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何看待传统媒体在新媒体冲击下的生存困境
传统媒体在信息时代来临前的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占据着主流媒体的地位,其以信息传播的端正态度和权威性获得了大众的广泛认可,随着网络时代的来临,受众获取信息的途径逐渐增多,传统媒体在信息传播效率和传播范围上的优势逐渐下降,短时期内市场占比下滑。本文着重分析了新媒体对传统媒体的冲击,总结了传统媒体相较于新媒体的劣势,并从传统媒体的自有优势出发提出了新媒体时代下,传统媒体发展的基本策略。
2、新媒体相较于传统媒体而言有哪些优势和劣势
?
3、新媒体写作的特点和传统媒体写作的特点。最好具有概括性一点
您这个问题不太准确,或者说问的不太好。
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话,其区别主要在传播方式,传播特点和新闻的社会分工这一领域有较大的颠覆,内容方面并没有什么革命性的改动。
内容为王,传播手段的革新归根到底承载的是内容。内容为本,但是本的变化是不大的。
我在电视台,报社,网站都工作过。
电视台对文字的要求相对较低,因为它传播信息的主要手段是图像,而不是文字表达。纸媒报刊对写作的要求最高,新媒体的话 相对来说要更加追求时效性,更快速准确的传递信息,更加注重传播方式可能带来的交互性,这样在写作上则要趋于平和交流一些。
4、和传统媒体比较,现代媒体有哪些优越性
一、“新媒体”的利与弊
号称“新媒体”的网络传播有着其他传媒不可取代的诸多优点。它传播信息的无限量递增和信息接受方式的快捷简便是传统媒体所无法企及的。它借助计算机、数字化产业的迅猛发展形成自己的平台。它集文字、声音、图像、视频、数据等于一身,不受地域、数量和时间等方面的限制,它是贯穿全球的交互式网络,可以实现全球性覆盖,并且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尤其是网络趋向的互动性,使传者和受者完全处于平等的地位。
同时,因特网的全球性、开放性和平等性,使网上的不良信息形成全方位的时空跨越,尤其敌对势力的反动宣传会对一个政党和国家的舆论导向直接构成威胁。互联网的平等、自由、广泛参与的特性,使一些信息的交换和共享往往带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可信度大打折扣,这也给舆论导向的控制带来了困难。
但对于受众群体来说,网络的最大特点是人通过计算机网络进行对外交往,这种趋势的发展一方面将形成机器代替人与人之间的交往,造成现代生活方式越来越先进而人却越来越封闭,人际交往、交流和沟通出现倒退现象。另一方面,由于对网络的交流空间缺少有效的控制手段,为一些文化中不健康的因素以及低级趣味提供了滋生和繁衍的温床,致使思想道德和文化品位出现滑坡现象。
二、传统媒体优势尚存
传统媒体是指报纸、杂志、书籍等印刷媒体和广播、电视、电影等电子媒体。对于广大受众来说,“早上听广播,白天看报纸,晚上看电视”仍是他们接触媒体的主导模式。而“新媒体”对受众远比传统媒体苛刻得多,它不但需要一定的计算机应用技能和网络知识,而且它需要高成本。
传统媒体,尤其是我国人民大众认知程度较高的传统媒体,在信誉、品牌、权威性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因此,未来的传统媒体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战略、结构、机制和人员的调整而不是被新媒体所取代。
三、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可融合共同发展
在目前的环境下,新媒体对传统媒体具有一定的依赖性,即使是商业性的新媒体,它的新闻信息来源也摆脱不了对传统媒体的依赖。传统媒体长期形成的许多资源和优势对新媒体来说,是非常宝贵的。和传统媒体结合,是新媒体的一条重要出路。原因很简单:第一,信息来源。尽管网上信息已到了多得让人目不暇接的程度,但绝大多数信息的第一来源仍是传统媒体,受众经常看到的网络新闻都是转载于某某报纸或其他传统媒体。第二,采编能力。传统媒体拥有一支庞大的训练有素的记者队伍,对于新媒体来说,组建自己的新闻采集队伍,不仅存在着政策方面的障碍,还存在着无法承受的成本开支,更重要的是难以在短时间内见效。第三,新闻经验。早期的因特网为技术精英们所创建需要的是技术人才,而今,网络越来越把眼光转向了有新闻背景的人员,传统的新闻规律、新闻实践和新闻经验被因特网所接受和利用。传统媒体的采编经验、采编方法、采编手段等,一旦结合网络的特性,创造性地运用到网络上,必然会结出更加灿烂的奇葩。第四,大众的认知度。传统媒体,尤其是社会上和人民大众认知程度较高的媒体,在信誉、品牌、权威性等方面具有的独特优势,而网络的内容现阶段仍存在可信度的问题。
5、新媒体和传统媒体各有什么优缺点?
传统媒体:投入大、根基稳、老成、权威性高,但高高在上。收益稳定但平缓下降,互动性较差。
新媒体:分为公司行为和个人行为。若个人行为则投入较小,(需具备某项专长,形成价值效应)。很多公司在媒体上投入是很节约的,当然大公司舍得,可是他们也将在新媒体上的广告投入比重加大很多。互动性较高、具有创意性和实效性,但权威性差,用户忠诚度不高。这类媒体大多在积累一定粉丝后就忘记品牌建设,开始胡搞了。而成功的一群则借助前期积累开始进入更高级别的事业规划。新媒体时代之后,我认为是权威媒体会更加注重互动性,接地气的传播方式。而个人媒体具有一定粉丝后要更加依靠大公司背景传播(产生权威性)。两者媒体互相补取双方的长处。权威走下神坛,草根渴望登基。暂时不赞成什么时代的说法。学者还能编出什么新词?新新时代?现代派之后是后现代,后现代之后再来个超现实主义?只要所做的事业是跟着时代在走,管它什么时代(不过又是一个新出的词而已)。
6、与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具有哪些特征
1. 迎合人们休闲娱乐时间碎片化的需求。由于工作与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的休闲时间呈现出碎片化倾向,新媒体正是迎合了这种需求而生的。
2.满足随时随地地互动性表达、娱乐与信息需要。以互联网为标志的第三代媒体在传播的诉求方面走向个性表达与交流阶段。对于网络电视和手机电视而言,消费者同时也是生产者。
3.人们使用新媒体的目的性与选择的主动性更强。
4.媒体使用与内容选择更具个性化,导致市场细分更加充分。
(6)列举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优劣势扩展资料:
新媒体(New Media)是指当下万物皆媒的环境,简单说:新媒体是一种环境。
新媒体涵盖了所有数字化的媒体形式。包括所有数字化的传统媒体、网络媒体、移动端媒体、数字电视、数字报刊杂志等。
一个相对的概念,是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以后发展起来的新的媒体形态,包括网络媒体、手机媒体、数字电视等。
新媒体亦是一个宽泛的概念,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通过互联网、宽带局域网、无线通信网、卫星等渠道,以及电脑、手机、数字电视机等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娱乐服务的传播形态。严格地说,新媒体应该称为数字化新媒体。
参考资料:网络:新媒体
7、传统媒体较互联网的劣势有哪些
传统媒体与互联网相比,劣势究竟有哪些,又是怎样一步步走向衰亡的呢?
首先,纸媒互动性、时效性弱的特点又使得它的发展“先天不足”。
报纸从诞生之初,就作为一种单向传播的媒介,被放在了一个“高高在上”的传道授业者的位置。
由于介质的局限性,其担负的职责就仅是简单的传播作用,对于受众的接受程度、反馈无从知晓,“我说什么你就听什么”成为报纸的传播模式。
但在当下海量信息铺天盖地和人们言论自由的时代,“你说什么我就听什么”的灌输式传播显然已失去人们的青睐。
新媒体海量的信息加海量传播、海量互动,这样的介质与传播方式无疑成为现代社会的主流传播方式。
另外,新闻最讲求的是时效性,新闻的战争是争分夺秒的,谁抢占了报道先机,谁就成为新闻战争中的胜利者。
报纸由于传播介质的局限,当天发生的新闻往往要第二天才能见报,而新媒体则不存在这样的局限性,当下发生的新闻当时就可以编辑后上网。
其次,生产成本过高,传播载体受限导致了纸媒“后天畸形”。
众所周知,一份报纸的面世,需要层层环节:记者采写、相关领导审稿、编辑做版、校对检查、领导签版、印刷、发行……每个环节所花费的人力、物力,都构成了报纸的生产成本。
而以互联网作为传播媒介的新媒体,其首先省去的就是发行成本,而有不少网站的信息主要来源仍是传统媒体,其采编成本较纸媒也大大减少。
作为传统媒体纸媒,它的三大支撑就是采编、经营、发行,新媒体直接省去发行成本,从行业发展角度看,这才是二者的根本区别。
另一方面,纸媒的传播介质是纸,其依靠把新闻内容印在纸上传递出去,来达到传播的目的。
从报纸版面来看,它的信息容纳量是有限的,而且报纸的携带性较差,与新媒体的易携带性、随时随地上网浏览的方便性相比,明显从使用习惯上就处于了弱势。
再次,纸媒同质化现象的日趋严重也注定了其没落的命运。
同质化,通俗一点讲,就是生产的产品模式化一致。从经济学的观点出发,报纸的同质化是市场竞争的必然产物,主要表现在报纸定位和新闻内容上。
目前,我国报纸多定位于综合性报纸,面向大众市场发行,受众面较广。这样导致的直接结果就是,在一个区域内,各家报纸的新闻内容重复率较高。
董天策先生曾对成都报业市场做过实证分析,他在北京市场,对《北京青年报》、《北京晨报》、《京华时报》、《北京娱乐信报》、《新京报》一周报纸的相同版面与特色版面数量经过对比后,统计发现,相同内容占总版数比率最低为50.4%,最高的为83.6%。
由于报纸的定位和记者采访所限,同一区域内,报纸过高的重复率,让不少报纸的存在显得毫无意义,因为人们只需要一份报纸,即可知晓此区域内的重要新闻,同质化的竞争让不少报纸沦为鸡肋。
最后,很重要的一点也在于,广告收入做为媒体财务进账的支柱“自负盈亏尚不可得”
以报业为代表的传统媒体就自然难逃滑坡的命运。
市场经济的游戏规则其实十分明晰:无论是传统媒体还是新媒体,都是一门生意。生意的好坏,由账本决定,上面的数字不会骗人,无论是骂还是吹,计较之后,冷暖尤为自知。
根据Ctr媒介智讯提供的数据,传统媒体广告中,电视增长6.5%,报纸下降7.5%,期刊增长7.5%,广播增长9.6%,户外增长2.0%。
由此可见,报纸成为传统媒体中广告负增长的媒体。而互联网广告的发展,与传统媒体的颓势相比,却是另一番景象。据艾瑞资讯发布的中国互联网广告核心数据显示,中国网络广告市场规模达753.1亿,增长了46.8%。
受生存压力驱动,许多地方报纸的读者甚至发现,一度被禁的医药类广告都开始重回版面。然而,随着中国人口的更新和迭代,以及互联网的快速渗透,即使借助这些饮鸩止渴的手段,传统媒体仍然前景黯淡。
8、传统媒体的最大优势是什么?不要新媒体的优势!
传统媒体的最大优势是:
拥有强大的内容生产力。
拥有专业化的新闻传播理念和运作机制。
具有品牌知名度的优势。
在新闻报道的深度、广度、高度方面也是不可比拟的。
9、传统媒体和新型媒体的区别
四大媒体的异同点与优劣势比较
媒体间的功能差别很大,在传播中的表现也各不相同。广告媒体整合传播就是基于合理、高效地利用媒体资源这一目的。在整合媒体前必然要先了解各种媒体的特性、优缺点,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游刃有余,本文按传统媒体,新媒体并结合大众媒体与小众媒体的分类方法对媒体加以区分,以下是介绍了各媒体的特点及异同。
报纸:
1、平面静态方式表现的传播媒体,对消费者的文体水平有一定要求,能过滤掉一部分社会群体,内容偏向理性,但整体表现能力不高(尤其是对图片的表现能力)。
2、具有非强制性传播的特点,读者有较大的主动性和选择权,因而读者会愿意自觉深入了解所关心的信息。
3、可信度高,特别是国内报纸,与党政机关联系紧密,更被读者奉为权威。
4、时效性差,并且同一版面有多个广告同时呈现,相互之间有较强干扰度。
5、从广告主角的度看,报纸媒体投入形式灵活多样,能机动地配合各种促销宣传活动。
杂志:
1、类似报纸,亦为平面方式传播,但视觉表现能力强,颇具艺术美感,印刷精美,为读者喜爱,许多广告甚至被读者收藏(笔者就有此爱好)。
2、针对性强,读者群稳定且明确,尤其是专业类杂志,因而能使得广告更具针对性。同时杂志对读者文化、社会层次要求更高,一般杂志订阅者都有较强的社会购买力。
3、杂志内容一般关注某一领域,能进行深度报导,在传统四大媒体中最富理性色彩。
4、相比其它媒体,杂志的重复阅读率及传阅率最高,同一广告能反复传播。
5、时效性差,广告安排不灵活,难适合做短期促销广告。
广播:
1、是一种简便快捷的信息传播手段,在所有媒体中唯一能伴随其他生产活动同时进行的“一心二用”沟通方式,不影响人的正常工作,在农村、学生、工人、司机中有较大占有率,有较好的亲和力,其信息不易被人抵触。
2、时效性强,内容分时段分栏目,机动灵活,有很强针对性,并在传播过程中能与听众实时互动交流,产生立影的效果。
3、信息较为感性,适合做低卷入度产品的广告宣传,能较好感染听众情绪,甚至达到煽情的效果,并能留给听众广阔的想象空间。
4、广播信息依时间线性传播,稍瞬即逝,保存性差,听众难以重复认知。
电视:
最具实力的传播媒体,电视传媒的发展甚至推翻以前的某些广告传播理论,但在实际广告活动中电视媒体的性价比并不是很高,其特点如下:
1、视听兼备,有完善的介绍、演示功能,内容详细易懂,偏向感性,容易被观众理解。
2、信息传播有强制性,观众选择权相对报纸杂志要小得多,如同广播也是依时间线性传播,但由于电视巨大的社会影响力,使得同一时间会有很多人关注同一内容:如重大体育赛事、社会活动、国际会议等。
3、信息传播快,覆盖广,容量大。
4、从大众传播媒体的“传播信息,引导舆论,教育大众,提供娱乐”四大功能来看,电视无疑是功能最完备的大众传媒,特别是其娱乐资讯,可谓精彩纷呈、形式多样、丰富全面,对各种意识形态的社会人群都有较大影响力。
5、电视广告制作复杂,且投放费用更是惊人,非一般企业所能承受。实际上,由于种种原因导致电视广告播放时间短暂,信息量有限,重复率低,很多广告主抱怨,投放在电视上的大笔费用,并未收到预期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