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按照别人的短视频内容自己拍摄违法吗?
按照别人的短视频内容自己拍摄违法吗?这些东西多少有点儿侵权了,我认为还是拍摄属于你自己的内容吧。
2、将短视频切成小段再打乱,算不算重复视频?这样是不是抄袭啊?
在一定程度上还是算“搬运”,如果平台对视频内容重复度的审查比较严的话,可能会不予通过。你自己重新加一个新的背景音乐或者你自己的解读配音这些,或许过审的概率更大。
3、微视频制作的内容如果剪辑的是新闻里的视频前段属于抄袭吗?
那视频新闻里有很多抄袭的呀
4、我做短视频用别人用过的背景音乐算不算侵权?
那得看别人的音乐是不是原声。
如果是,那你就侵权了。
如果不是,那恭喜你,没侵权。
当然了,如果音乐的原主人不同意,那你还是侵权了。
5、为什么短视频总面临抄与被抄?
B站和快视频之间的版权纠纷在春节假期就打响了短视频新年维权第一炮。有大量的B站用户发现,可以直接使用B站的账号密码登录360快视频。目前B站已发出律师函,要求快视频停止侵权。近年来短视频在互联网行业中异军突起,但在巨大市场潜力的另一面,内容侵权的阴影却挥之不去。
侵权“性价比”高、企业与用户版权意识薄弱、制度不完善是短视频市场侵权事件高发的影响因素。
在目前市场环境下,侵权的“高性价比”是侵权频发的影响因素。对于侵权方而言,诉讼所产生的成本与赔偿不一定会高于盗用他人作品所带来的收益,而在此过程中的曝光度也在一定程度上也能成为侵权者的收益。北京印刷学院硕士生导师张聪表示:“对于短视频而言,在市场比较饱和情况下,想要突破重围占领受众是比较难的。所以这些平台也有可能是在以这种侵权行为为它打开市场,即使是被告了也就相当于做了个广告。”
对于“性价比”的考量限制了短视频作者的维权行为,而企业与用户的版权意识缺失导致了更多侵权事件的发生。洋葱视频联合创始人聂阳德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国内企业版权保护意识普遍不足,于是有了‘移花接木’、‘掐头去尾’的伪原创作品,随着平台补贴不断加大,滋生出许多靠搬运、复制赚取补贴的地下产业。” 而从用户方来看,上述短视频APP相关负责人表示:“短视频大都是UGC内容,用户没有那么强的版权意识,认为其他平台转了也是帮他出名了。也有少数用户认为自己与短视频平台签了注册协议,视频未经同意就被转载就是被侵权。”
一方面,侵权“性价比”与版权意识为侵权者提供了侵权的可能性,另一方面版权登记的效率与短视频传播周期不匹配也为短视频维权提出了难题。
进行版权登记是保护短视频版权的重要手段,在制作者遭遇侵权时,登记过版权的作品也更加便于举证。2017年2月界面旗下团队箭厂视频作品《川普背后神秘华人助选团长的一天》,申请到了全国第一张短视频版权登记书,证明为短视频登记版权是可行的。然而现实情况是,为短视频登记版权的维权方式仍然难以普及。
针对这一问题,中国版权保护中心法律部主任孙洁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指出,“短视频传播周期短,决定了它的保护需求是短时间内的,传统版权登记的受理审查周期不能完全满足短视频快速上线的需求。”
短视频行业的活力源于更多创作者积极参与、贡献智慧。然而侵权行为会影响作品的流量和内容变现,这对短视频行业的创作者来说是很大的打击。聂阳德表示:“随着短视频的版权越来越受到重视,更多优秀的创作者才会愿意加入进来。”由此可见,版权保护是短视频行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6、短视频软件是否正在毁掉中国部分的年轻人?
短视频软件确实正在毁掉中国部分的年轻人,因为他们沉浸在这样的世界里面,无法自拔
7、模仿原有视频重新拍摄制作的视频算不算侵犯知识产权
模仿是创新的一种,只要不是为了营利目的复制该短片,都很难说是侵犯知识产权。法律是鼓励其他人用于研究和再创作的。
应聘时展示自己的作品,不以营利为目的,只要不是简单的抄袭和复制,能够体现自己的创意,就是你自己的好作品。
不过,有的招聘官根本不了解知识产权法,自己随意认定你侵权,那就是你太倒霉了。离开他那个鬼地方就好了。
8、随意诋毁大学算是侵权吗?在某短视频平台发布诋毁大学的短视频
诋毁哪所大学?你可以录下或者下载那个视频,评论等等证据,与那个大学联系联系,告知其有人诋毁。大学方面有人会出来澄清,并追究相关责任的。
9、短视频为何叫好不叫座?
内容创作同质化严重,玩模仿、秀萌宠、拼搞笑的老把戏新意匮乏;平台只顾短期盈利,长期规划不足;监管不力、版权保护缺位,低俗内容和创意抄袭大行其道。所以短视频都是叫好不叫座!
“当一个现象级的短视频作品出现后,基于吸引流量的目的,同类型产品的数量会在一段时间内激增。市场饱和后会重新启动竞争机制,优质内容的短视频会留下,而单纯模仿的劣质短视频将被淘汰。”
有一些短视频作者为了夺人眼目,不惜用低级趣味作为噱头,迎合观众的猎奇心理。据报道,一个网络女主播,通过某款软件上传了大量“异食类”短视频,如吞活金鱼、灯泡,吃面包虫、仙人掌等。此外,暴饮暴食、自我伤害等怪异行为也一度成为短视频低俗内容的素材来源。为了吸引用户,有的甚至还通过重点推送、置顶显示等方式。
也有 一些短视频平台借助具有话题性和关注度的公众人物炒作营销,短时间内吸引了大量用户关注,但由于缺乏长期发展规划,无法将人气转化为持续盈利的“卖点”,“叫好不叫座”。
以刚刚被腾讯宣布关闭的微视为例。2014年春节期间,微视通过邀请大量明星录制拜年视频,下载量迅速升至苹果APP商店免费榜前五。据统计,仅在除夕和大年初一两天,就有数百万人通过该平台发布或观看这些拜年视频,视频总播放量达上亿次。然而明星效应转瞬即逝。秒拍、快手等平台用户数量相继过亿,微视的用户量却在5000万以下停滞不前。
10、陈翔六点半的短视频大多都是用网络上的段子翻拍的,不是原创的,这不就是抄袭吗?
如果是原创段子你们未经授权翻拍且用于商业用途的话,可能产生侵权责任!如果对方追究相关责任的话,会牵涉到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