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新媒体 > 高校新媒体中心功能

高校新媒体中心功能

发布时间:2020-10-28 00:51:18

1、高校社团新媒体怎么玩

新媒体是新的技术支撑体系下出现的媒体形态,如数字杂志、数字报纸、数字广播、手机短信、移动电视、网络、桌面视窗、数字电视、数字电影、触摸媒体等。相对于报刊、户外、广播、电视四大传统意义上的媒体,新媒体被形象地称为“第五媒体”。

对于新媒体的界定,学者们可谓众说纷纭,至今没有定论。一些传播学期刊上设有“新媒体”专栏,但所刊载文章的研究对象也不尽相同,有数字电视、移动电视、手机媒体、IPTV等,还有一些刊物把博客、播客等也列入新媒体专栏。那么,到底什么是新媒体?
所谓新媒体是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的,清华大学的熊澄宇教授认为,新媒体是一个不断变化的概念。“在今天网络基础上又有延伸,无线移动的问题,还有出现其他新的媒体形态,跟计算机相关的。这都可以说是新媒体”。
也有专家提出:“只要媒体构成的基本要素有别于传统媒体,才能称得上是新媒体。否则,最多也就是在原来的基础上的变形或改进提高。”“目前的新媒体应该定义为在电信网络基础上出现的媒体形态——包括使用有线和无线通道的方式。”
还有学者把新媒体定义为“互动式数字化复合媒体”。
较之于传统媒体,新媒体自然有它自己的特点。对此,吴征认为:“相对于旧媒体,新媒体的第一个特点是它的消解力量——消解传统媒体(电视、广播、报纸、通信)之间的边界,消解国家与国家之间、社群之间、产业之间边界,消解信息发送者与接收者之间的边界,等等”。
周进指出,新媒体可以与受众真正建立联系,同时,它还具有交互性和跨时空的特点。同时,新媒体给媒体行业带来了许多新的理念和模式,如节目专业化越来越强,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等。
郭炜华认为:“新媒体与传统媒体最大的区别,在于传播状态的改变:由一点对多点变为多点对多点”。“从传播学的角度来分析,新媒体传播有四个特点——每个人都可以进行大众传播;‘信息’与‘意义’无关;受众的主动性大大增强;大众传播的‘小众化’”。

2、中国高校新媒体联盟是什么组织啊?怎样加入中国高校新媒体联盟呢?

中国高校新媒体联盟是在共青团中央、全国学联的指导精神下、由中国境内各大高校学生媒体在南京发起成立的组织机构。它的宗旨在于联系国内各高校学生媒体组织,实现学生媒体组织新媒体之间的深度交流、资源共享,同时负责筹备每年一届的高校校园新媒体交流会,促进高等院校新媒体的整体健康发展。
截至2013年,共有50余家重点院校成为联盟理事单位、100余家地域高校校园媒体成为联盟会员媒体。随着联盟影响力的不断扩大、品牌活动的不断推出、组织建设的不断完善,中国高校新媒体联盟现已发展成为国内重要的组织机构,成为各高校校园新媒体及社团资源共享、互动交流、企事业单位寻求校园推广发展的重要平台,在全国高校新媒体组织的发展中始终保持领先水平。
中国高校新媒体联盟新浪微博:http://weibo.com/CUNMUNJ 腾讯微博:http://t.qq.com/CUNMUNJ

3、大学有没有新媒体专业

有的,网络与新媒体专业是基于互联网等新兴媒介形态对新闻传播行业及整个社会的的巨大推动,顺应数字信息时代发展所需,顺应移动互联媒介融合的趋势要求而产生的新闻传播类新专业。该专业是对2011年开始招生的新媒体与信息网络专业进一步发展。

2012年教育部开始组织该专业申报工作。2013年首次批复28所高校招生,2014年批复20所高校招生,2015年批复29所高校招生,2016年批复47所高校招生。该专业文理兼收,毕业授予文学学士学位。


(3)高校新媒体中心功能扩展资料

新媒体专业的学生应该具备的能力:

1、具有深厚的传播学学科背景和网络与新媒体的知识结构;

2、既懂得传播规律,也懂得市场规律,在开阔的国际化视野中,形成对当今互联网业和数字传媒业运营的整体性、综合性把握,将知识转化为创意、策划和执行能力;

3、具有良好的自学能力、书面与口头表达能力和社交能力;

4、具有较强的综合运用专业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5、在专业领域内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一定的创新与整合能力;

6、掌握借助科技手段完成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科研能力;

7、具有在IT、传媒领域和相关的文化传播行业经营管理的能力。

4、30所高校小程序什么时候集体上线?

9月27日,教育部新闻办、新闻中心携手腾讯微信,在清华大学举行“新平台 新联动——30所高校小程序集体上线仪式暨教育政务新媒体宣传研讨会”,宣布全国近30所高校将上线专属小程序,借助小程序能力为高校师生提供更轻便的校园服务。这是教育系统政务新媒体运用新平台、新技术服务广大师生的又一次生动实践。率先推出小程序,也让教育政务新媒体走在了“互联网+政务”服务领域的前沿。

在教师节前夕,教育部政务新媒体借助腾讯微信公众平台正式推出“微言教育”小程序,并成功开展社交化活动“致敬!老师”,当天小程序访问量即突破40万人次,覆盖微信用户近2000万。目前,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部分高校也已初步“试水”,北京大学“就业小助手”、武汉大学“智慧岛”、四川大学“校园导览”等,为广大师生提供更优质、更便捷、更全面的信息服务。

微信小程序是一种全新的连接用户与服务的方式,它可以在微信内被便捷地获取和传播,具有获取容易、体验轻便、不需下载、用完即走的特点。教育系统小程序,是教育部门、相关高校联合腾讯微信公众平台,向社会公众、师生提供资讯与服务的全新方式,可以整合教学、校园服务、校务管理,实现高校运作智慧化升级。微信用户只需打开微信客户端的“发现-小程序”,在搜索框中搜索“微言教育”或上线高校,即可访问。

教育系统小程序的上线,是对原来以“微言教育”公众号为核心的教育政务新媒体联盟的一个全新补充,进一步丰富和拓展了高校新媒体应用功能和发展前景。微信团队表示:“我们希望通过小程序,让微信能力进一步深入校园,打造现代化的教育体验,通过微信能力服务更多校园场景。”

自2013年1月1日教育部官方微博上线以来,教育部新闻办积极打造政务新媒体“微言教育”,目前已先后开通官方微博、官方微信,入驻搜狐、新浪、人民日报、今日头条、网易、一点资讯、腾讯企鹅号等7个新闻客户端平台。目前,“微言教育”拥有粉丝3000余万,成为教育部发布重大政策、回应社会关切、服务沟通民众的重要平台。

在教育部政务新媒体的带动下,教育系统政务新媒体蓬勃发展。目前以“微言教育”为核心,联合32家省级教育部门,75所教育部直属高校,以及部分部属高校、地方高校、地市教育部门共1200家单位组成“中国教育政务新媒体联盟”,上下联通,左右贯通,逐步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教育政务新媒体矩阵。

高校小程序结合科技实现信息完整化。

5、作为一个技术小白,在面试高校新媒体类部门(其实初衷是想学PS PR什么),要注意什么?

熟悉微信的基本后台

熟悉你应聘的新媒体的风格

如过问你随机主题的写作你需要有一点的思路

熟悉排版技巧

了解不同新媒体渠道的分发机制  

6、高校新媒体的局限是什么?

定位就已经很局限了,其次是成员更新迭代太快,政治因素影响大

7、如何通过新媒体平台促进高校间的交流

本次活动以“新媒体建设与高校媒体发展”为主题,将省内16所高校的34家校园媒体代表召集一堂,通过校园媒体建设主题报告、圆桌交流会、新媒体传播矩阵、新媒体建设培训等活动让各高校媒体的建设经验通过不同侧重点、实践与经验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广泛、深入、灵活地交流。
据介绍,新媒体是新的技术支撑体系下出现的媒体形态,相对于报刊、网络、广播、电视四大传统意义上的媒体,新媒体被形象地称为“第五媒体”,新媒体建设是团中央在文化建设上的重大举措。此次论坛的举办,为各高校媒体代表搭建一个分享特色校园新媒体文化的重要平台,同时也能够促进高校传媒联盟内部信息的沟通,推动高校间媒体的交流合作,为高校校园新媒体区域联盟化提供助力。

8、各高校新媒体中心的工作策划书怎么写

你这问题提的太笼统了。
学校里面的策划书比较简单。
题目、主题、前言(或背景介绍)、现有情况介绍、今后工作安排(从哪些方面着手、准备怎么做、为什么这么做、谁去做、做的时间节点),结尾结束语。

与高校新媒体中心功能相关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