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何理解新媒体与政治体系社会结构之间的关系
新媒体就是可以说操新闻,有可能不有不真实的情况出现。政治体是关于国家的发展,事态,社会群体正常思想导向,民心一至发展观不可能不真实
2、视听新媒体的发展对媒体人才结构有哪些改变
我们再来探讨前面的问题:新媒体是什么?粗略地说,新媒体是能够适应互联网时代的媒体,不过,既然互联网已经打破了很多工业时代的既定界线,新媒体注定也不会是我们传统意义上理解的单一“媒体”,因此,新媒体是一种能力,不仅是传统媒体在互联网时代需要获得的能力,还是组织或者个人需要获得的能力。
电视面临的挑战正是它的机会所在,如何主动而不是被动地迎接互联网时代的社会结构变革,延续在传统电视时代的影响力,正是电视未来的发展方向。
3、新媒体工资构成
成都的新媒体,工资分为三个档位
3~5k,运营专员
6~10k,运营主管
8~15k,运营总监
主管和总监级别,要扛业绩才要绩效,一般专员工资就很低了,收入还要分为底薪+绩效的话,建议别去,不要相信什么多劳多得之类的话,基层员工,先活下来,提高能力!
感兴趣的话,whosix,是我weixin。
4、新媒体运营的薪资范围是多少?
这是职友集上面新媒体运营的相关工作内容以及工资水平介绍,还是比较接近我个人接触的现实,高工资地区基本上都是一线城市,一个是基本工资的线比较高,然后再加上个人能力,拿到6-8K很正常,如果有销售或者业绩提成那就不封顶了,二三线城市3-4.5K是非常普遍的基本工资了,大部分新媒体还是处于这个层次的,剩下的2-3K基本上都是一些刚入行以及一些工作能力一般的刚入门者,因为新媒体的入行门槛低的因素导致,大量人员涌入涌入这个行业,拉低了新媒体运营的水平线。底层的新媒体其实做的还主要是编辑的工作,双微基本上就是他们的主要工作内容,加上一些其他的零散的内容,就构成了基层新媒体的工作内容。统计的数据基本还是偏高的,我想要一下你的原图可以吗?
5、为什么说新媒体优化了文化产业结构?简洁点
第一个就是新媒体在文化领域的运用越来越广泛,我们进入新的世纪以来,从中央、国务院到各级党委政府,对新媒体的重视应该说是在不断地加深,对文化和文化产业在新时期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也是在不断地深化。
第二个就是新媒体在文化产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文化产业是科技应用最广泛,科技创新最活跃的领域之一,新媒体技术在文化产业中广泛应用,极大地促进了文化产业的生产传播方式的发展和创新。
第三个,就是想讲一讲新技术,特别是新兴的文化产业发展,文化部在这方面的基本考虑。
6、凤凰卫视的组织结构
凤凰新媒体是凤凰卫视传媒集团旗下跨平台的网络传媒,融合互联网、无线网、和电视网三大网络平台,以凤凰网(http://www.phoenixtv.com)为旗舰,以各类WEB图文资讯、宽带音视频流媒体、WAP移动凤凰栈、MMS彩信凤凰时事周刊与评论等丰富的跨平台产品组成多媒体门户平台;以博客、论坛、短信、IVR、社区、辩论、调查等Web 2.0及无线互动板块为用户提供互动与共动交流空间;以图文及音视频搜索、RSS、Tag、互动节目表、移动凤凰台、个性化定制等新一代互联网及无线技术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全方位整合多种媒体形式、内容资源、技术平台、与传播渠道,努力打造一流的全球华人新媒体。
2006年10月18日,凤凰新媒体成功上线,开创跨平台跨媒体的联动传播模式。凤凰网浏览量、独立访问人数、视频播放数都增长迅猛,稳定在中文网站排名前30位 (iResearch 及 Alex 统计);访问用户与国内其他网站相比,受众的文化程度高、收入水平高、专业人员比例高;在宽频产业链中与各类公司建立了广泛的合作,在长尾经济时代向产业链及最终用户提供品味坚实的“短头”内容;在与中国移动全面合作的过程中,凤凰新媒体不但是联接凤凰卫视与中国移动的桥梁和纽带,而且是传统媒体内容在无线平台上产品化的催化剂。
崔 强
凤凰卫视常务执行副总裁、执行董事,凤凰新媒体董事长
凤凰卫视常务执行副总裁、执行董事,凤凰新媒体董事长
1980年毕业于上海复旦大学新闻系;
1980年9月至1992年12月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先后任记着、编辑、主任编辑;
1993年1月至1996年2月在香港乐天发展有限公司工作,担任副董事长职务;
1996年3月起担任香港凤凰卫视有限公司常务副行政总裁、执行董事;
2005年11月兼任凤凰新媒体董事长职务。
刘 爽
凤凰卫视有限公司副总裁,凤凰新媒体CEO(首席执行官)
美国杜克大学法学博士
1996年至2001年就职于美国纽约华尔街律师事务所,从事互联网、电信、高科技传媒企业的兼并、收购以及融资上市等法律事务工作;
2001年进入凤凰卫视,历任行政总裁特别助理;公关、事业发展总监;
2003年出任凤凰卫视副总裁;
2005年11月出任凤凰新媒体首席执行官。
李 亚
凤凰新媒体首席运营官,执行董事
毕业于中国科技大学自动控制专业;
1992年获美国坦普大学计算机科学硕士;
1993-1995就读于沃顿商学院高级管理班;
1993年至1999年先后在美国Verizon电信公司、DLJ、黎曼兄弟、摩根斯坦利公司任软件工程师及互联网高级顾问等职;
1995年在纽约创办互联网公司Global Villager Inc.,2000年被Startec Global Communications Inc.收购;
1998年底参与开创了基于基本分析的Swing Trading股票投资方式;
2002年任China Quantum Communications光通电信公司首席运营官兼美国分公司总裁;
2004年任创业型上市公司Techedge Inc. 公司首席运营官兼首席财务官;
1996-2006年曾在美国中国商会、旅美中国金融协会、美国华人全国委员会、美中事务委员会等组织任常务理事;
2006年6月回国加入凤凰新媒体,任职首席运营官、执行董事。
王 诚
凤凰新媒体副总裁
毕业于北京理工大学光电工程系,获得工科学士学位;
1999年7月至2005年6月,就职于华友世纪通讯技术有限公司,历任运营专员、分公司经理、大区总监、销售总监、移动子公司副总经理等众多岗位;
200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信息管理学院信息管理专业在职硕士班;
2005年7月先后参与浙江新奇、北京乐视科技投融资工作;
2006年6月正式加盟凤凰新媒体,任职副总裁,全面负责凤凰新媒体移动业务。
吴 征
凤凰新媒体总编辑
毕业于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并留校任教;
1999年任职于安徽电视台,历任编辑、主编和社会新闻部副主任;
2002年加盟中央电视台参与《面对面》栏目的创办,任策划和主编;
2003年供职于中央电视台《新闻调查》,任策划、策划主管和执行制片人;
2006年任凤凰卫视中文台总编室主任;
2007年3月加盟凤凰新媒体,任职总编辑。
陈 明
凤凰新媒体副总裁
协和医科大学研究生院医学硕士;
1995年进入“乐天国际”负责医疗投资项目管理,任投资项目董事会董事;
1999年进入互联网行业,任凤凰网副总裁,分管行政、财务、人力资源 及法律;
2003年后协助分管凤凰网运营工作;
2005年11月出任凤凰新媒体副总裁,负责行政、财务、人力资源及法律工作。
邹 明
凤凰新媒体副总裁
毕业于中国吉林大学历史系;
1986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从事信息管理和研究工作;
1998年加盟凤凰卫视,在凤凰网工作期间,先后担任编辑、主编、总监、副总裁职务,
参加多项凤凰网内容建设的策划与实施,其中包括资讯、宽频、社区等;
2005年11月,凤凰新媒体成立后担任副总裁一职,现负责互动中心以及新产品开发工作。
7、文笔不够,如何做好新媒体运营
一、内容的角度
何为内容的角度?就是我们在写一篇文章时,我们是站在用户的角度写,还是陷入到了自嗨的角度?是在写用户想看的文章,还是在写我们自己想表达的文章?是在写用户真正想看的文章,还是在写我们以为用户想看的文章?
转变内容的角度,看似是一件比较容易的事,实则非常之难。大部分人在运营个人公众号时,很容易就会变成流水账,而忘了当初运营公众号时的目标用户。如果说,我们写的这篇文章是自己的日记,那无可厚非,只需写完之后看看是不是自己想要的内容即可;而如果说,我们写的这篇文章是要给我们的目标用户看,且希望我们的目标用户看完之后能有收获,那就得把自己完全切换到用户的角度,来审视一下这篇文章是否有价值。
举个摩卡在运营个人公众号的栗子,也做过很多尝试,直到运营《运营升职记》这个公众号时,才想清楚内容角度的定位。《运营升职记》的目标用户定位于运营小白到运营总监这个阶段,且渴望快速成长,愿意通过自己不断的学习获得快速升职加薪的运营喵群体。所以,我在策划《运营升职记》的内容时,就会站在运营小白的角度,写与运营能力提升、升职加薪相关的干货文章和成长故事。
透过内容角度这一点,可以帮助我们在运营个人公众号和企业公众号时做出更好的选择。那就是选择自己所擅长而且喜欢的方向,这样的好处,就是你更容易理解目标粉丝的需求,写出他们喜欢的文章 。如果你正在从事新媒体运营,而公司的业务并不是你所熟悉的,那摆在你面前的只有两个选择:一是尽快熟悉公司的业务,理解目标用户的需求;二是选择离开,找一家自己熟悉擅长的领域,否则难以做出很好的成绩。
二、内容的结构
内容的结构应用范围非常广,短到一句SLOGAN、一句推送的标题,长到一段活动文案、一篇公众号图文,都会涉及到内容的结构。还是举公众号图文的栗子,最常见的问题有下面三个:
内容结构局部臃肿。某部分内容特别多,用户阅读的感受就像卡在了臃肿的部位下不去了一样。需要注意的是,内容篇幅较长不等于内容结构臃肿。就像有的人体重虽然很重,但是很结实、很匀称;而有的人很重,却是肥胖、大肚皮。
内容结构部分缺失。用户阅读的感受就像断层了一样,感觉很突然。很多企业公众号在推企业的产品时,最容易犯的错误其实就是这一个,没有一个层层引导的过程,直接说自己产品怎么好,结果就是用户不买账,直接掉粉。就像男生追女孩想省去撩妹的过程,简单粗暴直接脱衣服一样,不把女孩吓跑才怪!
内容结构逻辑错乱。用户阅读的感受就像云里雾里一样,被绕来绕去,感觉不知道这篇文章的核心观点是什么了。这点和我们与人沟通时,语言表达逻辑不清晰一样。摩卡也是在这点上深深的受过伤,后来在前领导的推荐下,看了一本《金字塔原理》的书(准确来说,应该是啃),再加上刻意的练习,现在再写文章时,基本没有犯过这方面的错误。
摩卡在写本篇文章时的内容结构(如下图)。这篇文章属于新媒体运营中内容运营的一个分支,摩卡希望从认知层面来帮助我们的新媒体运营喵们,理清优秀内容中必备的三个核心要数。这三个核心要数分别是,一定是站在目标用户的角度,并且有着清晰的逻辑结构,以及独树一帜的内容风格。
内容的风格类似于人的性格,因为它源于人的思想。文风朴实的人,通常生活中也会比较真诚;文风尖锐的人,通常生活中也会有刺头的那一面;而文风严谨的人,生活中一定非常理性。
内容的风格和个人的阅读兴趣有很大关系。比如摩卡在阅读时,大部分都集中在专业领域的方法论、名人成长故事这两种类型的书,所以在运营《运营升职记》公众号时,内容的风格类型会倾向于以运营方法论、运营成长故事为主。
什么风格的内容才算是好的内容呢,其实并没有具体的标准,每种风格的内容都会有人喜欢,核心是找到自己擅长的风格。为什么要找到自己擅长的风格,摩卡自身的经验是关于持续写作时,效率以及质量的问题。一旦你找到属于自己的风格,在写作时大脑中会自动形成模块化的生产结构,来帮助你更高效率的写出高质量的文章。当然,如果在此基础上,做到像小顾漫画、咪蒙这样独树一帜的风格标签,那是更好了。
转自知乎作者:运营升职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