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新媒体 > 开通教育政务新媒体

开通教育政务新媒体

发布时间:2020-11-16 02:57:47

1、30所高校小程序什么时候集体上线?

9月27日,教育部新闻办、新闻中心携手腾讯微信,在清华大学举行“新平台 新联动——30所高校小程序集体上线仪式暨教育政务新媒体宣传研讨会”,宣布全国近30所高校将上线专属小程序,借助小程序能力为高校师生提供更轻便的校园服务。这是教育系统政务新媒体运用新平台、新技术服务广大师生的又一次生动实践。率先推出小程序,也让教育政务新媒体走在了“互联网+政务”服务领域的前沿。

在教师节前夕,教育部政务新媒体借助腾讯微信公众平台正式推出“微言教育”小程序,并成功开展社交化活动“致敬!老师”,当天小程序访问量即突破40万人次,覆盖微信用户近2000万。目前,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部分高校也已初步“试水”,北京大学“就业小助手”、武汉大学“智慧岛”、四川大学“校园导览”等,为广大师生提供更优质、更便捷、更全面的信息服务。

微信小程序是一种全新的连接用户与服务的方式,它可以在微信内被便捷地获取和传播,具有获取容易、体验轻便、不需下载、用完即走的特点。教育系统小程序,是教育部门、相关高校联合腾讯微信公众平台,向社会公众、师生提供资讯与服务的全新方式,可以整合教学、校园服务、校务管理,实现高校运作智慧化升级。微信用户只需打开微信客户端的“发现-小程序”,在搜索框中搜索“微言教育”或上线高校,即可访问。

教育系统小程序的上线,是对原来以“微言教育”公众号为核心的教育政务新媒体联盟的一个全新补充,进一步丰富和拓展了高校新媒体应用功能和发展前景。微信团队表示:“我们希望通过小程序,让微信能力进一步深入校园,打造现代化的教育体验,通过微信能力服务更多校园场景。”

自2013年1月1日教育部官方微博上线以来,教育部新闻办积极打造政务新媒体“微言教育”,目前已先后开通官方微博、官方微信,入驻搜狐、新浪、人民日报、今日头条、网易、一点资讯、腾讯企鹅号等7个新闻客户端平台。目前,“微言教育”拥有粉丝3000余万,成为教育部发布重大政策、回应社会关切、服务沟通民众的重要平台。

在教育部政务新媒体的带动下,教育系统政务新媒体蓬勃发展。目前以“微言教育”为核心,联合32家省级教育部门,75所教育部直属高校,以及部分部属高校、地方高校、地市教育部门共1200家单位组成“中国教育政务新媒体联盟”,上下联通,左右贯通,逐步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教育政务新媒体矩阵。

高校小程序结合科技实现信息完整化。

2、什么是政务新媒体 如何开展政务新媒体

1.政务新媒体矩阵建设提速 协调一致共同发声
在高新技术的有力支撑下,政务新媒体矩阵建设明显提速,通过新媒体矩阵中各单位的联动发声、相互监督,能够有效扩大信息张力,提高政府“网络问政”的工作效率,增强信息监管力度,促进政务新媒体健康运转。建立政务新媒体矩阵,一是要以提高各直属单位开通政务新媒体账号的覆盖度为基础,为发挥矩阵作用提供组织保证;二是要健全政务新媒体管理制度规范和考核评价机制,通过制度约束和必要的技术手段,保证政务新媒体联动有效,监管有力。
2.“双微”融合对接推进政务新媒体综合发展
微博是浅社交、泛传播、弱关系的平台,微信是深社交、精传播、强关系的平台,根据微博、微信的自身特点,二者相互协作、互为补充的模式将成为政务新媒体发展的新趋势。特别是政务微信平台可通过二次开发方式叠加整合各类应用,能够实现行政办事等便民服务功能,以政务微博为发布平台,政务微信为应用平台,政府网站、政务APP相互促进,更加丰富政务新媒体功能作用。
3.平台整合能力提升“政务O2O”时代开启
一方面,通过政务新媒体整合信息发布资源,有利于及时准确发布权威信息,回应群众关切,营造有利的舆论环境;另一方面,通过线上线下相互促进,有利于密切政府部门与网民关系,扩大政务新媒体自身的群众基础,树立政府良好形象,更好地推动区域经济、文化协调发展。

3、甘肃省教育厅政务新媒体“甘肃教育”里面的编辑是公务员吗?

甘肃省话就没个干的里边儿有公务员吗?当然这个是有的。

4、国家主管部门核准的政务新媒体平台有哪些

第七条 政务新媒体应当在国家主管部门核准的平台上设立并开展应用。注册的新媒体账号名称应当简明扼要、严谨规范,并与本地、本单位名称和工作...

5、政务新媒体应当如何做

要熟练驾驭政务新媒体,确保政务新媒体在全媒体时代始终沿着正确轨道健康发展,编辑需要具备以下五种能力,才能玩转政务新媒体。
一是敏锐的政治鉴别力
政务新媒体编辑在日常工作中应认真学习政治理论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努力提高自身政治素养,时刻保持清醒头脑,不断增强政治敏感。
要具有成熟的政治思想、政治意识和大局意识,把政务新媒体视作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重要阵地,以较强的政治鉴别力和政治敏锐性,紧紧把握时代脉搏,见微知著,明辨是非,努力在正面、正能量宣传中发出正确的声音。
二是专业的文字能力
工作性质决定了政务新媒体采编既要牢固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又要具备丰富的新闻专业知识和基础知识,把高超的文字驾驭、恰当的文字表现视作看家本领,面对海量的文字信息,娴熟把控选题,精妙组织文章,不仅能熟练生成流畅的文字,更能写出漂亮好看、撼动人心的文字,确保每一个发布、每一次推送及每一次传播都是美的展示、文字文化的享受。
文字表现及组织加工是政务新媒体采编的基础、基本功,在熟悉通晓文字表现规范的前提下,必须熟练掌握文字、文章采编加工的技巧,切实提升所传播信息的语言文字表达效果。同时,亲自动手写作也是政务新媒体采编诸环节中至关重要的能力需要。
三是综合的策划能力
政务新媒体在立足行业业务基础上推送和发布怎样的信息、采取何种方式推送和发布,不仅直接展示出网络媒体采编个人水准的高低,也最终体现政务新媒体的思想和方针。
因此,政务新媒体采编需善于从海量政府部门行业信息中敏锐捕捉有用信息,结合受众需求,按照一定的价值标准进行信息归纳、信息分析、信息鉴别、信息选择与信息整合。通过去伪存真、去粗取精,总结凝练出具有鲜明价值取向的主题,并围绕主题重组重构信息,进而完成信息选题策划。
四是快速的反应能力
政务新媒体通过海量信息转载,将政府部门行业工作全面推向社会公众的同时,也将各级各地政府部门推向社会舆论的风口,政务新媒体采编对政府部门行业系统发生发展的每一则业务信息发布、每一项工作动态推送,都直接关系着各级政府部门行业机构的声誉、影响着各地政府部门的行业形象。尤其面对突发性事件,政务新媒体采编必须具备较强的快速反应能力,做到不误判、不误导。如果信息判断错误,或仅凭感情办事,就会造成信息发布失误或舆论误导。
因此,政务新媒体采编在坚持“及时准确、公开透明、有序开放、有效管理、正确引导”基本方针前提下,要善于运用有关方针政策或法律法规,切实加强舆情搜集、舆隋研判及重大舆情应对基本能力培养。为切实加强民政系统政务新媒体编采队伍舆隋应对能力,国家民政部多次组织召开会议,就民政新闻宣传、民政舆情应对等工作进行专项部署、专门培训、专题讲座,全面提升面对复杂舆情的综合应对能力。
五是全方位的创新能力
政务新媒体的活力在于创新,政务新媒体的创新依赖于采编意识、采编思维、采编手段、采编方式等采编综合能力的培养与创新。网络时代面对不断扩张和全面开放的海量政务信息,政务新媒体采编必须不断培养求新意识与创新能力,充分利用互联网络的技术优势与传播优势,一方面以开阔的视野和思路,多侧面、多层次、多维度挖掘政府部门行业业务信息的深度,有意识地面向广大受众,创造性地提炼信息,切实实现内容创新;另一方面以全新的理念和思维积极拥抱新技术、掌握新手段,不断研究创造受众欢迎的信息传播新形式,立体化、全方位地进行信息发布传播,切实实现传播方式创新。

6、怎样申请准入教育部政务新媒体?

这个你必须要到教育部申请,报备谁有关的申请手续?并加入去系统

7、问下政府教育部门怎么做微信新媒体建设?

您好,可以找政能量cms,政能量是斯安科技针对党政部门、国家机关、国有企业等政务单位提供的新媒体解决方案,是政府移动信息化解决方案的提供商。求采纳

与开通教育政务新媒体相关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