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白鹭的资料
白鹭场栖息于稻田、沼泽、池塘间,以及海岸浅滩的红树林里。常曲缩一脚于腹下,仅以一脚独立。白天觅食,好食小鱼、蛙、虾及昆虫等。繁殖期3——7月。繁殖时成群,常和其他鹭类在一起,雌雄均参加营巢,次年常到旧巢处重新修葺使用。卵蓝绿色,壳面滑。
雌雄共同抱卵。卵23天出雏。 黄嘴白鹭: 黄嘴白鹭也叫白老、唐白鹭等,是一种中型涉禽,体长为46—65厘米,体重320—650克,雌鸟略小。
它的姿态十分优雅,身体纤瘦而修长,嘴、颈、脚均很长,身体轻盈,有利于飞翔。它披着一身乳白色的羽毛,一尘不染,显得高傲而文雅。
(1)关于保护动物的短视频有哪些扩展资料
白鹭的祖先出现于700万年前的中新世,现生的种群没有亚种分化,在国外见于俄罗斯、日本、朝鲜、菲律宾、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等地,在我国分布于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吉林、江苏、浙江、福建、台湾、山东、河南、广东、香港、海南等地,其中在辽宁、吉林为夏候鸟,在西沙群岛为冬候鸟,其他各地大多为旅鸟。
黄嘴白鹭栖息于沿海岛屿、海岸、海湾、河口及其沿海附近的江河、湖泊、水塘、溪流、水稻田和沼泽地带。单独、成对或集成小群活动的情况都能见到,偶尔也有数十只在一起的大群。白天多飞到海岸附近的溪流、江河、盐田和水稻田中活动和觅食,晚上则飞到近岸的山林里休息。
常一脚站立于水中,另一脚曲缩于腹下,头缩至背上呈驼背状,长时间呆立不动,行走时步履轻盈、稳健,显得从容不迫。
飞行时头往回收缩至肩背处,颈向下曲成袋状,两脚向后伸直,远远突出于短短的尾羽后面,两个宽大的翅膀缓慢地鼓动飞翔,动作显得从容不迫,十分优美。
2、有关机器人的电影有哪些?
1《超能查派》豆瓣评分 7.2分
这部电影主要就是说有一个叫做查派的机器人有了思想,我们都知道机器人有三大定律,但是查派却不受这些定律的影响。在影片当中其实整个世界的大环境就是一个机器人数量很多的一个世界,但是这些机器人只是人类的工具,而查派是有自我意识,所以就会发生一系列有意思的事情。当然,其中的细节还是有点让人细思极恐。
2《机器战警》豆瓣评分7.6分
2014年重启过这个系列,但是小编还是觉得老版本的好看。这部电影主要说的就是在一次的任务当中,有一个警察受伤了。后来经过了一个博士的改造,把这个警察给改造成了一个机器人,但是意识还是警察的,身份也是警察。
然后里面有很多关于这个被改造之后的警察去跟一些坏蛋进行剿灭的情节,看上去十分的有正义感,甚至让人感觉,这就是一个英雄。整片看上去会感觉比较的顺,也比较的爽快,不会有什么机器人反叛,只有和谐和正义。
3《机器姬》豆瓣评分7.6分
这部影片就比较厉害了,要是说超能查派只是让人细思极恐的话,那么这部电影则给人带来了一种恐怖的感觉。这个影片里面的一些情节告诉了我们,只要机器人有了自己的意识的话,那么机器人是要人类强很多的,甚至思维什么的也要好很多,看完之后只感觉人工智能的危险是真的很大。
4《环太平洋》豆瓣评分7.6分
这部电影非常的火,主要的情节高潮是在打斗的地方。主要就是讲述了有一些怪兽通过了虫洞来到了地球,而被地球上面的这些巨型机器人给打败。与其说机器人的话,详细说的话说是机甲更好。
这些机甲在跟怪兽们打斗的时候,更是让人看得热血沸腾。当然,这部剧更多的是体现在了战斗场景以及保护和平这一块,另外从侧面看的话,我们也可以看出这部影片也在表示着普通的人类在这种争斗中实在是太渺小了。
5《我,机器人》
这部电影主要就是说了人跟机器人相处之间的一个问题,当然,别的只是在讨论人工智能是会对人类造成威胁,但是这一部电影就不一样了。这部电影虽然也是在讨论人工智能的危害,但是实际上最后还是说了,那就是其实人工智能不是人类最大的危险,更大的危险还是来自于人类本身。
6《终结者》
这部机器人电影是一部很老的机器人电影了,现在看起来特效不觉得什么,当年可是惊为天人。州长施瓦星格饰演的T-800,曾经让多少小伙伴们痴迷。而导演詹姆斯·卡梅隆,也凭借《终结者2》里叹为观止的视觉特效,几乎一战封神。剧情没什么多赘述的,喜欢机器人电影的朋友,应该没有不熟悉的吧!
7《铁甲钢拳》豆瓣评分8.7分
把机器人电影与体育励志题材完美的结合在一起,让人看得十分热血。里面主要是说机器人的格斗,操控者是人类。这里没有过多讲述人工智能,而是通过机器人为载体,一对父子之间的关系。从刚开始父亲对儿子的不信任、儿子对父亲的不接受,到后面两个人逐步建立起父子亲情。机器人格斗看得很爽,父子亲情看得很感动。
3、大熊猫的资料
一、外形:
大熊猫体型肥硕似熊、丰腴富态,头圆尾短,头躯长1.2-1.8米,尾长10-12厘米。体重80-120千克,最重可达180千克,饲养的熊猫略重,一般雄性个体稍大于雌性。
头部和身体毛色黑白相间分明,但黑非纯黑,白也不是纯白,而是黑中透褐,白中带黄。秦岭地区的个体偏大,体毛粗糙,腹毛略呈棕色色泽。岷山(尤以青川平武)则个体较小,体毛也较前者为细,腹毛棕色不明显,但凉山的个体并不偏小。
二、生活习性:
大熊猫每天除去一半进食的时间,剩下的一半时间多数便是在睡梦中度过。在野外,大熊猫在每两次进食的中间睡2-4个小时,平躺、侧躺、俯卧,伸展或蜷成一团都是它们喜好的睡觉方式。
大熊猫最可爱的特点是它那胖嘟嘟的身体和他那内八字慢吞吞的行走方式。这是因为它们生活的环境里面,有充足的食物,没有天敌,没必要行动很快。
大熊猫善于爬树,也爱嬉戏。爬树的行为一般是临近求婚期,或逃避危险,或彼此相遇时弱者借以回避强者的一种方式。熊猫有时还下到山谷,串入到山村小寨或住宅,把锅盆桶具,尤其是圆形的器皿当成玩具,玩耍后弃置山野。
三、身份
两千多年前,汉朝初年的《尔雅》一书中,便有“貘体色黑驳,食竹”的记载。汉代著名文学家司马相如在《上林赋》中列举了当时咸阳上林苑饲养的近40种异兽,大熊猫名列首位,可见大熊猫在当时就已经被人们视为珍贵的名兽了。
随着我国同世界各国人民日益广泛的友好往来,大熊猫作为友好使者,频频出访,轰动了全世界。许多国家以能够获得中国政府所赠送的大熊猫为殊荣。大熊猫就像一颗璀璨的明珠,给这些国家的动物园增添了华夏异彩。
1972年10月,中国政府赠送的大熊猫“兰兰”到达日本上野动物园,在头九个月里,每天前往参观的人竟达30万之多,形成了“熊猫热”。
(3)关于保护动物的短视频有哪些扩展资料:
进化历史
大熊猫的历史可谓源远流长。迄今所发现的最古老大熊猫成员——始熊猫的化石出土于中国云南禄丰和元谋两地,地质年代约为800万年前中新世晚期。在长期严酷的生存竞争和自然选择中,和它们同时代的很多动物都已灭绝,但大熊猫却是强者,处于优势,成为“活化石”保存到了今天。
大熊猫的祖先是始熊猫(Ailuaractos lufengensis),大熊猫的标准中文名称其实叫“猫熊”,意即“像猫一样的熊”。这是一种由拟熊类演变而成的以食肉为主的最早的熊猫。始熊猫的主支则在中国的中部和南部继续演化,其中一种在距今约300万年的更新世初期出现,体形比熊猫小,从牙齿推断它已进化成为兼食竹类的杂食兽,卵生熊类,此后这一主支向亚热带扩展,分布广泛在华北、西北、华东、西南、华南以至越南和缅甸北部都发现了化石。
在这一过程中,大熊猫适应了亚热带竹林生活,体型逐渐增大依赖竹子为生。在距今50-70万年的更新世中、晚期是大熊猫的鼎盛时期。生活中的大熊猫的臼齿发达,爪子除了五趾外还有一个“拇指”。这个“拇指”其实是一节腕骨特化形成,学名叫做“桡侧籽骨”,主要起握住竹子的作用。
化石显示,大熊猫祖先出现在2-3百万年前的洪积纪早期。距今几十万年前是大熊猫的极盛时期,它属于剑齿象古生物群,大熊猫的栖息地曾覆盖了中国东部和南部的大部分地区,北达北京,南至缅甸南部和越南北部。化石通常在海拔500-700米的温带或亚热带森林发现。后来同期的动物相继灭绝,大熊猫却孑遗至今,并保持原有的古老特征。
4、一部国外保护动物的动画短视频砍树砍出血来的,还有动物都跑到外太空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