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大学新媒体中心审核部面试时,评审问我有什么优势可以进来,我该如何回答?
你可以说:你会英语,有很好的沟通能力,敢于接触和挑战新事物等等。
2、大学里新媒体编辑部是干什么工作的?
就是编辑一些校园新闻,国家新闻这样一些新闻。
3、大学新媒体面试一般问什么
大学新媒体面试一般你对新媒体的看法以及未来新媒体的畅享等等
4、如何做好大学社团新媒体编辑部的微信平台
不知道您要做的是怎样的大学社团,不过大学影响力比较大的社团基本是两类,要么是与特定学院结合比较紧密(比如,我是南开的,周恩来与池田大作研究会据我所知就与政府管理学院关系非常密切,再比如“绿色行动小组”一听名字就和环境科学关系很大,等等),要么就是社团学院色彩淡、比较强调专门兴趣(如辩协、交响乐团、话剧社等等);因为您的问题里面没有讲,我就泛泛地说了~
微信平台的架构本身不复杂,但在大学校园,我想至少有两个方面很重要,一是平台的日常维护,说白了,数据更新频率要跟得上,质量要比较高(毕竟大学生口味都比较刁),二是平台的宣传,如果是前面说的第一类,那么当然就可以借助专业负责人(教师、骨干学生)的力量来扩散,如果是后面的一种,则最好借助社团学期初的纳新和学期中的特典活动的机会,来进行宣传。所以我想,宣传的工作,有赖于某几个特定时间段的鼓噪和平时的渗透,这个没什么可取巧的吧~
不过平台日常维护的方面,就需要多花些心思了,作为微信的周边,我想需要估计到微信用户的社交需求,所以我的建议是至少要有三个方面的兼顾:1)时效信息,这一方面需要社团的办公人员紧密配合,任何社团相关的重要新闻和社团干事的采风、稿件最好都能迅速电子化,然后每日一更或两更在置顶处,最好别有太多大话空话,简明扼要地让受众知晓社团的最新动态就好;2)兴趣培养,这一方面或许需要相对丰富但不枯燥的内容来支持,比如,相声社团可以每隔一段时间就推送一些经典段子,演讲团可以定期分享精彩的历史演讲,等等,不过有一点,这些信息最好不要直接从网上扒下来就用,这样会给人很敷衍的感觉,不妨稍稍编辑一下,突出重点、甚至加以点评概括,效果会更好;3)用户彩蛋,比如,话剧社可以在演出前在微信平台组织喜(sang)闻(xin)乐(bing)见(kuang)的“抢票”活动,绿色行动小组可以在微信平台上号召科学回收废旧电子设备附赠小奖品等等,当然这个别搞得太过了,初衷是注入些新鲜感而已,要是喧宾夺主就划不来了。
以上是一点很不成熟的建议,希望能够有些帮助,欢迎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