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上海外国语大学的网络与新媒体和国际新闻专业哪个好
其实你说好的话。在我看来关键在于你是否喜欢。像网络与新媒体的话,是今年的新专业,你想看到就业率是不可能的。然后另一个的话,比较多,也比较成熟一点
2、国际新闻专业和传播学与新媒体专业哪个好就业
在国内的话,建议后者。国际新闻专业,一般会对小语种有要求吧,会有外语专业辅修新闻专业或者跨考新闻专业的研究生,毕业后对口的一般就是媒体,轻易不容易进,对学历有要求。传播学与新媒体专业比较宽泛,就业面相对比较广泛。
3、从媒介管理角度分析一个国际媒体组织
目前,新闻学和传播学专业的就业已经没有前两年好找工作了。就新媒体和媒介经营管理的就业前景和发展趋势来看,新媒体方兴未艾,很多传统媒体都有向新媒体进军的计划,而媒介经营管理这个专业目前很多高校开设多是为了针对媒介管理层的进修和培训来着。你试想一下,作为刚毕业的学生,就算你还有很强的社会关系,在毫无社会经验和实际操作水平的情况下,谁会把媒介交给你让你参与管理啊,原来的管理人员会拱手让你吗?先到基层跑两年新闻再说,但是具体的新闻采编播些评你又比不上基层的。就是一个不上不下的尴尬。
4、结合具体案例,简述新媒体如何影响全球传播格局并实现国际舆论制衡。
所谓新媒体是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的,清华大学的熊澄宇教授认为,新媒体是一个不断变化的概念。“在今天网络基础上又有延伸,无线移动的问题,还有出现其他新的媒体形态,跟计算机相关的。这都可以说是新媒体”。
也有专家提出:“只要媒体构成的基本要素有别于传统媒体,才能称得上是新媒体。否则,最多也就是在原来的基础上的变形或改进提高。”“目前的新媒体应该定义为在电信网络基础上出现的媒体形态——包括使用有线和无线通道的方式。”
还有学者把新媒体定义为“互动式数字化复合媒体”。
新媒体让每个人都成为了自媒体,进入了“自媒体时代”。拿前不久的“冰桶挑战”来说,这项活动发源于波士顿学院,然而现在的新媒体,使这一项活动传播开来,上到国家总统,下到平民百姓每个个体都是传播的媒介,这项挑战迅速传播至全球范围。对于国际舆论的制衡,新媒体时代每个人都可以是新闻事件的报道者,每个人都可以说出自己的观点,我们接收到的信息不再是国家政府想让我们看到的,而是我们自己选择的。
5、如何在新媒体时代提高国际传播力
新闻和信息的合理运用是政治成功的关键。合理运用新闻和信息,就必须遵循新闻传播原理,加强对各种媒体的科学掌控和运用。特别是面对现今时代多元化、即时性、多样性的舆论生态环境,必须积极运用新媒体这一最新的传播载体,顺应新闻规律,提高传播技巧,主动设置议程,及时发布信息,努力占得舆论战的先机。
创新对外宣传理念。新媒体对传统新闻传播理念造成的冲击开始显现。新媒体受终端显示屏、用户使用习惯等的制约,体现出自身独有的传播特点和规律。变革传播观念,探索传播技巧,关系到新媒体新闻宣传成效,关系到新媒体竞争力强弱。新媒体与传统媒体在对外宣传中要“求同”,也要“求异”,即在新闻宣传内容的政治方向、价值取向上必须一致,在新闻选择、话语结构、信息形态、传播方式方面则要体现出差异性。
借助新媒体平台,创新对外传播内容。新媒体要发展壮大、走向成熟,一定要有量体裁衣、适合自身传播的信息内容。要研究用户需求,丰富服务功能,针对用户群体的差异、接受心态和阅读习惯的变化,运用体现新媒体特征的语言、内容和表达方式进行新闻传播,不能照搬照抄传统媒体的内容。
6、新媒体为何会影响国际旅游市场竞争
新媒体有助于旅游市场的营销。新媒体在内容上,首先是具有海量性与超文本的特点。因为采用了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新媒体所包含的信息是海量的,这是纸质媒体无法替代的。此外,新媒体还突破了传统媒体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使旅游企业能够跨时间跨空间地传播相关的旅游信息。其次,新媒体能够将图像、影像、声音、文字完美结合,使潜在的旅游者能够更全面直观的了解旅游信息,弥补了传统媒体的单调。最后,新媒体所传播的信息易于存储,不易丢失,而且环保。
相比于传统媒体,新媒体更容易把控,成本更低廉,效果更显著,范围更广泛,而且不分地域和国界,放弃新媒体就等于选择放弃向大众推广自己。因此新媒体更能提升旅游市场的竞争力。
7、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对媒体组织的国际化战略带来了什么影响?
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对文艺传播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互联网技术和新媒体改变了文艺形态,催生了一大批新的文艺类型,也带来文艺观念和文艺实践的深刻变化。由于文字数码化、书籍图像化、阅读网络化等发展,文艺传播的方式和途径面临着重大变革。
2、文艺产品传播方式和群众接受欣赏习惯发生了很大变化,在这些文艺的新形态面前,特别是在互联网技术和新媒体的飞速发展所带动的文艺形态的快速变化面前,我国的文艺管理方式有些脱节或滞后。
3、要吸引和团结互联网和新媒体领域的文艺创作主体。民营文化工作室、民营文化经纪机构、网络文艺社群等新的文艺组织大量涌现,网络作家、签约作家、自由撰稿人、独立制片人、独立演员歌手、自由美术工作者等新的文艺群体十分活跃。必须用全新的眼光看待他们,用全新的政策和方法团结、吸引他们,引导他们成为繁荣社会主义文艺的有生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