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短视频的客观性表现?
短视频的客观性表现在。看着简单通俗易懂,能快速准确的表达出来,他要表达的观点意思。
2、模仿网红短视频致安全事件频发,危险短视频谁来监管?
尽管办公室小野与去世女孩家属达成和解,但这起安全事件暴露出来的短视频监管难题远远没有到鸣金收兵的时候,多元治理格局有待形成,这需要监管部门、平台、短视频创作者、用户等多方共同努力。
简单回顾下这起安全事件的前因后果。8月底,山东枣庄两名未成年女孩哲哲、小雨在监护人不在场时,于家中模仿一条网络视频内容制作爆米花,在错误操作下引发爆炸,导致严重烧伤,其中一名女孩因感染过重不幸离世,而她们在事发前在抖音观看了知名短视频博主“办公室小野”的视频。
一时之间,办公室小野成为众矢之的,尽管其表态称本次事故并非模仿自己的视频,但翻开办公室小野过往视频,脑洞大开的背后大多存在不小的安全隐患,而她在视频拍摄过程中有安全保障和消防措施的情况下,尚且在操作过程中受伤。
对于好奇心强、辨别能力弱且安全意识淡薄的未成年人来说,盲目模仿大V短视频中演示的操作过程,很容易发生意外,后果不堪设想,要么让自己受伤要么同伴受伤,更有甚者将带来生命危险。
令人遗憾的是,自己吃过亏的办公室小野既未指出视频拍摄是在专业人士监督之下完成,也未添加“危险动作,切勿模仿”等提示信息,无形中给惨剧的发生埋下了种子。
据央视报道,两名女孩在操作中因为材料不足,并未使用相对安全的酒精灯,而是使用了家中浓度高达90%、重达一公斤的桶装高浓度工业酒精,在火还未熄灭时再次倒入酒精,最终引发爆炸。
在我看来,在这起悲剧中,尽管办公室小野并非直接推手,但属于间接的“帮凶”,理应承担一定的责任。正如其在声明中提到,将对账号内容进行全面整改,全平台永久下架帐号中一切存在安全隐患的视频,在整改到位之前将无限期停更。而双方达成和解,只能在一定程度上补偿去世女孩家属,却永远无法修复家长失去爱女的痛。
事实上,这起谁都不愿见到的悲剧,不仅给办公室小野上了一课,不要为了搏眼球而只顾脑洞大开,忽略了内容本身的传播力和影响力,也给平台上了一课,内容审核时不要以为不涉黄涉暴就可以过关,应坚持积极向上的内容导向。
众所周知,短视频因趣味性、互动性、娱乐性而迅速走红,不仅吸引BAT高调入局,也诞生了头条系、快手等实力强劲的玩家。与其他新兴行业类似,短视频行业发展初期呈现出野蛮生长态势,乱象频出,加上政策监管的滞后,导致尚未形成健康、成熟的行业秩序。
3、该如何监管净化短视频带给乡村生活的一些不良风气?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呢,视频行业也出现在了我们的身边,而对于视频当中呢也存在着一系列的不合理现象,对于低俗行为的出现了也是给其少年们造成了一系列的不良影响的,毕竟对于他们来说呢也拥有着较强的模仿能力,在这时出现了这样的问题,这不也是给他们的成长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吗?
毕竟对于这样的问题出现的还是存在着一定的危险性的,因为在视频当中呢,我们也经常能够看到这样的事情,“裤裆里面放鞭炮”在这样的视频出现,我们都会感觉到及危险极度高,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如果青少年模仿的话稍有不慎,那么给自己带来的也是一个生命的威胁,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呢,也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了,毕竟对于这样的事情呢,也是由于其视频的监管力度不足所造成的一系列影响,在这时呢我们更应该去注意关注其视频的平台环境。因为对于这样的事情呢给自己造成的影响使得很多人都无法接受了。
其实在很多的时候呢,对于这些问题也是引起了网友们的一系列议论的,毕竟对于这样的事情了,我们有事不愿意发生在自己的身上,因为在生活当中意外与惊喜,我们永远不知道哪一个会先降临在我们的身边,而对于这样的飞来横祸呢,其实带给我们的也是一个很大的困扰,在这样的事情出现过后,这不也是给我们的生活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了吗?对其孩子的成长了也是存在着一个不利的现象的,其实对于这样的直播平台也应该去加以管制,对于这样的事情呢,也可以去分类的管制,对于各样的直播进行合理的分类整改才是一个最好的方式,毕竟有秩序才能够使我们一目了然。
4、如何看待短视频对导演的影响的问题?
我认为,短视频与电影、电视剧没有根本的冲突,短视频的兴起对电影、电视剧不会有太大的影响,三者之间完全可以相互依存,共同存在,并且各自都有自己的生存优势和发展空间。
短视频之所以受到很多人欢迎,主要在于利用了人们碎片化时间,随时随地只要有了空闲就可拿出手机随意翻看,完全是一种打发时间的工具,迎合了人们快节奏的生活。
但是,短视频所表现的内容过于简单化,给人提供的信息量太少太窄,既没有跌宕起伏的情节,也不能给人以想象空间,画面质感也不能给人美的享受。因此它与电影、电视剧根本没法比拟。而且短视频通过短短几年时间的发展,也表现出了制约瓶颈。粗制滥造,鱼龙混杂,不管有没有视频意义和收看价值,广泛制作,任意上传,造成了人们对短视频的审美疲劳,很多人开始觉得短视频“没意思”了,这就限制了短视频的发展高度,因此国家也开始着手整治短视频的制作和发布,尤其加大了平台的人工审核把关工作。
与短视频截然不同的是,电影电视剧有传统的拍摄优势、画面优势、宣传优势和观众优势。
首先,电影电视剧选材精良,题材正道。或历史故事,或小说改编,或国内国外,或现实生活,只要是好的题材,都可以完整的表达出来,而且情节可以跌宕起伏,引人入胜,扣人心弦,这是电影电视剧经久不衰的根本所在。
其次是电影电视剧能充分发挥演技效果。短视频多为随手而拍,甚至是东拼西凑,胡乱剪辑。而电影电视剧有专业水准较高的演职人员,通过演员们的表演,能充分反映故事内容、人物心理和题材走向,让故事耐看,甚至达到催人泪下的效果。
三是电影电视剧有较好的观众基础。电影电视剧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较为稳定的观众来源,人们对这种宣传方式和娱乐方式已扎根心底,成了一种情结。近几年,每出现一部好的影视剧作品,收视率或票房动不动就几亿、几十亿,从这可窥见一斑。
四是电影电视剧有愉悦的观赏场景。专业的电影院能给人提供静谧的空间、优质的音响、舒适的座椅,让人放松和享受。家庭影院是自己熟悉的环境,既可陪伴家人,也可连续追剧,轻松自如,一举多得。一句话,只要是好的影视剧,无论何时何方,观众永远不会缺席。
由此可以看出,电影电视剧的导演大可不必因为短视频的出现而望而却步,更不能有所顾忌而放弃主业,潜心拍摄,多出精品,这才是你们应该追求和应当做到的。
5、一帧的视频监测能够监测短视频的哪些内容?
可以监测某条视频在一周内的播放量、点赞量、评论量、转发量等数据。
6、在短视频上有出现暴力的视频,应该如何用正规的语言来举报?
出现了这种视频可以直接长按点击,然后选择这个视频的种类
7、不良短视频对青少年负面影如何?
88.1%受访者直言不良短视频对青少年负面影响大。
日前,国家网信办依法约谈了几家短视频平台负责人,并责令其全面整改。近两年,短视频平台吸引了很多流量,观看和制作短视频在年轻人中形成了一种潮流。但一些短视频内容低俗、突破道德底线,造成了不良影响。
日前,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 合问卷网,对2015名受访者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94.7%的受访者观看过短视频,47.0%的受访者制作过。88.1%的受访者直言不良短视频内容对青少年负面影响大。76.7%的受访者认为短视频平 台应是内容把关的第一责任主体。63.8%的受访者希望对短视频平台加大监督管理力度。
62.8%受访者指出短视频平 台对未成年人缺乏限制
90后女孩张琳(化名)在深圳工作,她常上传短视频到微博和几个短视频App。张琳认为,短视频创意点来回那么几个,更多用户加入后,内容同质化愈发严重。“还有的短视频App上首页的门槛低,低俗内容多,有的短视频平台随着用户的扩充,品质也降低了,发现这种情况我就会卸载App”。
北京市某高校研究生刘琪(化名)感觉,短视频平台上某些内容火起来,大都是满足了人们的好奇心和猎奇心理,“比如大冬天冷水洗头、吃活虫子、吃很辣的东西,还有一些女生穿着暴露等”。
调查显示,94.7%的受访者观看过短视频,47.0%的受访者制作过。89.4%的受访者感觉观看或制作短视频的青少年多。
受访者认为短视频平台存在的两大主要问题是对未成年人缺乏限制(62.8%)和内容挑战社会伦理道德底线(60.8%),其他还有:内容低俗,甚至涉及色情暴力(53.3%),盗用他人视频素材(44.9%),标题党多,制造噱头(40.8%),公然售卖假货(28.2%)以及商业广告普遍(23.1%)等。
中国政法大学传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指出,短视频目前存在以下问题:第一是版权问题。现在短视频版权保护刚刚起步,一般都是通过打水印等方式。“按照2016年12月1日起实行的《互联网直播服务管理规定》,这也是必须加的,保证出现问题能够溯源”。第二是侵害他人人格权。“很多短视频暴露别人隐私,比如此前关于‘水滴直播’的争议,还有在街上突然闯入他人空间的恶搞视频。短视频中公开谩骂他人还可能侵害他人名誉权”。第三,涉黄涉暴、低俗的短视频影响文化安全和内容安全。
63.8%受访者希望加大对短视频平 台的监督管理力度
调查中,88.1%的受访者直言不良短视频内容对青少年负面影响大,其中27.3%的受访者认为非常大。
90后女孩夏薇(化名)经常看短视频。在她看来,有一些短视频内容不适合小孩子看,但平台上还是有大量低龄用户。
“有害短视频对孩子的健康成长、特别是精神健康有极坏的影响。”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附属中学老师金红梅认为,短视频有利也有弊,就像电脑,能用于学习也能用于游戏,但游戏真的毁了很多孩子。
“国家现在对短视频的治理是非常正确和英明的。”朱巍表示,现在有害短视频、直播严重影响了青少年的身心健康,“一些有很多粉丝的短视频平台用户,热衷做出格的事情,内容低俗,以丑为美、以恶为善,比如共享单车开锁漏洞、未成年人生孩子、炫富,一些视频制作者不择手段地博取眼球、博出位,不利于青少年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和价值观。而对青少年危害最大的是,这些不良短视频让青少年觉得只要有爆点、爆款,没有知识也能赚钱,上学没有用。”
调查显示,76.7%的受访者认为短视频平 台应是内容把关的第一责任主体。
朱巍认为,视频的筛选、推送不能仅根据流量,必须得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向上向善的互联网文化,引导青少年明辨善恶美丑。
张琳认为,平台自身应该对产品保持高追求,推荐优质内容,在后台要设置审核机制,同时减少广告。用户要有道德意识,多传播正能量。
“除了看到短视频有害的一面,也应该想办法让好的、有利教育教学的短视频获得学生关注。”金红梅认为,老师可以利用短视频进行教学。“比如数学老师,可以将某一方程式的思想或有关故事放进短视频,利用其教学,让学生感受学科文化之美”。
关于治理短视频乱象,调查中,63.8%的受访者希望网信办连同有关部门对短视频平台加大监督管理力度,61.9%的受访者建议对未成年人注册短视频平台、浏览短视频进行限制,其他建议或期待还有:完善网络内容管理机制(57.2%),平台自律,推荐优质合法内容(47.7%),明确短视频平台发布商业广告的合法范围(38.9%),平台加强内容审核(35.6%),为用户提供举报渠道,并及时处理(26.2%)。
朱巍认为,短视频平台使用什么样的算法、怎样的推送模式必须要明确,甚至需要主管部门去审核,进行专门法律规定。此外,平台的主体责任必须落实到位,光靠自律是不够的。“比如未成年人不能做主播这一条,早在2016年12月1号国家网信办出台网络直播相关规定时就明确过。如果立法比较慢,那就用判例的方式,用快速的、严厉的方式来治理”。
受访者中,00后占2.3%,90后占29.7%,80后占51.6%,70后占12.4%,60后占3.4%。学历为初中的占1.4%,高中的占8.6%,专科的占21.7%,本科的占62.0%,硕士研究生占5.6%,博士研究生占0.6%。生活在一线城市的占33.0%,二线城市的占43.7%,三四线城市的占20.1%,城镇或县城的占3.0%,农村的占0.2%。
来源: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