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乒乓球如何摆短摆的好
这个技术很难
首先要学会脚步移动和重心控制,这个太复杂了,一般的球友也用不到内,只要自容己跑的舒服就行了,我自己还有点迷迷糊糊的,不说了,免得误导你,但是有些书上具体的写过了这一点,我忘了名字了,以前扫过一眼
第二在于击球时间的把握,看你是快摆短还是慢摆短,快摆短在球上升期,快速摩擦一板,过去的球不是很转,但是很短,适合对付一些旋转一般,速度不快的球。如果对方的来球旋转比较强,保险起见还是搓回去
第三是手法控制。摆短手法有磕、搓、擦、撇
第四是落点控制,不能太近,也不能出台,看战术选用出台不出台的摆短诱使对方拉起来之后自己反拉。摆的离网太近了,对方很容易摆回来,太远了对方直接起球,因而摆短后球的第二落点应该是球台底线附近。
第五战术应用。改变节奏的话,用快摆短;改变旋转的话,用磕,边磕边磨擦,掌握好力度;改变方向的话,用撇,借助对方的旋转;结合对手特点,往对方两个小三角摆或者往对方中间偏正手、偏反手摆,如对方喜欢用反手拧的、或者正反手挑球的,就像他中间偏正手摆,他拧也好、挑也好,都不容易发力。
2、乒乓球的摆短怎么摆?
摆主要是摆线路,和搓明显不同的.
如果对方侧旋明显很强烈用摆是很难摆到位甚版至吃发球权.一般都是立板快搓过去的.如不不强烈可以用摆,基本不会出事,只要做到快速出球,接触恰当(记住是接触哦),这是近网的情况.如果对方发到中间台面附近就要适当脱球,而且这时候摆出旋转即使对业余也很从容的.
3、乒乓球比赛中 摆短球和挑球如何打
对方摆短过来的球~处理不好容易冒高~可以采用加转回摆~或者撇到对方反手内大三角~由于球线容路长~对方摆短之后动作尚未还原~即使球冒高也不会被一击致命~
冒高后的近台球会被对方挑打~这就要求在回摆后迅速退中台~准备反拉~挑打过来的球~一般旋转不是很强~有一定速度~只要判断对落点~一般都能拉回去~
4、打乒乓球的节奏应如何训练和摆短的技巧?
首先要学会脚步移动和重心控制,这个太复杂了,一般的球友也用不版到,只要自己跑的舒服就权行了。
第二在于击球时间的把握,看你是快摆短还是慢摆短,快摆短在球上升期,快速摩擦一板,过去的球不是很转,但是很短,适合对付一些旋转一般,速度不快的球。如果对方的来球旋转比较强,保险起见还是搓回去
第三是手法控制。摆短手法有磕、搓、擦、撇
第四是落点控制,不能太近,也不能出台,看战术选用出台不出台的摆短诱使对方拉起来之后自己反拉。摆的离网太近了,对方很容易摆回来,太远了对方直接起球,因而摆短后球的第二落点应该是球台底线附近。
第五战术应用。改变节奏的话,用快摆短;改变旋转的话,用磕,边磕边磨擦,掌握好力度;改变方向的话,用撇,借助对方的旋转;结合对手特点,往对方两个小三角摆或者往对方中间偏正手、偏反手摆,如对方喜欢用反手拧的、或者正反手挑球的,就像他中间偏正手摆,他拧也好、挑也好,都不容易发力。
5、乒乓球如何摆短
摆短的动作小,回球快,弧线低,落点近网,且球的前进力小,往往令对方很版难上手抢攻,权用以还击近网下旋来球很有效,但对付长球或不转球有一定难度。对于长球,一般应该首先抢攻,而不转球可以选择快推或者台内挑打以争取主动。
摆短动作类似快搓,但是手臂往前的力量略小,应该利用来球的反弹力加强向下用力,手腕可有一定的侧向摩擦动作,以缓冲前进的力量。
6、乒乓球如何摆短
摆短,这本来是为竖拍选手量身打造的一项近台得分技巧,但近些年随着横板回技术的不答断成熟,很多打发也慢慢的“移植”到横板上了。摆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手腕力量要大,爆发力要好,如果你是竖拍的话,会相对好很多,摆起来会觉得非常舒服。但是对于横板来说,手腕力量本身不是很大,技术又不是很成熟的人来说,就更难了。
下面是摆短的要点:1,找准时机,即在球上升期达到最高点以前,挥拍做好动作,在刚到达最高点时,刚好击球。
2,手腕要蓄势,这样才会有更大的爆发力。这就涉及到站位及重心的问题了。
3,拍击球时的角度,一般来说,球拍要略擦球(主要是把球弹过去)
7、乒乓球横拍如何推接好发球视频
接发球是这项运动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如果有一个好的接发球可以转被动为主动。接发球的目的不在于先上手,而是控制球,尽量不要让别人上手。常用接发球以搓球过度为主,可以劈长也可摆短。有机会也可适当的抢攻(在保证命中率的情况下)接发球的关键在于判断球的旋转,落点,角度后做出反应。楼主需要多加练习。
8、乒乓球如何摆短摆的好
这个技术很难
首先要学会脚步移动和重心控制,这个太复杂了,一般的球内友也用不到,只容要自己跑的舒服就行了,我自己还有点迷迷糊糊的,不说了,免得误导你,但是有些书上具体的写过了这一点,我忘了名字了,以前扫过一眼
第二在于击球时间的把握,看你是快摆短还是慢摆短,快摆短在球上升期,快速摩擦一板,过去的球不是很转,但是很短,适合对付一些旋转一般,速度不快的球。如果对方的来球旋转比较强,保险起见还是搓回去
第三是手法控制。摆短手法有磕、搓、擦、撇
第四是落点控制,不能太近,也不能出台,看战术选用出台不出台的摆短诱使对方拉起来之后自己反拉。摆的离网太近了,对方很容易摆回来,太远了对方直接起球,因而摆短后球的第二落点应该是球台底线附近。
第五战术应用。改变节奏的话,用快摆短;改变旋转的话,用磕,边磕边磨擦,掌握好力度;改变方向的话,用撇,借助对方的旋转;结合对手特点,往对方两个小三角摆或者往对方中间偏正手、偏反手摆,如对方喜欢用反手拧的、或者正反手挑球的,就像他中间偏正手摆,他拧也好、挑也好,都不容易发力。
9、乒乓球怎样才能发好球
提高发球质量的秘诀
每个运动员都希望自己有几套好的发球,但一些运动员练发球时急于求成,缺乏恒心,短时间内见不到效果或遇到挫折,就灰心丧气,不继续钻研了,这是很可惜的。
要练好发球,我认为首先要有恒心。这就需要我们在充分认识发球作用的基础上,培养自己对发球的兴趣,有了兴趣,舍得花时间去钻研它。我当运动员的时侯,训练之余,经常一个人在宿舍里练习发球,这对我提高发球技术大有帮助。如果运动员不喜欢练发球,靠教练员逼著练或陪著练时间再长也不会有理想的效果。
科学家爱因斯坦有一句名言:“热爱,是最好的老师”,讲的便是这个道理。我认为,练好发球的首要秘诀,是必须对发球有浓厚的、如魔一般的兴趣。
有了兴趣,还必须经常自觉地开动脑筋去琢磨,千方百计地去练。过去,我常在宿舍的床上铺一块塑料布,自己发的上旋、下旋或侧旋以及旋转的强弱在塑料布上都看得很清楚。能够检验自己发球的质量。我在发球方面有许多窍门便是在宿舍里先体会出来的,然后上球台,很快就练出来了,空余时间多比划发球动作等于增加了很多发球训练时间。我当初有一个习惯,无论在路上还是在宿舍、在食堂,一有空手就不停地比划,琢磨发球动作,时间长了,发球动作也就熟练了。
我们再分析一下发球技术方面的问题。我认为,发球时应把握以下几个要点。
1、持拍手在触球前要放松,使手腕有较大的灵活性,以发挥前臂、手腕和手指的力量,加快球拍碰球时的摆速。如果握拍太深、太死,就不利于发挥手腕的灵活性,这样摩擦球就不能充分。
2、引拍时,手臂与身体要拉开一些,不要靠得很紧,使整个发球动作舒展些,以便充分发力摩擦球。
3、击球位置也是有讲究的。在球下降的不同时刻击球,发出球的效果也不一样。我在练习发球时体会到,击球位置总有一个最佳点。在这点触球。便能产生最大的合力,这个位置随每个人的身高、力量和发球动作的不同而有所区别,但一般在腰部位置上下。只要能”吃”住球就行了。每个人多练习,多体会,才能把握其规律。
4、击球部位。一组好的发球,不仅要求上旋、下旋或不转球之间的差距要大而且发球动作要近似。要做到这一点,就要在击球部位上做文章,因为击球部位相近,发球动作就可以类似,这样发出不同旋转性质的球,效果就好。所以。要尽量在球同一部位的左、右或上、下接触球,并发出不同旋转性质的球。这样的发球就容易迷惑对方。如果发上旋时击球上部,发下旋时击球下部就很容易被对方识破。
一般来说,发不同旋转的球,接触球的中后部附近比较理想。练习发转与不转球时,先在中部左右触球发出转球,直到基本掌握为止,然后练习在同一部位触球发不转球,如触球时推或裹球等。待球出手的一刹那,作出发转球的随后动作。动作熟练以后,再进一步提高要求,如在”吃”球程度、击球声音和发力的动作等方面不要有明显差别,以增加对方判断的难度,发侧上、下旋球时,都需要摩擦球,摩擦部位也在球的中后部附近,只是触球瞬间,动作一个往侧或往上勾,一个往下切,随后动作要力求近似。
5、球拍接触球时,应注意两条:一是发力、二是摩擦。其中,发力更为重要,光有摩擦而没有足够的爆发力。是发不出高质量球的,当然光有力量而缺少摩擦,球的旋转程度就差。
发球时出手动作一定要快。因为发不同旋转球,不管动作如何近似,总还是不一样。如果出手较快,即使对方意识到有点不同,但心里会犹豫。这样,在接发球时就不会很从容。发上旋时,球的弧线要低。这样与下旋球的弧线接近,既能迷惑对方,又能限制对方进攻。对方一旦察觉来球是上旋,由于弧线低,进攻起来也不容易。
发球时,身体、前臂、手腕和手指要协调配合,使发球动作既稳定又放松,发球的第一落点要准确、稳定。如发长球第一落点要靠近端线。发球力量要大;放松是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手腕的灵活性,以加强对球的摩擦。有些运动员不敢用大力去发球,怕球发出界,其实不必有此顾虑。只要第一落点稳定,用力去摩擦球,就不易出现这种情况。另外,在手臂向后引拍时,最好配合身体重心向后移动,向前挥拍击球时,身体也随之前移,并在移动过程中加速挥拍击球.
要想提高发球质量,还应注重手臂力量的训练,提高手臂的爆发力。上文中所述都是些技巧性的内容,而手臂肌肉力量是实的东西,因此,要加强训练。一般来说,做些引体向上、俯卧撑和跳绳等,对于发展手臂力量是有好处的。此外,还有一些其它的办法能提高手臂肌肉力量。如以前我曾做过一个握力橡胶圈,弹性很大,握一会儿,前臂及手腕、手指的有关肌肉群就累了,天天练习,将有助于提高手腕、手指小肌群的力量,陈龙灿也采用过这种训练方法来加强手腕、手指的力量。再如,在哑铃上拴一根绳,绳上系一根很长的木棒,然后双手转动哑铃,通过绳子在哑铃上的缠绕,把木棒提上来,然后,再做反向动作,把木棒放下去。放时,手腕做伸的动作,更累。这样做上几组,手就酸胀得很厉害,但效果很好。
手腕柔韧性的好与差对于发球也是很重要的。以前我常做一些手腕柔韧性练习,以致手腕做伸的动作时与前臂的夹角可以小于90度。由于手腕的柔韧性较好,因此在发球时,手腕摆幅大,发力足。
1、多球训练:这是发球最基础的训练方法。它对于摸索发球规律、提高发球质量是很有效的。运动应每天坚持这种练习20分钟。练习时一定要结合自己比赛战术的需要,不要为练而练。
2、单项战术。练定点的发球抢攻,把发球与抢攻结合起来,这样做,有利于发球和抢攻的配套,提高发球的效果。练习时,对接发球一方可以提出要求,比如,自己要练习发侧下旋球与近网点球技术相结合,即要求对方摆短到近网接球为主,适当配合一些其它接发球技术(落点有时也可变化),自己发球后,即练习近网点球技术,这样,既练了发球,也练了发球抢攻,即使定点练习,也要求有点判断,是一种符合实战需要,比较活的训练方法。
3、实战训练在以上两种练习的基础上,可以进行全面的实战训练,如记分练习、比赛等,以检验发球和发球抢攻的实效。进行这种训练时,要求运动员大胆运用自己已经学会的发球和抢攻技术。
4、制定一些指标、数量。在发球或与抢攻结合练习时,还可以根据队员的具体情况,规定一些指标或数量要求。如:练习单个发球时,要求队员发球质量要高,命中率达80一90%。国家乒乓球队对发球与抢攻结合性技术要求多一些,我们要求运动员要带著实战观念练习发球及发球抢攻技术,不断提高抢攻的命中率和落点的准确性,逐渐加大抢攻的力量,提高发球抢攻的威力。
10、乒乓球的握拍技巧(图片)
介绍些实用的乒乓球的发球和握拍技巧,
[ 标签:乒乓球发球技巧 ]把拍子立直了,引拍,抛起球,从侧边摩擦,一般能发出比较有迷惑性的侧旋。 我有更好的回答左手扔球到一半快要掉下来的时候右手猛的一拍!!哼哼如果提高乒乓球技术,夯实基础很关键。建议你在找一些相关视频或网站,下点功夫。应该说提高会很快的,至少可以少走一些弯路。给你提供一篇这方面专业网站上的资料。希望有帮助。
一、判断来球
判断来球是打乒乓球首要的一个环节,它是确定移动步法和击球技术的根据。
判断来球主要包括判断来球的路线、旋转和落点。
(一)判断来球路线的主要方法
1.从对方击球时的拍面方向来判断来球路线。一般说来,对方球拍触球时,拍面所朝的方向,即为对方的击球路线。例如,对方在正手一侧击球,球拍触球时,拍面正对自己的右角,为斜线球;拍面正对自己的左角,为直线球。
2.从来球通过网顶的位置来判断来球路线。例如,对方在正手一侧山击球,球从靠网的左边飞来,多为直线球;球从网顶的中部飞来,多为斜线球。
3.根据自己打出球的旋转性能,预先判断来球路线。例如,自己发反手强烈右侧上、下旋球,对方回球易飞向自已的右方;自己发正手强烈左侧上,下旋球,对方回球易飞向自己的左方。
4.根据自己打出球的落点,预先判断来球路线,例如:反手重压对方反手斜线大角度球,对方很难回击直线球,一般回球路线多在自己左半台或靠中间位置。
(二)判断来球旋转性质和旋转强度的主要方法
1.根据对方击球时实际的挥拍发力方向和摩擦球的部位来判断来球的旋转性质.如对方由上向下发力挥拍击球,多为下旋球;由下向上发力挥拍击球,多为上旋球;由左(右)上(下)向右(左)下(上)发力挥拍击球,多为右(左)侧下(上)旋球。
2.根据对方击球时球拍“吃”球的“厚薄”和摩擦球的多寡来判断来球的转与不转。如球拍触球时“吃”球“薄”、摩擦多,则来球转;如“吃”球“厚”、摩擦少,则来球不转(相对而言)。
3.根据对方击球时发力的大小来判断来球的旋转强度,对方挥拍擦击球的动作幅度大,挥拍速度快,则来球旋转强,反之则弱。
4.从来球的飞行和球着台后的反弹情况来判断来球的旋转性质。
(1)快攻球与加转弧圈球相比,快攻球在空中飞行时和着台反弹后的速度变化不大,而加转弧圈球在空中飞行时的速度较慢,着台反弹后的速度加快。
(2)加转弧圈球与前冲弧圈球相比,前冲弧圈球的飞行弧线较低,速度较快。
(3)加转下旋球与不转球相比,加转下旋球在空中飞行时的速度较快,着台反弹后下沉,前进速度较慢;不转球在空中飞行时的速度较馒,着台反弹后往前冲。
(4)左、右侧旋球,空中飞行时其弧线沿挥拍方向产生顺向偏拐。
(三)判断来球落点的主要方法
1.根据对方挥拍击球时动作幅度的大小和力量的轻重来判断来球落点的长短。例如,快推、加力推、减力挡等。这些技术动作差别较明显,易判断。
2.从来球飞行弧线最高点的位置来判断来球的落点.来球飞行弧线的最高点在对方球台上空或靠近网前,相对来说,来球落点一般较短,反之则较长。
3.接发球时,从对方第一落点的位置来判断来球落点的长短。对方发球的第一落点离端线近,来球多为长球,反之则多为短球。判断来球的路线、旋转和落点的方法虽有多种,但主要的是从对方球拍触球时的瞬间动作来作判断,在这一基础上再辅以其他的判断方法,对来球的性质也就能判断得更为准确了。
二、击球时间
击球时间,指的是对方来球在本方台面弹起后,球从着台点经上升至下降的这一段时间。在这段时间中,可分成上升、高点和下降三个时期。而上升和下降则又可分为前、后两个阶段。击球时间要依各种类型打法、体型高矮、来球性能而有所不同。根据自己的特点,找好和固定击球时间,有助于提高击球的命中率。现就快攻、弧圈和削球等类型分别谈谈不同的击球时间。
快攻类:正手攻球,在近台对攻时是击球的上升期;在中远台对攻时是击球的下降期。拉球(对削球)是在下降期的前段。突击(包括搓中突击)是在高点期。扣杀机会球,对上旋机会球扣杀在上升期;对下旋机会球,尤其是近网球或中台的来球扣杀在下降期;对半高球扣杀在高点期。这是一般的情况,当然也有因特殊情况而变化的。推档,根据不同的风格和体型,大致有以速度变化为主,站位近,出手快的推上升期;以速度力量为主,出手力量大的推高点期。反手攻球,按照不同的风格,大致有攻高点与上升期之间和下降期两种。
弧圈类:正手拉加转弧圈球,一股是在下降期的前段接近后段;前冲弧圈球,一般是在高点期或上升期的后段(有时也有在下降期)。反手拉弧圈球,一般是在下降期。
削球类:不论是以逼角为主还是以转与不转为主,一般都是在下降期去削球。不过逼角多在下降期的前段,转与不转多在下降期的后段。前面所谈的击球时间,应该是基本固定的。但有些优秀运动员用时快时慢的节奏扰乱对方也是常有的。
对付这种快、慢不同的来球,一般地说,人快我快,人慢我慢,例如,快攻对快攻、削球对快拉和突击时,由于对方回球的节奏加快,出手回击就要相对快一些;快攻对加转弧圈球或削球和削球对加转弧圈球时,由于对方回球节奏减慢,出手回击就要相对慢一些。
以上说的是出手时间要随对方回球节奏的快慢来决定,但在我方击球时间上还是要求固定的。例如,对方拉加转弧圈球,不管对方拉下降期前段还是后段,回球的节奏快与慢,我方回击都要选在球的上升期。又如,快拉对付逼角和转与不转的削球,前者回球快,后者回球慢,而我方拉球均要求在下降期的前段;突击则均是击球的高点期。因此,出手时间和击球时间应严格地区别开来。只有真正理解固定击球时间和节奏变换之间的区别,才不会因对方节奏变换而扰乱我方的击球时间,从而保持合理的回击。
当前,乒乓球运动不断朝着积极主动的方向发展,球的速度和旋转大大加强,七十年代与六十年代的弧圈球相比。其击球时间也加快了(加转弧圈球从拉下降期后段到拉下降期前段,前冲弧圈球从拉球的高点期到拉球的上升期)。搓球过去都是搓下降期,而现在不少运动员转为搓高点期甚至是上升期。
这些例证,反映出当前乒乓球运动发展的主流和方向。但是,快与慢是辩证的统一。“决”由于争取了时间而能克制慢,用旋转慢的节奏也能使对方快不起来。所以,击球时间和节奏的变换不仅在训练上起作用,在战术运用中也是不能忽视的。
三、击球位置
合理的击球位置,对提高击球的准确性和动作的协调性很有帮助.击球位置不对,不但会使动作变形,而且也容易击球失误。
合理的击球位置,一般是指”身前击球”.尤其是攻击型选手,身前击球显得特别重要。身前击球具体一点说,就是把击球点选在身前,并在身前找好球与拍的距离(击球距离)。不同的风格和类型打法,击球距离是不同的。如以快速变化为主的人,回击一般来球,球与拍的距离较短,由于球与拍距离近,不仅有利于加快击球时间,而且动作也比较容易固定,以力量为主的人,球与拍的距离较长,有利于增大击球力量.因此,各种类型打法的人,总是千方百计地找好击球距离,特别是强调在身前找好击球距离,这点是十分重要的。
要找好击球距离
一是注意根据来球落点离身的远近选好击球位置。例如,站位离台较近,对方发一长球(急球)时,必须及时移步后退,才能找好击球位置,站位离台较远,对方发一短球时,应及时向前上步,否则会因身体距击球点太远而接不到球.
二是在对方突然加速或减速回球的情况下选好击球位置。这一点往往容易出现问题。如削球时遇到对方突击或拉前冲弧圈球,快攻过程中对方突然削一板,就很容易出现等球从台上跳起后才引拍(拉后手)的现象。由于引拍慢,拍与球的距离拉不开,常形成“球顶板”,使动作不协调。这看起来好象是由于动作错误造成的失误,实质上是球与拍的距离问题。只要作到迅速引拍,拉开距离,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三是身体来不及后移时怎样去选择击球点.如两面攻的人,反手发力进攻时,站位通常是右足稍前,左足在后,发力后重心由左足转到右足上。此时如对方以不快不慢的推挡球(尤其是反贴带一定上旋的来球)回击中路或正手,就有可能发生由于重心前移,右足来不及后退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应在身前找好击球点,借助腰部稍向右转来拉开一点距离,迅速打一板快抽或滑一板来作过渡。正手攻球发力后,站位与上述相反,若对方以较快的速度将球回击到反手,由于重心关系左足也会不及后退。这时也应在身前找好击球点,以反手快拨或迎前推挡作过渡。在这些特殊条件下,必须灵活地选择好击球点,以保证回击的协调性和准确性。
四、击球力量的调节和运用
乒乓球技术,击球力量的调节和运用甚为重要。它对保证击球的准确性和战术的变化有很大帮助。在一般情况下,要重视中等力量的击球,因为它是力量运用的基础。训练中,力量调节分下列几种:两面攻,左推右攻的中等力量,加力(包括突击和拍杀),借力和借力中发力、减力,弧圈球中的真假弧圈;削球和搓球中的加力(削,搓加转球)、隐力或假用力(削,搓不转球)等。战术中力量的运用,基本分为五种。
(一)人轻我重 例如对攻球(包括弧圈球),以推挡或反手攻,拉弧圈或侧身攻重压对方,迫使对方后退或轻挡回击.又如用加转、前冲弧圈球、突击球对付削球,使对方处于被动,搞不了旋转变化,力争主动。
(二)人重我轻两面拉弧圈球对推攻,被推挡压住反手,采取主动退后半步,以中,轻等力量的弧圈球“挂”住对方斜、直线,伺机反击;对方侧身发力硬打反手时,用轻巧的推挡变直线。推攻对两面加力硬拉弧圈球,用轻巧的推挡斜、直线等方法化被动为主动。
(三)人轻我轻弧圈、快攻相互间的对垒,互相使用“摆短”。控制.削球对攻球遇到对方轻拉时,使用轻送不转球回击;对推中互相“快点”下旋球等。
(四)人重我重一方侧身发力,另一方加力推挡回击或是正手打回头。削球接突击时的加转。加力对拉弧圈球......
(五)轻重结合弧圈球对削球的真假弧圈球的运用。快攻对削球的轻重力量拉球、拉中突击、突击后转拉。推挡对弧圈球运用加力和减力。弧圈球对推挡或对弧圈球的“挂”中发力,发力后转“挂”。削球转与不转的反复变化等。以上五种情况都是体现了力量调节在战术中的运用。运用轻重力量应该注意不要因“重”而致发死力,也不要因”轻托”而不敢控制球以致造成无谓的失误。五者之间又是相互联系的。不仅在一场、一局比赛中,甚至在一分的争夺过程中,力量轻重的交替运用也是常有的,因此应当引起我们的重视。
五,击球时拍形的调节
乒乓球的旋转性能基本上分上旋、下旋、侧旋(侧上、下旋)和不转等。旋转性能的变化,取决于球拍擦球的部位和用力方向。要很好地研究触球部位和用力方向的协调配合,才能提高击球的准确性。但怎样对付各种不同旋转性能的来球呢?这就要本着对不同性质的来球采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
由于来球的旋转性能、弹起的高低、距网的远近,以及决定采取的回击方法的不同,球拍触球的部位和用力方向常常是有变化的。这里提到的球拍触球部位的变化,即是指击球时拍形的调节。例如,推挡球大多数是用调节拍形回击的,若推下旋的来球或推对方搓过来的球,拍形应稍仰,使球拍触球的中下部,向前方用力.推加转弧圈球,拍形应前倾,使球拍触球的中上部,向前下方用力等。
直拍正手攻球的拍形基本有两种:
一是固定拍形回击,拍形与台面夹角约成45一75度.这种拍形角度,常常是触球的中上部,只要随着来球上旋强度的大小向前或向前下方用力击出即可,动作较为简单,对对付攻球,弧圈球和不转球较好,对付加转削球和近网转球同样是触球的中上部,向前上方用力摩擦(一般称为小上旋拉球)。这种回球方法较稳健,常用来对付弧圈型发过来的下旋或近网短球,用拉起快攻的办法来破弧圈球。
二是调节拍形击球。拍形角度随着不同旋转的来球在击球前加以调节。如对攻,对弧圈球,拍形角度要求同上,对加转削球,拍形角度约为90一100度,触球的中部或稍中下部,向前上方用力擦击。对近网转球,拍形角度约为100-110度,触球的中下部,出手时以快速“兜翻”的动作击出(称为小突击)。这种回击方法速度快,力量也较大,有威胁力。但要求对旋转的判断能力强,反应快,手腕的灵活性较好。对不明旋转的来球,拉一板小上旋也很有必要。正手弧圈球基本上是固定拍形稍前倾,以摩擦调节弧线为主。如对加转削球,触球的中上部,多向前上方擦击;对不转球,运用前冲弧圈球触球的中上部,向前方擦击。
削球和搓球,一般是以调节触球部位和用力方向去回击。如对付搓过来的不转球,手提高些,拍形角度成90度左右,触球的中部,向前下方用力;对付搓过来的加转球则触球的中下部或下部,向前或向前上方用力。削球对付加转弧圈球,使用反贴胶皮的,要使拍形前倾些,触球的中上部,向下前方用力;使用长胶的,拍形应稍仰,触球的中下部,向前方削出。
此外,还有一种调节击球的方法,就是固定拍形用加大摩擦力来调节回球.例如,一些以削球为生的人,不管遇到不转或加转球、侧旋或一般上旋球(包括快拉和不太转的弧圈球),均以较慢的出手,等球回落后,用加大削球的旋转(加大切球力量)来抵消来球的旋转变化,提高控制球的能力。
乒乓交友我是用手握住球柄的不是拿横拍这样比较方便
就我个人而言,通常习惯转于不转以及侧旋球相结合,大多数是左侧旋,至于发球方法你可以参考书本以及教学视频把球拍倾斜,抛起球,从球下边摩擦,一般能发出下旋球多发下旋,握拍不要太死,腕子灵活些一般来讲用下旋比较容易得分,也比较好学。只要把球拍放平,从球的正下方摩擦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