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传媒大学广告设计考题
中国传媒大学设计艺术学试题(动画,广告设计,会展设计,设计史论)
中国传媒大学设计艺术学试题(动画,广告设计,会展设计,设计史论)
05中传设计艺术学基础
一。名词解释
1。罗可可艺术
2。印象派
3。流线型运动
4。孟诽斯
5。行为艺术
二。简答题
1。迪斯尼和美国文化产业
2。装饰艺术运动
3。举例说明印象派与后印象派的区别,谈谈各自特色
4。签名为“哭之”“笑之”的为何许人,为什么?
5。如何理解“计白当黑”
三。论述题
1。美国工业设计之父雷蒙。罗维认为,最美的曲线是销售上涨的曲线,你如何理解?
2。谈谈红色,黄色,兰色各自给人的心理感受
四。设计创作
以人,水,木三个字中任意一个字为元素,创作一副想象图形。
05设计艺术综合考试
一。填空
1。“大音稀声”出自()
2。《闲情偶寄》作者()
3。法国丹纳()艺术认为影响文艺发展的三种主要因素是种族,时代和环境
5。最早的文人词总集是五代赵崇怍的()
6。小说《百年孤独》作者是()
7。舞剧《睡美人》《胡桃夹子》作曲是()
8。宋代山水画《溪山行旅图》作者()
9。明代传奇《牡丹亭》作者()
10。前苏联影片《战舰波将金号》导演()
二。简释
1。写意
2。有意味的形式
3。象征
4。通感
三。短文艺术赏析
从阅读时的真实感受出发,赏析艺术刻画的精妙
《湖心亭看雪》
四。论述
谈谈你对法国文学家里卡尔杜的“古典小说是对冒险的叙事,现代小说是对叙事的冒险‘的理解。(从自己的艺术欣赏经验出发,所举艺术形式不用限于小说)
五。论述
1。达芬奇的《蒙那丽莎》杜尚的《有胡子的蒙那丽莎》,通过这两副作品,谈谈你对现当代艺术的认识和观点。
2。根据雅典奥运会标志,北京奥运会标志,谈谈标志设计审美
3。蔡元培提倡”美育兴国“,那么今天呢?
----------------------------------------------------------------------------------------------------------------------------------
05年 动画复试题目:(3个小时)
一。分镜头创作(50分)
题目:平凡的现象
要求:根据题目创作一个故事,用9——15幅图来表现。
二。论述题(50分)
论述动画创作特点和动画与美术的关系(不少于1500字)
---------------------------------------------------------------------------------------------------------------------------------
05年设计艺术史论复试题目
一.名词解释
1.庞贝壁画
2.威尼斯双年展
3.拉非尔前派
4.波洛克
4.蔡国强
二. 简答
1.罗丹的<青铜时代>
2.谈谈日本浮世绘
3.德国表现主义绘画
三.论述题
1.从中国城市雕塑说开去
2.油画<开国大典>
----------------------------------------------------------------------------------------------------------------------------------
05年广告设计复试题目:
一.简答题.
1.谈谈明清家具的美学特征?
2.谈谈万宝路香烟广告的设计特色.
3.埃舍尔的图形设计特色.
4.2008年北京奥运会标志与2004年雅典奥运会标志,你更喜欢哪一个,为什么?
二. 议论题.
1.试谈CI设计在当下中国企业经营中的得失.
2.网络时代的多媒体设计艺术.
三.海报设计
命题<中国秀>
-------------------------------------------------------------------------------------------------------------------------------------
06综合考试真题[艺术类]
一、填空(每题1分,共10分)
1、贝多芬的代表作第五交响曲又被称作“ 命运 ”交响曲。
2、李清照词《声声慢》 寻寻觅觅 ,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3、 柏拉图 在《理想国》中认为:艺术是“理式”的摹本的摹本。
4、雕塑《大卫像》是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艺术家 米开朗琪罗 的代表性作品。
5、《清明上河图》的作者是北宋画家 张择端 。
6、《上海屋檐下》的剧作者是 夏衍 。
7、贝克特“荒诞派戏剧”的代表作是《 等待戈多》。
8、20世纪40年代费穆的电影代表作是《 小城之春 》。
9、影片《广岛之恋》的导演是 阿伦雷乃 。
10、《艺术问题》是美学家 苏桑朗格 的代表作之一。
二、简释(每题4分,共20分)
1、毕加索
2、协奏曲
3、兴、观、群、怒
4、肥皂剧
5、空间艺术
三、简述(每题20,共60分)
1、谈谈你对“审美距离”的理解。
2、你怎样看“艺术与时代”的关系。
3、你怎样理解艺术生产与传播中“经典”与“流行”的关系。
四、论述(每题30,共60分)
1、如何理解“美是形象的真理”?
2、请结合你所熟悉的艺术个案或现象,就当前中国艺术文化(如音乐、舞蹈、电影、电视艺术、美术、设计艺术等)如何处理“全球化”与“本土化”的关系问题进行阐述。(可就某一门类艺术来说,也可综合阐述。)
----------------------------------------------------------------------------------------------------------------------------------
2004年艺术综合题目
一。填空。
1。“四书五经”中“四书”分别是()()()()
2。杜甫的“三吏三别”中的“三吏”分别是()()()
3。元四家是()()()()
4。明代短篇小说集三言编者是()二拍的作者是()
5。人间喜剧的作者是法国的()
6《二十四诗品》作者是()
7。《人间词话》作者()
8。清末四大谴责小说是()()()()
9。丹纳《艺术哲学》提出()()()是影响文学艺术发展的三种主要因素。
10。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是()
二。简答题
1。诗经
2。建安文学
3。阿Q正传
4。蒙太奇
5。混合拍子
6。赋格
7.颜筋柳骨
8。扬州八怪
三。论述
1。谈中国画”写意“精神
2。艺术中是否存在”形式大于内容“的现象?
谈谈对有关情形看法
----------------------------------------------------------------------------------------------------------------------------------
04年的动画复试题目
一.分镜头创作
不平凡的现象
要求: 根据题目创作一个故事,用9-15幅图来表现
二.论述题
阐述动画创作的特点和动画与电影的关系.(不少于1500字)
-----------------------------------------------------------------------------------------------------------------------------------
综合考试[艺术学]
1《艺术概论》
2《中国文学史》(一、二、三、四)(只需看戏剧戏曲部分)
3《中国现代文学史》(只需看戏剧戏曲部分)
④《欧洲文学史》(只需看戏剧戏曲部分)
⑤《中国当代广播电视文艺学》
⑥《中国近现代音乐史》
⑦《中外美术史》
⑧《电影艺术概论》
319
设计艺术学基础
1《艺术概论》
2《中国美术史教程》
3《西方美术史教程》
④《世界现代设计史》
⑤《动画概论》
⑥《动画创作基础》
重点书有《中国美术史教程》
《西方美术史教程》
《艺术概论》
《世界现代设计史》
2、求同济大学 考研传播专业的历年试题
同济传播学试题
传播理论部分:
1.简述大众传媒的“耳目喉舌”功能
2.请你谈谈回对“镜中我答”理论的理解
3.比较批判学派与经验学派
4.请以流行文化为例,谈谈在全球化传播的今天,如何维护国家的信息主权。
5.论述题:请运用传播学的有关原理以及媒介事件,谈谈“客观现实“.”媒介现实“.”主观现实“三者的关系。
传播实务:
1.社会研究方法的演变与发展
2.请阐述概念的具体化
3.什么是抽样调查中的PPS(probability proportionate to size)?它主要适用与怎样的调查对象?(注:此题是参考书上没有的)
4.什么是扎根理论?
5.应用题:设计一份问卷调查,调查在校大学生的传统媒介接触情况,并与他们的新媒介接触情况做个比较?
3、当今是否存在信息爆炸和信息匮乏现象,我们应如何看待,如何解决(传播学考题)。
1、网络时代中,信息源的开放,公众的广泛参与,储存空间的无限,24小时的全天候报道,新媒体的不断涌现等等,带来的是信息的银河级增长,所以,这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
2、信息爆炸并不一定意味着对公众信息需求的满足。相反,信息的冗余会导致信息的相对匮乏,因为,大量无价值的垃圾信息会将真正有价值或公众真正需要的信息淹没。
3、如何对待。媒体应改变角色,改变遗忘对信息量的追求,更多地对信息进行筛选和组织,成为信息海洋中的领航员。同时,受众也应该提高自己发现信息,鉴别信息,利用信息的能力。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4、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每年的新闻学与传播学考研的试题是一样的嘛?
是一样的,新闻学、传播学、公关、广告都是一样的。
5、谁有传播学的练习试题?
一、简述题 1. 信息的特征? 答:1共享性,2扩散性,3传递性,4扩充性,5浓缩性,6替代性。 2. 拉扎斯菲尔德通过对1940年美国总统大选的调查,写出了《人民的选择》,其中提出一系列理论的假说,这些假说都是什么? 答:《人民的选择》是拉扎斯菲尔德等人在1940年美国总统竞选期间,围绕大众传播的竞选宣传对选民投票意向的影响所做的一项实证调查的研究报告,调查结果表明,在整个竞选过程中间,改变了原来投票意向的人只占8%,大部分人始终没有改变投票意向,也就是说,大众传播并没有直接左右选民投票意向的力量,它只是众多的影响因素之一,而且不是主要因素。 研究者通过这项研究否定了早期魔弹论的效果观,提出了对后来的传播效果乃至整个传播学研究产生了重大影响的一系列理论假说。其中包括: 1政治既有倾向假说(人们就选举或其他政治问题作出的决定,并不取决于一时的政治宣传和大众传播,而是基本取决于人们已有的或迄今所持有的政治态度) 2选择性接触假说(指受众并不是不加区别地对待任何传播内容,而是更倾向于选择那些与自己的既有立场,态度一致或接近的内容加以接触) 3“意见领袖”和“两级传播”理论(大众传播的影响并不是直接“流”向一般受众,而是要经过意见领袖这一中间环节,即“大众传播,意见领袖,一般受众”) 4对大众传播效果类型的概括(可能产生的三种效果:1强化效果2“结晶”效果3“改变”效果) 3. 批判学派与经验学派有什么区别? 答:批判学派和传统学派在研究方法上的根本差异表现在:前者是哲学思辨的,后者是科学实证的。具体地说,批判学派采用的研究方法,都直接或间接地继承了卢卡奇的“总体性”的方法。这种方法认为,总体不等于部分的简单之和,总体包含着部分所没有的东西。用总体的眼光审视传播,才能洞察其内在的历史背景与社会联系。传统学派采用的是实证方法,以“科学性”见长。问卷调查,内容分析,控制实验等研究方法,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根据一项理论假设,去寻找有关的实际数据,然后据此进行定量分析,从而证明或否定这一理论假设,简单地说,就是提出命题,定量分析,得出结论。 4. 问卷调查中提问设计的原则是什么? 答:合理性,科学性,艺术性 5. 报纸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答:长处:1信息容量较大2保存信息的能力强3受众选择的主动性强;报纸信息容量虽然受到篇幅的限制,但可以通过扩版增张扩大信息容量。报纸是印刷品,易于保存和查阅。读报的时间,读报的方式都任由读者决定。 短处:1传播信息的速度不如电子传媒,因而新闻的时效性逊于广播电视 2传播形式缺乏图声并茂的电视节目的动感,也不如以声传情的广播节目来的新切 3读报需要有一定的文化程度,限制了读者的范围 6. 传播学与新闻学的区别是什么? 答:传播学虽然和新闻事业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但与新闻学并不存在“血缘”关系,不同之处在于: 1传播学重视理论研究,而新闻学重视业务研究(新闻学的研究路线是:实务-历史-理论;传播学的研究路线是:多学科理论探索-对传播实践的调查,分析与指导-理论上的提高与发展) 2研究方法上各有不同(新闻学思辨型定性分析方法,传播学采用实验型的定量分析方法) 3研究对象虽有重合之处,但亦不尽相同(新闻学主要研究新闻传播的内容制作和传播者;传播学研究遍及传播媒介,受众和传播的全过程) 传播学和新闻学各自独立,没有必要也不可能彼此取代,新闻学的继承与发展和传播学的引入与探坟是可以并行不悖的。 7. 新闻与信息的关系是怎样的? 答:“信息”的科学概念是由美国数学家,信息论创始人申农提出的。消除或减少事物的不确定性,从而获得确知讯息或关于该事物的确定状态。而讯息(或消息)则是信息的物质载体,用以负载信息的传递和交流。 新闻和信息是密切相关的,新闻是信息的一种形态,是信息“大家庭”中的一个主要成员。新闻源于信息,而又终于信息;新闻的特点: 1新闻要求具有强烈的时效性 2新闻要求具有完整,连续的总体性 3新闻信息要求公开传播,为众多的接受者所共享,是一种“大传播”的信息 4新闻带有很强的主观性,表现出鲜明的倾向性 8. 确定样本大小的四个因素是什么? 答:1研究总体中样本单位之间的差异程度2课题要求的精确程度和把握程度3课题研究的时间,人力,财力及研究本身的要求4调查研究的目的和任务,以及统计分析方面的要求 9. 简要评价一下拉斯韦尔的“5W”理论。 答:1948年美国传播学家拉斯韦尔提出了这个模式。由于这一模式各个五一节的第一个英语字母都是W,故称5W模式。谁,说什么,对谁,通过什么渠道,取得什么效果这一模式的贡献:它第一次比较详细,科学地分解了传播的过程,为什么理解传播过程的结构和特性提出了具体的环节(或要素),从而使传播研究的细化,深化成为可能。同时把5W规定为传播学的五大研究领域,为后人分门别类地深入研究开辟了广阔的道路;第一次为传播学构建了一个比较完整,全面的理论构架,从而使传播学的最终确立成为可能。 不足之处:直线性,即从传播者开始,到效果结束,即没有反馈,也看不出各个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孤立性,没有涉及传播过程和社会过程之间的联系,不符合实际情况。 10. 语言的三个特征是什么? 答:根据波兰学者柯日布斯基等人的研究,从语义学角度来看,语言的特性主要有以下三种: 1语言是静态的,而客观实际是动态的2语言是有限的,而客观实际是无限的3语言是抽绎的,“抽绎” 是指经过选择和舍弃而从中引出头绪来 11. 大众传播的受众有什么特点? 答:1广泛性,大众传播是面向全社会公众的传播活动,因而决定了它拥有人数众多的受众,而且受众成员广泛分布在各个地区,而不限于某个狭小的范围 2混杂性,大众传播的受众是复杂的,异质的,由特点各异的受众成员组成。他们表现出年龄,文化程度,民族,职业,价值观,宗教信仰等方面的不同 3分散性,大众传播要通过媒介工具进行信息传递活动,在传播过程中受众与大众传播没有直接的接触,不能展开面对面的对话交流,受众与传播者在时间上和空间上都是分隔开的。而且,受众分散各处,成员之间互不相识,互不联系,处于分隔状态。 4隐匿性,大众传播机构对受众成员既不认识,也不了解他们的情况。即使可能了解受众总体的一些主要特征和愿望要求,也难以确知受从成员的个人情况。从这个角度看,广大受众处于隐匿的状态。 12. 传播效果的三个层面是什么? 答:传播效果依据其发生的逻辑顺序或表现阶段可以分为三个层面:1认知层面上的效果,即指外部信息作用于人们的知觉和记忆系统,引起人们知识量的增加和知识构成的变化2心理和态度层面上的效果,指作用于人们的观念或价值体系而引起情绪或感情上的变化3行为层面上的效果,即认知和心理,态度所发生的变化通过人们的言行表现出来大众传播的社会效果也有三个层面:1环境认知效果2价值形成与维护效果3社会行为示范效果 13. 传播学诞生的条件是什么? 答:从主观条件看,人类认识能力有了空前提高——伴随着封建专制时代的终结,自然科学,社会科学都为之面目一新,并日趋“整体化”,人类对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了解越来越正确,各种新理论,新学说大量涌现。在此背景下,对传播现象,传播活动的全面把握和系统,科学的认识,终于成为可能。 从客观条件看,传播的作用和影响高度凸现——工业化使整个世界连成一片,其必然结果之一是:传播活动日益频繁和复杂化。特别是传播的相对独立化和职业化,给人类带来一种全新的重大的冲击。这种冲击,终于引起全社会对传播现象,传播活动的高度重视。 总之,可能与需要相结合,催生了作为20世纪众多新学科之一的传播学。 14. 简述赖利夫妇模式的特点? 答:由美国学者赖利夫妇提出,属于社会系统模式,该模式中有三个相互关联的概念:一是“基本群体”,又称初级群体,首属群体,如家庭,邻里,亲密伙伴等,二是“更大的社会结构”,指关系比较松散的次属群体,如工作单位,学校,社团等;三是“社会总系统”,指民族,国家乃至世界等隶属群体。 15. 简述马莱茨克模式的特点? 答:该模式由德国学者马莱茨克提出,属于社会系统模式。它详尽地色画了传播结构的各个要素之间的复杂互动关系,并展开了社会与传播之间的关系。 在该模式中,传播者一方,要从大量的材料中进行“内容选择”的工作,但又要承受“讯息的压力”和“媒介的压力”。受传者一方,同样要对大量信息进行“内容选择”,会受到“媒介的压力”,而“感受和效果“也是双向互动的过程。 在该模式中,传播者和受传者都要受到三个层面的制约和影响:一是个人层面,即“自我形象”和“个性结构“,二是组织层面,即传播者的”工作环境“,包括媒介组织和工作伙伴,受传者所在的”受众群体“,三是社会层面,即”社会环境“ 此外,该模式还展示了“传播者”“媒介”“受传者的反馈”,媒介与受传者彼此“心目中的形象”等,这些也是十分重要的。
满意请采纳
6、传播学课的考题,例举几个带有象征意义的符号并分析他们的象征意义,用术语回答尽量是书的内容
孙:男性来,男性和管理能自力,父爱,能力,权利和自我表达的象征
月亮:女性,女性,女性,母性情怀,反映了在过去发生了什么事。
这是一个基本点。不知道你需要什么,我给你一些自己感兴趣的。
大卫之星:一个是等边三角形表示,印度的湿婆神,或大自在天的领导者;倒置的三角形表示的女神沙克蒂,两个三角形的交叉,它代表了自然的统一,在大卫之星代表神,等边三角形也代表着耶稣的灵魂,倒三角代表所有的事情,水的神走水,但所有智慧的总和;炼金术的四个要素的组合,水和土壤的愤怒也是犹太教的标志 - 所罗门之星。
螺旋能量的象征,生活的节奏,玛雅冬至,新的一年里在这个图形的循环性能。
7、中国传媒大学国际新闻专业往年的真题和复习资料
真题可以在学校研究生院里买到,也可以去买一本叫什么新闻传播学考研指南什么内的书,挺容贵的,80多块,但那里近几年的真题都有,还有答案。而且整理的复习资料也都很齐全,书上的要点列得比较详细。适合在最后冲刺的时候看。
专业课中新闻传播学那门其实就把书多看几遍就好了,题目都很简单的,背好了书就能考。
文史那门就是看广院自己出的那个文史要览,不用买那个贼厚一本的,就买那个特别薄的,自己印的那种就行啦。其实我觉得就把历年考题都看一遍就行,这个考题重复率非常高的,如果高中语文学得好完全没有问题。
考广院国新初试其实很好过的,题目不难的。复试因为是要英语口试,可能对英语要求高一点,但是基本上进了初试就不再刷人了。所以总的来说是很好考的一个专业,只要认真,就一定能考上。
希望你来做我的小师妹~~呵呵
8、现在中国传媒大学传播学考研考什么?
1、现在中国传媒大学传播学考研考:
(101)思想政治理论
(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
(713)传播历史与内理论
(816)传播实务
2、中国研究生容招生信息网或者中国传媒大学官网查看硕士专业目录即可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