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新媒体真的完全替代传统媒体了吗
完全替代是个什么概念?个人觉得,传统媒体的作用没了,才叫完全替代。从实际情况来看,有以下几个方面没有替代:
1.信用。传统媒体发出的声音更可靠的观念目前还存在。因此,我们的许多客户要发出给自己品牌增信的声音时,还是会选择传统媒体。
2.重要信息的出口。目前政府部门的信息还是主要依托于传统媒体曝出;
3.内容制作流程。虽然传统媒体的内容效率比较低,但是严谨的内容制作流程大多数新媒体没有掌握。因此新媒体更容易产生谣言,或者片面的信息。
2、纸媒业,如北京晚报,会被新媒体取代而消亡吗
纸媒业肯定会受到新媒体的冲击和影响。
但应该不会消亡。
市场竞争中经典的纸媒业会胜出。
一些老年人或者习惯阅读纸质版书籍资料的人会有相关需求。
3、纸质媒体会被网络媒体取代么
嗯,这是一个现代的辩题,“新传媒是否必将取代传统传媒”。我认为是的。所以就这个辩题写了一篇东西给您,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一、媒体的定义
传播信息的媒介
二、关于新媒体和传统媒体
首先,在目前,可以被称为传统媒体的是电视、报刊、广播三种传统媒体。而新媒体主要指网络。如果把时间线拉长,那么很多年后的传统媒体又可能包括网络,又会有新的媒体产生。所谓新所谓传统,我认为是相对而言的。
三、什么是取代?为什么会被取代?
其次,我们来看取代这个词。什么是取代?即取而代之。指的是排除别人或别的事物而占有其位置。区别取代和代替的概念。 取代是一个主观能动性很强的词,而相对被动。一般来说,A取代B,则A一定比B占有绝对的优势,不管优势所在在哪里,A更有能力或者A更有后台,这都是取代的因素,而替代则不然,替代可以是等水平的替代,也就是换换样子。
我认为取代只是取代其主流位置,淘汰被取代者而并不是抹杀。也可以理解为接过担子。我们要明确的第一点是,A取代B成为。。。的主流,并不意味着B灰飞烟灭。
然后第二点,A对另B的取代并不是说 A在所有方面都比B要好,而是在绝大多数方面或者最关键的方面。 比如说中国历史上的改朝换代,这是一种取代,但并不代表取代者比被取代者所有方面都好。再比如说A取代B而做班长,并不是说A比B所有方面都完美,而是在工作能力,协调管理等方面更突出。联系到媒体,新媒体是否取代传统媒体最关键的地方在于新媒体是否比传统媒体的履行的职能更加出色。
四、新媒体有更大的优势!在职能上!
然后我们来分析,新媒体,他有什么样的魅力或者能力能够相对于传统媒体在职能上有绝对的优势。
媒体的职能就是 传播信息!
只要能更快更广更准确的传播信息,那就是履行职能好的媒体。
就现代媒体状况区分来说。我们把电视,广播,报纸作为传统媒体,把网络看做新媒体。
4、新媒体迅速崛起,“纸媒”会消失吗
自网络等新媒体“横空出世”起,十几年来,有关传统纸媒是否将在新媒体浪潮中销声匿迹的争论从未停息过。时至今日无论是网络界还是传统媒体领域本身,“看跌”纸媒的言论也一直占据主流。然而,一个新旧更替并不是完全淘汰,更不可能一蹴而就。传统纸媒的生存环境虽受到严重冲击,但纸媒“消亡说”很难站得住脚。事实上,在新的传媒格局下,看似处于弱势的纸媒仍然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传媒格局“新常态”下,有远见的纸媒完全有可能通过自身转型,放大优势,杀出一条“血路”。
新媒体带来冲击已经不可避免,衡量纸媒影响力的各项指标正在逐年下降,新媒体以其便捷、快速、互动性强等优势,在甩开纸媒的同时也改变着人们接受信息的方式。因此有观点认为:与新媒体相比,纸媒的弱点暴露无遗、不堪一击。但这种看法的说服力有待斟酌。我国的新媒体发展到今天,虽日趋成熟,但网络媒体在传播信息过程中也存在着很大问题,不少网络信息资源一直处于杂乱无章的状态,有些甚至形成错误的舆论导向带来很大负面后果。
首先,网络信息的权威性并没有得到广泛认可。根据2014年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布的在新闻网站核发新闻记者证的相关通知,首批实施范围是经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批准的,且取得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一类资质,并符合条件的新闻网站,申领人员应为新闻网站编制内或者正式聘用的专职从事新闻采编工作且具有一年以上新闻采编工作经历的人员。这也就意味着,除了少数一类资质网站外,大批知名的具有网络新闻发布功能的网站只能在注明消息来源的前提下转载、发送信息,不得自行采编新闻信息。
其次,可信度也一直是网络媒体的软肋。有些商业网站为了提高点击率,制造话题以吸引关注获取利益,严重影响媒体的公信力,甚至出现了大批的错误信息、虚假消息。2014年3月,《大河报》以《颅骨取下一年多,谁能帮她装上?》为题,报道了某患者因家庭变故,缺钱进行颅骨修复手术的新闻,呼吁社会爱心人士为其捐款,帮她渡过难关。但这一事件被一些网站转载时,却成了《病人因欠5万元手术费,颅骨被摘下,一年多无人给装上》,引发网友对医院强烈谴责。本是一篇呼吁爱心,激发社会正能量的新闻稿件,正是由于网络环节的处理失当,导致出现医患关系紧张的局面,给患者和医院带来严重困扰。
不难看出,新媒体在新闻报道的原创性方面不及传统媒体。传统纸媒应以自身资源优势为基础,用独特的视角重点开发新闻的深度,挖掘新闻背后的现象,坚持以深度报道、调查报道、新闻评论为核心进行报道,加强信息的整合能力,还原新闻的真实性,为受众提供更加真实、全面、高质量的信息服务。作为信息交换整合的有效工具,传统纸媒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将是新媒体的内容提供者。若纸媒不存在,新媒体将无处转载,其发展也必将出现困境。
6月17号,天猫在其官方新浪微博平台上发布消息称,由天猫超市发出的快递箱将由南方周末、知乎、一个APP工作室、ELLE、钱江晚报联合定制,以出街神回复版、省钱金句版、高颜值街拍版等。即把南方周末、知乎等合作纸媒的新闻资讯印在天猫超市的快递箱上。当今,网络消费处于高速发展期,纸媒与阿里的合作有效促进了品牌宣传的影响力和可信度,纸媒与网络平台联手的合作新模式也正在被市场所关注。
互联网等新媒体取代纸媒的说法的确是站不住脚的,相反,传统纸媒反而会借助新媒体的新技术,互相影响、融合,并借助新渠道寻找新的发展机遇和空间。因此,在新的市场环境下,传统纸媒要做的事情还很多,如何通过转型、融合,放大自身价值;通过生产权威、深度的新闻产品来实现华丽转身,是传统纸媒需要考虑的首要问题。
5、传统媒体会被新媒体取代吗?
一个幽灵,一个新媒体的幽灵,在传统媒体的上空徘徊。一个声音高叫著:爬上来吧,给你生存。传统媒体小心翼翼地爬上来一看,就宛如刘姥姥进了世博会,惊讶得说不出话来。只见这边厢干露露、郭美美自炫身体和财富,那边厢孔庆东教授排比推出去他妈的,滚他妈的,操他妈的……传统媒体禁不住诱惑,但又极度担心这个世界有没有他的立足之地。几天前,香港城市大学、鳯凰卫视和清华大学合作举办了一个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对话,以上是鳯凰卫视中文台副台长程鹤麟主持开场白的大致内容,虽然有点哗众取宠,但却道出了传统媒体目前的忧虑。程鹤麟以及鳯凰卫视大多数讲者都声称自己为传统媒体,但其实电视普及也就几十年,相对於报纸电台,她当初也曾是新媒体,理论上说她可取代了报纸,结果却证实这种担忧是多馀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电视局限了观众的观看时间,而报纸则有更大自由,而且好的内容还可保存。现在网络媒体恢复了报纸的功能,又保留了电视声画并重的特长,到底会不会进而取代这两种传统媒体,看上去大有可能。但仔细想想,又觉所谓新媒体同传统媒体有很大区别,传统媒体如报馆、出版社,它们都会有两大功能,一是内容的搜集、提炼、修改、编辑,一是印刷发行。前者关乎内容,後者关乎载体。现在所谓新媒体,可与传统媒体比拟的,当是门户网站,但不管多受欢迎的门户网站,目前都不自己搜集和制作内容,只是一个载体。这种载体或许可以取代传统载体,但传统媒体制作内容的团队则面对的需求更大更高。可见这是传统媒体的宝贵财富,传统媒体在新媒体冲击下如果大量裁剪有经验的制作人才,或是不停简化节目制作,那真是自寻死路的行为。论坛上有人质疑新媒体的可信性,愚见这又是传统媒体无法被取代的一个重要原因。传统媒体经多年的炼历和坚持,能给予读者一份信心。一些著名网站的点击率早已超出报纸很多倍,但世界性人物如需要向世人公布一些新消息或新政策,依然借传统媒体为载体,如美国国务卿希拉莉夫人公开美国新的东亚政策,就要借接受纽约时报的采访而作出的。这是因为希拉莉看中的是纽约时报的可信性,而不是它的读者人数。希拉莉绝不会叫GOOGLE找人来访问她,因为她很明白,只要纽约时报登出这则新闻,所有网站都会转载,网站读者或观众也能看到,而且都不容置疑。但如只是GOOGLE自行登出,所有人都会再核实其真实性。是它不限制任何人在那里或抒发或喧泄或表现或抗争,如果让它学传统媒体的方式,那岂不是自残。所以不难得出结论,传统媒体的载体即传播平台定会多元化,甚至会被新媒体的平台取代,但其内容制作的生命力则依然旺盛不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