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新媒体运营和营销策划的区别 知乎
自媒体属于新媒体的一种,也就是移动媒体,比如:
1、微博、微信等聊天社交工具都属于自媒体
2、新媒体包括:社媒体,自媒体、移动媒体、新闻媒体等
总结:运营的区别就是在不同的平台,运营规则不同
2、新媒体运营人员每天做哪些工作,需要具备哪些能
新媒体运营,目前可分为三大类:内容运营、用户运营、活动运营。
内容运营
以微信公众号的内容运营来讲,内容运营就是创造、编辑微信公众号的内容。
内容运营就需要原创出很好的历史文章,或者是编辑转载一些好的文章,这也是一个微信公众号的本质价值所在。
用户运营
用户运营,又可以简单的分为四个职能,开源、节流、维护、刺激。
开源,就是要让自己的微信公众号有新粉丝,有各种手段技巧,比如可以在其他微信公众号投稿、蹭热点、投广告等等。
所谓的节流就是不要让已经关注的粉丝取关。这就需要分析一下,粉丝是不是不喜欢看最近的文章类型啊,粉丝对最近的排版是不是不喜欢呀等等。需要综合预防与挽回。
活动运营
活动运营本质也是利用一些活动,比如说抽奖,线下粉丝聚会等等来促进粉丝的粘性和数量。
微信公众号的用户运营和活动运营相对,用户运营更偏向于客服一类,而活动运营则更偏向于线下活动、地推人员。
但是,不论是内容运营、用户运营,活动运营,都只有一个目标:涨粉。
新媒体运营人员每天都做哪些工作?
创造编辑新媒体的内容——有东西让人看。
增加新粉丝数量,减少老粉丝流失,与粉丝交流沟通——拉人来看咱们的东西。
各种搞活动,线下沙龙、抽奖、小测试奖励——让粉丝一直在这边看。
需要具备哪些能力?
创造编辑内容的能力,比如说会写段子,会拍视频,会p图,会排版等等。
有各种的渠道经验,让更多的人知道咱们这个新媒体,并关注成为粉丝。
客服经验,与粉丝交流沟通,各种策划各种活动,让粉丝更具有粘性。
对数据的分析能力,知道粉丝为什么增加,为什么减少,因为什么点增加减少。
沟通能力,不论是与粉丝还是内部同事,都需要好好沟通。
执行力,因为运营是一份工作,是为了赚钱,是公司的一部分,所以,一切行动听指挥。
3、如何做新媒体数据化运营
目标人群的“画像”信息提取
(1)目标人群的年龄分析
3位作家单条新媒体文章对应粉丝年龄分布
从上图可以看出,韩寒、郭敬明和李尚龙的微博粉丝的年龄段主要集中在“19-24岁”这个区间,这是“第一集团“,而“第二集团”是“25-34岁”这个年龄段区间,而韩寒的粉丝年龄段“第一集团“和”第二集团“人群相差无几,不过这也好解释,他的文风犀利但有深度,有自己的人生哲学(对比《后会无期》与《小时代》系列、《你只是看起来很努力》即可知)俘获广大80后粉丝有关。
综上所述,该公众号主要面向人群是19-24岁这个年龄段的人群,次要人群为25-34岁,据一般常识判断,粉丝群体应涵盖学生群体(高中生、大学生)、白领群体。
(2)目标人群的性别分析
3位作家单条微博对应的粉丝性别分布
据上图可知,几位作家对应的粉丝群体的性别主要以女性为主,尤其是郭敬明和李尚龙的粉丝群体女性占比极大,分别达到90%和75%上下,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如上分析。
综上所述,该公众号面向的人群主要是女性群体,加上年龄特征,即女青年。
(3)目标人群的地域分析
3位作家单条微博对应的粉丝地域分布
关于粉丝地域分布,笔者是想找出几位作家人群的共性分布区域,缩小地域范围,在几个区域进行集中发力,到时可以着力找当地的畅销文学、事件、人物等内容素材信息,打造粉丝群体喜闻乐见的文章;抑或找到当地有影响力的自媒体进行推广和互推;后期盈利变现也能有的放矢。
上面可以看出,上海、北京、广东三地的粉丝较多(当然也不排除这里的互联网发达,网民较多…),这里可以作为主攻区域。
(4)粉丝的兴趣图谱及情感需求分析
这部分需要对上述3条微博的互动粉丝的兴趣标签进行整理,并利用censydiam模型进行分析。
将三条微博的粉丝兴趣标签进行优先级赋值和归并计算,找出得分较高的前10个兴趣标签:
对粉丝兴趣标签进行处理
由此,我们可以得到公众号目标人群的10个最重要的特征,关于它的用户,笔者将在后面提到。
再经处理,得到如下“兴趣-行为动机”对应表和最终的3类主要情感需求象限。
3条微博粉丝的“兴趣-行为动机”对应表
目标人群的情感需求在Censydiam动机分析模型中的反映
由上述分析可知,公众号的粉丝的情感需求在Censydiam消费动机分析模型主要对应模型中的3个象限,即“享乐/释放”、“舒适/安全”和“个性/独特”。这三类情感需求象限其实对应的是三类不同的粉丝群体,所以在后续的公众号定位及栏目规划时需要兼顾三者的差异性需求。
好了,通过间接手段,我们获取了目标人群的用户画像,了解了他们的基本特征,这对我们进行公众号的内容规划、风格调性和粉丝获取渠道都很有帮助。
然而,对于微信公众号的定位来说,仅有上述信息是不够的,因为我们还需要确认目标人群的阅读偏好,知道哪些内容是他们喜闻乐见的,据此可以“投其所好”。
4、新媒体运营面对的粉丝是用户还是客户?
在我的理解中,客户和用户是有差别的。
我们所在的企业决定我们的客户是一些具有决策权的人员,但他们并不是我们产品的用户。
我们需要关注的是用户的体验,因为只有用户才能给我们最直观的数据反馈,让我们能够改进产品的性能等等。没有数据的改进在我看来是一种瞎蒙的行为,好的产品是需要用户说好的, 他们才是我们做产品最直接的反馈者。所以我们做新媒体久经面对的是客户还是用户?两者之间的层次相差巨大,在目前看来,并不能兼得。
个人认为新媒体运营更多的是偏向于用户,再从用户中挖掘客户。
望采纳!
5、新媒体运营指的是什么?
活动策划:根据客户需求,策划创意的活动,精准有效的吸粉
热点营销:结合时下热点、节日与品牌关联度进行营销,宣传品牌
粉丝运营:及时回复管理后台粉丝,增加粉丝的活跃度及粘性
渠道推广:根据客户的品牌曝光需求,提供相对应的MP广告推广、大号资源转发推广、网红KOL软文短视频推广、朋友圈广告推广等资源
结案报告:根据数据情况,提供整体分析运营报告
6、新媒体运营做粉丝圈微信社区有什么作用?
1、我的建议是在公众号运营初期,就给公众号搭配一个粉丝圈微社区。微社区能解决用户运营,沉淀内容。创新难、增粉难、流失快、变现难。公众号自媒体人都急切的需要一个方式,解决这些痛点。越来越多公众号自媒体发现:做微社区是公众号运营的必备工作,因为社区能聚集粉丝,承载粉丝交流,沉淀内容。
一个基于公众号的兴趣微社区,有可能成为粉丝的乐园,聚集相同兴趣的人,实时互动、分享内容,利用社区小程序里的功能,发起在公众号和微信群里都无法实现的活动,弥补公众号无法互动、用户粘性不高的缺陷,实现更加有效的用户运营。
相比于微信群,微社区可以将UGC沉淀下来。在社区里,有一批愿意分享的核心用户来贡献高质量的内容,而这些沉淀下来的互动,也会源源不断地吸引新粉丝关注,这就是搭建粉丝圈微信社区的魅力所在。
7、如何做好新媒体运营
想做好新媒体运营,要从两个方面入手:一、内容生产,二、活动策划。
一、内容生产:
做内容,首先要进行用户调查,你的用户是谁?他们需要什么内容?他们喜欢什么内容?然后再进行内容定位。内容的形式可以是文章、图片、视频等,内容制作的流程是采集、创作、审核、编辑、呈现、扩散等。
内容的点击率和标题和配图有很大关系,转发率和内容的质量有很大关系。什么样的内容更吸引人?很有价值?很有道理?引起共鸣?引起恐慌?让人愤怒?
所以,想做好新媒体运营的同学,要在内容方面下功夫,不断的学习-思考-实践,不断的提高自己。
有人问做新媒体内容编辑有前途吗?我说前途很广阔!内容营销未来会占企业营销的很大一部分,企业要么自己做内容,要么拥抱内容生产者。内容植入营销,就像现在的电影中植入的广告。现在短视频、短内容的受众远比电影庞大,所以内容营销的价值将会不断的凸显出来!
二、活动策划:
做活动,一定要搞清楚活动目的、需要哪些资源支持、需要的成本是多少?根据自己的最大能力,然后策划出具体的活动形式。一份可执行、可操作、创意突出的活动策划案,可有效提升企业的知名度及品牌美誉度。
一个好的活动,关键在于对目标受众的吸引力大小,一定要注重受众的参与性及互动性。这是做新媒体活动成功与否的根本。
另外,活动推广不单单需要前期精心的策划,能不能最大限度的执行是非常关键的。活动前,要对整个活动计划进行反复推敲,看是否能全部落地。
没有活动经验的同学,或者经验很少的同学,可以多关注竞争对手、同行的动态,看看他们是如何做。多学习,才会有进步!
8、“新媒体”工作是什么?
新媒体”这个说法其实是相对的。我们现在说的“传统媒体”就是报纸、电视这种,“新媒体”的话就比如微信公众号、 百家号、新浪微博等等。
这样来看,新媒体行业有很多细分的工作,比如账号运营、内容运营(直白点说就是写文章的)、粉丝运营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