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新媒体 > 未成年暴力犯罪的短视频

未成年暴力犯罪的短视频

发布时间:2020-10-27 07:58:05

1、模仿短视频被烧重伤女孩离世,为何有些视频总是误导未成年人?

随着短视频的流行,各个年龄阶层的人都在使用,看视频或者录视频,由于短视频的录制者缺乏相关意识,审核部门缺乏相关制度,而这其中又不会缺乏有许多尚且不辨是非与真假的未成年,因而总是导致未成年模仿视频盲目跟风最终酿成悲剧。

一方面原因就是在这些视频本身,容易许多的不良影响。许多的平台内都隐藏有一个混乱的少年儿童交往圈。恋爱、怀孕、生子……这些现实生活中未成年人的禁忌,都被轻易打破。其中许多行为,不仅是对伦理道德的无视,甚至触碰了法律的底线,误导未成年更是无法必要。当然,平台也作出过回应。

其中的原因又分为两个。一个是平台管理者的素质问题。他们不会,不能用健康的东西挣钱,所以,就靠这种丑陋的东西盈利;二是本身逐渐发展起来的平台行业缺少相关审核管理监督机制。众所周知,现在,短视频与直播平台发展迅速,但是,还没有形成健全的行业自律机制,各行其是,恶性竞争,必然导致竞争混乱。虽然我们有对网络的监管体系,但是,不健全,不完美,不快捷,于是,这些畸形“市场化”的东西就“春风得意”了。

其实有相关人员曾回应过,在这方面的话,平台做得再多也不算多,或许还要从未成年人身上出发。让不让未成年人拍短视频、分享短视频,看短视频,甚至是学习短视频。选择权在用户,不在平台。他觉得,“晒”的心理,不会因为没有快手抖音这些短视频平台就没有了。

而另一方面的原因就是未成年本身对于短视频的明辨能力未能提高。‍所以家长对于孩子在网络中如何保护自己的教导以及相关部门对此的宣传引导也是很重要的。

2、抖音短视频未成年退款情况说明怎么写?

涉及未成年人的问题不应该在抖音上进行公开视频,应该通过其监护人处理。供参考。

3、我国未成年网民1.75亿!未成人上网都在干啥?

这是CNNIC和共青团中央维护青少年权益部联合发布的《2019 年全国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研究报告》中显示的数据,从数据中可以看出,大部分未成年人上网主要是为了学习,其次就是听音乐和玩游戏,其中,玩游戏所占比例为61%!可见,除了学习,未成年人上网都在打游戏!

01、未成年人打游戏危害大

一是影响未成年人的学习,不少未成年人在未接触网游之前,都是个爱学习的三好少年,可接触网游之后,就变得沉迷游戏,无心学习,甚至逃课、逃学去网吧打游戏。尤其是中学阶段的未成年人,这个现象最严重。

二是影响未成年人的正常生活作息,未成年人身体还在发育,但沉迷游戏之后,不少未成人为了打游戏,熬夜通宵,对身体造成了严重的损害。有些未成人因为长期熬夜打游戏,发育迟缓,或营养不良。

三是造成未成年花费父母大量金钱打游戏。在中消协发布舆情分析报告中显示,单是涉及游戏退费、诈骗等问题就有一万多条。其中,更有不少未成年人过度沉迷游戏,在游戏里充值了大量的金钱。南京一个时先生的孩子,就在父母不知情的情况下,在用手机玩游戏的时候,花了父母四万多的钱,来买游戏中的点券!这些钱,更是无法退回。

02、未成人沉迷短视频

除了打游戏,不少未成年人还沉迷短视频APP,这些APP里面的视频内容参差不齐,很多内容并不适合未成人观看。比如像一些特殊的动作,只有专业人员才做的到,但未成人不懂呀,直接模仿,导致有未成人因为模仿短视频里面的动作而受伤。还有一些短视频里面传播的都是负能量的内容,未成年人看了很容易受到影响。

影响最大的还是短视频里面的网红,各种晒自己的资产,让未成年人产生一种错觉,认为成为网红又简单又能赚钱,这给未成人造成错误的引导,导致一些未成年人不好好学习,天天就琢磨着如何成为一名流量网红。

03、未成年人沉迷网络交友

除了打游戏、刷短视频,还有一部分青少年沉迷网络交友。这部分青少年处于情窦初开的年纪,正是对感情懵懂的年纪。但在现实世界中,他们又羞于表达自己的情感。于是,只能情寄网络世界。只是未成年人的分辨能力弱,在网络交友中变被骗的情况屡见不见。更有甚者,借着网络交友,诱拐未成年人!

总之,未成人上网除了学习之外,打游戏、刷短视频、交友都有很大的风险与危害,而这些危害需要家长、学校、社会的共同努力来避免。

4、抖音短视频未成年人如何给主播打赏?(2020)

别打了。 打的都是你爹妈的钱。
你打赏 主播也不会认识你。你的打赏对他来说就是空气。 对你父母确实血汗钱。
禁止是有道理的 避免你误入歧途。少看点那些所谓的直播
几年后 成熟了 你会感激我!

5、秘乐短视频要满十八才可以玩吗?

秘乐短视频的确是满18岁才可以玩,但是大人玩也不太好,最好还是不要玩了

6、短视频直播时小孩子打赏 事前他说不是未成年 结果后来家长让我赔偿一万五 可没有证明他不是小孩的证据?

是不是小孩,是不是未成年人,限制or无民事行为能力责任人,看身份证不就知道了吗?

如果是,也不是由你赔偿,应该由监护人向平台申请,由平台撤回相关奖励。

7、手机短视频平台有部分未成年人缺乏监护人在场拍摄视频。不喜欢别人评论看见就骂人,大家怎么看?

我认为未成年人不能过早的接触社会网络,这样不利于他们的发展。

8、和男朋友拍快手短视频被父母看见了我们还是未成年,男方能构成犯罪吗?

拍快手视频不构成犯罪,你们没有做什么犯罪的事情,不要担心父母看到了也没有关系的。

9、不良短视频对青少年负面影如何?

88.1%受访者直言不良短视频对青少年负面影响大。

日前,国家网信办依法约谈了几家短视频平台负责人,并责令其全面整改。近两年,短视频平台吸引了很多流量,观看和制作短视频在年轻人中形成了一种潮流。但一些短视频内容低俗、突破道德底线,造成了不良影响。

日前,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 合问卷网,对2015名受访者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94.7%的受访者观看过短视频,47.0%的受访者制作过。88.1%的受访者直言不良短视频内容对青少年负面影响大。76.7%的受访者认为短视频平 台应是内容把关的第一责任主体。63.8%的受访者希望对短视频平台加大监督管理力度。

 62.8%受访者指出短视频平 台对未成年人缺乏限制


90后女孩张琳(化名)在深圳工作,她常上传短视频到微博和几个短视频App。张琳认为,短视频创意点来回那么几个,更多用户加入后,内容同质化愈发严重。“还有的短视频App上首页的门槛低,低俗内容多,有的短视频平台随着用户的扩充,品质也降低了,发现这种情况我就会卸载App”。

北京市某高校研究生刘琪(化名)感觉,短视频平台上某些内容火起来,大都是满足了人们的好奇心和猎奇心理,“比如大冬天冷水洗头、吃活虫子、吃很辣的东西,还有一些女生穿着暴露等”。

调查显示,94.7%的受访者观看过短视频,47.0%的受访者制作过。89.4%的受访者感觉观看或制作短视频的青少年多。

受访者认为短视频平台存在的两大主要问题是对未成年人缺乏限制(62.8%)和内容挑战社会伦理道德底线(60.8%),其他还有:内容低俗,甚至涉及色情暴力(53.3%),盗用他人视频素材(44.9%),标题党多,制造噱头(40.8%),公然售卖假货(28.2%)以及商业广告普遍(23.1%)等。

中国政法大学传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指出,短视频目前存在以下问题:第一是版权问题。现在短视频版权保护刚刚起步,一般都是通过打水印等方式。“按照2016年12月1日起实行的《互联网直播服务管理规定》,这也是必须加的,保证出现问题能够溯源”。第二是侵害他人人格权。“很多短视频暴露别人隐私,比如此前关于‘水滴直播’的争议,还有在街上突然闯入他人空间的恶搞视频。短视频中公开谩骂他人还可能侵害他人名誉权”。第三,涉黄涉暴、低俗的短视频影响文化安全和内容安全。

63.8%受访者希望加大对短视频平 台的监督管理力度


调查中,88.1%的受访者直言不良短视频内容对青少年负面影响大,其中27.3%的受访者认为非常大。

90后女孩夏薇(化名)经常看短视频。在她看来,有一些短视频内容不适合小孩子看,但平台上还是有大量低龄用户。

“有害短视频对孩子的健康成长、特别是精神健康有极坏的影响。”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附属中学老师金红梅认为,短视频有利也有弊,就像电脑,能用于学习也能用于游戏,但游戏真的毁了很多孩子。

“国家现在对短视频的治理是非常正确和英明的。”朱巍表示,现在有害短视频、直播严重影响了青少年的身心健康,“一些有很多粉丝的短视频平台用户,热衷做出格的事情,内容低俗,以丑为美、以恶为善,比如共享单车开锁漏洞、未成年人生孩子、炫富,一些视频制作者不择手段地博取眼球、博出位,不利于青少年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和价值观。而对青少年危害最大的是,这些不良短视频让青少年觉得只要有爆点、爆款,没有知识也能赚钱,上学没有用。”

 调查显示,76.7%的受访者认为短视频平 台应是内容把关的第一责任主体。


朱巍认为,视频的筛选、推送不能仅根据流量,必须得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向上向善的互联网文化,引导青少年明辨善恶美丑。

张琳认为,平台自身应该对产品保持高追求,推荐优质内容,在后台要设置审核机制,同时减少广告。用户要有道德意识,多传播正能量。

“除了看到短视频有害的一面,也应该想办法让好的、有利教育教学的短视频获得学生关注。”金红梅认为,老师可以利用短视频进行教学。“比如数学老师,可以将某一方程式的思想或有关故事放进短视频,利用其教学,让学生感受学科文化之美”。

关于治理短视频乱象,调查中,63.8%的受访者希望网信办连同有关部门对短视频平台加大监督管理力度,61.9%的受访者建议对未成年人注册短视频平台、浏览短视频进行限制,其他建议或期待还有:完善网络内容管理机制(57.2%),平台自律,推荐优质合法内容(47.7%),明确短视频平台发布商业广告的合法范围(38.9%),平台加强内容审核(35.6%),为用户提供举报渠道,并及时处理(26.2%)。

朱巍认为,短视频平台使用什么样的算法、怎样的推送模式必须要明确,甚至需要主管部门去审核,进行专门法律规定。此外,平台的主体责任必须落实到位,光靠自律是不够的。“比如未成年人不能做主播这一条,早在2016年12月1号国家网信办出台网络直播相关规定时就明确过。如果立法比较慢,那就用判例的方式,用快速的、严厉的方式来治理”。

受访者中,00后占2.3%,90后占29.7%,80后占51.6%,70后占12.4%,60后占3.4%。学历为初中的占1.4%,高中的占8.6%,专科的占21.7%,本科的占62.0%,硕士研究生占5.6%,博士研究生占0.6%。生活在一线城市的占33.0%,二线城市的占43.7%,三四线城市的占20.1%,城镇或县城的占3.0%,农村的占0.2%。

来源:中国青年报

与未成年暴力犯罪的短视频相关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