抖音是一款音乐短视频,用户通过选择音乐,然后拍摄15秒的视频,成为自己的作品。抖音是2016年9月上线,于2017年后才开始大火。
02
快手最初是一款用于制作GIF的手机应用,后来转变为短视频应用。快手是2011年上线,2015才开始迎来流量高峰。
03
抖音和快手的区别一开始比较大,但现在是越来越接近了。这点完全可以用这两个app上面的短视频可以看出。而两者中,快手比起抖音来说,快手火的时间比抖音早。
04
快手是很多网红的产出地,比如王乐乐、杨清柠等。他们就是从快手上火起来的。而抖音也有步上快手的潜质,抖音上的抖音达人也出现在各种综艺节目上,比如费启鸣。只不过说快手出现的时间更早。
2、社交类短视频平台中,快手用户多还是抖音用户多
2018年5月17日,全球领先的新经济行业数据挖掘和分析机构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权威发布《2018年中国社交类短视频平台专题报告》。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短视频用户规模将达3.53亿人。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为短视频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基础支撑,快手和抖音对社交场景的优化增加了活跃用户,随着社交类短视频行业的发展,未来用户市场有利于进一步开拓。
以上报告节选自《2018年中国社交类短视频平台专题报告》,可前往艾媒报告中心搜索阅读。
3、抖音和快手有什么区别,感觉现在短视频app太多了。
其实都是差不多的软件,无非就是看视频拍视频,不过玩抖音的人好像比较多,适合自己的才是最重要的,没必要下载那么多相同类型的软件,还要占内存
4、抖音、快手等短视频的出现对人们生活产生了什么影响?
从快手到抖音,可谓一脉相承。相对来说,抖音做得很好。抖音的爆红,基于短视频。有一句话说得特好,叫“成于设定,毁于设定”,抖音的极简视频,让用户接受起来很轻松,也就是传说中的“杀时间”。10到15秒的短视频在不知不觉间吃掉了围观者一生中最珍贵的时间。一不小心就会浪费到1-3小时。当然,还有更多重度患者是成天成天地死躺在床上。所以,有人说抖音是新一代的精神鸦片,但,不管怎么说,抖音具备精神鸦片的潜质。
在快手没出现以前年轻人喜欢逛QQ空间,追电视剧深受着娱乐明星的影响。而现在快手改变了这种状况。年轻人每天谈话的内容几乎句句不离快手二字。连吃饭都要把手机摆在眼前划来划去。整天沉迷在别人的世界里,只要几个人坐在一起就会相互报道起昨晚哪个网红涨粉多少,说了什么,做了什么,直播收了多少礼物。完全忘记了自己还要努力和学习!
现在的人,他们的行为风格和说话都模仿者某些网红。更坦言网红是神圣的和自己最向往的职业时。我忍不住插了一句“你们实在太把网红看的高贵了!”他们立马否决我说“网红不高贵还有谁能称为高贵?”我顿时哑口无言!
由此可见,这类软件对于人们的生活和学习来说,影响还是非常大的,人总是会喜欢自己擅长领域的东西,那是因为你有足够的成就感和满足感。但人,还是要学习着,并尝试会去消化那些你所不擅长且天生笨拙的领域。生活不是催眠,对你个人而言,做人要掌握迎难而上的耐力;而对于父母,我们所希望的,无非是你能拥有一个完整的世界,包括你擅长的,你喜欢的,以及,你最初逃避的,你需要特别艰辛才能在笨拙中通过刻苦训练才能一点点掌握的。
你所擅长的知识,会让你有立身之本,而你所不擅长的知识,不要抛弃它,更不要逃避它,因为它们会让你看世界的角度更全面。
5、快手和抖音都是短视频,有什么区别吗?在上面做推广的话要注意些什么?
现在快手和抖音短视频宣传基本上效果是一致的,从目前来看用户对快手和抖音的使用频率基本保持一样,那么推广宣传的效果就要看个人对短视频推广的理解。想要做好短视频推广及尽量保证每日都要更新作品,而且作品一定要切合社会潮流。
6、快手以短视频出名,为何有人将它和抖音对比?
因为快手平台算得上“短视频平台鼻祖”,而抖音平台则算得上“做短视频平台中的佼佼者”。它们属于短视频传播平台的两大代表。
快手和抖音:一个是拥有日活1亿多用户的领跑者;一个是短视频的一匹“黑马”,后起之秀。
快手是一款由北京快手科技有限公司及其关联公司所有及运营的互联网平台,其前身“GIF快手”诞生于2011年3月,是一款用于制作、分享GIF图片的手机应用,2012年11月从纯粹的工具应用转型为短视频社区,定位为记录和分享大家生活的平台,2014年11月正式更名为“快手”。
快手凭借其独特的内容调性、强大的UGC内容运营,在众多短视频平台中脱颖而出。截止至2017年11月,快手的安卓和iOS总用户已经突破 7 亿。
抖音是今日头条旗下一款音乐创意短视频社交软件,于2016年9月上线,是一个专注年轻人的15秒音乐短视频社区。用户可以通过背景音乐选择、动作编排和特效加工,创作自己的短视频。
2017年5月,抖音日均视频播放量破亿,而同年8月达到10亿,其用户群体呈年轻化态势,85%的抖音用户在24岁以下。抖音在短期内发展快速,除了其年轻化的音乐短视频社区定位之外,在内容运营和内容布局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6)短视频社交抖音快手扩展资料:
两者作为短视频的佼佼者,似乎都可以从内容、渠道、技术、商业模式进行探索。
1、内容:一方面是由于资本对短视频内容生态的扶持,使得更多垂直领域的内容创作者可以提供高质量的短视频内容;另一方面,消费者在养成短视频的消费习惯后,在消费升级的背景下,会对垂直细分领域的内容产生更多的需求。
2、渠道:随着短视频的普及和用户对于短视频消费习惯的养成,未来将有更多的短视频终端,进而短视频内容的渠道和分发机制也更加精细化。
3、技术:内容推荐机制智能化,人工智能在短视频领域应用深化,智能推荐将会更加精准。
4、商业模式:短视频营销规范化,从广告的理念、创意、传播、效果出发,形成规范的效果评估标准和体系。
7、短视频领域,抖音、快手,谁能称王?
抖音和快手是短视频领域最大的两个平台,有“南抖音、北快手”的名声,但是他们作为细分赛道王者,但无论是其算法逻辑,还是用户画像、内容偏好、观看时间、互动行为偏好等都存在着较大差异。所以不能说谁是王。广告主更喜欢在抖音上做“品牌”,更为强调品牌理念、品牌价值输出,通过联合多类型KOL众包创意,深度种草用户。
在快手上宜做“转化”,营销策略应更接地气,通过与用户“平等对话”,来激活独具魅力的“老铁经济” 。2019年,短视频营销将呈现:市场规模突破200亿;短视频账号(抖音号、快手号等)将成为品牌官方指挥中心;美妆类、旅行类、大数据成为驱动KOL 精准投放、驱动内容产业链提能增效的唯一钥匙。
从运营的逻辑上来讲,抖音更多的是注重算法和推荐,通过用户喜欢的东西进行流量池的打造,从而为用户树立标签儿,推荐他喜欢的内容,因此能够让用户上瘾。
而快手则是立足于社交,同时搭配娱乐进行关系化的娱乐模式,它的运作逻辑更多的是倾向于扁平化的大众模式,所以用户群体下沉。
从流量本身上去看,我们可以分析的出来,而在竞争关系当中可以看得出抖音是略胜一筹的,但是在变现关系当中可以说快手是走在前面的。
总结;随着人口红利的逐步消失,快手和抖音获取新用户的成本也会不断提高,它们之间的竞争也会更加激烈。至于快手和抖音,谁能笑到最后,现在还无法下定论。它们之间的竞争,归根究底,始终是内容的竞争。
8、快手与抖音短视频有什么不同?
抖音和快手本质上属于两款产品。
1.从外观上来看,抖音和快手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快手以耀眼的橙色做底色,logo为一个动漫画像式的摄影机,让人第一眼就知道app的定位,呼应产品的slogan记录生活记录你。橙色外观引人注意且直观的表达产品的核心。抖音的产品外观以黑色作为基础色,暗黑系风格搭配魔幻的音乐符号,体现产品年轻,潮酷两个重要标签,同时强化产品本身的音乐特性。着重点燃追求个性时尚的90及95后群体内心的狂热,这样的外观同样成功地吸引了年轻人的注意。
2.从两款产品的目标人群来看,快手所覆盖的年龄范围更广。快手上的每个用户都可以参与其中,拍摄、上传生活化的短视频,体现更多的是分享生活,加强同城人之间的沟通交流。同时,以大胃王猫妹妹为代表的吃播、户外直播等通俗易懂的内容类型更容易受到三四线城市的喜爱。抖音在音乐场景中融入动作,强调个性和才艺的展示。快节奏、重表演的特色内容形式,吸引的自然是年轻群体。一二线城市生活节奏快,年轻有活力的人群居多,因而抖音一二线城市的用户较多,向下沉淀的可能性更大。
3.从商业模式来看,做产品的最终目的是变现。抖音和快手作为两款出色的短视频产品,经过爆炸式传播,已经聚集了大量的用户。快手的表现方式有直播和广告两种模式。快手凭借超大的用户体量和日活量,直播收入成为平台主要的收入来源之一。广告方面以信息流广告+KOL短视频广告植入+粉丝头条功能为主,通过这种付费模式,让推广内容渗透到平台的各个角落。针对品牌方,快手可以代理运营官方账号,从中收取代理费用。另一边的抖音也探索出不一样的商业模式,主打开屏广告+信息流广告+挑战赛+达人合作这几种方式,其中挑战赛热度高,传播力度大,它的价格比较高,适合大型品牌主,品牌方要根据预算来进行营销策划,不同的价格匹配不同量级的资源,达到的效果自然不同。
9、除了抖音、快手之外,有没有其他的社交视频平台?
有的呢,点购广场就是一个不错的社交平台,不仅可以扩大你的朋友圈,人脉,同时你还能在上面通过转发图片、文章、短视频之类的来增加收入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