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新媒体 > 儿童和新媒体

儿童和新媒体

发布时间:2020-12-07 09:34:21

1、求翻译英语 1. 针对儿童及家庭打合家欢概念 2 受年轻化,新媒体成为线上主要阵营 3 大制作影片

1.For children and families play Carnival concept
2.By young, new media become the main line of the line.
3.The film needs to capture the audience's attention in a wide range of forms, such as outdoor / theater.

2、新媒体时代 如何培养孩子阅读兴趣

一、让孩子认识到阅读的重要性:
从我们家长的切身体会来讲,小时侯读很多书对人的一生是很有帮助的。所以我们才会不断地提醒孩子要读书,可是孩子知道为什么要读书吗?我们总是不断地告诫孩子要多读一些书,甚至剥夺孩子玩的时间让他们“看书去。”还有的家长总是拿别人的孩子与自己孩子比较:“你怎么不像某某某那样爱读书。”他只是听你一味地说要读书,要读书。也许他听了你的话去读了,并且发现了其中的乐趣从此爱上了读书,这固然是好事。可是大多数孩子呢?他们把你的唠叨当成了耳边风,对这种好像是被逼迫做的事情感到无奈,甚至产生厌恶感,不仅不爱阅读,反而视其为苦差使。
书籍对于人类的重要性孩子可能一时无法理解,但是可以告诉他一些格言,从而强化读书重要的意识。
最重要的是让孩子们找到乐趣。大家都知道,这个时期的孩子是很会模仿的。家长们可以故意在孩子面前读书,装作读得很专心的样子,甚至在孩子们叫自己的时候,都假装不理睬。还可以边读边若有所思地点点头,或者放声大笑。这样,孩子们就会被吸引过来,甚至学起我们的模样看起书。因为他们想知道是什么吸引了他的父母,又是什么让我们如此快乐。而获得这个答案最好的办法就是:模仿父母自己去试一试。
二、怎样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
(一)、家长要和孩子们一起阅读
我们的孩子对读书没有兴趣,很大程度上是受家长的影响。问一问自己:我们一天中有多少时间是花在阅读上呢?连我们自己都没有一个好的阅读习惯,怎么能强求孩子们去读书呢?
所以第一步要做的就是,家长自己每天至少要读半个小时的书。给我们的孩子做出一个好的榜样,让他们知道,除了电视和电脑,我们还可以从书籍中得到乐趣,得到知识。当阅读在我们的家庭中变得像看电视一样自然的时候,孩子就会很自觉地拿起书籍,享受这种文字带给他们的快乐。
当孩子主动地拿起书的时候,家长们要做的第二件事就是,和孩子们一起来阅读他们所感兴趣的书籍。
小孩子们通常都不愿意自己一个人安安静静地坐在那里,他们更愿意受到别人的关注,喜欢热闹。这也是孩子们不喜欢读书的原因——阅读时是一个人,没有声音的刺激。所以要培养孩子们对阅读的兴趣,家长们对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要特别关注。不妨陪他们一起来阅读一本他们感兴趣的书籍,就像他们小时候要我们在睡觉前给他们讲故事一样。所不同的是,这次是我们指导着他来阅读。可以让孩子们大声的朗读,我们在一旁对读音、断句等加以指导就可以了。这样慢慢地等孩子们领略到读书的乐趣后,就会自己来阅读了。
(二)、让孩子体验读书的乐趣
告诉孩子读书的重要性,告诉孩子读书的乐趣,当然你还要让他有成就感。孩子小的时候,通常都是我们给孩子讲故事,当孩子能自己看书以后,我们就应该尝试着让孩子给我们讲故事。不经意地去创造一些让孩子给我们讲故事的机会,比如当我们在做家务的时候,当我们辛苦了一天瘫坐在沙发上的时候。这时候你就可以请求孩子给自己讲一个有趣的故事,帮助自己放松精神。通常这时候孩子们是很乐意的,因为他们意识到了自己的价值,自己也可以通过给父母讲故事的方式,帮助父母消除一天的疲劳。这样,孩子为了讲故事就要自己去看书,为了讲得好就会认真地筛选故事,理解故事。孩子讲完后,我们要给予赞许,这样孩子会归功于阅读,就会从阅读中获得成就感,从而更爱阅读。当然我们也要引导他进步。给他指出一些他没有理解的以及讲述不当的地方。这样他的进步才会更明显。
除了让孩子给我们讲故事,还可以给他们创造更多展示的机会。周末去奶奶或姥姥家时,让他表演给老人看。还可以组织住在周围的孩子,经常地举行一些故事演讲比赛。一般当孩子得到更多人称赞的时候,他就会更有自信,也更愿意做这件事。

1.如果您想让您的孩子喜欢阅读,您就要让他们知道您读过很多书,而且您很喜欢看书,使他们知道,阅读不仅是有用的,必需的,而且还是令人愉快的。 2.孩子可以在阅读中学会阅读。要给孩子提供阅读机会和环境,家里要有各类阅读材料,每天安排一定的安静的学习时间。 3.经常给孩子念一些书。听故事可以使孩子学会集中注意力。要时常带孩子到图书馆,并且使他们认为这是一件乐事。要给予孩子必要的帮助,但不要替他们选择书籍,要让他们自己挑选。 4.让您的孩子知道阅读是必需的和实用的技巧,当您带他们外出时,让他们读出路标、街名以及商店的名称。让他们帮忙查找电话簿里的地址、价目表里的项目和价格、电视报里的电视节目等。 5.孩子都喜欢拥有“自己的”东西,包括在一些纪念日如新年和生日里收到礼物中的书籍在内。如果经济许可,家长要尽量多给孩子买书(有许多价钱便宜的好书,不过您得花点时间去寻找。)要让每个孩子都有一个专门放书的地方(书架、抽屉、箱子等)。对于一些孩子来说,书籍象他们的衣服一样属于“个人生活资料”,有时甚至更为珍贵。

3、儿童使用新媒体出现低龄化倾向,如何保护“未成年的你”?

一、具体事件

关于中国孩童的相关数据显示,有1.6亿数量的6岁到15岁的孩童使用数字智能产品,开始用电脑这一产品的孩童平均年龄是7.8岁,开始用智能手机这一产品的孩童的平均年龄是7.3岁,根据每个年龄段的数据可以看到,有很多孩童在还未到9岁的年龄就已经接触了各种各样的智能产品,也因此接触了电子游戏、社交媒体。在新一代儿童成长的过程中,手机、电脑等一些智能设备也在不断更新发展,因此这些孩童还有另外一个称号,叫作“新媒体儿童”。

陈青文是同济大学的一位副教授,在通过与30个家庭进行面谈的数据结果发现,这些家庭中占比有1/3的孩子已经拥有属于自己的智能设备,其他的孩子则是和自己的父母一起使用,而且有趣的是幼儿园学龄段的孩子拥有属于自己的智能设备的比例比小学学龄段的孩子的高很多。这些数据无疑不在说明一件事就是新媒体使用的趋势呈现出低龄化,越来越多的小孩子拥有新媒体设备。而且小孩子使用新媒体设备一般是为了玩游戏或者看视频,用来当做学习工具的只有少数。

二、对此的个人看法

家长应该减少孩童使用新媒体设备的时间,避免孩童对其产生依赖性,而且需要正确地引导孩童使用新媒体设备,引导孩童通过使用新媒体设备进行学习,而不是进行娱乐。还可以制定严格的时间,要求孩子在规定的时间内放下新媒体设备,同时还可以增加外出的时间,让孩子通过接触外界的事物进行学习而不依赖新媒体设备。除外,手机上的应用针对这一现象设定了未成年保护的模式,在信息传播中提供了有效的保护罩。

4、针对新媒介对少年儿童的消极影响的对策有哪些

针对新媒介对少年儿童的消极影响的对策

现代社会对少年儿童影响最大的就是网络媒介。在针对网络对少年儿童的消极影响方面应该从以下几点做起:
1、建立学校思想教育网络机制,营造绿色网络文化环境
(1)建立学校思想教育网络工作机制。学校思想教育必须认清网络文化发展的新特点,树立强烈的阵地意识,不断加强网络文化阵地建设,努力开辟思想教育的新天地。一是增加网络文化思想教育工作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二是规划和建设好学校网络文化主题网站,三是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网站文化,四是加强网络文化思想教育队伍建设,五是积极利用 BBS 开辟网络文化教育新阵地,六是开辟网络文化专题论坛,七是开展网络文化心理咨询,八是“依网络做活动,以活动兴网络”,拓展网络文化思想教育空间。有计划地开展贴近青少年网络文化生活的有影响的各类活动,如绿色网络教育征文,开展“,“看INTERNET”等与之相关的系列征文,关心青少年的思想、学习、生活、交际、友谊、爱情、道德、理想、职业和未来等方面,把主旋律唱到网上,以达到凝聚人、团结人、鼓舞人,激励青少年拼博奋进的教育目的。

(2)建立学校思想教育网络创新机制。思想教育必须针对网络文化带来的机遇与挑战,积极推进思想教育的改革,突破传统,善于创新。一是在思想观念上,把握网络文化的基本特征,确立现代教育观念。二是在思想教育内容上,充分挖掘和利用网络资源,用积极向上的网络文化内容占领网络阵地。三是在教育方式方法上,体现网络特点,充分利用网络的各种功能,灵活开展思想教育。四是在工作格局上,建立以思想教育网站为主体的新型网络文化教育平台。

(3)建立学校思想教育网络保障机制。在当前学校及社会网络文化迅速发展的新形势下,要为思想教育赋予新的、现代化手段,保障网络的科学建设和健康发展。一是切实加大对校园网络建设的投入力度,努力做好思想教育进网络的硬件保障工作。二是加强建设、管理,切实做好思想教育进网络的组织保障工作。三是培养网络思想教育者,努力做好思想教育进网络的队伍保障工作。四是建立学校与政府的合作渠道,努力做好思想教育进网络的环境保障工作。把好网络的“入口”和“出口”。五是争取社会力量加大对学校网络建设的支持,努力做好思想教育网络的资源保障工作。
(4)建立学校思想教育网络功能机制。努力实现网络教育的引导功能,应积极引导青少年主动开展“网德”大讨论活动,强化网络上的自律意识和道德意识,提高网络自我教育功能。引导青少年正确认识网络生存方式与现实生活的关系,弘扬健康积极的网络文化。引导青少年开展各种具有积极意义的讨论活动。要堵疏结合,监控和引导并重,有效地引导网上舆论。如果说靠监控和删除文章来控制不良网络文化是一种“堵流”手段,那么及时发布主流媒体信息,扶持正面理性信息,引导网上舆论方向则是一种“疏导”的手段。在网上关于一些话题的热烈讨论中,如果把所有涉及敏感问题的文章一味删除,容易引起青少年的反感甚至导致对立情绪。因此,对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不仅要“堵”,而且还要“疏”,坚持疏堵结合,监控和引导并重。当代青少年对事物有自己的判断标准,无论是眼界、理念还是思想,都比较成熟、比较理性,应该相信他们能够做出正确的判断。只要我们注重培养一批有独立思考能力、立场正确而坚定的青少年网友,依靠这些骨干带动更多的网友理性地思考和分析问题,就能够实现青少年的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可见,要“疏之有度、堵之及时”,才能牢牢把握网络阵地的主动权。不论是堵还是疏,都要立足于帮助青少年提高对网络文化进行独立判断的能力。惟其如此,才抓住了网络时代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

2、加强网络文化下的道德教育,塑造健全的网络道德人格
(1)创新理论教育,倡导健康上网。把辨别网上信息的能力、网络道德、网络自我规范意识以及网上的行为等方面的教育和引导作为工作的重点。把热点问题讨论作为难点,积极主动引导学生,改变传统的说教和填鸭的方式,要发扬民主,尊重个体与个性,与学生展开讨论和沟通,耐心地把问题从根源、本质上分析透彻,让学生从内心深处、思想上认识问题。
(2)以文明修身为载体,加强学生文化底蕴的积累。学校应加大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宣传力度,举办网上大课堂活动,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让学生通古今、晓中外,接受先贤志士的教导和熏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具备分析和评判网上信息资源的能力,增强防范辨别能力,加强约束能力。
(3)重视网络心理咨询,健全学生心理。安排心理咨询师,对学生展开面对面交流或网上沟通,排解学生内心的积郁,调整学生的心态,引导他们重塑健康的心理,步入正常的学习生活。使网络文化成为学生主动表达自己心声的一个窗口,使学生拥有一片抒发自己情感、坦露自己心声的天地,让学生可以互相帮助,解决同龄人内心的问题。使学生既是受教育者,同时也能成为教育者。
(4)健全网络管理,加强综合治理。深入研究并制定切实可行的网络法规,加大网络管理力度,规范净化网络环境。例如制定“网络自律公约”,开通反垃圾邮件平台,通过一些技术手段,对网络信息进行审查、控制和过滤,使学生无法接触垃圾信息。

与儿童和新媒体相关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