了简单治疗后,连夜对其进行了严酷的审讯,直至死亡未曾说出轻薄

9、小宣传员——石宝芹

石宝芹,1932年11月生,江苏响水县陈家港南林人。1947年1月国民党反动派军队再次占领陈家港后,严密封锁,大镇区内生活资料严重匮乏。石宝芹为谋生计,经常用火油,火柴等到王集(今南河)头甲一带去换些玉米,面粉,山芋干等,回去充饥度日,在频繁的往来中.她们与南河区民主政府逐渐取得了联系。

农历腊月末的一天拂晓前,在新民街巷内挨户地把传单塞进门。天亮后,国民党反动派军队发现了共产党的传单,立即进行追查。由于叛徒告密,当天晚上,石宝芹等四人落入敌手。在牢中,敌人威逼利诱,但她们众口一词;“不晓得”,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她们坚贞不屈。翌年2月16日,四个姑娘被国民党军队押往南潮河闸堤内,反动军官对她们说:“还有最后机会,谁交待了谁就可以回家。”而四个姑娘齐声说说“你们要杀就动手吧,没有什么可讲的。”最后国民党军队残忍地将她们四人全部杀害。石宝芹英勇就义年仅16岁。

(5)文化内涵短视频扩展资料:

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是无产阶级世界观的和人民军队本质的一种表现,是人民军队克敌制胜的重要精神因素,也是人民群众战胜一切敌人、克服一切困难的强大精神力量。

革命英雄主义是为了国家和广大人民的利益,不怕艰难困苦,坚韧不拔,勇往直前的革命精神。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凭着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打败了国内外的强大敌人,战胜了各种难以想象的困难,赢得了最终胜利。

通过革命英雄主义教育,使公民牢固树立英勇顽强的战斗作风、勇于献身的高尚品德、坚贞不屈的革命气节、战胜困难的坚强意志、争先创优的进取精神、朝气蓬勃的革命乐观主义、刻苦钻研文化的毅力等,为保卫祖国和建设祖国,创造新的业绩,做出新的贡献。

参考资料: 网络-革命精神

与文化内涵短视频相关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