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新媒体 > 巴西利亚城市管理短视频

巴西利亚城市管理短视频

发布时间:2020-10-18 21:49:22

1、巴西利亚的城市规划出现了什么弊端

巴西利亚的主要问题在于其基本设计理念。单独设立的政治首都限制了现有城市区域的政治影响力。这座人造首都的建筑宏伟壮观,但却几乎没人想在它那毫无生气的街道上漫步。政界人士在结束工作后往往立即离开巴西利亚,回到那些不太美观、却更富有生气的巴西城市。

2、巴西利亚解决城市病的措施有哪些

1.引导人口向内陆迁移(比如巴西把原临海首都里约热内卢变成了位于巴西高原的巴西利亚)
2.缩小城市规模,把一些工业转移到其他地区发展

3、巴西利亚城市规划图在整体形状上有何特点

巴西抄利亚规划特色颇具特色。袭城市布局骨架由东西向和南北向两条功能迥异的轴线相交构成。从空中鸟瞰,巴西利亚的城市布局像一架巨大的喷气式飞机。 东西向的主轴线长6公里,东段布置巴西中央政府各部的办公大楼,严整地排列在大道两侧。主轴线东端是三权广场广场平面基本呈三角形,议会大厦、最高法院和总统府鼎足而立;在布局构图上、建筑空间上都是视线集中的地方。主轴线西段主要布置市政机关,西端是城市的铁路客运站。 南北向轴线呈弧形的翼状,两翼各长5公里许,有一条主干道贯穿其间,与公路连接。主干道两旁布置着长方形的居住街区。每一街区内有高层、多层的公寓以及商店等设施,布置格式基本统一。城市两条主轴线的交汇处,有一座 4层的大平台,在不同层次上形成立体交叉道口,以疏导各个方向的交通。在这里设立全市的商业中心、文化娱乐中心,公共客运也大多在这里转站换乘。稍西有体育场。东西轴线的南北两片地段分设动物园和植物园。城市的北、东、南三面有人工湖围绕,人工湖附近散布着若干片独户住宅区。城市有少数小型工厂,布置在火车站的一侧(见百度)

4、概括巴西利亚城市的特点

巴西利亚的设计灵感来自“科布森”(Corbusian)规则,城市的功能经过合理的组织与规划。整体形态由垂直交叉的两条轴线贯通整个城市,看上去就象一架飞机或者一只大鸟向着西南方向飞行。主轴线长六公里,宽350米,主要做行政用途;商业区与住宅区以教堂和学校为中心分布在四个扇型区里,沿着20公里长的横轴线拓展。两条轴线的交叉点宽度是其他地方的两倍以确保高效的交通管理。
巴西利亚包括新区、老区和工人“住宅区”三部分。位于人工湖半岛上风格独特的新区,酷似一只大鸟或一架喷气式飞机。“鸟头-飞机头” 是由立法、司法、行政三大机构驻地组成的三权广场,是巴西总统府、联邦最高法院和国会政府政府首脑机关(政府各部大楼)所在地;“鸟身-飞机身”是城市的交通主轴,是一条长约8千米、宽250米的大道;大道上有乳白色的政府大楼、教堂、国家剧院、公园、会议中心、商业中心等建筑;向南北伸展长达16公里的“两翼”是平坦宽阔的立体公路,沿路排列着规划整齐的居民区、商业网点、旅馆区等;“机舱”后部是运动区、文化区;“机尾”是长途汽车站和仪器加工、汽车修配等工业区;“栅尾”是为首都服务的工业和印刷出版区。巴西利亚被建成飞机形状,是为了充分展现蓬勃发展的时代精神,隐喻着巴西正在起飞——飞速朝前发展。老区最著名的建筑是位于卫星城的普拉纳尔迪纳历史中心,它是联邦区内规模最大、最古老的建筑群。
主轴线东端是三权广场,广场平面基本呈三角形,议会大厦、最高法院和总统府鼎足而立;在布局构图上、建筑空间上都是视线集中的地方。主轴线西段主要布置市政机关,西端是城市的铁路客运站。

5、深圳短视频运营好不好做?

深圳短视频运营这个好不好做,主要是看你们有没有好的思路好的,呃能够抓住观众眼球的视频呗。

6、巴西利亚十分注重城市布局的每个细节如修建什么?

巴西利亚十分注重城市布局的每个细节,比如说修建的,排水系统

7、巴西利亚在交通和环境保护方面有何值得我们借鉴?

将现代城市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保留原生态景观环境,实现城市环境的自然化是巴西城市建设的突出之处。
巴西利亚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建都至今,城市的规划者和管理者都在市区绿化中刻意保留和营造这种疏林草地的生物群落,使许多热带丛林和巨树秀木得以融入城市景观,兼顾了生活多样性保护与美学效果的和谐统一。且在市区及城市周边规划了一系列国家公园、生物保护区和环境保护区。在公共绿地与私家花园之中,遍植香蕉、芒果、菠萝蜜、柠檬、油梨等众多水果植物供野生动物取食。正因为如此,巴西利亚也是鸟类乐园,种群数量繁多,即使是鹤、鹳和天鹅之类的大型珍禽,也随处可见,并不时光顾私人宅第和公共场所。
库里蒂巴人均绿地面积581平米,是世界上绿化度最高的城市之一。市内保存有无数大树,它们是百年前就在这里土生土长的,有的年龄比城市还古老。库里蒂巴的草地除了天然的就是乡土草种种植的,因此生命力与适应力很强,不怕践踏,不需过多的人工维护,可供市民休闲,运动和娱乐时使用。库里蒂巴的园林工作者甚至将它用来放牧,以减少使用除草机割草造成的噪声和污染。

相比之下,我国城市的规划建设和管理中的一些做法就很值得反思和改进了。
如,大量引入外来树种进行绿化美化,甚至不惜重金让“大树进城”。其结果是,既损害了乡村或山野的生态又不利于城市生态,因为只有本地的乡土树种才能重建最适宜的生物链。正如德国景观建筑设计专家谭玛丽所言:中国城市往往只注重城市形象外观的设计,对于城市动植物保护的知识知之甚少,野生动植物因城市扩张而消失。
又如,大量铲除野花野草和大面积铺设人工草坪。人工草坪,特别是引进的国外草籽种植和人工草坪,成本高,耗水量大而实用性差,占用城市的宝贵空间,限制人们的活动。乡土的野花野草自然生长,靠江水自养,是最符合当地生态要求的自然植物群落,也是许多昆虫、鸟类和一些小型动物的栖息地。
所以说,一座真正令人向往的城市,应该是自然化与现代化共存的和谐家园。
(节选自:沈孝辉,巴西城市建设给我们的启示,《知识就是力量》2008年03期)

8、你对巴西利亚城市规划的典范性有什么深刻印象

巴西利亚——面向自然的人工杰作
1巴西利亚简介
巴西利亚(英语:Brasilia)是巴西的首都,位于中部戈亚斯州境内,马拉尼翁河和维尔德河汇合而成的三角地带上。海拔1100米,东南距里约热内卢900千米,南距圣保罗865千米。连同周围8个卫星城镇的联邦区,面积5814平方千米。地处高原,气候温和宜人。[1]
巴西过去曾在萨尔瓦多城和里约热内卢建都,两地都是海滨城市。现首都巴西利亚始建于1956年。当时,以发展主义著称的总统儒塞利诺·库比契克·德奥利韦拉(JuscelinoKubitschek de Oliveira)力图带动内陆地区发展及加强对各州的控制,遂耗费巨资,仅用41个月的时间就把海拔1200米、一片荒凉的中部高原建成一座现代化的新城市。1960年4月21日巴西正式迁都巴西利亚,新都落成时只有十几万居民,随后大量外州移民涌入,人口急剧增加,而今已变成一座近240万人口的大都市,成为全国最大城市之一。[2]

2现代主义的伟大尝试
巴西利亚在建都之前,政府在全国举行了一次前所未有的“城市设计比赛”,卢西奥·科斯塔(L.Costa)的作品获得第一名并被采用。科斯塔是柯布西耶(LeCorbusier)的忠实追随者,在他规划中不折不扣地实现着柯布西耶的思想:追求理性、高效、秩序和象征意义;注重功能分区和机动车交通的组织;采用高密度、立体化的居住模式;把地面让出来作为开放空间;柯布西耶所欣赏的宏伟尺度和纪念性在此也得到了明确的反应。[3]
与此同时,多年来巴西利亚也同现代主义一道,在有失人性等方面遭受了许多批判。尽管如此,著名的城市设计大师埃德蒙·培根(EdmondBacon)在游历巴西利亚之后却说:“若不实地感受,巴西利亚不可能被理解。……只有联系巴西利亚天空中不断飞逝的流云,投在建筑形体上瞬息万变的斑斑光影,才能理解这个城市。不变的建筑与瞬息万变的因素,以及喷泉中水花飞溅、彩旗飘舞等细部之间的对比,已成为城市设计的原则。巴西利亚的变化因素是由云彩提供的,它们经常萦绕整个城市上空,成为它动态设计的一部分。……在我亲自察看基地之后,我才理解空间包含在环抱城市的碗状群山延伸的范围内。一切建筑实体都是雕塑形体,而这又在前所未有的广阔规模上把整个空间设计处理得层次分明。”

3崇尚自然的城市设计
极度追求功能分区和平面构图、由雕塑性建筑群组成的首都并没有形成明确的市中心,看起来的确不像是一座城市。从没去过巴西利亚的人理所当然的认为它尺度巨大、缺乏人性。然而,最初的设计却是以尊重自然为前提的。
巴西是天主教国家,在新首都选址的这片荒原上,科斯塔从代表人民信仰的十字架上得到灵感。城市主轴和两翼成十字交叉,为符合自然地形,他把十字中的一条变成弯弯的弧线,城市总平面因此变成了一架飞机的形象——机头为三权广场(国会、总统府和最高法院),昂向东方,寓示朝气蓬勃;机身长约8公里,是城市交通的主轴,其前部为宽250米的纪念大道,两旁配有高楼群;两翼为沿着湖畔展开的长约13公里的弓形横轴,布局为商业区、住宅区、使馆区;飞机尾部是文化区和体育活动区,其末端是为首都服务的工业区、印刷出版区;城市中的交通完全是现代化、立体化的。寄托着巴西人民的期盼:希望首都能够引领巴西腾飞、鹏程万里。
巴西利亚的城市格局在世界上独一无二,但它的美丽主要还不在于此,而是在于它的崇尚自然,在于它与大自然的和谐统一。它开阔、大气,远远望去,像一片草原。蓝天白云下,是一片辽阔无垠的绿地,上面生长着一片片葱笼的树木,绿地与树木中间,镶嵌着一些风格各异的建筑。置身在这样的环境中,不仅没有和自然的隔绝感,而且让人觉得自己和大自然融为了一体。它不单纯是让人们偷空去领略一下大自然的旖旎风光,偶尔借助休假才能远离城市去观望、鉴赏大自然的美,而是让城市居民时时刻刻生活在自然之中。这才是巴西利亚的真正特色与魅力,是巴西人在首都规划与建设上的追求与创新。正如培根其著作《城市设计》(DESIGNOF CITIES)一书中所言:“科斯塔清楚表明,巴西利亚从来不想成为典型城市的一种模式,它要成为一个伟大国家的独一无二的首都。”

4城市规划管理
巴西利亚的发展一直受到严格的规划控制,城内各行各业均有自己的“安置区”,银行区、旅馆区、商业区、游乐区、住宅区,甚至修车都有固定的区位。为保护“飞机”形状不被破坏,城内不准建新住宅区,居民尽量分布在城外的卫星城里居住。城建法律规定,没有绿化设计的工程不得施工,周围裸露的空地必须有绿色覆盖方能验收。因此,建筑物落成之日,草坪、花圃、树木已经出现在你面前。每个“方街”都由一条由灌木墙、小花园和草坪组成的绿化带环绕;街道两旁绿树成荫;广场、建筑物门前、私人庭院,到处是花草树木。整个城市就是一座大园林。市政府有一支庞大的专业管理队伍,负责公共绿化的培植和浇灌,这方面的预算占市政开支的第一位。政府明文规定,只许建设无污染的小工业,住宅不许建在办公区内,大商场只能建在商业区,公寓楼不得超过6层,湖滨只许建两层以下的别墅式住宅。这些规定,贯彻始终,从而保持了城市风格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1]来源:网络http://ke.baidu.com/view/26657.htm
[2]来源: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ziliao/2004-05/17/content_1474059.htm
[3]洪亮平.城市设计历程.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声明:全文摘自《转型时期城市中心区规划研究》

9、巴西利亚城市布局及建筑方面具有怎样的特色

该城坐落于人工湖帕拉诺阿湖半岛上,形如一架朝向东南方的飞机。“机头”为突出于半岛尖端的三权广场,周围建有总统府、最高法院和议会大厦 。“机身”为一条长8千米、宽250米的东西向大道。
巴西利亚卫星云图
“前舱”是政府各部大厦、广场和大教堂;“后舱”是文教区、体育城、电视塔等;“机尾”是火车站和向南北伸去的铁路。是工业区和印刷出版区;再向后是小型工厂。“ 机翼 ”为住宅区 ,设有托儿所、学校、运动场、影剧院、医院、商场、餐馆等。“机翼”和“机身”的连接处为中央商业区,设有超级商场、银行、邮电大厦、国家剧院、大饭店等商业服务设施。生活区之间隔着绿地,或者花圃和丛林,四季常青,使人感到虽身处高楼群内,却不乏大自然的情趣。人工湖面积44平方千米 ,蓄水 5亿立方米,分南湖和北湖。附近有动物园和植物园。湖滨为使馆区和私人住宅区,湖中岛上是称作水晶宫的外交部。绿地面积占市区面积的60%。市区有现代化的高层建筑,有传统的西班牙式古城堡和欧洲巴洛克式建筑,有世界建筑博览会之称。

10、巴西利亚的城市职能是什么

巴西迁都原因:促进该国内陆地区经济文化发展;便于对内地的管理和开发;分散城市职能;高原上气候四季如春,适宜人类居住;国防安全 巴西利亚
【英文名称】Brasilia
【类别】世界遗产
【批准年号】1987年
【遗产原属】巴西利亚是1965年在巴西中部平地上规划新建的首都
【遗产现状】巴西新兴城市

巴西首都,现代化新兴城市 。 位于中部戈亚斯州境内,马拉尼翁河和维尔德河汇合而成的三角地带上。海拔1100米,东南距里约热内卢900千米,南距圣保罗865千米。连周围8个卫星城镇的联邦区 ,面积 5814 平方千米,人口 186.4万。地处高原 ,气候温和宜人。年平均气温 17.7℃。年均降水量1600毫米,雨季集中于10月~翌年4月。 巴西首都原为里约热内卢。为了国防安全及内地的发展,很早就有迁都内地的设想。1891年巴西第一部宪法就规定在内地兴建新都。直至1956 年选定现址。由巴西设计师L.科斯塔设计,1956年11月动工兴建,1960年4月21日,巴西宣布首都及大部分政府机构迁至该城。起初人口不足20万,随后大量外州移民涌入,人口急剧增加,成为全国最大城市之一。
该城坐落于人工湖帕拉诺阿湖半岛上,形如一架朝向东方的飞机。“机头”为突出于半岛尖端的三权广场,周围建有总统府、最高法院和议会大厦 。“机身”为一条长8千米、宽250米的东西向大道 。“前舱”是政府各部大厦、广场和大教堂;“后舱”是文教区、体育城、电视塔等;“机尾”是工业区和印刷出版区;“ 机翼 ”为住宅区 ,设有托儿所、学校、运动场、影剧院、医院、商场、餐馆等。“机翼”和“机身”的连接处为中央商业区,设有超级商场、银行、邮电大厦、国家剧院、大饭店等商业服务设施。人工湖面积44平方千米 ,蓄水 5亿立方米,分南湖和北湖。附近有动物园和植物园。湖滨为使馆区和私人住宅区,湖中岛上是称作水晶宫的外交部。绿地面积占市区面积的60%。市区有现代化的高层建筑,有传统的西班牙式古城堡和欧洲巴洛克式建筑,有世界建筑博览会之称。
工业以无污染的轻工业为主,服装、食品、电力、电子、汽车、印刷 、建筑材料等工业发展较快 。为全国交通中心,公路呈放射状通各州首府和沿海各大城市。铁路通里约热内卢和圣保罗等城市。南郊设有国际机场,郊区各城镇主要分布在人工湖以北。郊外有1970年修建的回音壁,每年 8月在此地举行阅兵式。

巴西利亚是巴西的第三个首都。历史上,巴西曾经定都萨尔瓦多和里约热内卢两个临海城市。1956年,总统库比契克做出迁都巴西利亚的决定以加快内地开发。1957年巴西利亚开始兴建,于1960年4月21日最终建成。

巴西利业别具一格的建筑有伊塔玛拉蒂宫、巴西利亚大教堂、电视塔等。

伊塔玛拉蒂宫为外交部所在地,整座大楼是玻璃外结构。大楼四周水池环绕,白云、蓝天、水、高楼群构成—幅美丽非凡的图景。

巴西利亚大教堂的建筑风格超群。建筑物的主要部分在地下,露出地面的是一只状若荆冠、覆盖玻璃的金属顶盖。顶盖下是悬在空中的神像。基督和圣徒们犹如身在蓝天白云中。

电视塔高218米,是巴西利亚的最高点。登塔俯瞰,飞机型都市尽收眼底。

与巴西利亚城市管理短视频相关的知识