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新媒体 > 新媒体还是纸质媒体

新媒体还是纸质媒体

发布时间:2020-11-20 23:44:08

1、随着电子媒体的发展,纸质媒体如何应对?

论文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信息传播方式的不断更新,特别是网络媒体的突起和发展给以报纸为主体的纸质媒体带来了巨大的挑战,纸质媒体如何应对挑战走出困境一时间成为社会研究的焦点。本文主要通过对现时代纸质媒体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发掘其与网络媒体的比较优势,进而提出一些适合纸质媒体发展的策略。

论文关键词:网络时代 纸质媒体 策略分析

一、在网络传播背景下纸媒的发展现状

近年来,新媒体的普及给传统媒体带来了较大的冲击。尤其在网络传播新兴以来,以报纸为代表的纸媒不可避免的进入了“寒冬”时期。
2011年12月22日,北京发布的《全球传媒蓝皮书》报道,从2006年到2010年,互联网每年综合增速持续超过20%,而全球报纸的日发行量却从2009年开始下降,并且在2010年降到了2006年的水平;同时,纸媒的广告收入从2006年开始就持续下滑,到了2010年,纸媒的广告收入比2006年还下降了24%。在我国,报刊印刷量也从2008年开始下降,并且出现了负增长的情况,2008年,我国报刊印刷量减少幅度为2.46%,2009年减少了6.76%。
为此,全球各大媒体采用各种方式来应对这次挑战:2005年,《纽约时报》先后裁减的员工人数达公司总员工人数的5%,2008年,停止旗下《纽约太阳报》的发行和营运;同年12月,美国第二大报业集团TRIBUNECo宣布申请破产保护;经营历史长达百余年的《基督教科学箴言报》迫于网络传媒带来的冲击,停刊印刷版,改为网络版;2009年3月,美国《西雅图邮报》完全停止印刷版的经营,改为电子报刊。
然而这些应对措施在网络媒体迅速发展的状态下显得极为被动,甚至有不少的负面影响。笔者认为,在新媒体时代,纸质媒体要发掘出一条道路来,需要审时度势:一方面,分析网络媒体传播的缺陷和不足;一方面,发掘自己的比较优势,以己之长,补彼之短。才能谋取自身在新的信息传播时代的长远发展。

二、纸质媒体所面临的挑战

(一)时效性不足
以报刊为代表的纸质媒体信息传播时效性不如网络媒体,即使每日出版一期的“日报”也要经过采访、写稿、审稿等一系列的流程才能出版。所以,在一些突发事件发生之后,报纸报道往往滞后于网络报道。
比如,2008年汶川地震发生后,新华网新闻于2008年5月12日下午14时53分最先进行了准确报道,距离事发时间不到半个小时;1999年5月8日北京时间凌晨5时45分,北约轰炸我国驻南联盟大使馆,新浪网于6时24分就发布了新闻快讯,而最早报道此事的纸质媒体《人民日报》却是在当日9时44分才发布报道。
(二)信息采集和信息传播渠道、表现形式单一
报纸,尤其是晚报、都市报等市民报刊的新闻采集,一般由新闻记者来发掘新闻,采访新闻,再进行新闻写作和报道,或者由读者进行线索提供,再由新闻记者进行采访和新闻发布,并且,新闻发表也要经过编辑的严格把关。而网络传播不仅可以通过新闻网页进行新闻发送,论坛帖子、微博、博客等各种渠道都可以进行信息传播,比如2008年“周久耕事件”、2010年“李刚事件”都是通过网络论坛首先进行曝光的。同时,纸质媒体只能够用文字和图片来进行事件报道,但网络媒体却能运用视频、音频等多媒体形式结合文字、图片来进行全方位立体式报道,在视觉效果方面占绝对优势。
(三)信息量较少
首先,受版面的局限,纸质媒体所刊登信息有限,信息种类也不多。而网络媒体把关度比纸质媒体要弱,信息发布准入门槛较低,所以它的信息量非常大,并且能够及时发送一些重大信息。1998年,美国总统克林顿和莱温斯基的丑闻就是通过美国的一位自由撰稿人麦特·德拉吉通过互联网博客进行发布的。所以,网络媒体因为其自身限制少,在信息量方面,比之纸质媒体,占绝对优势。
(四)双向性互动性较差
从新华网2012年3月的两会系列报道可以看出,对于重大新闻的网上报道,网民也能够通过网络对事件进行评论、讨论;以天涯社区的帖子为例,对于社会上重大事情开帖讨论,都能及时得到网友的回馈,并且在网络传播中,传受双方处于一种相对平等、对等的关系之中,信息发布方和接收方可以进行相互转换,信息传播双向互动性特征明显。而纸质媒体属于一对多的信息传播媒介,也因媒介本身性质的制约,与受众的互动不足、不及时,缺乏相应的反馈,这又进一步影响到纸质媒体信息传播的质量。
(五)信息检索方式落后
现阶段,网络搜索引擎日益发达,受众在通过网络搜索信息非常方便快捷,纸质媒体在信息检索方面已经大大落后。

三、纸质媒体相对于网络传播的比较优势

(一)纸质媒体具有公信力优势
如上段所述,网络传播具有门槛较低、信息量大、传受双方互动性强等优势,但是,这样的特点也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一方面信息质量不高,色情、暴力的信息泛滥,比如今年的“舒淇事件”,2008年“艳照门事件“都是通过网络发出的低俗信息;另一方面,网络传播中虚假新闻屡禁不止,因为网络传播暂时缺乏有效的管理制度的约束,在信息传播方面,虚假的、伪造的信息都得以流传。
而报纸则不同,报纸发行和经营历史悠久,在全球范围内,对于报刊运营的管理制度都非常成熟,再加之我国报刊多采用事业化管理的方式,每个行政区域都有党报党刊掌握下形成的大规模的传媒集团,加之全面的管理方式、责任追究制度都使以报刊为主的纸质媒体公信力大为增强。

2、现代三大媒体是什么?

现代三大媒体指的是网络媒体,报纸媒体和电视媒体。

报纸媒体:报纸媒体是最早出现的大众传播媒体。在传统四大媒体中,报纸无疑是最多、普及性最广和影响力最大的媒体。报纸广告几乎是伴随着报纸的创刊而诞生的。

电视媒体:电视媒体是一种影响力最大的广告媒体,有“爆炸性媒体”之称,信息量极大,信息内容很广。由于电视广告的信息比较全面,视、听信息均具备,适合于向消费者传播任何形式的广告。

网络媒体:与传统的音视频设备采用的工作方式不同,网络媒体依赖IT设备开发商们提供的技术和设备来传输、存储和处理音视频信号。

(2)新媒体还是纸质媒体扩展资料

传统的四大媒体

传统的四大媒体分别为:电视、广播、报纸、周刊(杂志),此外,还应有户外媒体,如路牌灯箱的广告位等。随着科技的发展,传统媒体受到严重的挑战,媒体自己要追求变革,这样才适应科技的发展。

新媒体

以数字技术为代表的新媒体,其最大特点是打破了媒介之间的壁垒,消融了媒体介质之间,地域、行政之间,甚至传播者与接受者之间的边界。

3、新媒体到底是什么?

我的公众号从开创的第一天,没记错应该是7月10日,一页H5被疯狂转发,浏览量10分钟破500+,于是很多人就开始关注来呗,慢慢的我们做出了自己的风格,从产品到视觉,都高标准严要求的产出,和大多数公司一样,招聘了科班写文案出生的人来操作公众号,每天根据模块来写,我和产品经理都是上升处女,看见那浏览量总是停留在两位数,就开始找运营人员沟通,调整方案,可能真的小朋友们不懂什么叫真正的新媒体,以为每天发发文章就是运营,发个红包就是吸粉了,最终还是顶不住压力,都一个个跑路了。。。

1、因为前期为了吸粉,我跑到哪里,只要是个人,有微信号,第一件事就是你做什么工作?要找工作吗?关注下我们的公众号吧;这下好了,洗车的大叔来问我,能不能帮我找个人运营公众号,送花的阿姨也来问我,微信号怎么运营,还有卖水果的。。。。当然也有很多创业公司来互相学习,聊着聊着,好几个人来说,你去找人,你来运营,哇靠,我是做人才服务的,怎么变成新媒体运营了。哎呀,不要这么说,我看你们很专业,我心想专业个毛线;曾几何时,一堆客户跑来找我招新媒体运营人员,我问要求,都说招个和你们那样的就行,我看你们做了挺好!

2、最近一直在招聘那个真正懂新媒体运营的人员,来运营这个公众号,说实话我不是为了招聘去面试,更多的想了解每个人眼中对新媒体的理解;然后招聘的人员邀约了一堆人过来,很多时候,我一天都是在面试,最终没选上一个,然后那群招聘的小妞跑来问我,请问你到底要什么样的人?能不能说个标准?其实我也没想明白,很多面试者简单的说只是一个会微信公众号操作的人,有的甚至不会,服务号订阅号傻傻分不清,或者是转载来转载去的搬运工,根本没有从企业本身开设公众号的目的出发,去很好的运营这个平台,当然运营人员只是一个执行者,背后更多是企业本身还没有想清楚通过新媒体运营获得什么?也就是别人有,我也要有一个的概念。

3、关注来呗的人会发现,我们的公众号暂停了一段时间,那是因为我不想和大多数公众号一样,每天都是一个模样,而且大多发的热点,别人早上从睁开眼睛刷朋友圈开始看,看了一天都视觉疲劳了,等你下班发出来,而且还是转来转去的,有什么意思,还有多少人愿意点击进去看呢?与其这样还不如不发,发了我还每天要去审核排版视觉,又是那个讨厌的上升处女,看了一个标点错了就浑身难受。于是我思考了几天,坦白讲,失眠了几晚,去想想到底新媒体要怎么做?

4、原创,我还是想原创,宁愿少发,但也是想发一些有自己逼格的文案出来;我关注了很多原创的文案、顶尖文案的公众号,微博大咖号,同时我也属于视觉型动物,谁叫我们从小都是在八卦杂志中长大,但只要是原创的文案,每一篇我都一个字一个字的去品味,里面也有一些不起眼的号,但粉丝就是爆多,我也从微博追到微信,也有深扒娱乐圈的新闻,所以每次我谈起那些娱乐八卦,我朋友都觉得,感觉你在TVB工作,最近黄某某和ab结婚了,你去了没?

5、前段时间碰到一个小伙伴,93年的,来找工作,上了一天班就跑了,我们后来一直有联系,我开始想给他洗脑,结果被反洗了;他做了好几个免费电影观看的公众号,全部免费,统统免费,有些是限级片,有些还是枪版,还有一个关于性爱的公众号,粉丝达到100万+,随便一发浏览量3万5万的,他也说明每周或者一段时间他要做一次广告,大家谅解,因为为了生存,为了收入,仅此而已;我们介绍他给天使投资人,见面了,人家愿意投资,他tmd还拒绝了,把我们气半死,最后来一句,对不起,姐,我怕做不好,我就是个刚毕业的大学生,回头想想多实在的小伙子啊。6、最近有个客户找我,说想找我聊聊新媒体运营,客户是市场出生,我的脑子就出现三个字,要结果,果然聊着聊着最后谈到,能带来多少业绩?我立马打住,你们现在要运营的是新媒体中的一块而已,新媒体分很多种,它只能帮你做到推广、宣传、让大家知道你,从传统的纸质媒体转化为线上而已,仅此而已;至于都能转化业绩,那销售们干嘛呢?让大BD,小BD的做什么呢?坦白的讲,以前的报纸、灯箱广告、电视广告、能马上转化吗?答案肯定NO;都只能属于品牌推广;转化率是个团队战是个拉锯战,是终极目标。总体说来,别把新媒体看那么高端,有时候它就只能起到传播而已,偶尔文案漂亮,给小店铺做个链接,带来马上下单的冲动消费有没有,肯定有,但还是需要活动策划,店铺运营各类的配合一起,不是光靠每天发发文案马上获得转化率,新媒体只是营销推广手段的一种方式。

新媒体到底什么鬼?我个人觉得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判断,但是定位很重要,还是那句话,什么事都不要想的太美好,做了不一定有效果,但不做呢?一定没效果。
天赋异禀职场老司机,HR动态,职场干货,信手拈来!微信公众号【来呗人力资源】ID:HRcome-on

4、纸质媒体比新媒体更有权威性,真实性吗

传统媒体是以往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有平台价值。这个平台价值,被各种互联网平台抽空了。

这点很少被人提及,即传统媒体其实是平台。而不仅仅是产品(一张报纸)。

5、纸质媒体会被网络媒体取代么

嗯,这是一个现代的辩题,“新传媒是否必将取代传统传媒”。我认为是的。所以就这个辩题写了一篇东西给您,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一、媒体的定义
传播信息的媒介

二、关于新媒体和传统媒体

首先,在目前,可以被称为传统媒体的是电视、报刊、广播三种传统媒体。而新媒体主要指网络。如果把时间线拉长,那么很多年后的传统媒体又可能包括网络,又会有新的媒体产生。所谓新所谓传统,我认为是相对而言的。

三、什么是取代?为什么会被取代?

其次,我们来看取代这个词。什么是取代?即取而代之。指的是排除别人或别的事物而占有其位置。区别取代和代替的概念。 取代是一个主观能动性很强的词,而相对被动。一般来说,A取代B,则A一定比B占有绝对的优势,不管优势所在在哪里,A更有能力或者A更有后台,这都是取代的因素,而替代则不然,替代可以是等水平的替代,也就是换换样子。

我认为取代只是取代其主流位置,淘汰被取代者而并不是抹杀。也可以理解为接过担子。我们要明确的第一点是,A取代B成为。。。的主流,并不意味着B灰飞烟灭。

然后第二点,A对另B的取代并不是说 A在所有方面都比B要好,而是在绝大多数方面或者最关键的方面。 比如说中国历史上的改朝换代,这是一种取代,但并不代表取代者比被取代者所有方面都好。再比如说A取代B而做班长,并不是说A比B所有方面都完美,而是在工作能力,协调管理等方面更突出。联系到媒体,新媒体是否取代传统媒体最关键的地方在于新媒体是否比传统媒体的履行的职能更加出色。

四、新媒体有更大的优势!在职能上!

然后我们来分析,新媒体,他有什么样的魅力或者能力能够相对于传统媒体在职能上有绝对的优势。

媒体的职能就是 传播信息!

只要能更快更广更准确的传播信息,那就是履行职能好的媒体。

就现代媒体状况区分来说。我们把电视,广播,报纸作为传统媒体,把网络看做新媒体。

6、网络媒体、纸质媒体并称为现代三大媒体的是什么

广播电视媒体,报纸媒体,网络通讯媒体。
---------------------望采纳-------------------------

7、随着电子媒体的发展,纸质媒体如何应对

随着电子媒体的发展,纸质媒体应对方法:
首先,纸质媒体要增强自身的时效性,缩短发行周期。传统的报刊一般是周刊或者是日刊,而网络一般几分钟就能更新一次,2008年5月12号14时28分在四川汶川等地发生8.0级特大地震,在震后几分钟内网络就率先做出了报道,而如果想在报纸上看到相关的报道至少应该等到第二天,这样在时效性方面纸质媒体的劣势就非常明显了。我们无可否认报刊具有深度报道和详实分析等优势,但时效性因素对受众的去留的影响有时是致命的,因此我们建议纸质媒体特别是报刊缩短发行周期,日报可以发行晨刊、午刊、晚刊三刊以保证其时效性,同时缩短发行周期,使发行渠道更加通畅,读者能够在第一时间读到重大新闻,不能让新闻“失鲜”太多,否者纸质媒体就会遭到读者的遗弃。增强时效性是一连串的整个工作程序的体现,记者采稿、编辑编稿、审稿、印刷、发行整套都要提高工作效率,同时要保证质量。
其次,纸质媒体要增强与读者的交流与互动。纸质媒体要经常展开调查,了解读者的思想动态,根据他们的要求做出相应的调整。纸质媒体要克服固有的闭塞通病,要展开互动,在数字化语境下新媒体呈现出强烈的互动性,新媒体的发展甚至模糊了传播者和受众的界限,丹·吉尔默提出:“我们即媒体”的概念,也就是说每个人都可以称为信息的发布者,这样才能让更多的人参与到传播的过程中来,以调动其积极性。以网络为例,其互动性远远超过了纸质媒体,如果纸质媒体不能做出相应的变革,只能让更多的受众流失。在2007“全球传播论坛”上,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的约翰·帕夫利克(JohnPavlik)教授认为,传统媒体应该打破传统,通过互动的方式将受众抓回来。在增强互动性的具体措施方面,纸质媒体可以集思广益,以一种受众更加容易接受的方式来进行,同时可以借鉴网络的经验,比如,为了争取更多群体和领域的读者,可以发展不同群体和阶层的通讯员或者是特约记者,以通过纸质媒体表达他们的观点与心声的方式争取注意力,这样报刊就可以打破传统意义上一味充当主流喉舌的角色,能够呈现出更多副可爱的面孔,报道角度的多元化理应会导致读者群体的多元。
再次,纸质媒体应该广泛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提高自身科技含量的同时要展开和电子媒介、新媒体的合作。纸质媒体要全面完成电子版的前提下,利用电子版的注意力和特定优势不断推销母报,不断对受众进行文化和品牌意识的渗透。同时,要不断和新媒体进行各种形式的合作,新媒体崛起后夺走了纸质媒体相当一部分的受众,这些受众之中当时的“目光转移”要么是源于新媒体的巨大魅力,要么是对于纸质媒体不思进取的反感,那么要想夺回这些受众就要采取“解铃还须系铃人”的策略,利用新媒体这个平台展示自己的进步和现状,以及表达出纸质媒体本身的改革决心。2006年3月,中国百度公司就推出“泛媒体联盟”决议,旨在和包括纸质媒体在内的各种媒体进行广泛的合作,对于此决议,不少大的报业集团采取了积极的合作态度,这种合作态度让我们看到可纸质媒体本身寻去发展的进取心,但是,在当代传媒快速发展的今天,纸质媒体改革以及更新的步伐还是慢了。在落后就要挨打的时代里,做一个主动出击的强者才是是唯一的出路。2006年12月,解放日报报业集团决定与新浪公司开展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双方将探索平面媒体与网络媒体合作共赢的全新模式,建立联合传播平台,在新闻内容、市场经营和资本运作等领域开展全方位的合作。解放日报报业集团不失为一种先见之明的做法,这种模式乃至更加具有创新的方式值得其他报业集团效仿。
改变传统的管理模式与营销模式,探索更加具有创意的营销与推广通道。传统的报刊管理模式呈现了分散、弱小等弊端,自1996年报业集团在中国出现后,报团成为报刊发展的大趋势,母报和子报之间可以实现优势互补,同时报团和报团之间也可以尝试合作,以实现强强联合。在营销策略上,报刊还需要探索一条更加适合现代生活快节奏的渠道,同时注意创意的重要作用,在大力倡导文化产业的今天,创意能够创造无限的财富,把无限的创意运用到报刊的管理与营销之中去,不仅能够产生注意力效应,而且能够推动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打出创意这张牌,是年迈力衰的纸质媒体的战略选择。
纸质媒体还要注意巩固固有的优势,不能因为模仿最后导致变形乃至扭曲。报纸与广播、电视相比,具有深度报道、选择性强等优势;报纸与网络相比,具有新闻发布的权威性等特征,报刊应该在努力扩大自己优势的基础上去弥补自身的不足。任何事物都有其产生、发展、衰退、灭亡的过程,报刊等纸质媒体也不例外,但是发现衰退的趋势后,力所能及地采取挽救措施还是能够延长其生命周期的。

与新媒体还是纸质媒体相关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