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何提高新媒体在农村地区普及率的几点建议
在民众对新媒体利用多元化的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新媒体带来的问题也暴露出来。在相对偏远的农村地区,网络基础设施的不完善,网络流量费用相对居民收入水平较高仍是阻碍一部分居民不完全利用新媒体的主要原因。新媒体具有传播源广泛,信息碎片化的特点,庞杂的信息量,低成本的获取方式带给民众海量信息资源的同时也带来了对信息甄别、选择、利用的困难,虚假信息的传播易引起社会秩序的混乱,同时也加重了民众对新媒体信息的不信任感。在新媒体的经济价值上,大多数民众仍停留在接收端的消费层面,在新媒体的反馈和创造方面,缺少思想和技术水平利用新媒体进行效益的创造。
因此,对于在周至地区以及广大城乡区域,对民众新媒体利用水平的提高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针对居民广阔的娱乐文化需求,进一步提高新媒体文化产品质量,增加内容丰富度,并发挥新媒体优势,创造具有针对性,个性化的文化产品,建立起民众参与新媒体,进行信息反馈,信息再创造的文化传播系统。其次,加强网络文化监督和对不良虚假信息的打击力度,营造良性的城乡网络信息空间环境,使城乡居民对新媒体信息的认同程度不断提高,这样才可以最大程度的发挥新媒体的功能属性。最后,培养城乡民众的媒介素养。一方面是加强民众对媒介信息的选择,辨析,利用的能力,提高新媒体利用效率;另一方面,加深民众对新媒体的利用层次,在对新媒体的消费层面之后,新媒体还应接入民众生活,通过新媒体功能,更深入的提高和便利民众的生活质量,激发民众利用新媒体进行经济价值创造的能力。
总之,在新媒体时代下引导城乡民众充分利用新媒体,根据城乡人文、社会、地理环境等诸要素,使新媒体更广泛深入的对城乡民众产生积极作用,是我们应共同关注的问题。
2、公众应该如何面对“新媒体村”的出现?
近日,因为一篇题为《实地探访山东新媒体村,农妇做自媒体收入破万》的报道,让一群“隐居”在鲁北农村做自媒体的留守妇女迅速爆红网络。据负责人李传帅介绍,两年前他回到老家山东商河县李庙村,带领20多名留守妇女成立了一家自媒体工作室,开始了“自媒体”内容创业。目前这些农村妇女一人管理一号,不少人月入过万,7月份平均收入高出上海平均工资462块钱。
正当人们惊叹于农村自媒体内容创业居然也有这么大的空间,并向这群学历不高、收入不低的留守妇女投来艳羡的目光,以为她们会因为这次爆红而走上事业巅峰,成为人生赢家之时,却有媒体爆出,由于不堪网络舆论的巨大压力,工作室的不少员工心态崩溃,这两天有多人没来上班,自媒体工作室已陷入停工状态。
而所谓的“压力”,主要是网络上不少人质疑,这些农妇制作的内容没有价值,有滥造嫌疑。同时,也有人直接将这种内容创作称之为“洗稿”。这不能不让人扼腕叹息。
说起“洗稿”、抄袭这档子事,已经是司空见惯。以致现如今,看到相似的文章,网友便会条件反射般地指责“这是洗稿”,而被指控者多数时候则置若罔闻、“岿然不动”。如此随便的背后,是因为谁也没将这当成一回事,双方都知道,掐架热闹一番后,所有指控都将不了了之。
相比城里人的淡定,淳朴的农村人就要敏感得多。在她们眼中,被控“洗稿”与说人考试作弊、婚姻不忠一样,都是很严重的指责,将使自己在十里八村的“熟人社会”里难以立足。而这种态度差异的背后,固然与城市农村不同的生活环境、道德观念等因素有关,但更深层次折射出的,是以城市为中心的舆论视角,对于农村、农民根深蒂固的轻视甚至歧视。
比如关于“新媒体村”这事,我就看到有不少评论质疑:“现在连农民都搞起自媒体了,那以后谁来种地,中国的粮食安全如何保障?”这种言论表面看来是在忧心“三农”,实际上还是“士农工商四民分业”的旧观念在作祟。问题是,农民凭啥不能搞新媒体,又凭啥认为农民搞不好新媒体?
最近几年,因为工作关系,我经常赴各地农村考察,光山东的农村和县城,今年就去了好几处。据我的观察,拜移动通讯及互联网等“技术破壁”所赐,现如今城乡间的信息鸿沟已经很小,接近被抹平。很多农民也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信息闭塞与后知后觉。之所以类似山东“新媒体村”这样的事例还不多见,主要是囿于各种现实资源、公共配套、基础条件的阙如。一旦这方面的短板能够补上,诸如山东“新媒体村”、浙江丽水“淘宝村”等互联网新农村将大批量涌现。
至于说农村自媒体内容有没有价值,是不是粗制滥造,更是一个见仁见智的话题。所谓“阳春白雪下里巴人”“青菜萝卜各有所爱”,就像你可以指责拼多多,却不能无视其在四五六线城镇及农村市场的巨大占有率,因为这不仅仅是个消费品味的问题,而涉及到收入分配、城乡差异等方方面面。
同样的,尽管根据调查,近六成新媒体人分布在一二线城市,但五环内的内容审美依然不能覆盖整个中国互联网的内容需求。所以,对作为填补市场空白的山东“新媒体村”尝试,舆论更应该给予理解之呵护,而非无端之指责。
美美与共,各美其美,五环内的自媒体精英和山东的“自媒体村”,并无直接的高下之分。山东这个“新媒体村”目前的停工,可能原因比较复杂,“压力太大”只是一个表象,但是面对“新媒体村”现象,还是请放下五环内的傲慢,大家都在一条跑道上竞争。
如果非要说“新媒体村”带来什么思考的话,我想或许是:为何农村自媒体内容创业这么少,这么难?那些所谓“粗制滥造”的内容又为何这么有市场
来源:澎湃新闻网
3、什么是乡村旅游行业新媒体电商运营方案
电子商务专业是融计算机科学、市场营销学、管理学、法学和现代物流于一体的新型交叉学科。目的是培养系统掌握电子商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熟悉各类电子商务活动的基本业务流程,能熟练运用电子商务技能和现代信息技术从事电子商务活动、电子商务网站及系统建设和安全维护工作、电子商务管理业务的高级应用型技术人才。基本简介
电子商务(Electronic Commerce),简称EC。通俗的说电子商务,电子商务就是利用互联网开展商务活动,当企业将它的主要业务通过企业的内联网、外联网、及互联网与企业的职员、客户、供销商及其合作伙伴直接相连时,其中发生的活动就是电子商务。融计算机科学、市场营销学、管理学、法学和现代物流于一体的新型交叉学科。培养掌握计算机信息技术、市场营销、国际贸易、管理、法律和现代物流的基本理论及基础知识,具有利用网络开展商务活动的能力和利用计算机信息技术、现代物流方法改善企业管理方法,提高企业管理水平能力的创新型复合型电子商务高级专门人才。
折叠专业方向
电子商务专业有六个专业方向:网站设计与程序方向、网络营销编辑方向、网络产品规划方向、企业信息化、个人网络创业及银行卡的研发方向。电子商务专业在不同高校里要求的课程也是不一样的,一些院校注重电子商务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还有一些院校会把课程重点放在商务模式上面,这些主要体现在这个专业所在的院系,有的在管理学院,有的会在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有的会在软件学院,在这样各个院校培养出来的学生的专长也会有一定的区别。
就业方向
专业毕业后,可从事银行的后台运作(网络运作)、企事电子商务就业单位网站的网页设计、网站建设和维护、或网络编辑、网站内容的维护和网络营销(含国际贸易)、企业商品和服务的营销策划等专业工作,或从事客户关系管理、电子商务项目管理、电子商务活动的策划与运作、电子商务系统开发与维护工作以及在各级学校从事电子商务教学等工作。专科学生,还可以在呼叫中心从事电话营销、电子商务助理等文职的工作。一般的年薪在15W左右还是比较不错的,值得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