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大学有没有新媒体专业
有的,网络与新媒体专业是基于互联网等新兴媒介形态对新闻传播行业及整个社会的的巨大推动,顺应数字信息时代发展所需,顺应移动互联媒介融合的趋势要求而产生的新闻传播类新专业。该专业是对2011年开始招生的新媒体与信息网络专业进一步发展。
2012年教育部开始组织该专业申报工作。2013年首次批复28所高校招生,2014年批复20所高校招生,2015年批复29所高校招生,2016年批复47所高校招生。该专业文理兼收,毕业授予文学学士学位。
(1)2019年开设新媒体专业的大学扩展资料
新媒体专业的学生应该具备的能力:
1、具有深厚的传播学学科背景和网络与新媒体的知识结构;
2、既懂得传播规律,也懂得市场规律,在开阔的国际化视野中,形成对当今互联网业和数字传媒业运营的整体性、综合性把握,将知识转化为创意、策划和执行能力;
3、具有良好的自学能力、书面与口头表达能力和社交能力;
4、具有较强的综合运用专业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5、在专业领域内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一定的创新与整合能力;
6、掌握借助科技手段完成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科研能力;
7、具有在IT、传媒领域和相关的文化传播行业经营管理的能力。
2、网络与新媒体专业的开设院校
2011年开始招生新媒体与信息网络专业高校2所
2012年开始招生新媒体与信息网络专业高校8所
2013年 开始招生网络与新媒体专业高校28所
2014年 开始招生网络与新媒体专业高校20所
2015年 批准招生网络与新媒体专业高校29所
3、哪些大学有新媒体专业的本科
排名1 北京电影学院 2 中央戏剧学院 3 中国传媒大学 4 上海戏剧学院 5 南京艺术学院 6 中国戏曲学院 7 北京师范大学 8 重庆大学美视电影学院:9 浙江传媒学院 10 上海大学
4、哪些学校开设传媒专业?
选择学校看学校实力,从学校成立时间,学校规模社会评价,在校学生等多方面参考
5、中国哪些大学有传媒专业?
有传媒专业的大学有:中国传媒大学、北京电影学院、中央戏剧学院、浙江传媒学院、上海戏剧学院、四川电影电视学院、南京艺术学院、中国戏曲学院、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重庆大学美视电影学院、河北传媒学院、山西传媒学院、武汉传媒学院、四川传媒学院、河北美术学院。
传媒专业培养既具备心理学及相关基础学科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又通晓人才成长、测评和管理的理论与实务;熟悉人力资源管理的有关政策法规,具有较强的人际沟通、组织协调和领导能力,能在工商企业、事业单位、社会调查机构、咨询、市场调研、策划、公共关系等方面工作的复合型人才。
(5)2019年开设新媒体专业的大学扩展资料:
传媒专业分类介绍:
1、国际贸易(传媒经济专业方向)
培养具有扎实的经济学理论和传媒学理论基础,熟悉国家有关传媒法规、政策,并能熟练掌握一门外语,系统掌握传媒经济业务及其操作技能的复合应用型专门人才。
2、法学专业
培养适应 21
世纪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富有创新精神,系统掌握法学知识,熟悉我国法律,能在国家机关,特别是能在立法机关、行政机关、检察机关、审判机关、仲裁机构和法律服务机构从事法律工作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3、广告学专业
培养具备广告学专业理论与技能、拥有宽广的文化与科学知识,能在广告公司、新闻媒介广告部门、市场调查与信息咨询行业,以及企事业单位从事广告策划创意和设计制作、广告经营管理、市场营销策划及市场信息咨询工作的广告学复合应用型专门人才。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传媒专业
6、国内哪些大学的网络与新媒体专业比较好?
要想了解网络与新媒体专业,首先要明确一点:网络与新媒体专业是属于新闻传播学类的,因此,问及哪些大学的网络与新媒体专业比较好,必须从具备一定新闻传播学类水平的大学里找。
根据网上公布的数据,2018年国内共有37所高校对网络与新媒体专业进行招生。这个数字证明了这一专业的年轻和潜力,但它的发展离不开新闻传播学的铺垫,从国内较好的新闻传播学类大学中筛选即可知其中的佼佼者:
1.中国传媒大学
中传作为新闻传播学类的专业大学,具有业内顶级的教学实践经验,如果真的很想学习网络与新媒体专业,这座殿堂级大学一定是值得你认真考虑的。具体的学校科研成果什么的我也不废话了,度娘都有,但需要提醒你的是,优秀的大学往往竞争激烈,如果你是准备高考的应届毕业生,选择学校一定要从自身实际情况考虑。顺便说一句,帝都的房价还是比较伤不起的。
2.暨南大学
答主和暨大有一些特殊的情感,所以对暨大也算有点了解。暨大的新闻专业是王牌学科,在全国范围内都属于A级,所以如果题主想学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并且是南方人不想离家太远的话,完全可以选择报考暨大。坐标广州市中心,是有韵味的老城区,交通也方便,如果你有语言天赋,多学一门粤语也是很有(zhuang)用(bi)的。
3.中国人民大学
人大的老牌文科强校地位还是不可动摇的,但是人大目前是没有网络与新媒体专业的。不过个人认为这是早晚的事,况且,人大你都考进去了,还有什么问题是不能解决的呢?
最后,正如前排所说,诸如复旦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四川师范大学等知名新闻传播学强校都是不会令人失望的,希望题主综合考虑作出选择。
以上。
7、开设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大学有哪些
我是学数字媒体技术的,现在偏重于计算机的学习,游戏设计学习居多,最早开设这个专业的是浙江大学,很不错。中国传媒的数字媒体也很不错,有同学在那里读这个专业的,听说特别好。你是准备考研,还是高考呢?
8、开设新闻传播类专业的大学有哪些
中国新闻传播史 方汉奇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2 02 世界新闻传播史(第二版) 陈力丹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7 03 当代新闻理论 郑保卫 新华出版社 2003 04 新闻理论教程 杨保军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5 05 传播学教程 郭庆光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9 06 解析中国新闻传播学(第二版) 陈力丹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7 07 变革传媒——解析中国传媒转型问题 喻国明 华夏出版社 2005 08 新闻采访学(第二版) 蓝鸿文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0 09 新闻写作教程 刘明华徐泓张征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2 10 新闻写作精要 高钢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2005 11 新闻编辑学 蔡雯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6 12 广告学教程(第二版) 倪宁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 13 公共关系学(第三版) 熊源伟 安徽人民出版社 2003 14 公共关系案例 涂光晋 辽宁大学出版社 2004 15 《国际新闻界》杂志 中国人民大学主办 16 《新闻与传播》杂志 中国人民大学主办 近一年 传播学专业介绍 传播学是研究信息传播和媒介运行规律的社会科学。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是国内最早开展传播学研究与教学的单位之一,早在上个世纪50年代,张隆栋教授就已在《国际新闻界》上撰文引介传播学。80年代初,新闻学院在本科和研究生教学中正式开设传播学课程,并出版了一批有影响的教材和科研成果。1998年,新闻学院首批被批准为传播学硕士点和传播学博士点,成为研究生培养的重要基地。目前,新闻学院设有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中国人民大学舆论研究所、媒介经济研究所、新闻传播研究所、广告研究中心和危机传播管理研究中心,并拥有一批全国著名的学者和导师,为在读研究生提供了优越的学习与科研条件。 传播学专业共设有4个主要研究方向: 1.传播理论研究方向,包括传播学基础理论、马克思主义传播思想、传播效果研究、传播体制研究、危机传播管理研究等课题领域。责任教授郭庆光是国务院新闻学科评议组成员,也是本学科第一部国家级重点教材《传播学教程》的作者;责任教授陈力丹横跨新闻学、传播学两大领域,其代表性成果《精神交往论》和《舆论学》是国内传播研究中的经典之作。 2.视觉传播研究方向,包括电视传播和摄影传播。视觉传播是新闻学院的优势学科领域之一,上个世纪50年代以来为我国摄影界和广电行业培养了包括“荷赛”摄影大奖获得者在内的大批杰出人才。目前,新闻学院作“211”和“985”重点建设项目的广播电视演播中心即将投入使用,为视觉传播教学和科研提供了国内一流的设备和条件。本方向的博士生导师盛希贵教授,是我国视觉传播领域的知名学者。 3.新媒体研究方向。新闻学院自1997年起开设网络新闻传播课程,2000年在硕士层次设立网络传播方向。目前,新媒体研究以“大传播、全媒体”理念开展教学与科研活动,使学科建设不断适应媒介技术的发展和传播形态的变化,本方向博士生导师彭兰教授是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获得者,并获得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资助。 4.策略传播研究方向。策略传播是西方应用传播近年兴起的重要分支,也是传播学科的国际前沿地带,研究方向包括了公关、广告、营销传播、品牌构建等多个具体学科领域。该方向的博士生导师、新闻学院院长赵启正教授是国家形象传播的专家,博士生导师倪宁教授是广告传播领域的知名学者 本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厚实的理论功底和合理的知识结构、较强的实践能力和较高的外语水平的复合型新闻传播人才,毕业生能够胜任新闻宣传、公共关系、广告、传媒管理、教学研究等多方面的工作。 传播学专业目前有教授 8 人、副教授 3 人,师资队伍实力雄厚,年龄和专业结构合理,富于学术创新精神。目前,我院与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北卡莱罗纳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东京大学信息学环等众多国际著名大学有着密切的学术合作关系,定期聘请著名学者来院讲学,并为在校生提供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机会。 主要专业课程 硕士生主要课程 方法课包括:新闻传播学研究方法、媒介市场分析和媒体研究设计与论文写作 学科基础课包括:新闻传播史研究、新闻理论研究和传播理论研究 专业课包括:网络传播研究、公关理论与实务、视觉传播研究、传媒经济研究、 出版理论与实务、广告理论与实务 选修课可从全校的课程中选择 先修课包括新闻传播史论、新闻实务、传播实务、广播电视实务。跨专业研究生根据自己的具体研究方向从中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