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新媒体是什么?包括哪些方面?
新媒体工作其本质上还是媒体,而传播的媒介主要还是以文字,语音,图片,视频为主。就是指利用微信、微博和贴吧等新兴的媒体平台进行品牌推广和产品营销。通过策划出与品牌相关的优质、高度传播性的内容,以及线上活动,向客户广泛、或者精准地推送消息,提高客户的参与度,提高品牌、产品的知名度,从而达到相应营销目的。
新媒体运营工作主要包括:
1、负责移动互联网自媒体平台(微信、微博、手机终端为主)的日常运营及推广工作;
2、负责能够独立运营微信公众号,为粉丝策划与提供优质、有高度传播性的内容;
3、负责策划并执行微信营销线日常活动及跟踪维护,根据项目发送各种微信内容;
4、负责增加粉丝数,提高关注度和粉丝的活跃度,并及时与粉丝互动;
5、挖掘和分析网友使用习惯、情感及体验感受,及时掌握新闻热点,有效完成专题策划活动;
6、紧跟微信发展趋势,广泛关注标杆性公众号,积极探索微信运营模式;
7、充分了解用户需求,收集用户反馈,分析用户行为及需求。
2、2018年世界新媒体世界大会中手机中国创始人于忠国的演讲主题是什么?
聚变内容+新媒体新常态下的品牌进化与升级
3、2018年世界新媒体大会中龙骏演讲的主题是什么?
华数新媒体的发展
4、新媒体运营人员每天做哪些工作,需要具备哪些能
新媒体运营,目前可分为三大类:内容运营、用户运营、活动运营。
内容运营
以微信公众号的内容运营来讲,内容运营就是创造、编辑微信公众号的内容。
内容运营就需要原创出很好的历史文章,或者是编辑转载一些好的文章,这也是一个微信公众号的本质价值所在。
用户运营
用户运营,又可以简单的分为四个职能,开源、节流、维护、刺激。
开源,就是要让自己的微信公众号有新粉丝,有各种手段技巧,比如可以在其他微信公众号投稿、蹭热点、投广告等等。
所谓的节流就是不要让已经关注的粉丝取关。这就需要分析一下,粉丝是不是不喜欢看最近的文章类型啊,粉丝对最近的排版是不是不喜欢呀等等。需要综合预防与挽回。
活动运营
活动运营本质也是利用一些活动,比如说抽奖,线下粉丝聚会等等来促进粉丝的粘性和数量。
微信公众号的用户运营和活动运营相对,用户运营更偏向于客服一类,而活动运营则更偏向于线下活动、地推人员。
但是,不论是内容运营、用户运营,活动运营,都只有一个目标:涨粉。
新媒体运营人员每天都做哪些工作?
创造编辑新媒体的内容——有东西让人看。
增加新粉丝数量,减少老粉丝流失,与粉丝交流沟通——拉人来看咱们的东西。
各种搞活动,线下沙龙、抽奖、小测试奖励——让粉丝一直在这边看。
需要具备哪些能力?
创造编辑内容的能力,比如说会写段子,会拍视频,会p图,会排版等等。
有各种的渠道经验,让更多的人知道咱们这个新媒体,并关注成为粉丝。
客服经验,与粉丝交流沟通,各种策划各种活动,让粉丝更具有粘性。
对数据的分析能力,知道粉丝为什么增加,为什么减少,因为什么点增加减少。
沟通能力,不论是与粉丝还是内部同事,都需要好好沟通。
执行力,因为运营是一份工作,是为了赚钱,是公司的一部分,所以,一切行动听指挥。
5、新媒体运营和网页美工哪个更好
新媒体是相对于报刊、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体而言的新的媒体形态,同时,它是一个宽泛的概念,是基于移动互联网,面向客户提供信息和娱乐的传播形态。
新媒体运营,是利用微信微博等自媒体平台进行品牌推广,产品营销;策划品牌相关的、优质、有高度传播性的内容和线上活动;向客户广泛或者精准推送消息,提高参与度,提高知名度,从而充分利用粉丝经济,达到相应目的。
在自媒体高度发达的时代,每个人都是媒体的参与者,也可能成为一个媒体,所以这种新媒体运营活动应运而生,并且成为一种职业。
1、美术的工程师(Art Engineer),一般出身于艺术美术院校的艺术设计专业居多,根据工作性质分类为:网页美工,一般需要精通Photoshop等设计软件,对平面,色彩 ,基调,创意等进行处理。美工专业大部分因为电子商务的兴起而发展的职业,主要负责公司形象包装、网站优化、产品宣传画册、电子商务专题设计等工作。
三维美工 是由美工用3DMAX丶maya等的三维角色模型设计,道具模型设计,环境场景模型设计,包装设计等
2、电影、各种戏剧艺术表演时涉及到的美术工作,包括布景的设计,道具、服装的设计、选择和制作等。
没有好坏之分,根据自身的选择而定。
6、2018年世界新媒体大会上中国日报副总编辑张春燕演讲的主题是什么?
创新讲好新时代的中国故事
7、为什么要做新媒体运营?新媒体运营的前景好不好?
「人总要做一点和吃饭无关的事情,来满足自己的精神欲望。我享受无条件写作的快乐,我写不了都市言情和灯红酒绿,但是我可以用写作写出我的生活」。
在新媒体语境下,写作对于写作者来说,最大的意义不外乎如此,不为讨好任何人,不为物质条件所困,当你的情绪和灵感到来时,拿起笔,记录下它,享受它。
8、网络与新媒体专业 就业前景怎么样
毕业后主要从事新媒体运营、文案策划、新媒体编辑等工作
网络与新媒体专业的就业前景很好,毕业生社会需求大,就业面广,可在各类门户网站、传媒商业网站、党政部门网站、企事业网站等从事信息采集、撰写、编辑等工作,也能从事与新媒体相关的网站策划、网络推广以及网站建设与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也可在广播电台、电视台从事记者、编辑、以及各类节目的策划、编导、节目制作等工作;还可以在平面媒体、网络媒体行业从事商业开发、活动创意、媒体策划等工作;在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从事文稿写作、视频节目策划、编导、制作工作和整合营销、媒体公关等工作。
9、如何看待新媒体时代报纸即将消亡这一说法
在电视的巨流冲击下,昔日的传媒老大报纸,屈居传统媒体老二的日子已经很久了。而当网络新媒体挟着新技术呼啸而至时,报纸再次感受到了被冲击的滋味:广告被分流,受众被分流,影响力下降。尤其是在西方发达国家,这种感受,也许更贴切。因为,在那里,电脑与网络的普及,已经达到了国民化的程度。
传媒人士已经在考虑报纸的出路及其“倒计时”了!传媒大亨默克多几年前就放言:报纸的寿命最多40年。在世界传媒界引起不小的震荡。很多人不以为然。但也有人提醒道:别把这话看淡了。这句话说的有一定的道理。为此,如何减缓衰老期的到来,报纸媒体费了不少的心机。平面媒体投资网络,便是应对趋势之一。
在刚刚结束的第六届网络媒体论坛上,千龙网的总裁贺智生说:“传统的报纸杂志可能还有50年的存活期。”认为,不论从内容还是形式上,网络媒体一定会在可以预见的将来,完全能够替代传统媒体的地位。其与其他替代论者不同的地方在于,其并不认为这些是决定性的因素。真正使网络媒体替代传统媒体的,是资源的短缺所造成的大环境。
还说:“从资源角度讲,个人认为报纸将来是一种很奢侈的东西,它的成本太高了。大家觉得纸不是很便宜的东西吗?有几十亿人口的时候就不一样了。所以,个人有这么一个观点,好比前些年,当世界人口30多亿的时间,人们就穿裘皮而为荣为贵,但现在谁穿裘皮就也点儿邪。将来很有可能有一天,会有一些人把报摊围住,不要大家买报纸。简单的说,报纸杂志等传统媒体,可能还能存活五十年左右。”
这个观点确实新颖。很有见地。30、40年后,资源的短缺,真的会成为地球村发展的制约因素,大众化的报纸蜕变成“奢侈品”的可能性很大。当然,事情的另一方面,应该是经济的发展促使电脑与网络的大普及、网络媒体对消费者阅读习惯的改造,使新媒体取代传统媒体由可能上升为一种必然。
但报纸是否就会消亡呢?完全消亡的可能性不大……个人想,30、40年后的媒体,其存在可能不只是一种方式,而是多种形式并存。譬如纸制版、网络版与杂志版等。前者是“贵族化”了的,而后两者则是平民化、大众化的了。报媒的存在,只是一个标记,一个平台,其表现形式是采集、整理、发布信息,而主要的传播方式,应该就是网络了!但电视、报媒依然应该是权威的信息平台,只是其影响力被传播威力更强大的网络媒体覆盖了……
这也许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现在有人提出,平面媒体联合起来,斩断网络媒体的新闻来源……云云,且不说“联合”的可能性与可行性有多大,从媒介的本质上来说,这不仅有碍信息的有效传播,与信息时代的趋势格格不入,也违反了公平竞争与反垄断的相关法律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