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新媒体 > 2017年短视频娱乐领域

2017年短视频娱乐领域

发布时间:2020-11-17 16:18:18

1、2017年西瓜视频领跑短视频行业是真的吗?

近日,国内著名的数据机构QuestMobile发布2017年中国移动互联网年度报告,展示了过去一年中国移动互联网行业的全景图。其中,西瓜视频表现出色,在用户增速、用户粘性以及用户喜爱度等APP价值衡量指标中均处于前列,领跑短视频行业。

QM数据显示,西瓜视频2017年度人均单日时长高达74分钟。成为“十大赛道APP用户粘性No.1”榜单中短视频APP的代表。在“80后移动网民最爱TOP APP”和“用户规模5000万级以上玩家增速TOP10 APP”两份榜单中,西瓜视频也均为短视频行业代表产品。

2017年在头条视频的基础上完成品牌升级的西瓜视频可以说是今年短视频领域最大的一匹黑马。公开数据显示,西瓜视频累计用户量已突破 2 亿,日均播放量也突破30 亿,是国内最大的综合类短视频平台。而这一切仅仅用了不到一年半的时间,如果说2017年是属于短视频的一年,那么同样也是属于西瓜视频的一年。 

当然,更是属于西瓜视频创作者的一年。与其他平台不同,西瓜视频在迅速做大的同时,让平台上的短视频创作者同样也享受到了红利。像一位名为“乡野丫头”的普通三农领域创作者,凭借田园生活的短视频内容,就已在西瓜视频拥有接近7000万的播放量,半年时间获得15万元收益,同样的例子还有很多。

西瓜视频为内容创作者提供了更好的“变现”平台和环境,同时也为自己搭建起了一条更为完整的生态链,建立了健康良好的生态环境。

当然,产品的数据已经足以说明一切。

2、短视频领域的市场前景大吗

在用户规模层面:用户体量保持持续增长势头,预计2020年将突破6亿

2016年中国短视频用户规模已达到了1.53亿人。截止到2017年中国短视频用户规模突破2亿人,达到2.42亿人。预计2018年中国短视频用户规模将超3亿人。凭借着短视频产品的碎片化、高传播、低门槛特性,并且目前短视频整体移动互联网用户渗透率较低,用户红利仍在,有较大的用户发展空间,并预计到了2020年中国短视频用户规模将超6亿人,达到6.67亿人。

2016-2020年中国短视频用户规模统计情况及预测

数据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在市场规模层面:短视频市场规模持续攀高,预计2020年将超300亿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网络视频行业深度调研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短视频市场规模仅为19.5亿元。截止到2017年中国短视频市场规模达到了53.8亿元。伴随着短视频行业监管力度加大,规范行业生态,促进中国短视频市场的良性发展,短视频市场规模将进一步增长。预计2018年中国短视频市场规模有望突破100亿元,将达到113.3亿元。伴随着短视频的火热,用户规模的不断增长和广告主关注带动整体市场规模提升,预计到了2020年中国短视频市场规模将达357.4亿元。

2016-2020年中国短视频市场规模统计情况及预测

数据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9月中国短视频APP活跃人数TOP9统计分析

在2018年9月中国短视频APP活跃人数排行榜中,抖音短视频以活跃用户数21478.74万人,环比增长2.7%,位居榜首;排名第二的是西瓜视频,活跃用户数为6698.31万人,环比增长1.7%;排名第三的是波波视频,月活跃用户数达到2490.63万人,环比下降1.4%。

2018年9月中国短视频APP活跃人数TOP9统计情况

数据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中国短视频行业发展现象与趋势分析

1、全行业集体进军短视频营销

2、短视频创发持续发力

3、短视频全渠道营销已成时代主流

4、中长尾短视频红人成为品牌主的首选

2019年中国短视频行业发展前景分析

1、短视频营销地位进一步提升,有望成为品牌营销的第一发声源;

2、随着客户及用户对短视频内容的高质量需求,KOL的价值将被市场拉升;

3、品牌批量规模化的采购助推短视频智能投放的发展,AI驱动数字化营销必成大势。

3、目前有哪些短视频平台?

随着网红经济的出现,视频行业逐渐崛起一批优质UGC内容制作者,微博、秒拍、快手、今日头条纷纷入局短视频行业,募集一批优秀的内容制作团队入驻。到了2018年,短视频行业竞争进入白热化阶段,内容制作者也偏向PGC化专业运作。今天,我就为大家盘点一下,那些火爆至极的短视频平台!

1、快手

快手的前身,叫“GIF快手”,诞生于2011年3月,最初是一款用来制作、分享GIF图片的手机应用。2012年11月,快手从纯粹的工具应用转型为短视频社区,用于用户记录和分享生活的平台。后来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和移动流量成本的下降,快手在2015年以后迎来市场。2017年4月29日,快手注册用户超过5亿。2017年11月,快手APP的日活跃用户数已经超过1亿,进入“日活亿级俱乐部”,总注册用户数据已经超过7亿,每天产生超过1000万条新视频内容。

2、抖音小视频

抖音,是2016年9月上线的一款音乐创意短视频社交软件,是一个专注年轻人的15秒音乐短视频社区。用户可以通过这款软件选择歌曲,拍摄15秒的音乐短视频,形成自己的作品。此APP已在Android各大应用商店和APP Store均有上线。2017年11月10日,“今日头条”10亿美元收购北美音乐短视频社交平台Musical.ly,与抖音合并。
3、秒拍
秒拍,由炫一下(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推出,秒拍-10秒拍大片!2016年11月21日,秒拍母公司一下科技今日确认完成5亿美元E轮融资,投资方包括新浪微博、上海广播电视台等。据悉,此轮融资后,一下科技估值已达30亿美元。
4、美拍
美拍,是一款可以直播、制作小视频的受年轻人喜爱的软件。美拍 - 高颜值手机直播+超火爆原创视频。2014年5月上线后,连续24天蝉联App Store免费总榜冠军,并成为当月App Store全球非游戏类下载量第一。截至2016年6月,美拍用户创作视频总数达5.3亿,日人均观看时长40分钟;美拍直播上线半年,累计直播数已达952万场,累计观众数5.7亿。
5、火山小视频

火山小视频,是一款15s原创生活小视频社区, 由今日头条孵化, 通过小视频帮助用户迅速获取内容,展示自我,获得粉丝,发现同好。2017年6月,腾讯应用宝“星APP”5月榜单发布,火山小视频APP登顶新锐应用。2018年4月5日,被央视点名的火山小视频APP在安卓手机各大应用商店内下架。 4月13日,火山小视频已经暂时关停同城频道,进行整改,具体恢复时间尚未确定。
6、西瓜视频
西瓜视频,由今日头条出品,主打个性化短视频推荐。截止到2017年5月底,西瓜视频日活跃用户已经超过1000万,用户数达到1亿。西瓜视频已与央视新闻、澎湃新闻、BTV新闻等多家知名媒体机构达成版权合作。2018年4月11日,西瓜视频暂停短视频外链直接播放功能
如果帮助到你,能帮忙点个采纳吗,谢谢

4、短视频的行业前景怎么样,值得投资吗?

随着各大头部短视频平台不断加速短视频的商业变现脚步,短视频营销市场规模保持着高速增长,预测到2022年,短视频营销市场规模将突破500亿元大关。短视频具有交互性、多维性、便捷性,必定会在各领域以燎原之势铺开,接下来的“短视频+”模式才是主角。方维短视频系统,为企业提供“短视频+”多种解决方案。多元化应用场景带来广阔发展空间,结合了丰富业态的短视频系统,让其更具商业价值。

5、2016年短视频领域最大的关键词是什么?

文/张书乐


年末岁初,国内最大的短视频平台秒拍推出《2016短视频内容生态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这是国内首个,也是唯一一个由短视频平台推出并主导的行业趋势报告,为短视频创业者、投资者、平台、行业都起到方向行的指引作用。《白皮书》中列出了一众的数据,例如:从播放角度,秒拍视频日均播放量从年初的3.4亿增至20.4亿,涨幅过6倍;从创作者角度,单月视频播放量超过10万人次的用户从1.5万增长到8万人,涨幅超过4倍……


在各大视频平台都在纷纷发布自己的年度内容报表之时,秒拍这个基于自家一下科技(秒拍、小咖秀、一直播母公司)数据中心的这一“爆”表,背靠入驻超过3000位明星,入驻超过10000名的头部网红、权威媒体、行业KOL,海量数据和用户黏性,除了说明这个白皮书够权威、除了说明其平台已经是爆款外,还透出了什么呢?


套用鲁迅先生在《狂人日记》那段话: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来,满本上都写着两个字“创业”!


创业:你以为的Papi酱其实是“Papi酱们”


在2016年,短视频领域最火的创作者无疑是papi酱。也因为她,2016年被定义为了网红元年(有争议)。


做长视频的罗振宇和罗辑思维领投的1200万元的融资和随后2200万的天价广告,让papi酱从草根创作者的视野上跃升到泛娱乐舆论层面。而下半年关于她和罗辑思维渡过“蜜月”而分手的事件,则继续在泛娱乐层面炒作。


如果你以为papi酱真的是一个现象级的网红,那就错了。根据《白皮书》显示,Papi酱拿到天使投资后,成立Papitube用以孵化更多的内容作者。简言之,Papi酱已经实现了从单兵作战,到集团化作战的转型。而白皮书也同时指出,2016年超级网红、老牌视频内容生产商、头部垂直栏目都在利用自己的优势,从单一内容生产者转型MCN(Multi-Channel Network,多频道网络)。


或许MCN这个词在不同的解读中有不同的意思,不过我想它可以简单理解为通过签约的形式,将多个网红打包,在不同垂直领域发力,并系统的解决运营推广、中长期规划和商业化等难题。


这是一个必然的生态,较之早前以兴趣为纽带、作坊式生产的短视频内容创业者来说,对风险的抵御能力将有明显改观。Papi酱如此,玩母婴的视频栏目“明白了妈”,也在母公司青藤文化的纽结下,和汽车、时尚、美食等领域的小伙伴们一起打拼。


说白了,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你是一个有组织的人。


垂直:有营养的短视频崛起


不仅是头部网红们抱住垂直类小伙伴们取暖,创投领域也早早的把目光瞄在了垂直领域之上。


短视频作为2016年的投资热点,秒拍白皮书分析得出的结果却让人大跌眼镜:“2016年至今的短视频内容项目融资中,只有5笔发生在泛娱乐和搞笑类内容项目上。专注于贴近衣食住行的垂直品类更容易获得资本的青睐。”


而秒拍从今年6月起发布的原创作者榜单的数据也印证了这一行业走势的合理性:专注于美妆、美食、生活方式等垂直领域的创作者集中发力,其他垂直品类也开始逐步出现短视频内容创作者。截至目前,秒拍短视频创作者覆盖的垂直品类已经超过40余个,而秒拍最新一期原创作者榜单中,TOP50中只有15个属于搞笑分类,其他35个创作者分别来自8个垂直品类。


为何会有如此内容大逆转呢?受众其实是一个决定性的因素。短视频的受众来自哪里?其实是在争夺电视上观看电视台的非影视剧、非大型综艺节目的观众时间,和做长视频的视频站点主攻影视、综艺相对应。


这样的受众架构,决定了他们对泛娱乐不会产生长久黏度,在足够短的时间内,获得需要的信息,尤其是垂直极限的短视频内容。一旦能够提供这样的养分,其实也就让观众实现了频道锁定,尤其能够吸引已经和电视渐行渐远、逐步移动化生存的80、90后用户。


同时,垂直类短视频红火的另一个背景则来自传统媒体特别是广电人才的转型和入驻,专业的“手艺”,配合电视台时期良好的栏目训练,其实也使得整个短视频的创业风向往垂直领域发展。


泛娱乐的田已经被耕种的差不多了,可大量的垂直领域还在撂荒,这才是开荒创业的好时节。2016年的短视频爆表,只是一个起手式而已。


秒拍自身覆盖超过40个垂直领域的5000+个内容创作者,以及秒拍与同公司小咖秀日均视频播放量峰值超25亿次的内容生态,日均覆盖超过7000万用户数,也在告诉内容创业者,不垂直、不边缘化突围,很难活。


变现:怎样的商业化姿势能养活创业者


短视频创作者和早前如博客、微博、微信公号、长视频等内容创造的前辈一样,都有一座大山需要翻越,即商业化,或者更通俗点说,就是内容变现。不可能长期靠风投活着,依靠粉丝打赏也就是个温饱,可怎么变现走向小康呢?


一个贯穿互联网内容创造始终的状态是,商业化生态总是滞后于内容爆发的节点许多,甚至可能到了内容创造激情消退后,也一直就没找到结合点。


秒拍白皮书列出了三种主流短视频商业化生态:基于客户付费的广告模式、基于购买付费的电商模式和基于用户付费的打赏订阅模式。第一项目前大量品牌还在观望期,市场并没有爆发完全,而后两者则基本是试水阶段,小打小闹,尽管有成功案例背书,但成熟、完整的商业化路径还没有真正显现。


笔者认为,传统的贴片、植入广告和转化率并不稳定的电商导购,还不足以在2017年实现真正的爆发,而靠内容付费呢?国内被免费分享模式教育长大的用户群体多少也有点水土不服。


破局点依然是在垂直上。秒拍白皮书认为,医学、财经、母婴、两性等专业知识类垂直内容在2017年可能会更受内容消费者青睐。


这是内容创业的路径,但并没有一个范例式的模式引领。愚以为,单纯依靠广告或导购这样营销效果滞后、广告转换率难以统计的方式,至少在目前还不成熟。而专业知识类垂直领域的内容付费,则大有可为。


其实就是通过短视频,出售分享状态之外的更有价值的知识,而且是短平快状态下即时有效地知识。如财经类中,有效的股评短视频,其时效性和即时有用性,可以触发用户的购买热情,这其中所蕴含的商业化原理其实很简单,就是博弈。用户利益和付费所得一旦完成博弈,知识的即时生效、让内容消费者利益得到更大增值,不用太多点击,不用太多粉丝,亦可完成垂直短视频的商业变现。


或许,这就是凯文?凯利在《技术元素》中提过的一千个铁杆粉丝就可以养活一个手艺人的奇葩预言的落脚点所在。然后呢,再去走先导购、进而广告的路径。这其实就是一个短视频下,异于其他内容创造领域常态商业化(先广告、后导购、最后出现少了付费订阅内容)模式的逆向演进。

6、2017年短视频市场规模已达57.3亿元了吗?

据报道,2017年短视频市场规模达57.3亿元,同比增长184%。预计2020年短视频市场规模突破300亿元。

报道称,近三年中国短视频行业发生的投融资额累计超过136亿元。百亿资本进来了,自然要求回报,研究报告显示,广告是现阶段短视频行业的主要盈利模式,在今年完成新一轮融资后,用户规模最大的快手市场估值将达到百亿美元级别。

同时,中国演出行业协会发布的报告显示,2016年我国网络表演(直播)整体营收达到218.5亿元,平台数量250多家,用户规模3.44亿。网民总体渗透率达47.1%,其中30岁以下网民渗透率73.6%。

业内人士指出,监管重拳出击不仅让视频平台追逐的流量大幅缩水,更将影响其动辄百亿美元的估值,而后者对平台的持续融资和发展至关重要。

7、短视频领域,抖音、快手,谁能称王?

抖音和快手是短视频领域最大的两个平台,有“南抖音、北快手”的名声,但是他们作为细分赛道王者,但无论是其算法逻辑,还是用户画像、内容偏好、观看时间、互动行为偏好等都存在着较大差异。所以不能说谁是王。广告主更喜欢在抖音上做“品牌”,更为强调品牌理念、品牌价值输出,通过联合多类型KOL众包创意,深度种草用户。

在快手上宜做“转化”,营销策略应更接地气,通过与用户“平等对话”,来激活独具魅力的“老铁经济” 。2019年,短视频营销将呈现:市场规模突破200亿;短视频账号(抖音号、快手号等)将成为品牌官方指挥中心;美妆类、旅行类、大数据成为驱动KOL 精准投放、驱动内容产业链提能增效的唯一钥匙。

从运营的逻辑上来讲,抖音更多的是注重算法和推荐,通过用户喜欢的东西进行流量池的打造,从而为用户树立标签儿,推荐他喜欢的内容,因此能够让用户上瘾。

而快手则是立足于社交,同时搭配娱乐进行关系化的娱乐模式,它的运作逻辑更多的是倾向于扁平化的大众模式,所以用户群体下沉。

从流量本身上去看,我们可以分析的出来,而在竞争关系当中可以看得出抖音是略胜一筹的,但是在变现关系当中可以说快手是走在前面的。

总结;随着人口红利的逐步消失,快手和抖音获取新用户的成本也会不断提高,它们之间的竞争也会更加激烈。至于快手和抖音,谁能笑到最后,现在还无法下定论。它们之间的竞争,归根究底,始终是内容的竞争。

8、短视频行业未来会如何发展?

要向有利于社会发展,身体健康,生活技巧,社会经验,娱乐搞笑,社会现象,民意调查等方向发展

9、像《今日头条》这种网站发表的短视频进行领域分类是为了更好吸引观众吗?

虽然短视频产生的时间并不长,但是目前来看已经算很成熟的样子了,选题也是包含了许多方面,以下就简单说几个大的分类吧,大概有以下这些:


1.幽默喜剧类

这一类的短视频相对来说受众比较广,娱乐搞笑的内容普遍能引起大多数观众的兴趣,而且说实话这类视频的要求不算高,有了一个比较实在的笑点,视频基本上就可以算是成功了一半。

2.生活技巧类

从受众来讲,生活技巧跟幽默喜剧类都会有不少的受众,但不同的是,生活技巧类的受众会更加成熟。这一分类短视频对他们来讲更需要注重实用。


3.科技数码类

科技数码类的一般都会有些复杂,其受众,特别是女性受众相对于其他选题来说会有减少,但这并不妨碍科技数码类成为一个单独的分类,科技爱好者对自己感兴趣的方面也是真的很狂热的。

4.美食类

这个没什么好说的,不管是男女老少,都是这个分类的受众,毕竟民以食为天嘛。

 

与2017年短视频娱乐领域相关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