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国外有哪些手机短视频app
微视是一个短视频APP,可以制作和浏览短视频
而且每看几个短视频,在右上角还可以领一个红包
另外里面还可以视频跟拍,一键出片,还有一些小游戏可以玩
2、寻找国外一个搞笑的短视频,那个好像不到4分钟的样子
腾讯微视里面有好多搞笑短视频,
只要在手机上安装个微视就可以看这些搞笑短视频了,
微视里面不止可以看视频,还可以拍摄视频编辑视频等等
3、一个,国外搞笑短视频
现在短视频软件超多,但是个人还是常用微视
平时在上面看一些搞笑的短视频,根本就停不下来
而且日常也会用里面的特效拍一些短视频,歌词字幕、照片卡点、一键出片,就算手残也能拍出网红那种专业效果。
4、不良短视频对青少年负面影如何?
88.1%受访者直言不良短视频对青少年负面影响大。
日前,国家网信办依法约谈了几家短视频平台负责人,并责令其全面整改。近两年,短视频平台吸引了很多流量,观看和制作短视频在年轻人中形成了一种潮流。但一些短视频内容低俗、突破道德底线,造成了不良影响。
日前,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 合问卷网,对2015名受访者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94.7%的受访者观看过短视频,47.0%的受访者制作过。88.1%的受访者直言不良短视频内容对青少年负面影响大。76.7%的受访者认为短视频平 台应是内容把关的第一责任主体。63.8%的受访者希望对短视频平台加大监督管理力度。
62.8%受访者指出短视频平 台对未成年人缺乏限制
90后女孩张琳(化名)在深圳工作,她常上传短视频到微博和几个短视频App。张琳认为,短视频创意点来回那么几个,更多用户加入后,内容同质化愈发严重。“还有的短视频App上首页的门槛低,低俗内容多,有的短视频平台随着用户的扩充,品质也降低了,发现这种情况我就会卸载App”。
北京市某高校研究生刘琪(化名)感觉,短视频平台上某些内容火起来,大都是满足了人们的好奇心和猎奇心理,“比如大冬天冷水洗头、吃活虫子、吃很辣的东西,还有一些女生穿着暴露等”。
调查显示,94.7%的受访者观看过短视频,47.0%的受访者制作过。89.4%的受访者感觉观看或制作短视频的青少年多。
受访者认为短视频平台存在的两大主要问题是对未成年人缺乏限制(62.8%)和内容挑战社会伦理道德底线(60.8%),其他还有:内容低俗,甚至涉及色情暴力(53.3%),盗用他人视频素材(44.9%),标题党多,制造噱头(40.8%),公然售卖假货(28.2%)以及商业广告普遍(23.1%)等。
中国政法大学传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指出,短视频目前存在以下问题:第一是版权问题。现在短视频版权保护刚刚起步,一般都是通过打水印等方式。“按照2016年12月1日起实行的《互联网直播服务管理规定》,这也是必须加的,保证出现问题能够溯源”。第二是侵害他人人格权。“很多短视频暴露别人隐私,比如此前关于‘水滴直播’的争议,还有在街上突然闯入他人空间的恶搞视频。短视频中公开谩骂他人还可能侵害他人名誉权”。第三,涉黄涉暴、低俗的短视频影响文化安全和内容安全。
63.8%受访者希望加大对短视频平 台的监督管理力度
调查中,88.1%的受访者直言不良短视频内容对青少年负面影响大,其中27.3%的受访者认为非常大。
90后女孩夏薇(化名)经常看短视频。在她看来,有一些短视频内容不适合小孩子看,但平台上还是有大量低龄用户。
“有害短视频对孩子的健康成长、特别是精神健康有极坏的影响。”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附属中学老师金红梅认为,短视频有利也有弊,就像电脑,能用于学习也能用于游戏,但游戏真的毁了很多孩子。
“国家现在对短视频的治理是非常正确和英明的。”朱巍表示,现在有害短视频、直播严重影响了青少年的身心健康,“一些有很多粉丝的短视频平台用户,热衷做出格的事情,内容低俗,以丑为美、以恶为善,比如共享单车开锁漏洞、未成年人生孩子、炫富,一些视频制作者不择手段地博取眼球、博出位,不利于青少年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和价值观。而对青少年危害最大的是,这些不良短视频让青少年觉得只要有爆点、爆款,没有知识也能赚钱,上学没有用。”
调查显示,76.7%的受访者认为短视频平 台应是内容把关的第一责任主体。
朱巍认为,视频的筛选、推送不能仅根据流量,必须得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向上向善的互联网文化,引导青少年明辨善恶美丑。
张琳认为,平台自身应该对产品保持高追求,推荐优质内容,在后台要设置审核机制,同时减少广告。用户要有道德意识,多传播正能量。
“除了看到短视频有害的一面,也应该想办法让好的、有利教育教学的短视频获得学生关注。”金红梅认为,老师可以利用短视频进行教学。“比如数学老师,可以将某一方程式的思想或有关故事放进短视频,利用其教学,让学生感受学科文化之美”。
关于治理短视频乱象,调查中,63.8%的受访者希望网信办连同有关部门对短视频平台加大监督管理力度,61.9%的受访者建议对未成年人注册短视频平台、浏览短视频进行限制,其他建议或期待还有:完善网络内容管理机制(57.2%),平台自律,推荐优质合法内容(47.7%),明确短视频平台发布商业广告的合法范围(38.9%),平台加强内容审核(35.6%),为用户提供举报渠道,并及时处理(26.2%)。
朱巍认为,短视频平台使用什么样的算法、怎样的推送模式必须要明确,甚至需要主管部门去审核,进行专门法律规定。此外,平台的主体责任必须落实到位,光靠自律是不够的。“比如未成年人不能做主播这一条,早在2016年12月1号国家网信办出台网络直播相关规定时就明确过。如果立法比较慢,那就用判例的方式,用快速的、严厉的方式来治理”。
受访者中,00后占2.3%,90后占29.7%,80后占51.6%,70后占12.4%,60后占3.4%。学历为初中的占1.4%,高中的占8.6%,专科的占21.7%,本科的占62.0%,硕士研究生占5.6%,博士研究生占0.6%。生活在一线城市的占33.0%,二线城市的占43.7%,三四线城市的占20.1%,城镇或县城的占3.0%,农村的占0.2%。
来源:中国青年报
5、哪四部门就网络转载短视频等展开版权专项整治?
国家版权局、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今天联合召开新闻通气会,通报启动打击网络侵权盗版“剑网2018”专项行动有关情况。
国家版权局版权管理司司长于慈珂介绍说,“剑网2018”将以网络侵权多发领域为重点目标,以查办案件为重要抓手,通过集中整治和引导规范,有效运用分类监管、约谈整改、行政处罚、刑事打击等多种措施,集中整治网络转载、短视频、动漫等领域侵权盗版多发态势,重点规范网络直播、知识分享、有声读物等平台版权传播秩序,深入巩固网络影视、网络音乐、电子商务平台、应用商店、网络云存储空间等领域专项整治成果,维护清朗的网络空间秩序,营造良好的网络版权环境。
据悉,此次专项行动自7月上旬开始,将利用4个多月的时间开展三项重点整治:一是开展网络转载版权专项整治。针对目前网络媒体特别是微博、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自媒体”侵权现象,将重点打击未经许可转载新闻作品的侵权行为和未经许可摘编整合、歪曲篡改新闻作品的侵权行为,坚决整治自媒体通过“洗稿”方式抄袭剽窃、篡改删减原创作品的侵权行为,着力规范搜索引擎、浏览器、应用商店、微博、微信等涉及的网络转载行为。通过集中查处一批违法转载案件,依法取缔、关闭一批非法新闻网站、网站频道及微博账号、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百家号等互联网用户公众账号来实现整治规范的目的。二是开展短视频版权专项整治。针对当前短视频领域存在的未经授权复制、表演、网络传播他人影视、音乐、摄影、文字等作品,以合理使用为名对他人作品删减改编并通过网络传播,短视频平台以用户上传为名、滥用“避风港”规则对他人作品进行侵权传播等版权问题,专项行动将把抖音短视频、快手、西瓜视频、火山小视频、快视频、哔哩哔哩等热点短视频应用程序纳入重点监管,一方面重点打击短视频领域的各类侵权行为;另一方面引导短视频平台企业规范版权授权和传播规则,构建良性发展的商业模式。三是开展重点领域版权专项整治。具体包括3个重点领域:第一,动漫领域版权集中治理。将重点打击通过网站、应用程序、互联网用户公众账号、视频字幕组等非法传播盗版动漫作品的行为,以及未经授权使用他人动漫形象制作传播游戏、玩具、文具、服装等动漫衍生品的侵权行为。第二,网络直播、知识分享、有声读物平台版权集中治理。针对这些平台存在的未经授权大量使用音乐、文字、口述作品版权问题,将从规范新型商业模式健康发展的角度,着力整治相关平台未经授权使用他人作品的行为,主动加强监管,制定相关规则,积极加以引导,构建平台良好版权秩序。第三,巩固“剑网”行动治理成果。将进一步加强对网络影视、网络音乐、电子商务平台、应用商店、网络云存储空间等领域的版权监管,突出打击通过网络销售教材教辅、少儿出版物、音乐和影视移动存储介质以及使用聚合链接、设置境外服务器等手段的侵权行为。
于慈珂强调说,专项行动期间,各地版权执法部门将集中力量、快速查办各类网络侵权盗版案件,对人民群众意见强烈、社会危害大的侵权盗版网站,将从严查处并提请相关管理部门依法吊销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或注销ICP备案、停止提供网站接入服务等;对涉嫌构成犯罪的,将根据“两法衔接”机制及时移交公安机关立案查处。各互联网企业要严格落实主体责任,完善企业举报受理和快速处理机制,加强内部版权监控管理,实施侵权盗版信息巡查清理及记录留存,积极履行企业违法犯罪线索报告、配合调查义务和“通知—删除”等法定处置责任。专项行动鼓励社会各界向版权执法部门投诉举报,对经核实线索查处案件的举报人将予以奖励,同时将加大对大案要案和典型案件的宣传力度,坚决曝光不履行主体责任的互联网企业。
6、如何看待短视频对导演的影响的问题?
我认为,短视频与电影、电视剧没有根本的冲突,短视频的兴起对电影、电视剧不会有太大的影响,三者之间完全可以相互依存,共同存在,并且各自都有自己的生存优势和发展空间。
短视频之所以受到很多人欢迎,主要在于利用了人们碎片化时间,随时随地只要有了空闲就可拿出手机随意翻看,完全是一种打发时间的工具,迎合了人们快节奏的生活。
但是,短视频所表现的内容过于简单化,给人提供的信息量太少太窄,既没有跌宕起伏的情节,也不能给人以想象空间,画面质感也不能给人美的享受。因此它与电影、电视剧根本没法比拟。而且短视频通过短短几年时间的发展,也表现出了制约瓶颈。粗制滥造,鱼龙混杂,不管有没有视频意义和收看价值,广泛制作,任意上传,造成了人们对短视频的审美疲劳,很多人开始觉得短视频“没意思”了,这就限制了短视频的发展高度,因此国家也开始着手整治短视频的制作和发布,尤其加大了平台的人工审核把关工作。
与短视频截然不同的是,电影电视剧有传统的拍摄优势、画面优势、宣传优势和观众优势。
首先,电影电视剧选材精良,题材正道。或历史故事,或小说改编,或国内国外,或现实生活,只要是好的题材,都可以完整的表达出来,而且情节可以跌宕起伏,引人入胜,扣人心弦,这是电影电视剧经久不衰的根本所在。
其次是电影电视剧能充分发挥演技效果。短视频多为随手而拍,甚至是东拼西凑,胡乱剪辑。而电影电视剧有专业水准较高的演职人员,通过演员们的表演,能充分反映故事内容、人物心理和题材走向,让故事耐看,甚至达到催人泪下的效果。
三是电影电视剧有较好的观众基础。电影电视剧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较为稳定的观众来源,人们对这种宣传方式和娱乐方式已扎根心底,成了一种情结。近几年,每出现一部好的影视剧作品,收视率或票房动不动就几亿、几十亿,从这可窥见一斑。
四是电影电视剧有愉悦的观赏场景。专业的电影院能给人提供静谧的空间、优质的音响、舒适的座椅,让人放松和享受。家庭影院是自己熟悉的环境,既可陪伴家人,也可连续追剧,轻松自如,一举多得。一句话,只要是好的影视剧,无论何时何方,观众永远不会缺席。
由此可以看出,电影电视剧的导演大可不必因为短视频的出现而望而却步,更不能有所顾忌而放弃主业,潜心拍摄,多出精品,这才是你们应该追求和应当做到的。
7、国外知名度比较高的短视频社交软件有哪些
哈趣,里面有很多国外的电影电视剧还有一些搞笑的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